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1100000005

第5章 品性教育(2)

大家谈

@小则妈:4岁的孩子,其思维特点常常是想象与现实不分,会无意地说出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话来,让人一听,似乎觉得孩子是在“说谎”,其实,“说谎”“不诚实”这样的标签,不易过早地贴给孩子。这位妈妈没有用极端的字眼去训斥孩子,而是努力保护了孩子的童真和善良,通过讲故事的策略来引导孩子体会诚实,充分体现了家长的教育智慧。

@雁宁:孩子为了赢得成人的喜爱,会想出一些他们自认为圆满的方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当他们精心设计的方案被成人巧妙地揭穿后,自我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地显现出来。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敏感、聪颖,你讲故事的时候,他一定会对号入座,深刻地领会你所要传达的思想。我们还要时常反思自己,平日里的爱,孩子感觉到了吗?

@鼠小弟妈:我儿子4岁3个月了,幼儿园放学我去接他,他常常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中午的时候,还开着动车去了一趟石家庄,然后又辛苦地开回来了。这后半句一听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不能打压孩子的想象,同时,传递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也十分重要。

@逍遥:对孩子的品格教育,重在抓好契机。这是位有心的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巧妙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教育于无声之处。

专家点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早期教育中的大事。一个孩子能否养成责任感,关系到他一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件大事做得好坏,关键是教育者是否重视。教育者应该深刻理解,责任感是人的良好品质之一。因为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一个人的责任感,首先来自自觉认为对社会、对他人有义务,有出自内心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尽责的情感。

责任感还来自人的主体意识,一个没有主体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责任感。而主体意识的产生,和他是否拥有自主的权力相关。上文作者伊林娜就是成功地从零花钱自主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承担责任,认为承担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是一种幸福。正像哲学家赵汀阳说的:“不能忘我的人是不幸的,他不会有感人的亲情和爱情,不会有伟大的成就,理解不了伟大的艺术……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必定热爱一些人和事情超过爱自己。”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尽早地通过小事情进行,让孩子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家长“艾玛”做得非常好——“我家女儿4岁了,凡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交给她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从外面回来换完鞋子自己摆到鞋架上”;认识也很到位——“如果家长事事代劳,孩子从哪里去体验责任,当什么都不用做、不用管成为习惯,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责任感除了表现在“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还包括“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行动弥补了自己过失的时候,对“承担责任”将会有更深刻的体验。酉酉打破了老师的碗,老师已经原谅了孩子,但是家长伊林娜仍然认真地引导孩子,承担责任,设法补救。因为她深信“一个人的责任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后得到的感悟和提升”。

诚实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是从小培养一个人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的基础。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多元文化的孩子,诚实更是需要认真培养的品质。

但是,低龄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发展也不成熟,有时候他们所叙述的景象是自己的幻想,离开了事物的真相;还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美好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对这些,我们决不应该用成人社会的标准,简单地把它界定为不诚实、不道德。

当然,儿童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不具有道德性质的“说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需要审慎地逐步地引导孩子学道德、做道德,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使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家长芮文枝做得很好。她一方面理解孩子“极力想在我的面前表现她的爱”的强烈动机,同时又以负责任的态度,机智地去发现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家长能够在“努力保护她的童真和善良”的前提下,巧妙地以讲故事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引导。

学会分享

“财产私有制是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这是贝贝妈一句无奈的笑谈,因为贝贝即使在梦中都会大呼:“我的!我的!”

孩子为什么像个“小气鬼”,不愿意分享呢?

成人“强迫性”地让孩子分享,会有效吗?

谈谈孩子的“分享”

安风涛

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我思考了很久,但一直不知从何处落笔好。现在积累了几个案例,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案例一: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孩子3岁4个月)

——棋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周五你们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去岐江公园春游呢!

——太棒了,妈妈!

——我们到时候带上很多食物好吗?

——不要妈妈,不要多,要少!

——为什么?

——就是要少,要很少,只要一点点!

——多带点食物去,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呀!

——不要不要,要超级少!

——你可以拿苹果跟东东换紫菜,拿葡萄跟朗朗换鱿鱼丝,这样你才可以品尝到更多好吃的东西呢!

——妈妈,我只拿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就好!

棋棋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孩,平常外出吃饭,每次都主动要带点食物回来给爷爷奶奶吃,有好吃的也肯拿出去与小区里的其他小朋友分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春游前的反常呢?

