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5000000003

第3章 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2)

由“快学习”转向“慢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复归,它让学习者在从已知到未知的探寻之旅中,能惬意地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身对话,而非做一个匆匆过客,走马观花。“慢学习”充分考虑学生独特的知觉、意义和洞察力,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潜能的挖掘,还教师以自主性专业发展的空间,使得学习在自主对话的轻松环境中,阐明争论和思想,传递尊重和信任,构建关怀和友谊。[5]

二、可测量性(清晰与模糊)

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布卢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突出的指向和标准功能,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

按照格朗伦德的说法,作为学习结果之表述的教学目标,应当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计测目标”的性质。[6]就是说,课堂教学目标要十分具体,必须是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可以检测的,因此,它的表述只能借助动词,即使是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也要用行为描述的方式呈现出来。表述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目标教学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但是,目标和目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教学变得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从而提高效果;另一方面,它又使教学变得功利、窄化、被动,因为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效果并非都是可检测的、可观察的,“教学效果”的概念要远远大于“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自己所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开展目标教学时,只关注到了人的发展和教学活动可控的一面。一位小学老师曾反思说:“实事求是地说,一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否达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检测来加以判断——因为它们都是显性目标,易于辨别。但也正因为它是显性目标,我们有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部。”[7]。实际上,人的发展还具有不可控的一面,生命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生命历程”,教学的很多效果(特别是能力和品格)具有体验性、模糊性、潜在性。“眼下我们所提倡的有效教学,恨不得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恨不得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殊不知,教育教学里存在大量混沌的、灰色的地带,在这些地带,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手段都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所作用的人,其生命成长本身就具有致密、混沌、复杂、非匀速的特征。”[8]而按照佐藤学的观点,课堂中混沌的、灰色的地带对学生的发展可能意义更大,他指出:“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构建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和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9]

《圣经》与竹篮

(美)肯尼斯·托马斯

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住在一起。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立刻忘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边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漏完了。孩子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点。”并让孩子再试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行不通。尽管跑得飞快,但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

“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笑着说,“你看看篮子。”孩子看看篮子,发现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以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影响着你,净化你的心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读《圣经》。即使我们未曾明白其中的道理,未曾记住一句话,一个字,却依然受益终生。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如泉水般清澈、纯净。

三、程序化(模式化与个性化)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程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控制性太强,太过刚性。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时,出现了极端模式化的做法,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和时间安排以及师生教学行为都进行了详细的刚性规定,致使课堂教学成了工厂的加工流水线。客观地说,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有益处的,没有模式和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但是,试图将教学活动模式化,不考虑学科性质特点以及师生的个性差异,追求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损害更大。当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一校一模”甚至“一个地区一模”(多课一模、千课一模)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教学规律(是对教学规律的误读和误用),抹杀了师生的个性和生命力(是对师生自由和潜能的控制)。这种同模同质的课堂情景可悲、可怕,让人窒息!

从教育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典型的设计心态。金生鈜教授指出:“这种心态相信,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儿童的适应性,教育只有按照一套统一设计好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才能塑造出儿童的完美人格。教育对儿童人格和未来生活的设计其实是对儿童发展的一种预定和控制,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由于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和教师不可能决定也不能决定每个儿童的生活道路,无法了解和预测每个儿童人格发展的未来和前景,结果是只能用一种统一的程序、唯一的目标要挟每一个儿童,把他们塑造成一种人。教育为了实现统一的目标,必定对儿童进行监督和控制,把不适合统一要求的东西修理掉。因此,教育对儿童的任何设计只能导向对儿童成长的控制、包办和干预,最终造成对儿童人格的完整性的破坏。一旦教育的设计心态相信自身是完美无缺的话,教育就可能用专横的手段改造人,造成教育灌输和压制。教育的设计心态必定导致对儿童的强制和发展的干预。”[10]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化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佐藤学在做了20多年的课堂观察后指出:“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然而在观摩教学时,无论访问哪间教室,大同小异的教学却让人产生误会,以为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如同在日本找不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一样,彼此完全相同的教室是不存在的。由于地区的风土和文化、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师的经验和个性、学生的生活和性格等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着各自独特的世界。”[11]

“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教育是个“不确定系统”,它的改革没有单一答案;教育模式带有个体经验的色彩,其复制往往难于实现。

总之,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用、效率是对的,但凡事都应有度,物极必反。过分强调效果会导致“知识过剩”,来不及反刍、消化、吸收,变成怀特海所说的“死知识”“无活力”的概念;过分强调效用会走向实用主义的泥潭,这样的教学必然以近害远,以表损里,阻碍未来发展;过分强调效率必然丧失品质,没有品质的效率只是表效、假效、短效。它们或昙花一现,或徒有其表,不禁风霜,不堪一击。

注释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21.

[2]李帆.教育期待深度变革[J].人民教育,2013(2).

[3]冯卫东.降“效”提质:关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点辩证思考[J].江苏教育,2012(12).

[4]李帆.教育期待深度变革[J].人民教育,2013(2).

[5]金惠.从“快学习”到“慢学习”:尽享营养的学习盛宴[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2).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97.

[7]张新华.实效、多效、长效:有效教学的追求[J].课程教学研究,2013(6).

[8]李帆.教育期待深度变革[J].人民教育,2013(2).

[9]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20—21.

[10]金生鈜.“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1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2—13.

