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400000001

第1章 辑一(1)

写到拿不动笔的那一天

“书呆子”的求学生涯

我父亲23岁时考上了高等文官,赴日担任外交官。父亲很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我有四个姐姐,两个弟弟。1934年,父亲把我们接到东京,接受多语种的教育。后来,中国驻日大使被撤,父亲也被免职。回到北京后,我就读于东单头条的一家日本小学,父亲靠着变卖东西给我们交学费。

1940年3月,我去了东单三条的天主教圣心学校,攻读英文和法文。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孩子,用的是母语,但学习成绩却比不上我。在圣心学校念了将近两年书,上台领奖的总是我。后来家中经济条件拮据,我读完四年级就辍学了。但我没有气馁,一直坚持自学,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我对翻译自小有一种情结。在日本时,有一次,书店里有一套日译本的《尤利西斯》,原著是爱尔兰人詹姆斯·乔伊斯,1922年出版,一度是一部禁书。乔伊斯是西方文学的叛逆者,这本书用意识流的手法写了大量的心理活动,全书除了夹杂着法、德、意、西以及北欧的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文和梵文。作者在写作时处心积虑地为阅读设置各种障碍,文字生僻,内容艰涩。父亲对我说:“你看,日本人连那么难懂的书都翻出来了,要是你用功搞翻译,将来在书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多好!”后来回国后,他要求我把一套《世界小学读本》日译本转译成中文,我每天晚上坐在父亲对面,跟他合用一盏台灯,历时四年,将十本书译完,总共100万字。这为我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基础。

自1936年起,父亲就失业。在圣心学校读书时,我穿的是四姐的一双旧冰鞋,把冰刀卸掉了。上清华时,我穿着父亲的旧皮鞋。然而我的功课一直是拔尖的。我一点儿也不羡慕那些身穿皮大衣、每周进两次城去看美国电影的富家小姐。

那时恋爱与我无缘,因为我是个下了课就进图书馆的书呆子。我选了好几门高年级的课,所以时间老是不够用。在昏暗的校园里,每次遇到树林中喁喁细语的情侣,我就想:“我可没有那工夫。”

共历磨难二十二载

1950年,我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考入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当校对,几个月后调到刚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不仅看译稿,而且经常找来原文著作。在稿子周围,密密匝匝地贴上小条,像长满了胡须一般。我干的活远远超出了校对的范畴,经常因为自己管得太宽而加班加点。

1953年,萧乾也调了过去。最初,我从未幻想过有一天能和他在一起。我们的年龄相差17岁。他之前曾有过三段婚史。萧乾二战时当过《大公报》的驻外记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1949年,萧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香港报人的工作收入不菲,母校英国剑桥又以教席邀聘,剑桥的教授专程去香港接他,应允终身职位。但萧乾回到了中国,他说:“我像只恋家的鸽子,奔回自己的出生地。”可回国后,他并未被当时的文化界接受,还不小心撰文得罪了人。所以,论名,他当时只是臭名;论利,他更是身无长物。许多人劝我不要同他结合,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嫁给他。

萧乾逝世后,他的老友陆铿(又名陆大声)从美国寄来了《不带地图的旅人,安息》一文,其中有一段披露了当时中国记者在西欧战场活动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开辟了第二战场,萧乾当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记者。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中国又陆续派了七个驻欧中国记者。任玲逊和徐兆墉因为要驻守中央社伦敦办事处,所以在前线活动的只有萧乾、余捷元、乐恕人、毛树青、丁垂远和我。”

我们的姻缘是由文字开始的。我经常捧着译本,带着原书去向他请教。他讲话诙谐幽默,除了对译文表达明确意见,还给我讲一些道理。他反对直译、硬译,强调无论译什么,首先要掌握原著的内涵。我被他的学识吸引了,没有一个同龄人引起我那么大的兴趣。我意识到在文字工作上,我不但找到了一位向导,也有了知音。

我曾认识一对夫妻,因为一个爱跳舞,一个不爱,弄得很苦恼。我们则从未因兴趣不同而产生矛盾。我们童年都生活在北平,又都上了教会学校。我们都喜欢听亨德尔的《弥赛亚》和莫扎特的《安魂曲》,我们又都研究外国文学,喜欢狄更斯、罗曼·罗兰、马克·吐温和曼斯菲尔德。

1954年初春的一天,我们从东城区民政局领了结婚证书。我们的婚礼没有仪式,没有交换戒指,没有背诵誓词,然而两个人都像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婚后,我们互相改造。对待翻译,萧乾不像对待创作那样有热情。但那时创作的条件实在不具备。我就对他说:“既然不让你去搞创作,你就去翻译几本书好了,总比虚度光阴强。”他接受了我的意见,婚后三年,他一口气译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捷克作家雅·哈谢克的《好兵帅克》,“英国小说之父”亨利·菲尔丁的《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这三部经典之作。

但是好景不长,1957年,萧乾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我也当了20多年的“臭妖婆”。那时候,每次运动一来,很多人就一拥而上,斗这个,斗那个,和自己最亲的人划清界限。但我一直相信他:“右派这顶大帽子不论你戴多少年,我都不会离开你。”