我翻阅去年幼儿园秋游的照片,想起上次我准备了四大盒食物,是全班之最。后来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有些小朋友没有带食物,老师让棋棋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上次的“被分享”造成这次的“小气”呢?

我该怎么办呢?真的就带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吗?

我的反思:

去年秋游时的棋棋才两岁多,这个年龄是物品所属权的敏感期,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别人。如果总是遭到成人“强迫性的分享”,很容易使孩子无法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甚至留下阴影。

这个妈妈准备很多食物,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和同学分享。但是事先没有和孩子沟通,争得孩子的同意,结果孩子真的是“被分享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过多担心和自责,想办法做些补救性工作吧。办法有很多,不过首先成人自己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分享,不然做什么都是盲目的。

案例二:阻止孩子接受别人的分享(一个孩子3岁,一个3岁半)

一次我约了两个同事带着孩子们去孙文公园玩,当我们爬到山上,让孩子坐在台阶上,我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这时旁边有一个妈妈带着儿子在吹泡泡,儿子拿一个吹管,妈妈拿一个胶圈。孩子们看到了,被吸引住了,吵着要去玩,那个妈妈很大方地把胶圈交给孩子们玩。孩子们自然很开心地接过,开始吹着玩。可是,才玩了一会儿,我的一个同事就对她的儿子说:“好了,好了,快还给弟弟吧。”

孩子不愿意。

“咱们家里也有,我们回家玩,把这个还给弟弟玩。”

孩子还是不愿意。

这时另一个妈妈也开始劝自己的孩子不要玩人家的东西了。

最终,妈妈们只好把孩子拉开,去其他地方玩。

在此过程中,那个主动分享的妈妈一直说:“没关系的,让他们玩吧。”

我的反思:

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去教育孩子要和别人分享,结果当别人与孩子分享时,我们却总是让孩子决绝别人的分享。这不是很矛盾吗?分享不能总是单向的,分享应该是双向的。

案例三:“妈妈请你吃”(安琪 3岁1个月)

晚上,我洗水果时,故意只洗了三个车厘子,故意把苹果切成三份。

——安琪,爸爸洗了水果,现在请你来分吧。

——好的。

——要说“请”字哦。

——爸爸、妈妈是大人吃大的,我是小人吃小的。

于是,她拿起大块的苹果给妈妈。

——妈妈,请你吃苹果。

——谢谢!

——爸爸,请你吃苹果。

——谢谢!

吃完了苹果,她又分了车厘子。

如果在奶奶家,我们有时也会按人头来洗水果,她也会给每个人分。

我的反思:

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知道,好吃的东西,每个人都喜欢吃,不能只给她一个人吃。她在分水果的时候,我们会开心地、微笑着说声“谢谢”,让她感受到,她这样做爸爸妈妈很高兴,很感激她。从她的表情可知,她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案例四: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安琪 3岁1个月)

一天,安琪在吃饼干(只有两块)。我问道:

——安琪,你的饼干好像很好吃,可以给我吃一点儿吗?

——不给。

——可是我也想吃啊。

——不行,这是我的。

——你不跟我分享,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不和你分享了。

她马上掰了一小半儿给我。

——爸爸,给你,我和你分享,下次你有好吃的也要和我分享哦。

——好的,下次我吃好吃的也会和你分享的。

今晚,我在吃虾的时候,故意说:

——安琪,这个虾很好吃,分一点给你吃吧。

——谢谢爸爸!(吃得很开心)

——不客气!安琪,你看好吃的东西,谁都喜欢吃,爸爸吃一点,也分一点给你吃。

——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

——好的。

我的反思:

听到安琪对我说“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心里感觉暖暖的,真的觉得这个女儿好贴心,更为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感到庆幸。以下是我对“分享”的几点思考(这里讨论的有关婴幼儿的分享只局限在物质层面)

1.“护食”是人的天性,与人分享则是人的社会性。教孩子学会分享也是让孩子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既然是个过程,就不要心急,慢慢来。

2.分享的前提是自己有余。试想,当我们自己的食物有限,自己都不够吃时,我们也是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啊。即使碍于情面与人分享,也可能是违心的。

