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100000006

第6章 爱是一所学校(4)

分班半年,不用说几位学生当初知道结果后的哭泣,让我颇感新鲜的是,原来和我不怎么熟的学生突然之间和我熟悉起来,在楼道里看见我都微笑着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好几次,都有原来班的学生看见我从窗口经过,从教室里跑出来,只为和我说几句话,一些学生有了心理困惑也愿意和我交流,通过手机短信或者QQ,也有几位学生多次到办公室找我。我想,也许一个教师的价值要等到他离开后学生才能体会到吧。学生最初往往并不怎么珍惜,不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其实是由无数个他人构成的,而教师对构建一个学生的生命功莫大焉,尤其是语文教师。

当然,也有我没教过的学生跑过来问问题,这一点,我很高兴,虽然内心也受过创伤——好多年前因为良心不安,为保护一位初中教过而高中未教的学生,把在考试中被判为低分实则很优秀的作文推荐到杂志发表,结果引起她的语文老师不悦,和我大吵一架——

但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说实话,在现有体制下,教学呈现许多割裂,教师们也明争暗斗,不仅学生的人格越做越小,一些教师的生命格局也越来越小,甚至有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请教其他教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我有时也会看到个别孩子躲着自己现在的老师向我请教一些问题。我内心其实也很不安,教育不应该是这样子啊!一个需要教师群体合作的事业竟然成为尴尬的不合作与明争暗斗。

分班后的几个月,从和原班几位学生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并不喜欢现在的语文课。他们说,现在的语文课没意思了,不像原来可以自由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有不同的声音,有反对的观点,课堂上有辩论,有思想的撞击,也有笑声和掌声,大家没有思想负担,更没有恐惧,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言说,就是说错了,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也是一种价值,因为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而不是宣布标准答案的地方。三尺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更应该是学生的。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语文课没意思?我想有几个问题想明白了,也许语文课就有意思了。

首先,语文课是思想课、智慧课,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课。语文课不是仅仅教语言,分析语言特色,或者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来应付考试的。语文是教思想,教思维方法的,要教会学生思考。虽然积累记忆对考试也很重要,但只有深刻理解并进入思维深层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真正的知识是和生命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考试时有用,考完试就没用,接着很快忘掉了,那么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仅仅是考试所需,而不是生命所需,那么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生命也是一种耗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关心语言,更要关心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凭借自身的文化自觉,让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人格精神的成长发育。比如我们都教学生背过儒家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这句话比较符合人性,但仔细分析这句话其实存在悖论,如果一个人做平头百姓的时候只顾自己,只有成为“人上人”的时候才考虑天下的事情,那么杜甫是不是应该受到批判?因为他不管穷达都考虑天下的事情。从现代社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公民社会的理想是否永远难以实现?语言的思想因素与内在的价值因素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和批判意识的公民。

其次,语文课是社会人生课,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课。小学初中阶段,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可能比较重要,如果到了高中阶段依然把识字、解释词义、分析句子修辞等作为主要内容,没有和社会人生联系起来,必然会导致语文课索然寡味,甚至引起学生反感。记得一位老师反映,说女儿上了初中不喜欢语文了,因为每节语文课几乎一样,还和小学差不多。这说明教师把语文课搞成了套版和模式,缺少创新。语文课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去上,甚至可以大胆蔑视教科书,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接地气的,才是有生命的。比如教《套中人》就可以联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套子”,让学生思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套中人”,既是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害人者,因为体制其实是由我们每一个人构成的,每个人都是体制链中的一环,在体制无法撼动的情况下,每个人必须学会给自己“解套”,救出自己,宽容别人,不要成为恶劣体制的帮凶。教《孔雀东南飞》就可以结合文本涉及传统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农耕文明的价值追求,以及爱情中的人性密码,乃至人生困境中生命何去何从等问题,发掘很多有社会人生意义的内容,这都依赖于教育者的知识视野和价值追求,因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关键是怎么使用。其实,教材只是一个筐子,往里面装什么全在教师。

第三,语文课是生活课,是生命在场的课,不是应试课。常常见到一些老师总是把语文课上成应试课,说什么都离不开考试,其实对于考试而言,语文是最没有悬念的课,只要学生喜欢读书和写作,也喜欢语文课,没有考不好的,语文老师没有必要为考试担忧。语文课的人文追求决定了教师也必须是有人文追求的人,要为学生的精神追求打底子,不能只是关注自己的饭碗。教师要生命在场,用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文视野影响学生,对学生有一些精神辐射,让学生看到还有这样一种生命存在,有这样一种思想价值存在。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抛出了车号数字迷信的话题,我就讲了我自己挂车牌的故事。我当时选的号码是“527”,连陪同我去的朋友都想不通,怎么也得带个“8”吧,我揶揄道:“此中有深意,就不告诉你。”其实,买车的那天是我和爱人结婚20周年纪念日,挂此号只是取其谐音罢了。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我家三人都会开车,这是三个司机的车,“527”即“我、儿子、妻子”,就是“我家的车”。不要那些带“8”的牛号,而别有一番味道。其实数字没错,十个阿拉伯数字都是美好的,错的是人的意识、人的文化观念,我们要学会用观念对抗观念。

