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500000008

第8章 艺妓芙蓉(1)

《东京九流人物记》之二

苹成为艺妓,很难说是从哪个年月正式开始的。从分析看,她不厌这个职业。她感到这职业中有乐趣可以吸引她。

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是东京广大妓女毕生难忘的日子——封闭妓院从凌晨四时开始,到七时结束,仅用了三个小时。行动是由共产党部署的,事先召开了有民政、公安、文教、卫生、妇联、救济院等部门参加的会议,成立了东京封闭妓院委员会。共产党是把这次行动作为一个战役打的。事隔几十年,东京很多人都还记得当时情景之盛。特别都还记得第四巷的艺妓苹,多半老人都能说出她一二生活琐事,似乎其音容笑貌也历历在目。

一个艺妓能让后人记得,这不是易事,加之她又不是绝代佳人。

东京是七朝古都。中国的文化圣地之一。早在北宋时期,公元九六〇─-公元一一二六年间,妓业就已达到枝蔓丛生的境地。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多处提及,说有的街道,除少数店铺外,余皆妓馆。而外,“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灯,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由此可见,东京妓业是何等昌盛。宋徽宗赵佶钻地道约见名妓李师师的千古丑闻就在这里。到了明代,不但客寓、旅馆亦有妓女,连专住妓女的娼客店也相继生世。清末以至民国,妓业就更为发达。据民国十四年间,一位在东京警察南区分署缮写统计文件的录事回忆,当时,第四巷领过政府油印盖章的特许证的一等窑妓有三百余人;会馆胡同的二等窑妓四百余人;卧龙宫的三等窑妓三百人。四等窑妓在外马号街高高山附近,五等窑妓多在禹王台一带,政府不发给她们特许证,则更多。还有暗娼。这么多人从事这行当,又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为何苹没有像李师师那样幸会过皇上,偏让后人如记李师师一样记住了,我想她身上也是有着光辉的,不然,何以能照亮后人的记忆呢。

苹是我姐。

我尊敬苹姐。我一直都想知道苹姐身上的光辉是什么,光辉的源泉在哪里,竟会隔朝不衰,隔代不灭。这是值得探寻的,我想。

民国元年,苹姐十五岁,已经能做很多大人的事情。父亲病了,咳,请中医号过脉,写下处方,让她拿上搜寻出的五百制钱到寺后街同仁药堂去抓药。她去了,穿街走巷,到了同仁药堂,钱不够,还差十几个,只好就怏怏地回来。到山货店街的一个胡同口,她听到一个茶园的歌唱极嘹亮,像清风从她耳下飘过,仿佛将她的头发都撩起了好几撮,就淡下步子,迟疑一阵,拐了进去。

这茶园每日下午,都有第四巷歌妓前来清唱。近日,有位从苏州来的角色,学唱了半年河南梆子,一下便唱红了。她艺名桃花,嗓子格外甜润,吐字也清晰,吸引了很多商贾达贵。其实说,这嗓子并不十分适合唱梆子,只是东京人听北方嗓子惯然了,有了厌意,猛一听南方嗓子,又是唱北方名戏名段,就像燥热天气里突然吹进了一股细风,叫人觉得爽快。也许东京还会有人记得桃花,她的容貌与北方姑娘不同,显得清瘦白嫩,讨人欢喜。旧时茶园有个惯例,开戏时售票入场,票卖完了主家也就不再计较,尤其戏到一半,卖票的小二也去听戏了,园门时常虚掩着,一推就可进去。我苹姐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走进茶园的。也许她这一进是个关键,对她的生涯起了历史性作用。她站在茶园方桌最后的草坛上,脚下松松软软,手里捏着处方,提着一个青布小袋,里边是那五百制钱。

桃花在台上唱着最后一段戏,戏词是《桃花扇》里的,她摇着腰肢,抖着裙子,唱腔在戏园上空弥漫,人们都听得呆怔了。可苹姐并没认真听她到底唱了什么,她只感到耳边有两股透清的溪水在汩汩潺响,水花撞在耳膜里,痒极了。看见的也不是戏的作法,而是桃花那一身绸缎,在飘飘地摇摆。

