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100000007

第7章 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问题(5)

“我发现你近来心情很不好,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

他慢慢地低下头,也许是猝不及防吧。

“唉!过去我心情不好时,也要找个人没头没绪地发泄。后来知道错了,不这么干了。因此,我寻思你近来可能也这样吧。”

这时,只见他略微抬起头,张了张嘴,又低下头,眼眶却红了。当我再给端水时,他感动了,猛地攥住我的手,呜咽着:“老师,我闷,我……太闷啦!”接着,他终于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近段时间,他的爸爸每晚在家里打麻将至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他几次劝爸爸,都遭臭骂……

噢,终于“扒土见根”啦!是拔根的时候了。我安慰了他几句,立即到他爸爸的单位去,跟他爸爸谈了好半天,终于使其醒悟过来,表示不再打麻将影响孩子学习了。“根”也就这样拔掉啦。当然,那学生又变成了好学生。

可这时,我忽想起一年前的那件事,心却隐隐作痛,内疚至极!要是我早运用此法,也许那学生就不至辍学了,依然是一朵茁壮成长的花朵。(刘荣海)

点评

认错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

刘老师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

刘老师原来用的方法是“只掐草,不拔根”,是认错型的教育;后来用寻根溯源的方法,是研究型的教育。

认错型教育其实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的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你认错了,我就消气了,即使你不改,我也“仁至义尽”了。

研究型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因为它注重的是对方的感觉,注重的是沟通和理解。

请注意后来刘老师的问法:“我发现你近来心情很不好,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

要是按原来“只掐草,不拔根”的认错型教育的思路,刘老师的问法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我发现你近来不守纪律,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

前者是有沟通色彩的询问,后者是有审问色彩的批评。显然不同。

研究型的教育才是科学的。因为认错型教育实际上暗含着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学生犯错,都是不知而犯;另一个是,只要承认了错误,就能改正。这两个假设都经不起科学论证。

刘老师从认错型教育转轨到研究型教育,很值得祝贺。

再问,为什么刘老师能实现这个转轨而有些老师就不能呢?

请听刘老师自己在转弯的关键点是怎么想的:“我本想再来个‘公式化’,可又觉得有点不踏实。想了想,终于决定改变方法。”

刘老师有反思精神,不盲目自信,喜欢动脑筋,不封闭自我,不怨天尤人,想改变自我……

这些优点是刘老师思想转轨的基础。

2005.1.16

案例11

我不知道如何帮她

这个女孩上初三,离中考只剩一个学期了,而从学习成绩上讲,她几乎不可能考得上高中。

在这学期,她现在的班主任(和我关系不错)不止一次告诉我,她现在的学习状态,不见好转。甚至有一段时间,她父母发现家里的电话费猛然增多了,一查才知道是晚上等父母睡了后她一直与一位男生通话。父母初时不信,因为她一回到家就在认真地学习。

班主任大伤脑筋,也不止一次地跟她交流,她反而连班主任也不信任了。由于之前父母着急,有过“逼迫”她学习的情形,所以她也不理解父母。

她属于那种比较单纯的女孩。可以感觉到她和我聊天时很开心,而且她喜欢和我聊,没事就想找点话题。但只要一说到学习,她就把头一扭,嘴里一个劲地说:“我知道,我知道要努力,我知道要注意方法……”

她和同学中的好朋友在一起,话特别多。她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好的口才,我曾经重视过,让她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辩论赛,她还得到了单场最佳辩手。可学习上老师都说她反应慢。她上课时总的来说比较认真,笔记认真而规范,当然在我的课上尤其突出,可即使这样,期末(我教历史)仍然不及格,更别说其他科了。

从目前的情形看,她还能信得过的大人中,也就是我了。而我却不知道怎么帮她。(517jy)

点评

学会思考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很多的,就好像出现同样的发烧症状,病因却很不一样。如果517jy老师不能告诉我这个孩子的成长史和他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很难判断病因,也就没有办法拿出对策。

所以我到这个网站来参与讨论,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并不是单纯的“开药方”,而是和老师们一起学会思考,学会在翔实材料的基础上思考,学会有逻辑地思考,学会科学地思考。

我常常给中小学教师讲课,发现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有两个明显而巨大的缺点:

一个是“感性色彩”。就是说,他们所说的,记住的,往往都是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一些材料,很少进行横向的扩展性询问,更没有纵向的历史性的追寻。这就使他们的发言往往带有闲聊天式的“见闻”性质。

