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释迦牟尼镀金像前,只见一位气度不凡、四十岁不到的男子脖子上戴着一条金黄色的哈达,身边一位穿着藏红色僧衣的中年喇嘛正在给他讲解,旁边一些游客聚集在他的身边听讲。喇嘛说的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精通藏传佛教。随后喇嘛一边引导客人参观,一边讲解藏传佛教文化,我也跟随在他们后面边走边听。喇嘛讲解了蒙古是如何接受藏传佛教的。据他讲,一次,一个活佛对蒙古大汗说,武力虽然可以让外人臣服,但是征服不了别人的心,只有用教规去感化人,人家才能心甘情愿地服从你。在活佛的劝告下,蒙古大汗最终放下了屠刀,接受了藏传佛教。喇嘛还讲到了蒙古文字的来历,说是西藏喇嘛亥嘎坚赞创制了蒙古文字。同时,韩国的世宗大王创造韩文时,也是受到了蒙古文字的启发,韩国文字与蒙古文字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喇嘛的话不知是来自正史还是野史,对于民族自尊心极强和善于创造“历史文化”的韩国人来说,假若听到了喇嘛谈论韩国文字的来历,他们有何感想?
七月二十三日 拉萨—纳木错
在拉萨,最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是整夜难以入眠。自从进入西藏以后,晚上失眠就成了家常便饭了。昨晚入睡前服用了两粒高原安,头痛心慌基本消失了,但睡眠质量仍然很差。又是一个失眠之夜过去了,躺在床上全无睡意,只好6点钟就起床,6点40分下一楼吃早餐。
今天的行程是到藏北探秘纳木错,返回拉萨的途中观看羊八井。听刘导游说纳木错的海拔很高,出发之前,我服用了两粒高原安,还泡了一杯红景天带到车上随时饮用,7点钟的时候,我们从酒店出发,开始了藏北之行。
从拉萨出发,沿着青藏公路线一路北行,沿途的自然景色尽在眼前。青藏公路两侧是大片的草地、草甸。蓝天白云下,在绿色的草地上,在大大小小的河流旁,都有一群群的牦牛、绵羊悠闲地吃着草,黑的是牦牛,白的是绵羊,此情此景,一幅生灵乐园的自然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出了拉萨以后,在行经德庆、羊八井、当雄的路段,公路沿途的车辆检查站较多,每经过一个检查站,徐师傅都要停车接受车辆限速的检查,然后拿着检查站开出的下一站路段的限速令继续上路。虽然柏油公路的质量很好,路面上的车辆也并不多,但由于限速的原因,我们的行车速度只能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内。
乘车前往纳木错,必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最高隘口——那根拉山口。念青唐古拉山是全藏著名的护法神,也是北部草原众神山的主神,苯教和藏传佛教信徒都敬奉此山,认为此山是修得正果的诸持明者的修行静地和欢聚处。11点钟过后,我们到达了那根拉山口,这里海拔5190米。不知是早上服用的高原安起了效果,还是我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原的环境,下车后,我在这里的高原反应比经过米拉山口时减轻了许多,只是感觉有点心跳加速,脚步放慢点感觉就好多了。
那根拉山口的右侧山坡上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如同我们经过的其他山口一样,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经幡。我们混杂在路经此地的游客中,在石碑处排队拍了照,然后下了一个山坡,走过了公路,在一块平地上驻足观望。从山口向北望去,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就在我们的视野里,泛蓝的湖水宽阔而平静。资料上说,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仅次于青海湖,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在藏语中意为“天湖”,她就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万里羌塘草原上,宁静、浩瀚,水天相融,浑然一体。
那根拉山口距离纳木错只有30公里的路程。下了山,公路两边就是我们在西藏不多见的大片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或低头吃草,或卧地休息,神态悠然自得。透过车窗遥望四野,蓝天白云与绿色的草原相映成一体,一种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涌现在心中。
将近12点钟,我们到达了纳木错景区,停车场的旁边是一组“丁”字形的平房,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吸氧、租借等服务。纳木错景区距离湖泊还有500米,不少游客骑上了藏民的马前行,来回收费20元。我们一行人步行前往,途中看见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牵着一条高大威猛的藏獒在做生意,不少游客纷纷与藏獒合影,每人次收费10元。看着游人既兴奋又胆怯的神情,小伙子一再申明藏獒不会咬人,游客可以放心与它合影。我们也动了心,每人花费10元与藏獒合了影。
继续前行就到了纳木错的湖边,只是我们的运气不佳,在那根拉山口的时候是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到了纳木错以后,天空中乌云密布,感觉到纳木错的湖水也没有我们在那根拉山口看到的那么蓝了。一团乌云飘舞过后,纳木错对面的念青唐古拉山上才露出了雪山的一角。
纳木错湖边的游客很多,不少藏民手中牵着周身雪白的牦牛在揽生意,依然是每人次10元,游人纷纷解囊,骑在牦牛身上在湖水中拍照,我们也骑上了白牦牛拍照留念。
