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1000000002

第2章 代序 我记忆中的母校和师长(2)

1961年入校的高中学生分两个班,我在二班。班主任换得很勤,担任时间最长的是张业秦老师。她大学毕业不久,为我们上政治课。她的课讲得很有条理,普通话说得很动听,满是抽象概念而又近于公式化的“社会发展简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经她一讲,常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冒出来。她并不用“阶级”、“阶级斗争”一类术语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并不总是板着面孔对学生作道德、理想、纪律方面的训话。她从没有刻意引导学生按某个标准程式去模塑自己,但她带着严重的关节炎病跟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办墙报、参加歌咏比赛,却无意中把一种热爱生活、鄙弃雕饰、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品格示范给了学生。

在学业修养上,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位数学老师,一位是上代数课的谢子藩老师,一位是教我们立体几何学的强维敏老师。他们把我带到了对数学入迷的境地。我在他们和其他几位数学老师的启迪与指导下,从能够收集到的各种习题集中找难题来做。每解出一道难题,尤其是人们通常说的那种偏题、怪题,我总会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那情形就像猜出了一个悬了很久的谜语一样。记得每当星期六下午回家和星期日下午返校时,我常会在上路前记好一道足够难的数学题,然后一边不慌不忙地走那三十多里路,一边在头脑里作假设、绘图、画辅助线。不用动手,凭着内心的那个画来绘去的图象或一层又一层的运算,往往在到家或到校前就能把难题解开,并做好验算。在高中的三年里,我们那个年级先后进行了三次数学竞赛,三次我都得了第一名。人在年轻时,是需要一种人生自豪感的激励的,这对于一个心神忐忑、常伴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的人尤其重要。那曾经强烈地激发过我的兴趣和灵感的数学,虽然我曾打算选择它而它终究没有选择我,但高中时代的数学竞赛的往事,却长久地给了我一种向着更高的人生境界求索的自信,并且,那在以后越来越模糊了的算式和图象,也以一种特殊的理解或感悟的方式,默默地养润了我后来深陷其中的人文思考。

1963年的春天,高中各班都在为学校将要举办的“五一”文艺会演作准备,当时是王根水老师做班主任,他提议我们高二(2)班排演一个自编的节目。班委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后,决定把编写节目的事交给我和王自贤同学去做。自贤是我的好友,我们在周原中学时就是同学了。他写得一手很俊雅的字,其作文更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点,同他一起编节目我当然是很乐意的。可那次实在不巧,不知是他家中有事,还是他突然病了,这件事最后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真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居然用课余时间在一周内编了一出独幕眉户剧。剧名叫“在小队会上”,说的是某个地处河湾的村子遭了涝灾后,另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在会上讨论要不要援助和怎样援助邻村人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要表现的人物内心冲突较大,剧中人在配有唱腔的争辩中述说自己的心曲,展示各自的气质。初稿写好后,我在一天下午把它交给了王老师。王老师一边看,一边不紧不慢地哼着配上去的眉户调。整幕剧看完后,他笑着朝我眨了眨眼,一抬手猛地朝我肩膀上一拍,说了一声“好!”这时,一直站在旁边像听候审判的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五一”时,这出戏搬上了舞台。文娱委员王莉(女扮男装)和高让同学扮演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另有几个同学配戏,而拉板胡、二胡的是学习委员谭全芳和刘定元、司周勤同学,戏演得热热闹闹,大家都很高兴。

像在初中时一样,我很懂得发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饥饿总算过去了,一个乡下的少年对县城中学的食宿条件已经感到非常满意。我的精神状态比以前什么时候都好。但新的苦恼也在悄悄地酝酿。当我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时,这苦恼已经影响到我的心灵的安顿。父亲的历史问题历史地成了我的问题。由于血缘的原因,我要对我还不存在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仿佛已经是注定了的命运。其实,父亲只是做过黄埔军校的学生,后来也只是做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名下级军官,而且,这一切主要发生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时期。