3.分享是出于自愿的。被迫的分享根本谈不上是分享,甚至可以说掠夺的成分更大。

4.我们为什么要分享?我目前的理解是为了获取快乐。每个人的人性都有这种特质:你给他快乐,他就会回馈你快乐。当我们和别人分享食物时,我们分享出去的其实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我们对对方的一份心意。对方在接受了食物和心意后会感到快乐,看到了对方快乐,我们也会觉得很快乐。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对方也一样能够同我们分享。所以,当孩子与我们分享时,一定要接受,哪怕只吃一小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报以微笑和谢意,把这份快乐传递给孩子。

5.家是帮助孩子练习分享的最佳场所。家里有孩子最亲近的人,有最宽松的环境。亲子间多做几次分享练习,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和快乐,等到她出去与别人相处时,她就会知道如何去做了。

6.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多成人都处理不好,干吗要那么为难孩子呢?不要急着教会孩子太多、太大的道理。谨记——不要紧张,慢慢来!

大家谈

@棋棋妈:分享,确实和孩子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孩子对自我、自己的东西的理解是不同的。

@康宝妈:经历同一件事情,每个孩子的感受会不一样。上次秋游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通知,所以没有给康宝准备食物,但是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因此他未因自己没有食物而影响情绪,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事后我专门去买了饼干,让他带回学校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次春游,他主动跟我说:“妈妈,上次秋游我没有带好吃的,小朋友跟我分享了好吃的东西,这次我要带好多好多的东西,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超市里,他选了很多东西,并跟我讲:这是给康棋的,这是给圆圆的……我想,也许这些小朋友上次都跟他分享了食物。其实,康宝也经历了从不愿意分享到主动和别人分享这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强迫他跟别人分享,同时我们也努力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分享,让他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风铃:分享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家庭错误的爱孩子,导致孩子喜欢吃独食,不会分享,从而也使孩子越发自私。我一直觉得家长应把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不要过分强调把最好的给孩子。

@家宝:我家的宝宝自己的食物与别人分享是没说的,就算只有一点点了也愿意分一半给别的小朋友,可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零食时,觉得别人也应该分点给自己,所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吃的时,就直接走过去要。我多次跟他说这是没有礼貌的,可他就是忍不住,“我的都分给别人吃,那下次我也不给了!”不过到下次,他会忘记了,照旧有了吃的大家一起吃,但也改不了找别人要的坏习惯!

@随风: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要求孩子付出,并且是单向的。这就造成我们不知该不该接受他人的分享,有时候对方特热情,拗不过,接受了,心里却不好意思,总感觉欠人家的,然后这件事就会成为一个负担,总想着该怎么还人家,或者跳到另一个极端,极力逃避这件事,或选择忘记,或避开可能遇到熟人的地方。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有时对此很纠结。

同类推荐
  •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

    《孕妇产后美丽手册》是一本相当及时、到位、重要的书,它围绕产后美丽这个中心,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说明,依照运用,它能教您科学“坐月子”,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还能拥有苗条身材和美丽的容颜。本书实用性强,具有现查现用,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等特点,相信您会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去雕琢。智慧的父母可以把禀赋一般的孩子培育成天才;而教育不得法的父母却只会在无意识中扼杀孩子的天才。为了能让所有的父母都能教育出天才的孩子,我们精选了10位世界顶尖级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编写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这些风靡世界并对人类教育和发展产生过空前影响的教育方法分别是: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塞德兹的自由教育法、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井深大的早期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夏洛特·梅森的环境教育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教育法。
  •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带着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和亲子作家的双重身份,结合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的案例以及自身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正面管教工具重新进行分类,并将每个工具贯穿于真实的案例当中,打破广大家长只知道正面管教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僵局,让52个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落地、可行,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管教孩子。
  •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从现代学科中的诸多方面,如婚恋、生理、心理、教育、营养、卫生等方面入手,为新世纪的每一对夫妻提供优生优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每一对夫妻都能拥有自己最满意的宝宝。《育儿宝典》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某些问题您只要看一眼,读一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掌握。它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从结婚、受孕、育儿到宝宝上幼儿园为止的这一期间所有育儿内容,内容丰富,是帮助每一位妈妈、爸爸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必备读物。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热门推荐
  • 永乐仙途