戏完时,桃花又送了两段清唱,人们才恋恋走去。她从台上下来,到茶园屋里洗了脸,按成从经理手里接过报酬,出来时手里的一个绸袋就显出沉甸甸的模样。脸呢,依旧是一副倦怠神情。

桃花从我苹姐面前过去时,没有看苹姐。

苹姐从她身上闻到了一股桂花香,便跟在她的身后闻。出了茶园大门,夕照在山货店街零零碎碎铺开着,国槐的椭圆叶子微微晃动。街上的商人有人指指桃花,朝她笑笑。桃花也朝那人笑笑。相互点了头,那人就朝着桃花走过来。

可是,桃花却转过了身子。

我苹姐一下就亮在了她眼下。

“你叫啥?”

“苹。”

“我看你站在茶园后边拾听戏尾巴。”

“我想跟着你学唱。”

桃花怔了怔。

“你知道我是干啥的?”

“……?”

“第四巷的……知道了吧。”

“不知道。”

“是妓女!”

“妓女有啥不好,穿得好,吃得好,想唱啥唱啥。”

桃花对我苹姐笑了笑,从绸袋里撮出一把制钱递给苹姐就走了。我苹姐望着她走在山货店街上,直到她化在那片夕照里。

在东京北区的油条胡同中间,有个二分七厘地的小院,大门用青砖砌了圆顶,那就是我苹姐家。

油条胡同住着几家穷屠户,天天杀猪,街上流的洗猪肉水都是很油很油的,所以人们就以街容称之为油条胡同。苹姐家住了两间房,是低矮的老瓦屋。山墙头上,一端是棚起的厨房,一端是后院——如今东京人都说是茅厕所。房前有一道塌豁的院墙,院墙下放了柴禾和煤饼。煤是苹姐她娘去铁路上和一家工厂捡来的。苹姐有时也跟着母亲干些这样的营生。简单的房舍布局构成了小民世界,容纳了苹姐乏味的年华。

冬天,白雪皑皑,把东京城全给埋盖了。国槐枝条上结着冰,像鞭子一样在空中扬动着,发出脆裂的声音。我大娘脚下蹬着没有生火的炭炉,手里拿着绣盘,眨着眼睛,一针一针绣着枕头花。她手上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凡她绣的物品玩意儿,到马道街、大相国寺没有人压过价,没有压货出不了手。家里的光景,吃的、喝的、穿的,偶尔和我伯、苹姐到相国寺玩耍的零星开支等,都靠的是我大娘这手艺。她一生只可惜自己有这等手艺却没有干一番事业。比如开个绣铺,或行呀店的,用个吉利字号,在马道街或鼓楼附近租一间门面房子。那样日子也许就十分发达显贵,至少不会如此清贫。可终于,她一生没能实现这个小愿。

“苹。”我大娘望着里屋床上唤。

苹姐坐在床上被窝内,双眼盯着窗外那个白茫茫的世界。这个时候,苹姐已出落成了第四巷的姑娘形状,身材里透着几分窈窕,眉眼鼻梁唇角都隐藏着动人的水色,灵灵秀秀。只是贫困在她那肌肤上留下了疲弱的痕迹,白而无泽,缺乏活力,从而少女的美极难被人觉察。下雪天,她感到有些压抑,就像一块厚冰搁在心上,又没有力量、热情去融化它。

“有啥事?”

“你总得起床干些啥儿,半晌了。”

“我啥也不想干。”

“人要成器。姑娘家学绣才有出息,是手艺,是本事,也是本钱!”

“我一辈子不能靠绣挣饭吃。”

“你靠啥?”

“不知道。”

