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100000017

第17章 西藏旅游日记(4)

我们下了车,就近观望着卡惹拉冰川。这里雪山高耸,周围冰川地貌突出,晶莹透白的卡惹拉冰川从山顶一直伸展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前方的山峰上云雾缭绕,仿佛那里就是生命绝迹的天界尽头。站在卡惹拉冰川附近,顿时感到寒气逼人,山垭口寒风阵阵,我感到了一丝寒冷,赶紧离开了这里。在垭口处,有一个纪念电影《红河谷》在此地拍摄的石碑,我在那里留了影,然后赶紧上了车。

江孜宗山广场上耸立着一个英雄纪念碑,碑文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江村罗布题写,以此纪念在20世纪初在抗击英国军队过程中牺牲的藏族同胞。我们来到江孜宗山广场上,几个藏族小孩围绕着我们一行人讨钱,我每人打发了2元。广场前方的山上就是江孜宗山遗址,遗址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西藏人民抗击英军的炮台。1904年,西藏人民曾在此处抗击从印度入侵的英国军队,电影《红河谷》讲述了这段历史,电影中的许多场景就是在江孜拍摄的。

下午两点钟,我们终于到达了日喀则,刘导游安排我们去参观扎什伦布寺。进入了扎什伦布寺,我们站在一处阴凉的地方,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一边观望着扎什伦布寺的外貌。

扎什伦布寺背靠高山,依山坡而筑,往山脚谷底扩展。整个寺殿宇毗连,群楼叠叠,难分主次,没有布达拉宫的巍峨、雄伟、壮观。但金顶红墙的主建筑群金碧辉煌,其富丽堂皇程度与布达拉宫如出一辙。

据资料记载,扎什伦布寺于公元1447年藏历第八饶迥火兔年,由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创建。寺内主体建筑有措钦大殿、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十世班禅金制灵塔祀殿,寺内供奉有世界最大的镀金强巴铜佛像等大量珍贵文物。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在西藏的地位与班禅联系在一起,是四世班禅之后历代班禅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在扎什伦布寺,给我们做讲解的是年轻的藏族导游达瓦罗布,据他介绍,他的名字是活佛所赐,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月亮宝贝”。达瓦罗布说,扎什伦布寺鼎盛时期有喇嘛5000多,目前尚有近千名喇嘛,仅喇嘛的住处就有上千间房。扎什伦布的教规最为严格,喇嘛的穿着有统一的要求,此处与其他寺最明显的区别是喇嘛们都穿藏红色的布鞋,而其他寺里对喇嘛的穿鞋没有明确的规定。达瓦罗布还说,扎什伦布寺的活佛身上都有非常贵重的珍宝,有一个活佛仅佩戴的天珠就价值不菲,曾经有一个台湾游客出价几百万都没有如愿。

达瓦罗布带着我们依次参观了释迦殿、措钦大殿、十世班禅金制灵塔祀殿、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大殿里,香炉紫烟升腾,供台灯火闪烁,众佛尊容各异,佛像头上和身上镶嵌着天珠、宝石、玛瑙等名贵珍宝,处处显示出佛的雍容华贵与尊严。佛像前,一些藏族信徒们纷纷顶礼膜拜,神态甚为虔诚。

与其他寺庙不同,扎什伦布寺的大殿可以拍照,但拍照必须交钱,明码实价,拍照80元到150元,摄影则1500元到5000元不等。据说此规定是十世班禅所定,扎什伦布寺没有要国家的拨款,日常开支都是自筹解决,因此一些收费项目就名正言顺。此外,十世班禅当年还开办了不少企业,有酒店、工艺品店等,目前仍在经营,且收益颇丰,其半数利润都用到了扎什伦布寺。

在喇嘛的念经堂里,至今仍保留了一个天葬台。天葬台呈长方形,是一块黑色透光的石头,大约有2平方米。一个喇嘛向我们解释,在念经堂里保留天葬台,是为了警戒众教徒,每个人都有这一天,因此平时就要抑恶扬善,多做善事,死后灵魂才能升天。

