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刚刚结束了与七班的一场拔河比赛,还差点和七班打了一架。失败而归的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室。
我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好久好久,一句话都没有说。一开始,孩子们也都静静地看着我,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的。他们的表情惊人的一致:痛苦、遗憾、惋惜……还有愤怒。在我长久、默默的注视下,有几个孩子低下了头。慢慢地,低头的孩子越来越多。
我终于开口了:“大家都把头抬起来!”低下去的脑袋慢慢地抬了起来。“大家说说此刻的心情吧。”
“太不公平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裁判的哨子就吹响了!”
“就是,我们要向校方提出严正抗议!”
“七班胜之不武!”
“我们要求重赛,我们班绝对有拿冠军的实力!”
“如果校方不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就拒绝领取亚军的奖状!”
“最后太过瘾了,看到七班摔倒一大片,我觉得出了一口恶气!我们班真是太默契了、太团结了。我为我们班感到自豪!”
想起刚才操场上七班同学往后重重跌倒的狼狈样,这些孩子几乎都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我听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那我们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有孩子犹豫地试探道:“我们是受害方,没做错什么吧?”
“就是,我同桌的手都让绳子勒破了,这样的结果都对不起他的手。”
“不过——最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松了绳子,害得七班倒了一大片,好像有点不地道吧?”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听了这话,好多孩子的脸上有一种既不服气又不得不认账的尴尬。
“裁判已经喊了预备,我们这边还在吵吵嚷嚷,也不能全怪人家裁判。”
“运动员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服从裁判吧?”
“刚才有同学一直说校方校方的,这不就是把我们和学校对立起来了吗?措辞有问题。”
“其实,我们要不放弃,也不是没有挽回的可能,还是我们的意志不够坚强,我觉得懂得坚持就是成熟的表现。”
“我们班的好胜心太强了,赢得起输不起。生活中哪有常胜将军啊?我觉得成熟的标志就是能输得起。”
“比赛就会有输赢。我们今天不但输了比赛,还输了‘人’。”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约而同地松了绳子,怎么会那么一致呢?是不是说明我们心理比较阴暗?”
……
我欣慰地看到孩子们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了。
最后,全班达成了共识,班委会成员代表全班登门向七班同学真诚地道了歉;七班同学也大度地表示没什么,还检讨了刚才在操场上是他们先不够冷静,想动手打架。两个班的“邦交”完全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班长领回了亚军的奖状,贴在了教室最醒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