登陆注册
5972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蝴蝶扇一扇翅膀

海水便不再深沉

我的心向阳而生

生活便满是礼物

我还有大把时光

耐心仔细地拆封

我还有美丽心情

去解味生活生命

我努力是为觉醒

管他糖果或苦水

我心只缘在光明

——YC《向阳而生》

十分钟之前,我才麻烦酒店的服务生搬来了我现在正坐着的这把皮椅子,虽然有些旧,但很舒服。晚上九点钟的街道上偶尔有几声汽车的鸣笛,也能听到车子溅起积水的声音,而我,在这一片情境中显得恍惚又平静。

恍惚在于:我曾经读过许多作者的序,有的短短几句,有的长篇累叙,甚至前辈贾平凹先生也曾在一本收录有我文章的书本里写了磅礴的大序,但这些离我咫尺的东西却并不完整地属于我,而终于有一篇序可以写给自己的书时,恍惚之感却油然而生,这是此刻我的真实所感。

平静在于:虽然一直觉得给自己的书写序遥远而模糊,没能早做一个设想和预备,但《我用二十年“死”去》这个题目是自打我认真写作那天起就在脑中清晰地存在了,而此处“死去”不再有死亡的原意,它在我心里早已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我看到就能重新找到方向的符号。所以在动笔写序的那一刻,我并没有觉得手足无措,而是要了一把皮椅,沏了一杯普洱茶。

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偏僻小村,村子里有一个杏树湾,它把整个村子分成了两半,南边的叫上庄,北边的叫下庄。我童年所有的趣事儿似乎都发生在了杏树湾里,伙着那些和我一同出生的娃娃。如今那些娃娃都已经按时长大,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只是本分地活着。越过杏树湾的坡能看到我最初的母校,如今颓败得只剩下一面墙,下次再见时说不定连墙都没有了。连同母校一起陨没的还有白老师的黑头发和暴脾气,他已经佝偻得不成样子。这些前一半欢乐、后一半伤感的回忆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我童年“死去”的,让我在那个灿烂节点“彻底死去”的,是我的父亲。

我已经不能够具体记忆起那年我几岁。我只记得房子里的火烧得越来越旺,就要卷及房顶的椽,也就要蔓延到炕上的喜鹊床单。我站在母亲的身后发出我这辈子最刺耳的哭声,把母亲的呜咽淹没。透过泪眼和红到有些发黑的火焰,我看到父亲一边激动地跳,一边怒骂着母亲,过一会儿他又添了几把柴草,火烧得更烈了。大姐偷着找来了爷爷和邻居,爷爷负责掌掴父亲,邻居负责灭火。在屋子里的火场被收拾干净之前,我都没有停止哭泣,直到父亲背起他的包袱离开那个被他差点烧掉的家。

那是我今生经历过的最平静的告别。我还是站在母亲的身后,爷爷和姐姐拉着父亲,很长时间过去了,他挣脱了他们离开了。我看到父亲留给我的眼神,也或许不是特意留给我的,他只是随意的一个回眸。那个眼神我至今都记得,但至今都不能完全参透和说得明白,我只知道我每每想起它时,都感到有些难过和不舒服。

于是,我说,父亲带给我第一次“死亡”。我再也没有像他烧房、离家出走时那样哭泣,那也是我第一次写出完整的句子,我用被烧焦的木棍在墙上写下了至今还能隐约看见的字:买一个pi(皮)qiu(球),回来。

十岁之后,我跟随母亲到城市生活。在大到我认为它就是整个世界的城市,我亲眼目睹过我朋友的胳膊被机器截断(收录于《向阳,向丽》一篇),也看着身边的很多同学辍学,甚至有人穿上行头到黑暗的煤窑做工人。我也曾经在暑假兼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和命运搏斗的小姑娘,再见时她有了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超市(收录于《只要不死,就微笑地扛着!》一篇)。还有一个被我叫作宁哥的男孩儿,从监狱里被释放后的几年,他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还请我吃了一顿饭,让我很有感触。他们真切地发生在我身边,与我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有着某种联系,是这个世界上众生相中的极小一个缩影,但这些离我生活如此近,给过我感触,构成我认知这个多面世界的交错联系,却依旧不能让我完全真正地感同身受,也就不能让我真正地成长,更不能算是“死亡”。但,我仿佛理解他们。