高考一个多月后,我接到新疆兵团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接着,我便得着一个确凿的消息:在高考前的政审中,父亲的已经成为历史的军职被无端地一下子提升了好几级——我是作为一个黄埔出身的旧军官的儿子去新疆上大学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仍然为自己能继续上学而庆幸。早在前一年的初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口号就已经出现在显眼处的墙壁上了。很快,以“四清”为内容的“社教”运动开始了。在高考已经相当看重政审的背景下,像我这种父辈有历史问题的人能被一所大学录取,显然是十分幸运的了。

(五)

还在上小学时,就学会唱《我们新疆好地方》了。到了新疆,感动我的第一首新疆味十足的歌是《送你一束沙枣花》。这歌是在一次规模不大的“迎新晚会”上由高年级同学唱给新生听的,它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我是水利专业69届的学生,刚入校那年水利专业还没有从农学系分出来。记得是入校第一周的周末,农学系水利专业的师生聚会,68届的同学唱了这首歌。那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石河子来安家/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 同学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不敬你香奶茶/不敬你哈密瓜/敬你一杯雪山的水/盛满了知心话/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 同学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

曲调的旋律欢快有致,但我还是听得出几分飘忽不定的纡郁的底蕴。那可能是少小离乡者的心绪的流露,唱者、听者最有可能在这里发生情思的共鸣。水六八的同学大都能歌善舞,唱《送你一束沙枣花》时,有人打手鼓,有人挥舞萨巴依,全班男女都穿半新不旧的军装,那洋溢其间的异域风情,自始就笼罩在颇见谨约的军旅氛围中,分外能传示一种只是在后来才慢慢品味出来的“兵团”韵度。

正像胡杨和红柳,沙枣是新疆最有特色的树种之一,而它结出的涩中带甜的果实尤其别具一种象征意趣。从北疆到南疆,沙枣树几乎无处不有。《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让我此后分外留意这风沙之乡耐寒耐旱的植物,而每每看到沙枣林,闻到沙枣花那略带醇酒味而不失大雅的野香,又总会勾起我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的情境的回味。1969年初夏,我毕业离校,去了南疆开都河畔的一个军垦农场,在又一个常有沙枣树陪伴的地方一待就是九年多。再后来,我就离开了新疆。从那时到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太多的往事都淡漠了,而沙枣树和那首把“年轻人”和“沙枣花”关联起来的歌却一直收藏在我的记忆中。它时时告诉我,我也曾年轻过。

当年的母校,管理体制差不多是半军事化的,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兵团农学院。院、系、年级配有政委、协理员、助理员,兵团政委张仲翰兼农学院第一政委,副司令员陶晋初兼农学院院长。学校的名称和机构配置隐然告诉人们,来这里上学的人既是学生,却也是一名允诺加入农垦队伍的准军人。

我做了二十年的学生,从发蒙识丁到就读研究生,遇到过一个又一个可亲可敬、笃守师道的老师。每当回忆到他们,伴随着感戴之情,心中总会浮现出年少时问学受教的许多故事。但大学时代为我留下的那份师生情结毕竟有些不同,对师长的惓惓怀念里不免会生出几分忧悒和伤感。