我们在惶恐中小心度日。1961年,我曾不顾家里的经济情况,用我相当于一年半工资的巨款买了一架钢琴。那顶隐形的帽子给萧乾的精神压力太大了,我以为悦耳的琴音能够使他的心情舒畅一些。

“文革”中,他不堪凌辱,曾决意自杀。为了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他就着半瓶酒吃下了大量安眠药。之后,还没来得及实施他的下一步自杀计划,就醉得倒在地上,幸好被人及时发现,捡回一条性命。

之后我对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要是1949年去了剑桥,这17年,起码也是个著作等身的剑桥教授了,绝不会落到这般田地。”萧乾神色凄厉,加重语气说:“想那些干什么!我是中国人,就应该承受中国人的命运。”后来我想,假如他去了英国,我就不会有机会遇上他。

我们共历磨难22载,直到1979年,我们才重见天日。

翻译“天书”最难忘

1990年到1994年,我与萧乾一起翻译《尤利西斯》。那是我自从与他在一起以来感觉最有意思的一段时光。《尤利西斯》很难翻译,这样一本“天书”,对我们来说却是长久以来对自己的补偿。

我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用业余时间译了好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但没有一部名著。另外,我从事日文的翻译比较多,十年寒窗的英文专业没怎么得到发挥。至于萧乾,他的遗憾就更大了。有人说他是“《大公报》记者中最幸运的”,但这只是相对而言。他曾经被夺去了手中的笔。在不正常的岁月中,他的心脏和肾脏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再也不能出去闯荡世界了。后来能写的,也就只有回忆录和短文。

我们两个年龄加起来150岁的老人,像年轻人一样焕发了热情。在寓所门铃旁我们贴了一张纸条:“疾病缠身,仍想工作;谈话请短,约稿请莫。”每天早晨5点我们就起床,在各自的书桌前开始工作。开始时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连下楼的工夫都没有,冬天常常是和衣而卧。

萧乾曾评价我的翻译:“是个讲究一个零件也不丢的人,连原文里的虚词都不放过。”我们流水线作业,我担任草译和注释,做到信;萧乾接棒做润色,力求达和雅。我们规定每天至少翻译一页原文,译不完就不睡觉。1994年译本出来,文化界、读者以及国家领导人对它的反应之强烈,超乎了出版社和我们两位译者的想象。

可是之后不到三年,萧乾就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住进了北京医院。在病房里,我安置了一张小木桌,我们仍旧翻译和写作,这样多少也分散了他的痛苦。

他常常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自己年少时文思泉涌,却不够勤奋,尤其是小说写得太少。而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不论文学创作还是翻译事业,他做出的成绩,都不逊于前半生。

命中注定闲不下来

1999年2月,办完萧乾的丧事后,儿子萧桐劝我赴美小住。我说:“我哪里走得开?你爸爸身后的事,十年也做不完。”之后的日子,比我预料得还要忙。首先,我与吴小如先生一起整理出一部45万字的《微笑着离去——忆萧乾》,后来,又帮助整理出版了萧乾的《余墨文踪》。之后又选取了萧乾父子之间的通信几十封,整理出版了《父子角——萧氏家书》等。翻译的活我也没少干。《圣经故事》《冬天里的故事》以及日本诗人池田大作的诗集等陆续出版。

我这个人命中注定闲不下来,我也会像萧乾那样,写到拿不动笔的那一天。我现在已经87岁了,我的身体状况还不错,生活还能自理,不想请保姆,做家务对我是一种调剂——不能一直工作,眼睛需要休息。我也不想去养老院,那样的话就不能自由地工作了。

很多人都觉得翻译工作挺辛苦的,但我就是乐此不疲。对于游山玩水、看电影、看戏,我都没有兴趣,我就是喜欢翻译、写作。我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吃得好的人不一定就长寿,很多美食家都死得早。我觉得我能活到100岁,那样的话也就13年了,在这期间我的事情都排满了,时间太宝贵,我还有太多的活要干。

(原载《环球人物》2014年第31期)

家与书

在岌岌可危的岁月,我的业务三次救了我们这个家。第一次是1956年初冬。《文艺报》总编辑张光年同志三次找萧乾去谈话,让他担任该报副总编辑。张光年14岁入共青团,24岁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6岁时去延安,同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歌词。尽管萧乾想脱产去搞创作,还是被说服了。张光年进一步提出,想要把文洁若也调到《文艺报》去当记者。他还真的专程去找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楼适夷同志面谈此事。楼适夷说:“文洁若是我们的业务骨干,不能放。”那一年夏季,萧乾到北戴河去写作,带回一批海鲜,我们家的保姆不会做。萧乾风闻张家的保姆擅长烹饪山珍海味,就把带回来的海鲜统统送给他了。张光年请萧乾与我吃晚饭,席间,他告诉了我楼适夷同志说的话。