又有一次,一个学生说到中国人的虚荣心理,我就讲了自己买车的故事。我买了“北斗星”之后,有位老师就问我怎么买了这么个车,意思是这个车不体面。我说:“关键是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中国人好面子,面子王国里的人大多为了别人而活,用别人的赞誉来欺骗自己、麻醉自我的人才会这么傻干。可能有人觉得“北斗星”没有面子,不够气派,也不够结实,但我想,在西安,要气派就开个拉土车,多威风(学生大笑),要结实,你就开个坦克。然而,驾驶员如果没有清明的理性,离开主动安全,开坦克掉沟里、河里照样可能会死,所以关键是你怎么想,别人的意见仅供参考,为别人活太累。然后,我在黑板墙上写下庄子的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结合这句话讲解道:对于一个生命而言,关键要有定力,这个定力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根基,根基牢靠,生命就稳固。还顺便引出一副禅联——竹影扫阶尘不动,雁过寒潭谁无痕——发掘出更深刻的内涵。语文课当然可以讲讲老师的生命故事、生活故事,不一定非得那么死板地教课文,时不时地走出书本看看外面的风景有何不可?语文学习不是要把学生钉死在书本上,而是要让他们走出书本,走向广阔的社会和人生,从而真正长大。

作为教师,要有平等意识,要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的生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了生命成长去教育和教学,把语文的位置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现实中,放在一个大的文化系统和生命系统中考虑:教育想干什么?语文想干什么?这样就有了方向感。

语文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使用汉语,更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时空,最后回到自我生命的发展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只有超越应试,语文课才会越来越“有意思”。

爱与自由催生教育奇迹

看完《最强大脑》中能进行数学超强运算的周玮那一期节目,我也被周玮的胜出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备受冷嘲热讽和歧视的、被称作“傻子”的人展示的神奇的数学天赋,让我久久难以释怀:上天怎么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潜藏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命里面。

据报道,周玮出生六个月时,因惊吓生了一场怪病,从此语言功能关闭,无法与旁人正常交流,从小受尽歧视和嘲笑,学校拒收;10岁经过母亲的反复哀求,才成为一年级的“另类旁听生”,后来跟读到小学五年级,又被迫退学。大家都认为他傻,唯独他的母亲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傻。在玩计算器的过程中,他大脑开窍,从此数学运算能力无人能敌。

在一个分数火拼、恶性竞争、爱心匮乏的教育环境中,我宁愿把周玮的故事当作是一个爱心催生奇迹的典型,而不是一个悲惨却温馨的励志故事。他应该给每一个教育者以提醒,不要歧视和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没有“差生”,只有按照世俗标准进行功利盘算的人。生命是不能量化的,因为人是万物的标准,拿什么给人作标准呢?如果这个标准还是人,那一定靠不住,必须有超越的尺度。回到学习上,如果我们只关注升学考试需要的那些实用的知识能力,忽视人的特殊兴趣和才能,那只会导致个体所具有的特殊能力渐渐被社会的流行价值湮没。不难设想,民间还有多少具有天赋异禀的人可能依然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还有多少像周玮这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家庭以及社会的关爱,从而不能脱颖而出甚至被无端浪费掉。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周玮被学校拒收,回家之后,他的母亲也歧视他,甚至打骂他,不是让他自由地玩计算器,自由地思考,而是逼迫他干各种不喜欢的事情,比如,为了谋生逼迫他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控制他每一天的时间,让他不断地干各种苦力活,没有个人内在的从容与安静,他怎么能发现数字内在组合的秘密?即便能,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更不可能被发现。

所以,我想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爱与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爱与自由可以为生命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人尽情拥抱自己的上帝,找到真正的伊甸园,发现快乐的秘密,并学会爱,学会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追求。成功与幸福大致就是爱与自由的果报吧,而传统的吃苦教育却带来多少教育问题和教育悲剧。

当然,有人会说,这些怪才与教育无关,天赋异禀是偶发因素导致的,但谁能说,偶发因素中就没有必然因素呢?为什么我们的群体塑造、严格管理、标准化“饲养”、分层次教学、流水线评判等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手段就没有培养出几个创造型人才呢?