我在初到城市生活的时候,受到过一位老师的不礼貌待遇。她用木头的三角尺指戳我的额头,在上面留下一个浅红色的印记,她也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批评了我脚上的布鞋老土,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穿过布鞋,甚至在我赌气考取了全班第三名之后,她给前四名的孩子每人发了一个廉价的本子,唯独没有我的,对少年时的我影响很大。而我成年之后再回忆起这段记忆,整理成文字时,我只是告诉自己:她只是不喜欢我。(收录于《你不必被所有人喜欢》一篇)

在那之后,直到我考进大学都没有再遇到待我不好的老师。他们中有人经常领我到家里吃饭,也有人供应了我三年的课外读物,甚至我高中的班主任还帮我争取了名额有限的贫困补助。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帮我融化了许多早年前结成的寒冰。而我要在这里着重书写的是一位非常有威望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影响:

《我的一次“死”亡》,是我高三年级写在周记本儿上的一篇文章,大致内容就是我在到达城市后的那些年遇到的种种记忆,有长有短,有温暖有悲伤。我在文章的结尾说: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我却总能看见阳光,你看,天的那边儿,多亮多美。

我的那位语文老师几乎是哭着在班会上朗读了我的那篇文章,在座的许多同学也都哭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哭泣的具体原因,是对我的同情还是对我回忆里那些生命的同情?我不知道,但我能够确定的是,他们是善意的,而我是温暖和感恩的。那篇文章最终由她极力推荐给了一家报社,整整占满一个版,那张报纸我在多年后去看她时再一次见到,被压在办公桌上的玻璃下,挨着的是很多学生的照片。

这一切距离我父亲离开我、我写下“买一个pi(皮)qiu(球),回来”,过去了十余年。

再后来,我进入到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学习。

我的学校距离她的学校很近,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能见面。我们周末一起去做兼职,赚来的钱会买一碗她很喜欢的酸辣粉,我也给她买过一枝玫瑰,仅此一次。某个月底发了工资,她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拿着钱给我买了一条非常昂贵的皮带,此时此刻我还在用。

在广州工作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和平分手,甚至还完成了在别人看来矫情的分手旅行。我们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手牵着手,没有眼泪和哭闹,因为我们两个发自心底地深信:我们不是不爱了,只是我们没有办法继续相爱了。

我辞了当时不是很喜欢的工作,我需要安静下来重新出发。

我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写出《写给我的前女友》(收录于《祝福你俩是假,祝福你是真》一篇),被很多媒体转载,有数十万的读者读到它后,我收到了许多褒奖和谩骂,而我心平气和,我从来都不是谁眼里和口里的我,赞扬或者贬损,我只是我,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是我。就如同,我生命节点里出现过的人与事,我只选择原谅过往,向阳而生,该纪念的纪念,该遗忘的遗忘。

就在我个人感情深陷崖底的日子,我最好的朋友到广州投奔我,他父亲入狱,于是他把名牌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撕得粉碎,撒向天空,背着一个破旧的书包。

在那段悲痛至极的日子里,我陪着朋友吃最便宜的蔬菜,每天奔波在广州的角角落落寻找适合我们的工作。晚上回到租住的屋子里,没有空调,我平躺在地板上,不敢动,每动一下就会产生多余的热量,我太怕热了。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没有过哭泣和放弃然后回家的念头。我还是相信前方的光明,你看,天的那边儿,多亮多美!