晚上我们住宿在藏隆酒店,到了酒店,我感觉有点咳嗽和流鼻涕,可能是在卡惹拉冰川受凉引发的,小姚给我送来了头孢片和日夜百服咛,服下药片后我就上床休息了。

七月二十五日 日喀则—拉萨

昨晚又是一个难眠之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早上7点钟起床,感觉咳嗽和流鼻涕似乎有加重的迹象,赶紧又服用了头孢片和日夜百服咛,还口服了两粒高原安。7点半钟,早餐过后我们就踏上了返回拉萨之旅。

出了日喀则,公路两边的青稞地一片连着一片,青稞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浑身泛青,公路两边如同青色的海洋。青稞长得与小麦差不多,如果没有人事先告诉我,我一定把青稞当成小麦了。听刘导游介绍,日喀则属于农业地区,是西藏的粮仓,青稞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

行车至羊卓雍错,果然如同刘导游昨日所言,今日晴空万里,蓝天白云下,远方的群山绵延不绝,狭长曲折的羊卓雍错镶嵌在高山怀抱之中。阳光照耀之下,蓝莹莹的湖水平静如镜,浩淼延伸至蓝天白云的天际处。草地沿着公路和湖畔向前伸展,一群群的牦牛和绵羊悠闲地低头吃草,一幅和谐的大自然画卷就展望在我们面前。我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下车拿着照相机狂拍一通。酷爱摄影的华女士大喜过望,一会甘当“模特”,一会又抓起相机拍了个够。

下午两点半钟,我们到了拉萨的市郊,刘导游带着我们去一个藏香厂观光购物。在藏香厂,我们观看了藏香的制作过程。原来,藏香里面含有大量的植物和藏药材,工人们把植物和藏药材捣碎,混合搅拌成泥巴状,然后手工挤出一根细细的长丝,晾干以后就成了藏香。藏香易碎,带着它长途旅行容易折断,我们只好打消了购买的念头,转而去购买容易携带的藏香包,每人购买了一大包,准备回去赠送同事和朋友。

今天的拉萨阳光明媚,天空中也是蓝天白云。前几天我们准备到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上拍照,只是天公不作美,不是下雨就是有大片的乌云出现,几次都未能如愿。今天正好是一个理想的拍照天气,此时是下午四点钟,时间充裕,于是华女士提出到布达拉宫广场上去拍照,众人一致附和,徐师傅就开车直奔布达拉宫广场。

烈日当头,布达拉宫广场上游人稀少,正好给予我们拍照的大好时机,于是我们单人照、合影忙个不停。合影过后,其他人还在忙于拍照,我则收起了相机,走到一个阴凉处,远远地打量着布达拉宫。建在高坡之上的布达拉宫,的确有一种君临天下、威严雄伟的气势。金碧辉煌的顶,红白相间的墙,使人联想到这就是“天上的宫殿”。以前看过布达拉宫的照片,在电视上也看到过布达拉宫的身影,气势雄伟的感觉油然而生,今天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亲眼目睹了布达拉宫的真容,赞叹与敬佩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中。

站在广场上,面对着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我的思绪万千,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涌上了心头。自五世达赖喇嘛创立政教合一的政体以来,西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就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藏民全民信教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长久以来,西藏的财富聚集在寺庙内,金碧辉煌的寺庙、珠光宝气的佛像、神通广大的达赖、神秘莫测的活佛、神态自若的喇嘛,所有这一切与藏传佛教有关的人和物,就构成了西藏上层社会的主流,既控制了藏民的思想,又决定了藏民的日常活动及行为准则。

西藏在实行民主改革前,上流社会的贵族与奴隶主是旧西藏的主人,他们手中握有无限的权力,奴隶们的生死也在他们的闪念之中。同在雪域高原,同在蓝天白云之下,同样接受藏传佛教抑恶扬善的教诲,但贵族与奴隶主却难以被感化,惨无人道的私刑随意使用,人间惨剧不停地上演。小时候,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部反映旧西藏社会状态的故事片《农奴》深深地震撼了还是孩童的我,至今我还记得故事片中的一个情节:奴隶强巴虽然少不了挨奴隶主的鞭打,但他勤苦耐劳,活儿做得好,一次奴隶主为了奖赏他,准备赏给他一个女奴隶做老婆,强巴挑选了一个中意的女奴隶,但奴隶主偏偏要指定另一个女奴隶给他做老婆,老实的强巴只好说实话,说他中意的女奴隶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恳请奴隶主发善心成全他们。奴隶主听后勃然大怒,说强巴没有得到奴隶主的允许就与女奴隶有了孩子,这是蔑视他的权威,强巴必须接受私刑的惩处。所谓私刑就是挖眼珠、断手、断足,行刑的场面惨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至今我还难以忘怀。自此以后,落后、野蛮、缺乏人性的旧西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中。

