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5000000002

第2章 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1)

低效、无效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教育顽疾。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围绕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总结经验和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章在简要阐述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对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反思。

第一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有效本是教学的应有之义,真正的教学或者说能称得上教学的活动一定是有效的,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无效的教学(活动)不能称为教学,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教学之前加上“有效”二字呢?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实践上确实出现了“异化”的教学,即“无效”的教学,并导致了“教学”内在标准的丧失以及人们对“教学”应有之义的遗忘,因而不得不用修饰语“有效”加以提醒、强化和突显,以期唤醒教学本义,使教学活动回归教学本义。二是“有效”二字(概念)有其特殊的内涵、指向和意义,它对“教学”主要不是起修饰作用,而是起定位、定性作用。按照经济学的解释,有效包含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三方面的内容和意义。有效教学是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就像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形象地说,有效教学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有效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1]“教学效果”是指由于教学出现的情况,教学活动左右下的成果,包括受教学的影响所能显示出来的一切成果。[2]对教学有效果的认识,涉及动机与结果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与动机无关。这就是说,它不关心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只关心教学产生的实际结果,尽管它们之间有各种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的课上完了,教学任务完成了。”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以教案为本位,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真的改变、进步、提高了,则不受重视。这是典型的只讲计划、任务,不重效果、质量的行为。其次,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进一步说,获得进步和发展是对有效教学质的规定,进步和发展的程度是对有效教学量的把握,因此,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尽管它们之间也有各种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教得很好,只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教被认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学是被决定的,教得好必然学得好。这是典型的以教代学、以教定学的观念。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一文中所指出的:“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感情的感染。”[3]

(二)有效用

经济学把商品中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东西叫作效用。有效果强调的是学到了东西(有结果),有效用强调的是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学生所用(有益处)。也就是说,学而无用的东西,即便有效果,也无效用。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操练,获得高分,即使认知有提高、成绩有进步、教学有结果,也不能说是有效益。当然,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本身是无用的、没有活性的、没有意义和价值的,那么无论学生怎么学,也是没有效益的。从经济学角度讲,有效性指企业不仅要生产产品,而且产品要卖得出去,为人所用,前者是产量(效果),后者是效益。教学效益实际上是教学价值的体现,具体来说,教学效益指的是教学及其结果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显然,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具体来说,它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效益

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努力造就合格和优秀的公民。

2.个人效益

为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引导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个人智慧、品质、体格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有效率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4]“教学效率”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教学有效果、有效用是从教学产生了结果且这种结果符合预期来判定的,但两者都没有考虑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如果大的、多的教学投入只获得了小的、少的教学产出,那么这种教学算不上有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在保证有效果、有效用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产生了尽可能大或多的教学产出。根据这种定义,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就成为教学活动有效率所追求的目标。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曾指出,写作该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5]。教学有效率也可理解为师生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时间、精力等)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按照巴班斯基的说法,“最优的”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这里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教学效果,即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一定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可能达到的水平;二是时间消耗,即学生和教师应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的标准,也是教学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二、有效教学的要求与特点(经验)

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看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完成与否(任务完成不等于目标实现);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而不是看自己讲了什么、教了什么(讲得好不等于学得好)。在具体教学操作上,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准确),第二是教学内容要清晰(清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6]

专家观点:“一堂课之后,教师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说这样的语文课会有成效,说这样的语文课会变成学生的营养,说这样的语文课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显然是自欺欺人。”(王荣生)

教学要有效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应用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本领。只有能够被应用的知识,才能显示其价值和力量。这方面有个典型案例:印度洋海啸发生的当天,一位10岁的英国小女孩和父母在泰国海滨浴场游泳,因提前发现海水中泡沫增多,凭着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她意识到马上要发生海啸,并迅速将海啸即将发生的前兆告诉周围的人们,使得该浴场无一人伤亡。学习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而无用的知识使人迂腐,使人软弱;学而有用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有力。心理学把不理解的知识称为“假知”,把不会应用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指向教学目标的教与学活动上;二要精选教学内容和简化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活动指向价值最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

从教学改革层面讲,不少一线教师也总结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例如,江苏省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六个“减法”: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7]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严丽荣老师提出教师应“学会洗课”:就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要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90.

[2]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9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43.

[3]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90.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6]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7]黄厚江.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J].语文建设,2011(6).

第二节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

有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内涵知识化和窄化、教学活动模式化和机械化的倾向,突出表现在:

一、效率至上(快与慢、效率与质量)

效率就是速度!课堂有效教学要求立竿见影,“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现实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把教学时间“精细管理”到分分秒秒,无节制地增加单位时间的教学内容,挑战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极限。正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观察到的:“在这些教师的教室里,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就会被贴上‘理解缓慢’、‘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到一边,被教师以达不到所要求的‘明晰的’语言和表达力而‘善意’地撇到一边。”[1]这种快教学、快学习、快思维导致了所谓的“效率过剩”,它有两大害处。一是违背了儿童生命生长的内在规律和认知发展的固有规律。据说,大约20多年前,美国曾面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放太多东西。”[2]二是导致了知识教学的“走过场”现象。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速度快,效率高,实际上食而不化,学生只是被太多的知识填满、撑胀而已,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更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反而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和累赘。不仅如此,学生对这种学习会产生如倒胃口的反应,即回避、厌恶、排斥、拒绝,并因此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淡化、消退了,学习思维固化、僵化了,学习灵性以及可持续学习力亦严重受挫,乃至丧失殆尽”。[3]我们看到,不少所谓的高效率的课堂“只是着眼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把握具体知识,于是学生们知道了知识,却不知晓知识间的意义和联系;掌握了解题方法,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和思路;他们手里握住了大量的‘枝叶’,却放弃了最为重要的‘根茎’”。[4]