也就是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我整理并且完善了这本书的初稿,于是,就有了集结成册的你们手里的书。

这一切距离我父亲离开我、我写下“买一个pi(皮)qiu(球),回来”,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我用二十年“死”去,我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浩大的仪式,我的成长与强大。前面说过,“死去”不再有死亡的原意,它在我心里早就成了一个我看到就能看到方向的符号。是这个“死亡”的符号,一直在指引我,告诉我天边儿在哪儿,光亮在哪儿,而那些温暖的人与事,一路帮我引着路。

亲爱的朋友,相信你和我一样历经了无数个“死亡”,自己或者目睹他人。曾想过,这些文字会不会带给你们悲伤,勾起你们的疼痛,生存生活压力那么大,有没有必要弱化一些过往,粉饰一些暖色?不,我不打算这样做,因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人生,有些是我的,有些是我用了第一人称。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你们听,但我更想告诉你们的是,疼痛的都已经“死”去,而我在成长与强大,感恩与原谅,温暖的都被铭记,那些比我们更加坚强又疼痛的美丽生命,会教给我们力量,我们只需要勇敢面对。所以,我们一起向阳而生!一起感恩生活让我们更坚韧!

所以,我的成长不单单是我的,也是你的,我的经历见闻也不单单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应该有人拿笔记录属于我们的生活和感动,不批判,不赞扬,握着一支平和的笔,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真诚的情感来书写它。

现在,我用最诚挚的情感邀请你,随我一起翻开书页,耐心地听听我的故事,他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关于成长的故事!

作者:王东旭

2015年9月

同类推荐
  • 丁玲的历史问题

    丁玲的历史问题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与当时的丈夫冯达一起软禁在南京,直到1936年9月离开南京。丁玲的“历史问题”,就是指丁玲这三年软禁期间的气节问题。丁玲的历史问题,从1940年到1984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六次审查,产生了六个结论。1940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1936年5月,丁玲从南京到北平寻找党组织,未果,又回到南京。1936年6月,上海当时的中共负责人冯雪峰派张天翼在南京联络丁玲,之后,丁玲来到上海。丁玲说:“两三天后冯雪峰来,他很简短地问了我几句南京情况。我没有向他交代我在南京的错误。”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轻轻吹去心上的灰尘

    轻轻吹去心上的灰尘

    人生在世,要经历大大小小的痛苦。如果心怀大痛苦,许多小痛苦就可以化解;如果心怀大快乐,许多小快乐就可以被涵盖。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对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计较。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对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计较。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最佳的人生境界也许不是别的,而是成为一个快乐的生活家。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生命的密码

    生命的密码

    亘古永恒的时空舞台演绎着如梦如歌的天地玄妙,充满着神奇的千古谜团,而生命本身就是其中之一。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解读身体语言,认知你我他……本书分生命的历程、人体的奥秘、人体趣闻、健康与生活四部分。
  • 再一次回家

    再一次回家

    痛苦,煎熬,孤独,压抑一切都在那一瞬间爆发,沉寂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银雀王朝

    银雀王朝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既说不清,也道不明,却让人心向往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刹影者

    刹影者

    这方天地名混元天,划分为光明界与暗域两大区域,天元501年,光明界天宫宫主光明悍城与暗域之主不世魔王魔道子同归于尽,天地变色,就此,两域边界战乱不断数十年,后达成著名合约“合之契约”,约定百年和解,互不冲突,随着时间流逝,契约的期限越来越近,两域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
  • 夺爱天使

    夺爱天使

    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他,原以为青梅竹马便是永远,可世事没有不变。多年之后再相遇,他们默契装作不相识。她想要挣脱这段错过的情缘,他却恶狠狠的质问:颜海若,你早就已经是我的人,再做一次又如何?被他用尽心思留在身边,人前无情人后温柔,斗嘴斗心斗枕边。当她再次沦陷时才知,他的好,都是隐藏的恨,于是她逃离。蓦然回首时,她才大悟,从来从来,在他恨的背后,全都是隐藏最深最深的爱。擦干为爱而流的泪,我要做夺爱的天使,可最深爱我的人啊,你还在不在?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第一香笔记

    第一香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