今天,在江孜班久伦布村保留着完整的西藏贵族庄园帕拉庄园,庄园里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及玩麻将的专用大厅,内部雕梁画栋、装潢考究,经堂里经书、佛龛保存完好,卧室中金银玉器随处可见。此外,还有帕拉当年遗留下来的各种名贵食品、餐具和皮裘服饰等。与此奢华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园中至今仍保留着旧时的监狱和农奴的住处朗生院,皮鞭、脚镣等刑具和监狱是西藏贵族统治农奴的工具。

晚上仍住宿在拉萨福鑫源大酒店。到了酒店以后,由于害怕离开西藏前夕病情加重,赶紧与酒店联系找医生治病,不久酒店就给我找来了一位合作的医生,医生给我挂上了三瓶消炎治感冒的点滴,还让我吸氧。闲谈中得知医生来自四川,他告诉我初次上高原生病的游客不在少数,有严重者一到拉萨之后就住上了医院,病情稍有好转就马上送回内地。医生安慰我说,我只是受了风寒引起了感冒,还有一点缺氧的症状,今天打了点滴后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并保证说不会引起其他病症。听了医生的话,我才稍微有点放心。打完点滴,支付费用380元,其中200元是药费和治疗费,100元是医生的出诊费,80元是管理费。

七月二十六日 拉萨自由活动

今天没有安排去景点观光,属于自由活动日。上午我们去拜访了本系统的两位领导杨总和刘总,下午其他同伴相约外出购物,我因为感冒的原因,独自一人在酒店卧床休息。

晚上,刘总请我们到西藏艺术中心去观看大型藏族唐卡式歌舞诗《幸福在路上》。作为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之一,《幸福在路上》是官方指定的唯一向北京奥运会献礼的西藏舞台艺术精品,2008年7月19日,《幸福在路上》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举行了奥运献礼展演,受到了首都各界群众的欢迎和中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幸福在路上》是西藏首创的一部唐卡式歌舞诗,以藏戏说唱叙述剧情贯穿全剧,以绿、黄、白、红、蓝五色对应水(生命之源)、土(母育之恩)、风(爱情之灵)、火(幸福之梦)、空(天人之合)构架全剧,以祈福、寻福、育福、纳福、辩福、创福、祝福的递进式关系,表达了“和谐就是幸福”的主题。

《幸福在路上》这台精彩的晚会,把我们本次西藏行推向了高潮,我们也就此欣赏到了西藏山歌王、情歌王、踢踏舞王、六弦琴王、热巴王、鼓王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了西藏独特、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七月二十七日 拉萨—西宁

早上7点40分,我们从拉萨乘坐9802次列车直达青海西宁,结束了难以忘怀的西藏之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

同类推荐
  • 走进文学的深处

    走进文学的深处

    本书辑录骆玉明教授撰写的各类随笔三十多篇,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同道、朋友著作的点评……对学界中人的恳切情意,对学术的热忱态度,对人生思想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闪现。这些文章,有曾经发表过的,也有首次面世的,文字既华丽典雅,又言简意赅,体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独特情思。
  • 刘半农作品集(二)

    刘半农作品集(二)

    本文主要包括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重印《何典》序、与顾颉刚先生论《静女》篇、致钱玄同、王芷章《腔调考原》序等内容。
  •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是家喻户晓的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脍炙人口,在其生前既已流传。其词集《易安词》散佚,经后人整理编订的词集有《漱玉词》。这本小书选录了李清照最为精粹的词作,较好地展现了词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平。评注者对每首词的重要词语加以注释,然后再做简要的评讲,使之更加浅近易懂,非常适合大家领略易安词的艺术魅力。
  • 关于艺术家

    关于艺术家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偏于文化的篇章,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我将这“散文新编”的选题称之为一种“散文书架”,然后放上我为此精选的五本散文小书。——冯骥才。
  • 编舟记