    永乐仙途

    自出洞来无敌手,杀人夺宝随意走。修行百年超鸿钧,仙佛神圣尽成狗。
  • 我有半本天书

    我有半本天书

    我叫云笑,是一名网络写手,我现在很慌,因为我穿越到了自己的小说中,请问……
  • 深渊旌旗

    深渊旌旗

    卡牌师、召唤师、傀儡师、预言家、神眷者、亡语者;恶魔与神灵;深渊与神界,万千位面,亿兆种族,三十六道屠神之路,一百零八条成神之法……这是位面与位面的碰撞,文明与文明的交锋。“只要洞悉方法,即使是永恒不朽的神灵,我也杀给你看!”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夜默通过征服与殖民位面,将深渊文明传遍整个宇宙,他发誓要将深渊的旗帜插到目光所及的任何角落!当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这是属于深渊的时代,也是属于我的时代!——夜默?奥古斯丁PS:1.【标签】杀伐果断、黑暗流、有女主、逆穿越、无系统(个人极度反感系统)2.因为作者笔力原因,前期节奏把控不太好,小伙伴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章节看,后面越来越精彩,两百五十章左右开始征服第一个位面——地球。
  • 红色角落:一部另类的俄国史

    红色角落:一部另类的俄国史

    1471年,舍隆河畔的血雨腥风即将决定罗斯大地的命运……随着莫斯科公国羽翼渐丰,诺夫哥罗德陷入了恐慌。他们开始寻求外国盟友的帮助,谋求通过女市长与立陶宛亲王的结合来抵御莫斯科进犯的脚步。与此同时,远在罗马的天主教廷向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伸出联姻的橄榄枝,以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为筹码,力图重振东西分裂的教廷,而莫斯科人也存着自己的算盘:他们将擎起“第三罗马”的大旗。面对所向披靡的莫斯科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能够逃脱被吞并的命运,带着这片罗斯的土地投奔西方吗?
  • 通天法相

    通天法相

    杨晨经历九死一生,开启自身荒古仙体,凭借先祖杨奉献指导,天道符石为基础修炼《通天法相》凝练通天法相,从而一飞冲天。
  • 投降

    投降

    李欣当上了正局长以后,子宫里的瘤子就长大了。她当副局长的时候,割过一回子宫里的瘤子。那时候主刀的刁大夫拍着她的肚子不客气地说:“还得长。”她那时候真的有点生气了。她不埋怨刁大夫给她留下了长瘤子的根,她知道那不是大夫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她只恨同样的甚至更凶恶的瘤子为什么不长到刁大夫的子宫里。她心里恨着,嘴上的话出来就很有力量,她说:“长了再割!”其实她还是害怕长瘤子,恶性的良性的她都不喜欢,她讨厌“良性”的那种说法,瘤子还有好的?县委组织部的任职调升的文件下达那天,她实在是高兴得难以把持了,夜里的床上,她就容忍了男人的一些过分的要求和力量。
  • 最强天师奶爸

    最强天师奶爸

    精通读心、催眠、占卜、神念、诅咒五大秘术,鬼谷派传人西门浪混迹都市,犀利是他的外表,风骚是他的座右铭,低调,不存在的!用他的话说,男人不装x,出门遭雷劈!但是牛x男人也有怕的时候,当西门浪遇到一个妖孽小萝莉,西门浪彻底方了!
  • 钱玄同思想研究

    钱玄同思想研究

    本书叙述钱玄同一生思想之形成、发展、演变、特色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文有五章:第一章从家庭及时代因素探讨钱玄同早年思想的形成及发展。第二章论述辛亥革命前后钱玄同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保存国粹思想和经学思想。第三章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关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主张。第四章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疑古思想、学习西方思想和汉字革命思想。第五章论述钱玄同的晚年思想。附录部分是对一些在正文中没有展开的内容所做的进一步的研究。
  • 从第二次忍界大战开始

    从第二次忍界大战开始

    森罗意外的来到火影忍者世界,结果却发现自己似乎走错了时间线。在这个时期,第三代火影正值壮年,传奇“三忍”还未成名,木叶白牙仍然健在,扛大米的“晓”组织更是连影子都没有,这是一个缺乏大事件更没有爆点的时代。然而,在平安度过了十几年后,就在他出使雨之国之时,战争突如其来的爆发了。后世称此次战争为——第二次忍界大战。也就是在这时,森罗突然发现自己穿越后所带的金手指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他在里面遇到了一个个不属于火影忍者世界的人。八神、草薙京、神乐千鹤、大蛇……于是,拳皇降临火影世界……
  •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终,悲欢离合,得不偿愿,只祈求如花开盛艳,重生于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