苹姐无精打采地叹了一口气,随之起了床。

我伯回来了,披了一身雪。人没进屋,咳声就挤了进来。他是先生,有很深的学问。不过一生也不过是个先生,先是给人教了几十年的私塾,后又当了一家私立中学的教员。他对范仲淹的文章挚爱到了癫狂的程度。前几年,还时常模仿着写些赋文,写些七言绝句,和古人对做些诗词。这两年,身体虚垮了,肺病常治不愈,阴冷天气咳得非常严重,做文就做得少了,也不再和东京的文友一块儿去喝茶议论。早先,他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委屈,觉得和我大娘无话可谈,嫌她除了能绣,字画一点儿也不懂,更不要说范仲淹的文章了。可想到他们婚姻里是自己求的她,自己看上了她的一手好绣活,还有人的模样,就也无话可说。中年时,他对她没有给自己生下儿子有过气恼,且女儿也只生了一个还生得那么晚,三十几岁才开怀把苹送到东京城油条胡同这个小院里。直到这些日子他病情重了,书也不如先前教得勤奋尽力,校长给的钱少了,生活担子几乎都压到了妻一个人的瘦肩上,看她硬是用小脚和绣手担当起来,过去的恩恩怨怨才都在无形中化为乌有。现在,他唯一觉悔的是没有把自己的学问给苹姐留下多少,认为自己作为父亲没有对女儿尽职尽责。他怕这将成为他的终生遗恨随着亡灵进入坟墓。

站在房檐下,我伯抖了抖身上的积雪,走进屋里,把胳膊夹着的一本线装诗书放在桌上,瞅了瞅轻声唱着什么的女儿,眉头皱了皱。

“你不能天天都是哼哼唱唱的。”

苹姐不唱了。

“人要做点正经事,你连《唐诗一百首》都还不会背。我像你时《三百首》都能背能解了。”

“诗能当吃能当喝?”

苹姐这样问父亲,这使我伯噎了一下。平平一句问话,从苹姐口里出来,在我伯看,已经有了足够的分量。他很想像东京的粗人那样打她一耳光,可自己是先生,就下不了手。他决定喝斥一句:“那是学问,比吃喝更重要!”可惜嘴张开了,喉里痒极,一咳就咳了老半天,一口痰卡着,憋得他满脸青红。大娘急了,扔下手中绣活,过来扶着丈夫,给他捶着背,替他嚷了话:

“诗不当吃当喝,你总该好好学绣吧!可你整天学了啥?吃好的,穿好的,天天唱唱哼哼,哼哼唱唱,难道家里养你是为了养个戏子?你也好好想想,自己日子过到了天堂上,还是不满足。人一辈子总该正正经经过,亲戚邻居谁像你。”

苹姐本来不想哭,父母这样的吵嚷不是第一次,可母亲说到她吃好的、穿好的时,她就忍不住哭起来。她想起了第四巷那个每天到山货店茶园清唱的桃花,觉得自己的日子委屈至极。

日后,桃花的位置完全被我苹姐取代了。其中,苹姐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也是难以道清的。她说,我这样作为,这样活人,开始并不十分清亮,但是后来我明白了,弄懂了自己,原谅了自己,只是想到自己跟父母走了个背道,心里难免有点儿不安。

开春时,天气日趋暖和,街巷两旁的槐树开始生出绿豆似的青苞,鼓鼓胀胀结在无刺的枝条上。小胡同里的家树——榆呀,桐呀,椿呀,也都泛出了绿色。第四巷、会馆胡同、卧龙宫、高高山的青楼姑娘们都有人早早脱下绸袄,换上夹衣了。按说,这时候天气该日日热下去,可忽然就来了个倒春寒。寒冷来得突然,上午还温暖得令人瞌睡,下午一阵风就干冷起来。当时苹姐正在听戏,起风了,茶园里的灰草飞得像城郊打麦场上的秸秆儿。

“天冷了——改日多唱一段吧?”

桃花在台上唱完一段词。

听的人都摇头不答应,说一日票价一日戏,明日多唱十段我们也听不到。桃花便接着唱下去。

这时候,邻居找到了茶园来。

“苹呀!你还有心听戏,你爹不行啦。”

苹姐一呆。

“咋回事?”

“他上午穿夹衣去教书,下午一遇风雨,肺病严重了,咳得死死生生。”

苹姐这才知道,这个倒春寒来得不公平,像是专给她爹备下的。一个东京城,城北干天干地,城南就落了倾盆大雨。

苹姐从茶园回到家里,我伯在屋中间,周围都是邻里街坊的叔叔伯伯,婶婶娘娘。他们给苹闪开一条路。苹首先看见的是她爹那张苍白的脸,无力地歪在椅背上。我伯已经昏过一次了,人似乎魂灵不在体上,连看一眼闺女的力气也没有。苹不敢哭,过去蹲在我伯身边,握住他那冰了的手。

“爹……”