其实,人才大都是偏才,成功也都是不拘一格的,因为生命是很难标准化的。人才的成功都是走自己路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外界不断施压的结果。所以,如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个性和特长得到教育的眷顾,让一个人的特长能够得到自由发展,而不要简单化、标准化地剪裁,让特殊人才有出头之日,这是教育的应有课题。

不少孩子都有一些特殊才能,但因为和考试无关,最后得不到发展,渐渐退化埋没。因为无法发现自己,只有被迫接受社会化的教育,最终顺从了外界,不能走自己的路。这于国于己都是浪费。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八种不同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每个生命都是多元智能的组合,这启示教育者应该重新审视对生命的态度,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

另外,《最强大脑》也启示我们重新思考认识自己的问题。目前,人类世界向外的拓展已经可以达到300多亿光年,而对人脑与心灵的认识与开发还远远不够。据相关报道,2013年1月和4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投入10亿欧元和38亿美元,启动大脑研究计划。但愿这项研究能够进一步增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同类推荐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4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4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精选席慕蓉、顾城、徐志摩、郁达夫、艾青阿来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法布尔、圣埃克苏佩里、比安基、儒勒·列那尔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 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

    特邀复旦名师陈引驰教授率团队为重难点字词进行注音、注释,并对全文进行全面深入、通俗易懂的赏析,扫除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帮助1-12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更好地掌握古诗文,在生活和写作中更好地应用古诗文。
  •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分为生活小发明、学习工具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和玩具游戏小发明4个版块,每个版块都分为Ⅰ和Ⅱ两部分,Ⅰ主要介绍一些由于涉及专利而不便于介绍制作步骤的获奖发明的思路、简要过程和特点,这些小发明的作者都是中小学的学生;Ⅱ主要介绍一些广泛流传的小发明的思路和详细制作方法。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热门推荐
  • 释怀集

    释怀集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可能源于传统的科考制度,那时候不考英语、计算机什么的,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善诗词,懂书法,子钦恰好既懂诗词亦善书法。
  • 闪婚蜜爱:老公别来

    闪婚蜜爱:老公别来

    一场车祸将彼此不会交集的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不顾她的挣扎,死死抓住她,她越挣扎他就越开心。直到有一天她说“我累了,离婚吧。”他才感到害怕,厚颜无耻的抱着她,他用尽一切只为圈住她,最终她还是沉沦深陷,看着他那狡黠笑意,才知道自己又上当了。
  • 无人区

    无人区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发生在地球之上、中国西部的一种万众一心走向灾变的悲惨举动。数万淘金汉分别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四川、宁夏五省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此覆灭,尸骨无存,只留下眼望雪峰摇摇欲坠时的惊叫,只留下雪石冰岩掩埋人的一刹那,生命的*后一声哀鸣。这惊叫和哀鸣变作浆汁,渗入冰岩,浸入时间,在不朽的大峡中日复一日地显现着,石破天惊。以后的岁月里,来寻找丈夫和亲友的男女们在傍晚的寂静中站在峡内聆听了片刻,就发现原来神经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 安德烈兄弟的家在小西木桥

    安德烈兄弟的家在小西木桥

    哈尔滨最热闹的地方是中央大街,整趟街两里多的路面全由石头铺成,长方形的花岗岩,最小的那端冲上摆放,两边的人行道齐刷刷地种着结满了飞镖的糖槭树,繁茂的枝叶在半空中紧紧拉着手,树叶的空隙有如网眼密实的筛子,阳光被漏成细沙,撒在槽石错落排列的马路上。这个城市有许多条石头道。石头硬邦邦,道路也就跟着硬邦邦。我觉得,唯独中央大街是软绵绵的,它的北头紧挨着松花江,水是软绵绵的。那几条石头道的两侧门脸全是板着脸的公家单位,这个局,那个委,而中央大街,整条街开着买卖,除了大百货,还有专卖手风琴、文教用品、毛线团的小商店,尤其是那家卖黑胶唱片的,仅有一间逼仄的营业室。
  • 与道有缘

    与道有缘

    上古魔尊破封而出,本以为可以东山再起,君临天下,但当他走出了封印之地想搞波大动作之时,却直接被几个路过的修士给打个得半死。上古魔尊怒吼:“你们可知本尊是谁?”“知道。”“那你们还……”话未,说完,便被其中一个修士打断:“不就是上古的老古董嘛,能有多大出息!” ………… 人善智而不善力,唯有不断更新的知识,才是人族的根本。这是一个上古强者,远古大能重生也只能乖乖接受教育的修仙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

    主动工作,提升个人的品牌价值;自动自发,走向卓越的行动法则。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条前进的道路,这条道路要凭借我们自己去开拓进取,主动承担事业中的荣誉和挫折,将它们视作工作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不要逃避,不要退缩,主动承担,勇于进取!
  • 双槐岁钞

    双槐岁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