纳木错岸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玛尼堆,它们似有灵性般地伫立着,守望着雪山天湖。石块中凝聚了藏民的无数祈愿,也寄托了他们许多的诺言和向往。我在游客稀少的一段沿着湖岸走,清澈透明的湖水拍打着岩石,涛声依旧,声声入耳,眼前的景物就如同走进了仙境一般。
在湖畔逗留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步行回到了纳木错景区,乘车原路返回,回到当雄以后在旅行社安排的餐馆里就餐。中餐后我们继续原路返回,在车上刘导游给羊八井景区管理处打电话,对方告之羊八井目前正处于整修阶段,只能看景点,不能观喷泉和洗温泉。大家觉得只看景点也没有什么意思,都表示不去羊八井了,于是我们一路前行回到了拉萨。
七月二十四日 拉萨—日喀则
昨晚服用了两粒高原安,晚上11点钟以后上床休息,睡眠了约3个小时。凌晨2点半钟醒来以后一直难以入睡,早上6点钟起床,6点半钟拖着行李到一楼服务台,正好炎先生在这里办理寄存手续,于是我把行李箱交给了炎先生。昨天听刘导游说,日喀则的海拔高度只比拉萨高200米左右,那里的温度与拉萨差不多,没有必要带过多的衣服。早上我到酒店外观察了一番,感觉拉萨的温度不低,随后我上楼去房间拿背包,把穿在身上的秋裤脱下来放在背包中。
我们在酒店吃过早餐后,7点钟就乘坐徐师傅的中巴车离开了福鑫源大酒店。今天的行程是去日喀则参观扎什伦布寺。日喀则属于后藏,位于拉萨的西边,距离拉萨有360公里的车程。由于要翻越海拔4990米的冈巴拉雪山,前行途中要经过一大段盘山石子路,我们要在日喀则住宿一夜。
出了拉萨一路向西行,柏油公路顺着拉萨河一直向前延伸。拉萨河在公路的左侧,清澈的河水从冈巴拉雪山流向拉萨。此次西行,沿途的景色远逊于藏南藏北,公路右边的山上几乎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山上岩石处处可见,既单调又难看。拉萨河对岸的草地植被稀疏,一些草呈黄色。
在曲水的公路左边,远远地看见了两个藏民朝圣者,他们沿着公路一边前行,一边行着世界上最为虔诚的祈祷礼,这种祈祷礼节与我们在大昭寺门前看到的如出一辙,只不过我们在那边看到的是信徒们在原地行祈祷礼,而这两个信徒则是走几步就行一次祈祷礼。听人介绍说,藏族信徒们一生要行10万个这种祈祷礼才能赎罪。我们在靠近两个藏族信徒的地方停下车,我才看清这是两个年轻的藏族小伙子,他们行礼的频率与自己身体的长度基本一致,即每行一次礼后站起来,比照自己身体的长度走几步路,然后再行下一次礼。以这种方式到达布达拉宫,也差不多有10万个祈祷礼了吧。如此虔诚的行礼方式,置身事外的我们真是难以理解。
行车一个多小时,跨过曲水大桥,我们就行走在冈巴拉雪山的盘山石子路上。据徐师傅介绍,我们要连续经过108个弯道才能翻越冈巴拉雪山,果然一路向上行都是弯道,到底有多少个弯道谁也没有数清。进入盘山公路以后,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此刻已经是乌云密布、浓雾茫茫了,不久天空还下起了小雨。越往上行,地势越险,看着条条沟壑已经在我们身下,我们心中更是毛骨悚然。好在这条公路虽然是盘山路,但柏油路面质量较好,加之公路的悬崖绝壁处有厚厚的防护水泥墩,我们紧张不安的心情才有所缓解。徐师傅开车的技术一流,在盘山公路上行车如同平地,我们一路上有惊无险。
快要接近冈巴拉山口的时候,前面有五六个公路局的职工在维修公路。在浓雾茫茫的天气里,在接近5000米的海拔高度维修公路,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一群公路维修工了。徐师傅减缓了行车的速度,我朝着左侧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头健壮的黑牦牛站在山顶上,昂首挺胸地凝视着前方,那神情就像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神兽。在它身后的下方,也站立着两头黑牦牛。
翻越5030米的冈巴拉山口后,镶嵌在高山怀抱里的羊卓雍错就呈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羊卓雍错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之湖”,湖槽狭长曲折,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藏族人民尊之为“圣湖”。相传,有位仙女因思凡下界而犯天规,上天把她变成天鹅贬在这里,诸峰的神女们都与她恋恋不舍,常来此洗澡与她相伴。
我们沿着公路从山口一路下行,只见湛蓝的湖水与远方的雪山连为一体,加上两岸各色的山脉、极具特色的藏民村落、遍地的牛羊,一路走过来都是心旷神怡。行车约有半个小时,我们来到羊卓雍错湖畔,这里有一个观景平台,可驻足停留拍照。只是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光线黯淡,拍照效果不佳。刘导游说我们明天还要原路返回,路过此地是中午,可能是个好天气,明天再来拍照吧。
我们继续前行,10点半钟到达浪卡子县,刘导游安排我们吃午饭。几位同伴都说这时候吃午饭时间太早,纷纷要求把吃午饭的时间推迟些。刘导游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如果晚点吃午饭,那只有到日喀则去吃了,时间可能在2点左右。前面是否有停车吃饭的地方我们一无所知,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听从导游的安排。
饭后我们朝着江孜方向前进,中午时分到达了卡惹拉垭口。卡惹拉是浪卡子县到江孜县公路上最高的垭口,海拔5042米。卡惹拉垭口有一个卡惹拉冰川,是宁金岗桑峰附近现代冰川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据资料介绍,卡惹拉冰川上部是一个坡度较缓的冰帽,北靠宁金岗桑峰,西接海拔6768米的舵果龙峰,6600米以下冰面坡度较陡,达40度。冰川末端向下伸出两条悬冰川冰舌,东部舌长约3公里,末端高程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末端高程51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