    编舟记

    “编舟移动通讯公司”是个店铺。名字拗口,生意却兴旺。鱼欣独撑了三年多,去年年底才请人帮忙。姑娘晓晓上班第一天就问“编舟”何意,鱼欣笑而不答。关于名字,鱼欣只给易家解释过,也主要是老公易达格,说是幼年时父亲出船遇难,自此她和母亲两人命运发生了改变。易达格哦声表示懂了。在他看来,“编舟”是纪念。也不错,但……鱼欣觉得真难解释。不是普大喜奔都取名“中国移动通讯”吗?欣姐要凸显个性,不如改“编舟”名为“欣欣”,顺口、喜庆,又强调了牌子,一举三得。晓晓才懒得深究“编舟”意思,却从实用角度建议。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恋上笨丫头

    恶魔少爷恋上笨丫头

    当天使和恶魔同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如何选择?是金光闪闪的天使?还是邪魅妖异的恶魔?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无趣,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看哪个顺眼就打包带走好了,可问题是,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帅哥都对你伸出了橄榄枝,这让一向小白大条的夏婉希如何是好?所以……还不如让她直接昏死过去比较快。
  • 樗庵类稿

    樗庵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六姑娘

    穿越之六姑娘

    姚家大房想要尊贵,二房想要银子,三房妄图往日的荣耀,做为四房的嫡女,六姑娘表示她只想好好照顾姐姐弟弟,不想有人乱入,让她多了份牵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骑车去元朝

    骑车去元朝

    一个人,一辆破单车、一个二手驮包,26天,2000多公里,越过草原、荒漠、高山与湖泊,东西横跨蒙古国,追寻那已经消失的伟大民族的遗迹……文化行者郭建龙再次上路,将茫茫草原变成脚下的路途,以单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继续他的文化之旅。在本书中,他不仅用文字与照片记录了沿途所见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瑰丽风景和动人传说,并且再一次带领读者,去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过的、已经消失的和继续生存的民族,一起走入大草原的历史长河,享受旅途中的精彩与奇遇。
  • 南辞塘笔录

    南辞塘笔录

    “你叫什么?”坐在太妃椅上的少女翘着二郎腿,白净的面孔,微红的双颊,乖巧的齐刘海和极其任性的笑容,竟然全部完美融合。“回小姐,我姓陆,唤作南生。”站在少女面前的男孩温顺的低眉,白白净净又泛着几分冷气。少女笑了:“南生,你爹娘怎的给你起这名?”“不知道,小姐”又是低声的回应,少女无趣的撇撇嘴,说道:“你怎么这么木讷?像个古时候的文人似的,你干脆别叫南生了,叫南辞吧!”有些潦草的决定,南辞就这样改了名字,少女放肆的笑着,笑声惊动了古树上的鸟,那是少女第一次说他木讷。那年,刚下了新雪,庭院里的雪像刚铺的柳絮,少女拥着暖炉,问着:“南辞,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南辞正从门外进来,刚泡好的雪茶倒入清底白瓷的茶杯,暖暖的水汽氤氲着,透着南辞泛红的脸,许久,南辞回答说:“有货或没有,都是小姐所期望的。”少女伸出红彤彤的爪子,抱着茶杯,不满道:“说什么云里雾里的,你真是个木讷的人。”那是少女第二次说他木讷。在之后,少女变订了婚,他不懂少女为什么不同意婚事,在他看来,那公子家境好,又温柔体贴,在神仙中算得上仙侣了,她怎么能不同意?”少女跳塘了,他终于明白,也终于失去。南辞先生前传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笃爱

    笃爱

    一位值得宣传的充满苦难的普通妇女,一位能够感动中国的至善至真至美的坚强女性。她的人生之路应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路标,她丰富的感人事迹应该得到宣扬、推介、学习、和思考。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建中幼儿园董事长马玉侠女士,现年60岁,原籍陕西省蒲城县。她12岁辍学,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2003年因伤病困扰,在卧床养病期间,她思索人生,拷问自我,转辗反侧,难以成眠,她不愿老而无为,虚度光阴,像许多人一样,忽突一日空手离开人间,遂突发奇想“我要写本书”。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党的事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干是真理、是真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只有干出来的干部,人民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起,路才能走得稳。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