第二个是缺乏逻辑性。只问“怎么办”,不问“为什么”。既然不问“为什么”,就不需要找理由,不需要找理由的地方当然也就不需要逻辑。因为所谓逻辑,无非就是提供理由,也就是“讲理”。所以严格地说,我们很多教师的发言都是“不讲理”的,经不起追问和反驳。我和许多老师对话,一追问,一反驳,他们立刻就愣住了,这说明他们很少体验追问和反驳,说明他们很少在头脑中追问和反驳自己,没有此种思维习惯。而追问和反驳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由于以上两个思维缺陷,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发言十分缺乏研究精神和研究色彩,话语总是浮在事物表面,深入不下去。有些发言之所以能够给人较深的印象,不过是因为语言比较花哨,比较煽情而已。如果你问他:“我用您的招数,在我的学生身上为什么不灵?”他就没词了。他们一般都没有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的习惯。他们只是自己灵机一动想出一招,或从什么地方学来一招,然后就在班里用,恰好有效果(其实他自己也常常没整明白为什么会有效果),就以为这是科学了。然而科学根本就不是从自我出发的,科学是从客观对象出发的。

我昨天接待了一对母子。孩子18岁了,在某重点中学上高三,学习成绩倒数第一,面临高考,不努力学习,有时间就上网玩游戏,还特别迷恋万智牌(一种在大学生和白领中流行的牌)。家长快急疯了,来找我们求救。

我们询问他的最早记忆。他说他的最早记忆是大约三岁的时候,他记得屋子里的摆设、床、栏杆。

母亲又告诉我们,孩子在幼儿时期拼图能力惊人,甚至可以超过大人。

孩子现在打万智牌水平极佳,全市无敌手,正准备参加全国比赛。

孩子又告诉我们,他将来的职业理想是去电影学院搞动漫设计。

他数学成绩很不好,题目常常做得完全没有逻辑性,偶尔却能得出答案。

于是我的助手孙老师就非常聪明地问这个孩子:“你做数学题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拼图一样,把你以为相关的数字拼到一起,就觉得自己做出来了?”

他说是。

我们把这个孩子的早期记忆、幼儿拼图、万智牌(这种牌像扑克一样,一张一张的),还有他的职业理想(动画)串联在一起,就会发现,这很可能是一个天生的空间智能发达而其他智能较弱的孩子——一个偏才。

于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子就比较明晰了。

在人生总体设计上,我们要帮他找到学历教育和特长发展的结合点,而不是像他家长那样,拼命压制他的特长。

在学习辅导上(比如数学),我们得想办法找到这样一位老师,他能把数学的概念、公式,尽量用空间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以适应这孩子的思维方式。我们正在寻找这样的数学教师。这并不容易,因为能够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变换教学方法的教师极少,一般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跟着自己已经凝固多年的教学方法走,跟不上就说学生笨。

上述例子说明,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是什么“材”,才谈得到“因材施教”。孔夫子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因材施教”的正确口号,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辨材的科学方法。这一课,我们要补上。否则我们只能永远在那里说一些“正确的空话”。

因此目前的教师培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老师们学会思考。具体的操作办法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不能空洞地谈“如何思考”。经验告诉我们,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思想方法是最好的。这就是我搞个案点评的目的。

2005.1.29

案例12

班主任应该多一双眼睛

一个男生对着教室的门踢了一脚,刚好被他的班主任看到。班主任把这个男生叫到办公室,板起脸孔将他教训了一顿,责令其写检讨书。男生没有办法,只得写好,恭恭敬敬地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就没再为难他。他走出办公室,在教室门口,像要发泄心中恶气一般,对着大门就是一记猛拳,响声比刚才那一脚踢的还大。门开之后,他高昂着头颅,夸张地嚼着口香糖,趾高气扬地走向座位。

这一切,都被我看在了眼里。在我来看,这个班主任对此男生的教育并没有成功,甚至有可能还起到了反作用,可是班主任却觉得学生已经写了检讨,也作了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了,自己的教育达到了目的。但他没有想到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谁也说不准,学生背着他又会做什么,也许还会故意毁坏其他的东西。

我为什么能得出这么一个跟班主任完全相反的结论呢?因为多了一双眼睛,我不但看到了男生在班主任面前的恭顺,还看到了男生离开办公室后的反应。我觉得,我们做班主任的,都应该多这么一双眼睛。(浪子无忧)

点评

人为什么喜欢骗自己?