“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包括能力的提高)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一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实际上,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如此。不少专家都强调,教育是农业,要做慢教育,最好的教育者都是缓慢而优雅的。韩国有本畅销书叫《好妈妈慢慢来》。好教师也要慢慢来,对待学生、对待生命、对待心灵,需要的是诚心、耐心、恒心。

同类推荐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讲座中,方汉奇教授首先对中外新闻史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报纸起源、苏共报刊史的影响、对个别报刊报人评价的偏颇以及对封建报刊态度等突出的四个问题做了分析。方汉奇先生对我国新闻史研究提出了多谈深度,多做个人,多集材料的主张,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整体提升方向。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作者比较了中西方各时期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后发现,中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互较量并形成主导力,谁掌握了各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谁就获得了更强的文化渗透力,并逐步掌握了世界话语权,乃至决定权。基于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人文秩序理论,期望未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能够实现掌握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热门推荐
  • 如果是朋友

    如果是朋友

    她们,不一样的成长,却收获同样的爱情。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会一如既往地孤独,以及莫名地无助,是你给了我勇气、坚强以及对友爱的信仰!两个女孩,一样的童年。她们相互倾诉,彼此温暖。孰料命运弄人,将她们彼此分开。当她们再次相遇……一个在平静中长大,她文静、善良,她渴望再次拥有曾经的温暖和友情。而她遭遇亲人的背叛,家庭的破裂,因此变得偏激,倔强甚至残忍。她要拯救偏离正轨的她。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安稳的爱情夹杂在她们之间。她,如何拯救这份破裂的友情?也许,成长,总要经历迷茫、误解和委屈,才能明白人生里最美好最纯粹的爱情。
  •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零福妃升职记

    八零福妃升职记

    罪臣之女安云瑶,一朝穿到八零年代,成了茶花古镇最有福气的姑娘。温柔祖父:“幺妹儿,饿不饿?想吃什么,给阿公说。”宠妹狂魔:“农家活哪是女孩做的事,放开锄头,让哥来!”偏心婆母:“阿政敢欺负你,为娘第一个宰了他!”胎穿的安云瑶,只想在千年后的世界,好好学习,弘扬医道。可身后却总有个冷面的九王爷,暗自搓手要宠她……(1V1,双洁,古穿今,架空,专注宠文二十年)
  • 那些年,不会忘记

    那些年,不会忘记

    青春,总会有人给你几次难忘,让你刻骨铭心,那些故事就像伤一样,好了却留下了疤新作品,三千凡梦,作者李治明支持一下
  • 万千繁花不如你

    万千繁花不如你

    小时候,夜黎贪玩走丢,顾安把他背回家,夜黎当时以为他是温柔小哥哥。长大后,夜黎才知道原来是腹黑小哥哥。这三世都被他圈的死死的。顾安:“我当年既然把你背了回来,那你便是我的人了,既然你把手镯给了我,那我便是你的人了,所以你是要当我的人还是我当你的人呢。”夜黎:“……”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凤命归天:傲娇帝君,追妻难!

    凤命归天:傲娇帝君,追妻难!

    华夏顶级医师,中西结合,特种兵王牌,却没想到被自己的坑队友而活活炸死。穿越后,她却意外的遇上了他。他坑她,损她,玩她,却把自己的心也给了她,俗话说得好虐妻一时爽,追妻葬火场……当他向她表达心意时,而她却拒绝了。谁叫你扣我工资?谁叫你逼我服侍你?谁叫你光明正大的吃我豆腐?现在姐可以翻身农民把歌唱了!想要我接受你,还早着呢!
  •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 金牌召唤师:小妖妃霸天下

    金牌召唤师:小妖妃霸天下

    一朝穿越,她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庶出公主被丢入魔窟,献给大妖当小妾,可为毛她掉的是狐狸窝?“你是妖王赐给我们的老婆吗?”小狐狸萌萌的看着她!“我去,毛都没有长齐娶什么老婆。”某女鄙视:“不知道老娘以前是专门降妖除魔的嘛,你们这些小狐狸都给我排队站好,不乖的宰了做衣裳。”废柴华丽转身,带着一群小狐狸闯天下,开个妓院赚大钱,某妖王太帅,抓来站台,某皇帝太妖孽,抢来接客……什么?不乖,那行,皇位不还你。
  • 秦医生好喜欢你

    秦医生好喜欢你

    秦子墨,家室背景令人羡慕,自己是优秀的外科医生;沈言欢就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家室普通,工作普通,就连长相也普通得让人记不住。书上说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但他们两个的相遇却似命中注定。秦子墨遇见沈言欢时,她正在被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