伯瞟了苹姐一眼,动动身子,张嘴说了话,却谁也听不见,一急,又突然来了咳,有痰咳不出来,就血红着瘦脸,用着命咳,终于吐出了一口又白又黏的稠痰来。

大娘说:“你不要说话……”

这时,中医来了,号了号脉,起身取出一张处方,一支洋笔,递给了我伯。

“有话说你就写上吧……”

我伯盯着中医的脸,滚出了两滴很大的泪。伯明白了意思,接过洋笔,却没有接那处方纸。

大娘递给他一本万年历书,让他垫着,可他依旧没有接。

人们都不知我伯要什么。

“你不敢说话了?”中医又把处方纸伸到伯笔下,“写吧……只能写。”

伯不写。

我大娘怔一会儿,突然转过身子,从屋里取出一本书,又窄又长。钉线断着系在书角上。大娘把这本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在伯的眼前晃一晃,伯就不急了,他凭着感觉在那发黄的软纸书面上写了半句话:

“苹要出息……”

他写得极吃力,终于又咳了,笔从他手里滑下来……民国初时,东京没有大医院,私人医院都是中医,不兴人工呼吸。说到氧气瓶,是见也没见过。我伯没有力气再吐出一口痰来,就终于写了那四个字离开油条胡同、离开人世了。

街坊们不知道伯为什么要把那四个字写在书上,且不是万年历书,而是《范文正公集》。可娘知道,苹姐知道。那里有我伯对我苹姐很深很厚的愿望和寄托。然苹姐到底没有出息,背叛了我伯写在《范文正公集》上的那层情意。

照理,苹姐去做了艺妓,该有一种追悔,深感对不起父亲。可苹姐说她知道,但无论如何也恨不起自己来,不觉得自己的作为是种不孝。这也真是怪事。她还说,来世上为人,像父母们希望的那样活着固然很好,反过来,像她那样把偷生看成也是一种活法同样并非坏事。真是人生在世,百人百相,百相百个活法,谁说谁的长短都不占足理。

妓业是一种复杂的行当,其中有很多的规矩。苹起初被桃花引荐给她所在的云雀书寓,老板见苹的长相,问了苹的年龄,眼角纹就舒展开了。他没有见过像苹这样的东京姑娘找上门来和他联络的,很是惊讶。

“自愿的?”

“家里不让。”

同类推荐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莫里茶传奇

    莫里茶传奇

    “平身!”康熙帝从吴正枋手里把画接过来,让他坐下回话后,才把手里的画交给苏克萨哈。苏克萨哈展开,只见是一幅山水画图,画上题有“勐卯山水图”的字样。康熙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这是谁的画?”吴正枋恭敬地回话道:“万岁,这幅画就是莫里茶的祖传秘方!”“这幅画是莫里茶的祖传秘方?”康熙帝问。吴正枋点点头:“是的,圣上,您一会就知道了。”他说完,便含了一口莫里茶水,“噗”地往画上一喷,接着,叫女儿吴琳生起火炉,请衍散峰和李庶民、吴琳帮忙,四个人各自捏着画的一个角,在火炉边烘烤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画上的山水慢慢隐去,几行行书渐烤渐明晰……
  • 故人故事

    故人故事

    记得是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上面提倡跟苏联小朋友交朋友,其实就是给苏联小朋友写信,信中还可附上照片呀,邮票呀,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绣的手帕呀什么的,通过我国的“中苏友好协会”,邮给苏联的“苏中友好协会”,再转给某个苏联小朋友。对方回信也是由两国的友好协会代转。这样就建立起了跨国互相通信的“国际朋友”关系了。这其中邮信的过程,那是许多年后才知道的。那时候尊苏联为“老大哥”,口口声声讲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口口声声讲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不老的传说

    不老的传说

    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有一群永生人,他们的天敌是嫵族人,嫵族人的存在就为了消灭永生人。一桩飞机坠毁事件使永生人吉特成为关注焦点,谁是真爱,谁是神勇广大的嫵族人?最关键的是,长生不老是否是一个传说……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步春