第三节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

有效教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一是实用主义哲学,二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两大理论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有效教学的“知识本位取向”以及“控制取向和技术主义取向”的思想和路线,因而导致在教学的方向和性质上出现了偏差,这几年,不少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对有效教学进行理论反思和批判,并追问和探讨有效教学的伦理方向和价值基础。本节从以下两个维度对有效教学进行理论反思。

一、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

我国近代教育家俞子夷先生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一文中指出:“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是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科学是在变化中求一律,艺术是在一律中求变化。科学强调共性,艺术追求个性。

在历史上,曾有教学的共性与个性之争。行为主义者强调教学的共性,斯金纳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安排教学,把强化作为促进教学的主要杠杆。在他看来,教学工作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因为坚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所以他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地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斯金纳认为,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完全可以利用行为科技将教学程序化,使其精确、客观和有效。所以,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只要掌握了这些共性的规律和技术,就可以当好教师。

人本主义则认为,教学是艺术的,是个性的活动,无固定的程序可循。人本主义者库姆斯在《教师专业教育》一书中,批评了行为主义按照科学原则设计的教师行为和教学评价。他认为,好教师的教学决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总以既定的方法行动。所以,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好方法,或者说,方法不是万能的,对这个教师而言算是好的、有效的方法,对那个教师未必就是好的。所以,一名好教师应当是艺术家。

以上两种观点各执一端,言之有理,又都失之于片面性。

我们认为,教学有共性,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共同的、基本的规律和原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教学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运动、发展、变化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就是对教学的共性要求。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并在实践中认真遵循,任何教师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不能把教学的共性要求变成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规格,教学毕竟是教师个人的精神劳动,都必定深深地打上个人的烙印,正是教师的个性特别是创造性才使教学充满艺术的魅力。

同类推荐
  • 协同型政府

    协同型政府

    本书是李辉副教授在博士论文《论协同政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从协同政府提出的背景、协同政府的含义与特征、协同政府的兴起、协同政府的挑战与未来以及广东省广州佛山协同治理的案例,论证了协同政府在治理碎片化时代兴起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全书视角新颖、紧贴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采用由历史及现实到未来、由方法论到认识论再到本体论、由范式特征到话语体系再到本土路径的演进方式,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提出了“质性社会学”的基本内涵框架,初步建构起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独创性提出“社会全息论”假说,这一理论有效破解了困扰经典社会学的“代表性悖论”,奠定了质性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热门推荐
  •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狗带系统,要卸载!

    狗带系统,要卸载!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准备好了吗?吸血鬼女王大人——不会拥有不同的身体,不同的感情体验,你在这些小世界里可以作天作地为所欲为因为你会有一个强大的男人罩着你怎么样?心动不心动?准备好了吗?开始你的快穿之旅吧!
  • 仙魔购物群

    仙魔购物群

    【仙魔购物群】神佛渡我不渡她已入群。【仙】赤脚小仙:“哪里来的宵小之辈,竟敢乱入我仙魔之地。”【魔】双翼鬼王:“赤脚小儿,你竟敢对神佛不敬,难道你忘了,西天神佛如来可不是吃素的。”【仙】无量天尊:“欢迎新人!”【仙】赤脚小仙:“去你妈的死盗版,天天冒充无量天尊在群里面坑蒙拐骗,要不是天尊不水群,你早被打的神形俱灭了!”【仙】无量天尊:“呵,你悄咪咪的好么,你是不是大姨妈来了,月经不调,见谁怼谁,你不就是给赤脚大仙洗了次脚嘛,怎么有脸给自己挂个赤脚的名号?”林飞一脸懵逼:“弱弱的问一句,这里是精神病院群么?我现在退群还来的及么?”
  • 神医嫡女:王爷别惹我

    神医嫡女:王爷别惹我

    身手高强,医术超人的云洛瑶穿越成将军嫡女,却正被家奴活埋;她灭恶奴,斗继母,巾帼之身纵横宫宅朝堂,上得了战场,斗得了小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空学园联盟

    时空学园联盟

    在时空星系中,一群拥有着特殊能力的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蓝星,随后便被时空学院收录,而我们的故事,要从身为中二少年同时又继承了忍之意志的艾尔开始说起。(PS:此作借鉴了一部分超神学院的剧情以及时空召唤的人物)
  • 星际赏金人

    星际赏金人

    暂时没有什么要介绍的。。。。。。。。。。
  • 秋风无语

    秋风无语

    本书汇集赵明晨、王家芬各类散文五十篇,分乡村记忆、青春回眸、亲情依依、山水游记、人物随笔、情系沃土等篇章,主要反映了时代变迁、青春记忆、诗意山水、哲理情思等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主题。
  • 烽火有情天

    烽火有情天

    【两岸文学PK大赛】 北周末年,隋朝初年,时值政权跌宕,战乱纷纷,一位美艳又善良的公主被当作政治筹码而远嫁塞外执行和亲的使命,一个表面俊朗潇洒不羁内心却怀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被当作复仇的工具卷入一场场的生死局,在这政治阴谋暗潮汹涌的漠北大草原上,在那政权更迭战事不断的中原大地上,上演着一场场事关生死,权谋,爱情的悲喜剧,是凤凰涅槃也好,是羽化成蝶也罢,每个人的心究竟会被命运引向何方?
  • 就告诉你一个人

    就告诉你一个人

    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琪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本书精选了衣向东20篇优秀短篇精华,其中《就告诉你一个人》更是一部显示作家优秀才能的短篇小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