算起来,大学时聆听老师们授课的时间最多不过两年。两年中为水六九班上过课的老师有:黄震寰(画法几何)、王志成(高等数学)、杨树成(高等数学)、阮家谔(理论力学)、王扩疆(有机化学)、凌可丰(俄语)、关致邦(俄语)、申震中(政治)、戴本浩(政治)等。老师们所授课的内容忘记很久了,但他们讲课的神态、表情至今仍历历在目,而黄震寰、凌可丰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黄老师,一张清瘦的脸,眼光祥和而有神,1964年时他还不到五十岁,但额头的皱纹和黑白参半的头发已经同人们称他为“老教授”的那个“老”字很配称了。他用一口方言很重的上海普通话讲课,把“夹角”读成gā gē,把“连线”读成lī xī,把“延长”读成yǐ zāng……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来自陕西和四川,起先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于是,他就不断在黑板上写,耐心地把那些画法几何术语一字一字写下来。久而久之,师生间有了一种默契,他边说边比画,开始讲得轻松起来,我们也连听带猜,越来越能跟上他的思维和讲解节奏了。其实,一学期的课细细听下来,你就会发现,黄老师不只学养深厚,他的口头表达也是很见逻辑功力和措辞技巧的。他写一手漂亮的长仿宋体字,这对于他,真可以说是字如其人——那字一笔一画写得工整、规范,而从整体上看去,却又透出一种风雅,一点也不呆板。在同学或其他老师面前,他很少逗乐的,但笑起来会像孩子那样无拘无束,真率可爱。

凌老师,一副银边眼镜后面一双大大的眼睛,衣着考究而庄重,流利的普通话里略带点南方的尾音。她看上去无忧无虑,其实仍是那种弱女子型的人。她的俄语说得比她的普通话还要好听些,很有乐感,尤其是常常出现在单词中的弹舌音“P”,她的发音轻松、准确、自如,很有点莫斯科人的风致。记得在第一堂俄语课上,她叫了几个同学读课文,那大约是想摸摸底,但同学们的口语显然让她失望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多数人来自农村,只是在上高中后开始学外语,上大学前可以说是将入门而尚未入门的水准。心里有数后,她便分外注意对我们进行发音、朗读和对话的训练。她有足够的耐心,一遍一遍地领读,一句一句地示范,那情形与教中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她也许真把大学生当中学生教了,但她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已经比中学生难教多了。中学生有高考之虞,这足以督促他们;大学生却不再有升学的压力,他们正在把主要的精力投向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

黄震寰、凌可丰老师都不属于那种防范心理很强的人,这在一定意义上正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在异常情形下,他们受到的伤害往往会比别人更大些。差不多两年后,“文革”发生了,他们各自有了突如其来的麻烦。尽管昭昭日月终究还是还了无辜者清白,可当日遭逢的肤受之诉,曾是怎样的难堪其辱啊!师道是师者的尊严所在,也当为民族之斯文所系,往者或不可谏,来者犹且可追,但愿不可再少的斯文于天下永垂不坠,亦愿天下人为师者常留一份不可再少的敬信之心。

(六)

似乎是一种宿命,大学本科毕业后我一次次离开校园,却又一次次返回校园,并最终委心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的教师生涯。在有了一段不算太短的从教经历后,我终于渐渐明白:一个人只有做了教师,才可能对他先前的学生时代真正有所自觉,而一个人只有在懂得了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后,才有可能由晓悟师者之所以为师者而更切近地理解自己当年的师长。

很多年之后,在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曾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这样致辞:“在孔子说了‘后生可畏’的话后,这条古训一直流传至今。我愿引这条古训警示自己,也愿借这一古训规勉在座的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只有像康德说的那样,在步入学术殿堂时先期被一种‘神圣的战栗’充塞,然后将这持续的‘战栗’不间断地调整为对于学业的‘庄严的注意’,你们这些‘后生’才有可能让你们的前辈们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感到‘可畏’。”当过后不久我得以从容留心这些话时,心中不禁为之一动——那对近在眼前的诸多后生的殷殷祈望,不也正含蕴了对久在念想的师长们的不尽追忆吗?