    步春

    我们有很多冲动,它们像初生的焰火,自点亮那刻起便兴奋地指向高空,却又总是被理智毁灭。
  • 多想有个林夕

    多想有个林夕

    儿时的惊鸿一瞥,程言枭看上了那个软萌软萌的小女孩林夕。虽然还小,却已一眼万年。长大后,他疯狂的追求她,她却什么也不懂。“你会不会永远喜欢我啊。”“不会,你那么傻。”虽然这么说,却把抱着林夕的手抓紧。“傻瓜,我何止是喜欢你啊,你这辈子我都预订了”(土味情话现场)PS:“你为什么要害我”“我什么时候害你了?”“害我那么喜欢你!”“我觉得你今天有点怪”“哪里怪?”“怪可爱的”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 Poor Miss Finch

    Poor Miss Fi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黑暗系反派男神

    快穿黑暗系反派男神

    (1v1双洁,男强女强,真香,高糖苏宠)大佬眼神危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得美。”男神嘴角微勾,“喜欢你,怎么可能!”反派满脸天真,“你已经疯狂爱上我了吗?”背地里狠戳光脑,老婆今天又看上了别的狐狸精,好气哦。#大佬追妻,什么蛇精事都干得出来#推荐新文《重生六零:学霸女神,有点燃》
  • 名门权少无良妻

    名门权少无良妻

    【他是名门权少,她是落魄千金,为了雪恨,她委身于他!她先是抢了姐姐的老公,后是和初恋纠缠不清,唯独对他,冷清又冷清,他情根深种,却不知她早已断了七情,“落落,我不求你爱我,在你心里你可以爱萧离,或者,你可以爱江航,我不在乎这一切,我宁愿你只给我一个躯壳,我只要你在我身边,唯独你在我身边,我愿意守着你给的躯壳到死!”每逢午夜,她的耳边挥之不去的都是他的声音。其实她知道,她就是只刺猬,把刺拔掉,她疼,不拔,他疼!【片段】“非嫁他不可?”“是!”顾落声音比海风还要冷。……唐一栗盯着白色婚纱的顾落,视线下移,顾落手指上已经有了一枚戒指——新郎给她的结婚钻戒。刺眼的很,抓住她的手,唐一栗便想把那枚戒指褪下来。“你要干什么?”顾落用力挣脱。唐一栗不说话,抓得更紧了,把她手上的戒指褪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再给她一点一点戴上去。“我曾经无数次想过这样做,”唐一栗说,顾落不再挣扎,就这么静静地让他戴,呆呆的看着手上的戒指,眼眶发胀,这样也好,唐一栗终是给她戴过戒指的。唐一栗的拥抱紧的她挣不开,他低头,只是看着她,“顾落,你愿意嫁给唐一栗吗?”顾落微微颤抖着肩膀,“不,我不愿意!”“你终是比我狠,我爱你,何必在乎?我不愿意别的男人亲你的脸,吻你的唇,甚至做更亲密的事情!”唐一栗笑了一下,眼里却有晶莹再闪,“顾落,知不知道,我要费多大劲,才不会在这个婚礼上把你抢走!”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顾落呼吸不过来,喘息着,滴落的泪达到沸腾的温度,灼得她的心肺生疼,……梓色心晴说:“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得放弃了。”梓色心晴说:“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得放弃了。”
  •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普通员工,无论你是机关领导还是一般职员,都渴望高效能的办事方式辅助你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本书从高效能人士成功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九种办事方式。告诉你“高效能”不再是一个美丽的梦想,“高效能人士”也并不具有特殊天赋。只要通过努力都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效能人士”。
  • 腹黑王爷蓝灵妃

    腹黑王爷蓝灵妃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越变成了一只蓝色巨鸟,人生何其的惊喜,身负两个灵魂,一来就给人做了小后妈,可杨可儿不是乐天天,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更不会跟乐天天去抢,那个潇洒不羁的大将军,才是她心中的所依,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就是那颗苦苦寻找的风寻珠,如果他死了,自己在古代还有什么意义,原来所谓的蓝灵珠,就是为了风寻珠而生。。。
  •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 美人救夫

    美人救夫

    新婚之夜,夫君暴毙。道士称:“七七四十九天,若能追回你家相公的魂魄,便能重续阳缘。”夫魂泣:“娘子!救我!”笑笑怒:“夫君!都跟你说了——不——要——怕!”美男?和尚?妖怪?统统跟在本娘子的屁股后面尽情地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