浪子无忧老师这篇文章很精彩。

这位班主任的教育其实是失败的,但是他的自我感觉却正相反——成功了。实际上他自己骗了自己,而且浪费了不少精力和感情,做了无用功。这种事情在学校多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师只看见了学生“在我面前”的表现,没有看见学生的真实表现。浪子无忧老师因此建议教师多长一双眼睛,学会从另外的角度看学生、看自己。我觉得这很有道理。

我想进一步提问的是:为什么许多老师只有一双眼睛而长不出另一双眼睛呢?

可能他们误把学生的保证与学生的行动等同起来了。

很多教师都以为,学生只要作了保证,行动就会跟上来。其实这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言和行果真能如此一致,教育就是太简单的事情了。

那么,学生做不到的事情,他为什么要作出承诺呢?这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迫的。许多老师其实是逼着学生写检讨作保证的,这种老师似乎爱听谎话,学生没奈何,只好投其所好,求得过关。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他承诺了自己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这不属于欺骗,是自我认识水平问题。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自知之明是很普通、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当老师的,就一定有自知之明吗?我们不也常常保证完成任务最后却没完成吗?这不算说谎。

恕我直言,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学生喜欢骗老师,不如说老师喜欢自己骗自己。他只是“觉得学生已经写了检讨,也作了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了,自己的教育达到了目的”。就这样,把自己骗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为什么会喜欢骗自己呢?莫非这种欺骗能给他带来好处?

是的。这种自我欺骗最直接的好处是缓解教师本人的焦虑。学生犯错,教师很生气;学生承认了,教师的气就消了一半;学生又保证今后不再犯,教师甚至可能高兴起来了,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所以再恕我直言,让学生承认错误、写检讨、作保证,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师的自我安慰方法,我把它称为“心理止痛片”。

所以真正的优秀教师是很少搞写检查、作保证这一套的。一位外国教育家甚至说,没有必要让孩子认错,关键是帮助他改正。这话有道理。我们许多老师都以为学生只有先承认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这个推理是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我们的许多错误都不必向别人承认,自己就逐渐改正了。

所以真正的优秀教师总是更重视学生“不在我眼前”的表现,因为他知道,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让我满意”,而是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提高。因为他懂得,教师个人的教育目标与真正的教育目的并不总是重合的,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误把自己的目标看成客观教育的目标,那是一种自我中心。

真正的优秀教师是一些最不愿欺骗自己的人。

2005.3.20

案例13

学生在家号啕大哭……

李×妈妈打电话来向我求救,说李×一到家就把自己关进屋里听英语,听着听着,就把东西摔在地下,号啕大哭起来。她不知怎么回事,怎么说都没用,只好向我求救。

我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今天的班会触动了许多学生的心,难过的是许多时候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李×的数学成绩一向不错,可英语由于没基础,学得很辛苦,时间用上了,效果却不好。我在电话中告诉他:“男孩子不许掉眼泪!男孩子要学会勇敢面对!男孩子要学会为父母分忧!哭解决不了问题!要多动脑筋,像学数学一样摸着门道,就会轻松起来。老师相信你会走出低谷!”

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随着长期不见效果而慢慢减退。今天班会上我告诉他们哥伦布每天都在航海日记上写:继续前进!我真的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也在自己的信念上写上:继续前进!(晴qk空)

点评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给了他们什么?

同类推荐
  • 崇文读书馆:徐志摩作品精选

    崇文读书馆:徐志摩作品精选

    经典与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文化思想的结晶,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名著来穿越历史隧道,了解世界各国精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从而获得启发,拓展人生。
  •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20余年来的60多篇教育随笔,清晰勾勒了作者成长的历程。这些随笔,既有作者对教育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又有作者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本书分五辑,分别从读书、课堂、家教、师友、人生等五个维度,叙写了作者自我成长的精神之旅。本书作为“书生教师轻随笔书丛”之一。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为了促进全国体育各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推进体育专业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为了在这个改革中做出北京师范大学的贡献,也为了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在把握国内外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理论创新能力的优势、利用国内体育专空资源的优势编写体育教材经验方面的优势以及我校率先开设体育经济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体育专业进行全面改革、公共体育教育进行全面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体育专业的特殊机遇和条件下,我们决定编出一套有特色、有水平、有创新的新的体育专业教材,这对我国体育理论的建树,对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稻草人(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稻草人(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本书精选叶圣陶先生的童话作品,如《小白船》《稻草人》《牧羊儿》等,其中多篇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热门推荐
  • 你的我的从前