古汉语中有一“敩”(xiào,又音xué)字至可玩味,它有“教”、“学”二义,而其指归则在于“觉”。《说文解字》释“敩”:“敩,觉悟也。”“教”而“学”,“学”而“教”,其以“觉”或“觉悟”述说着教育的机缄,喻示着学术的徼妙,也申解着人生的奥赜。师生的缘契或当尽摄于此,人文传承之命脉亦正当系属于此。

黄克剑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本书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以及其他若干篇相关散论,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设想。本书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本书以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为基础,再编辑深加工,并配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图片图标漫画,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当前重要民生热点话题,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养老、食品安全等内容,通俗易懂、观点准确,适合党员领导干部、时政爱好者和广大公务员考生参阅。
  • 农民道德常识读本

    农民道德常识读本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热门推荐
  •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中的科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顺序编排的科学中的小魔术,对每套魔术的原理和表演方法都做了详细解释。第二部分是一些科学中的小游戏,如千奇百怪的书写,它不是一般的正、草、隶、篆,而是魔术师们所用的书写表演,它用化学及各种办法来进行书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妻软又甜:恭请君少轻轻爱

    甜妻软又甜:恭请君少轻轻爱

    君临渊是帝国的无冕之王,权势滔天,出了名的冷心冷面,可遇到姚茜茜这个变数后,他的人设全塌了,宠妻狂魔不说,更被封为东亚第一醋王……要问姚茜茜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什么,那肯定是千不该万不该招惹那头腹黑邪性的狼。有一次,她就跟某个陌生男人礼貌一笑,结果被折腾得快要散了架!!!你说,这日子还有法过吗?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谈及宋朝,现代人的态度很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人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另一类人则大爱宋朝,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就是宋朝。而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在宋朝,取代宵禁,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通宵达旦的夜市,都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并大放异彩。同时,士大夫阶层出现,“寒俊”崛起,成为文明传播扩散的重要一环。那些在乡不在仕的人也成为文化的骑手,使风雅成为宋代的一时之风。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向自身文化寻找,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一直为后世所追慕。《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一书,致力于用最好的文笔,最严谨的态度,讲述宋朝的人文风物,还原宋朝的真实面目于大众。真的宋朝,超乎你的想象。
  • 甜蜜圣宠:

    甜蜜圣宠:

    第一次见面,她是他摆脱前女友的‘工具’。第二次见面,她是他嘴里的‘小青菜’。第三次见面,他跟她说:‘订婚吧!’三年前,他在她的面前上演一场‘成人限制游戏’,成功的将她吓跑,消失的无影无踪;三年后,她回归,带着妩媚的笑对他说:“想做我的男人,请排队。”他没想到当年的小青菜会变成现在的带刺玫瑰,不过那也无法阻止他将她重新收回自己的羽翼之下。恨恨的看着其他男人搂着她的肩,他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她重新爱上自己。
  • 青春那年

    青春那年

    十六岁那年夏天,单纯的女孩史果与青梅竹马的徐霖哲一起考入市重点高中。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孤傲优秀的冯蒲苇、温暖帅气的陆晏、虚荣直率的罗措措、身世凄凉的靳瑾以及恬静自卑的崔静。七个性格迥异的少年少女,在经历过与父母、老师的“抗争”,经历过微妙朦胧的美好情愫,经历过敏感多疑的彼此猜忌,经历过来自现实社会的诱惑,经历过最惨痛的脱胎换骨之后,还能否再守住心底那个最纯真的自己?青春里的兵荒马乱终将离开,所有的眼泪也都将被记忆填满。少年见青春,万物皆妩媚,道一声安好,给最美丽的他们……
  • 鬼楼奇闻

    鬼楼奇闻

    我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的梦想其实很平凡,不要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因为那样子会使人变得很累,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很少人能做到急流勇退。唯一希望的就是找份平淡的工作和我青梅竹马的爱人乐梦永远生活下去。有一天,乐梦告诉我“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鬼楼四号楼么。想到里面去看看么?”我跟着去了。本以为是增进感情的一次冒险,差点成了我和她之间的永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者荣耀重回巅峰

    王者荣耀重回巅峰

    他是百星荣耀王者,一次机会让他重拾王者,就注定了不平凡。
  • 公子无色

    公子无色

    一只腹黑的大尾巴狼栽在一只老实兔子手上的故事。对于这桩事,大尾巴狼的感想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腹黑太久了总会栽跟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