    你的我的从前

    谁没有从前,而谁的从前又不是一则故事?是岁月的捉弄还是命运的安排,让那些青春的“事故”衍生出故事。谨以此书赠给项远(项天寒)的原型:可惜男主角不是你,因为最后陪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
  • 养生保健枕边书

    养生保健枕边书

    你只需要改变一个观念或生活习惯,就可以免予疾病的困扰。养生就是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本书就是你的健康小卫士,帮你防范来自生活的侵袭,让健康伴随你一生。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养生角度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从更科学、更合理的养生角度,揭示生命和健康的奥秘,其不仅沿袭了人体健康的基本法则,更是在传统预防医学的观点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见解和精华性的提炼,并告诉人们人体生病的真相以及不生病的秘密。书中不仅完整、直观地剖析了以往错误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具体、科学、详实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养生方式及不生病的对策,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养生好书!
  • 快穿妖妃绝色逆袭

    快穿妖妃绝色逆袭

    一把匕首,三尺白绫,结束了她荒唐的一生。生前,她是祸国妖姬,媚惑红尘,引得天下霸主争夺。死后,她遗臭万年,谩骂无数,天下共庆。她穿梭时空,为无数的过客完成遗愿,她终究浴火重生。复仇的女王重生回来,引得天下动荡。那些视她为玩物的男人,她必将报仇雪恨。(PS;无CP,女主人见人爱,没有感情)
  • 推销学全书

    推销学全书

    推销就是在推销中说服和诱导潜在购买者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并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推销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让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或产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企业现阶段无法完成的市场和企业知名度。从而使企业快速的发展,再这之中培训涌现出一些大量的推销人才,同时也方便了顾客,使得顾客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产品!以达成推销员和顾客之间的互惠互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的推销学五花八门。一些企业对新加入的推销员的要求更高,从而达到面对顾客时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内涵以及产品的特点。
  • 煞神桃花本荣华

    煞神桃花本荣华

    (强强联手,天下我有。1V1强势宠文,剧情传统武侠风,欢迎入坑)天门门主捡到宝了!可是,好好的夫人不做,一心想要成为血杀令主,这又是闹哪般?正宫帝后不去做,非要成为帝王手中一把刀,天门门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针可能有问题。这丫头,没听说过什么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夫”的吗?再不济,总该知道救命之恩,以身相报吧!【甜中有虐,虐中带甜慢热文,看腹黑帝王江湖追妻路!(新书:《我的人生满是坑》正在连载,男频悬疑(诡),欢迎收藏观阅!有票票的请移步新书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之斧皇

    洪荒之斧皇

    诛仙剑阵內,面对三大圣人的强势围攻,斧皇毫不畏惧,傲然而立:“惜元始通天,略输文采;女娲后土,稍逊风骚;一代天骄,鸿钧老祖,只知闭门修大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我是全地球的希望

    我是全地球的希望

    (地球变异,灵气复苏!)巨峰轰隆从天而降,划开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人面狼身的怪物,遗迹,巡防队,诅咒,圣山,神灵。在浩瀚的时代里,李希言渺小如一颗尘埃,但他也时常仰望,碧蓝天穹上飘荡的遥不可及的梦想。他想要吃饱饭,想要一个大大的可以泡澡的房子,想要带着妹妹看璀璨的星空万里。这是一群人的孤独旅行,穿越失忆的北阴弇山女帝,调皮作妖的妹妹,个子很高心眼很小的大个子,每天性转的瘦猴孙大圣。“我是最好的我,他们是最好的他们。”站在伟大时代的风口浪尖,李希言大声对世人宣布。“我们是全地球的希望!”这是一个有关小人物与大梦想的故事。
  • 御剑阁之潜龙在渊

    御剑阁之潜龙在渊

    吾辈习武修道,便是要除掉那些位高权重却祸国殃民的窃国之贼!还百姓一个海晏河清的治世!
  • 丐启新生

    丐启新生

    谁说土著一定会被穿越者占据灵魂?这是一个土著乞丐吞噬了穿越者的灵魂,改变自己人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