转年5月12日,萧乾写了《“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从个人经历谈谈出版界的今昔》(刊登在1957年6月20日《文艺报》上)和《放心·容忍·人事工作》(刊登在1957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上)等文,被打成右派。1958年4月,发配到位于渤海边的柏各庄国营农场去监督劳动。当时规定一百个人里,必须划五个右派。人民文学出版社划为右派的有长征干部冯雪峰(1903——1976)、金满成(1900——1971),文学聂绀弩(1903——1986)、张友鸾(1904——1990)、王利器(1912——1998)、顾学颉、周纯、李易等,已凑足了5%。倘若到了《文艺报》,仅仅凭跟萧乾划不清界限,就可以把我打成右派。

1958年1月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80个在职干部下放到农村去劳动锻炼,南、北各40名。我是去北方农村的。动身前就说好,只有一半人能回原单位,另一半调职到外地去。由于适夷同志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我相信自己准能回原单位。果然,当年11月结束劳动回北京,名单公布了,我被调到出版社的亚非组,从事日本文学编辑工作。上班后,年内发了两部译稿,达40万字。这是我第二次救了这个家。萧乾下去后,在农场领26元生活费,只够他吃饭的。《文艺报》已把他除名,我到位于灯市口以北的文联大楼财务科每月领40元家属津贴。举个例子来说,我曾花八天的业余时间突击翻译日本女作家中本高子(1903——1991)所著长篇小说《火凤凰》(原文为《不死鸟》)的最后一章“难忘的日子”,刊载在1960年6月号的《世界文学》上。全文达3万字,拿到了约200元稿费,而我当时的工资是每月89元5角。正是由于有这一笔笔外快,在萧乾戴右派帽子的22年间,三个孩子都未受委屈。倘若调动工作,到了边远地区,后果不堪设想。

同类推荐
  • 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执著是一种心态

    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执著是一种心态

    青春不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时光,也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它不仅将人生装点得流光溢彩,也如一株茁壮的果树,绽放精彩,硕果累累。让我们穿行在青春的故事里,品味生活,思索人生。
  • 我的米白时代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米白时代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位阅尽世间风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切的看法。在拿起放下间,尽显从容豁达,平常朴实中,尽现人生真谛。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2014年8月,中宣部、全国“三教办”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这一活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以东北新闻网记者李理、大连广播电视台记者卢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热门推荐
  •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是日本人气作家白石一文的代表性小说。此书以男主人公的视角展开叙述,是一部敏锐探讨爱与欲、生与死等问题,既声色犬马而又充满哲思的异色小说。从小缺乏父母关爱且家境贫寒的松原直人,幼年时险遭母亲遗弃而学会只依赖自己,刚强却冰冷。成年后他过着优渥而醉生梦死的都市生活,同时与三位女性周旋着:一个是家境富足却欲壑难填的大西夫人,一个是经营酒吧的单身母亲朋美,一个则是貌美又温柔的年轻女性枝里子。这种周旋中既有万种柔情,却亦是孤独彻骨,令直人无法停止追问“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喜欢的人还是追求平凡幸福的生活?人又如何在这冷酷异境继续存在?……”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痛苦追问,亦是一种聊以慰藉的温柔救赎……
  • 蓝珏树

    蓝珏树

    "这下可以每天都光明正大的看你了!"黎凤看着眼前的蓝珏树有些悲凉的笑了笑。在这天牢呆太久了,黎凤已经想不起自己都失去过什么、拥有过什么了,但是她知道这蓝珏树会一直陪着她……
  • 重生之萌虎闯都市

    重生之萌虎闯都市

    异界神兽,意外重生,一个是威风凛凛谁都不敢惹的它,一个是心智不全的她,当它成为她的时候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刚打完地盘,以为从此可以吃、喝、玩、乐、睡,高枕无忧的,可谁成想,只是睡了一觉,整个世界都变了。行吧!不就是在重新打一遍地盘吗?她……靠,想混吃等死咋就这么难呢?!变成没毛的人类?她忍!一群人类幼崽叽叽歪歪?欠教训!说我在你的领域撒野?哼,本兽兽打地盘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个细胞里呢!欺我国人,抢我国土?把你们最好的东西都变成我的,我的,都是我的!慵懒如谜是她,灵俏活泼是她,狡诈如狐是她,呆萌可爱是她,黑化磁铁是她,田园清新也是她。最后,她不在想回去,她想和她的爱人,爱她的人,黑她的人,粉她的人,一起有意思的在这个都市生活下去……!
  • 死魂灵

    死魂灵

    《死魂灵》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他先到某市同大小官员疏通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购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想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以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很多地主,买到了一大批死农奴。当他凭借早已疏通的关系办好法定的买卖手续时,其肮脏的行径被人揭穿,检察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跑。这部小说描绘了一幅丑恶、腐朽的专制农奴制画卷,辛辣地讽刺了人性的贪婪和残暴。
  •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乱世医凰

    乱世医凰

    一句话:腹黑王爷扮猪吃老虎,将老丞相家的小白兔和整个大盛江山都不动声色地摘下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文艺向:——孤王有疾,卿为药引。她是医学奇才,继承师父之志,此生惟愿治病救人。他是野心家,多年伪装,他已布好局,手执各色棋子,只待时机一到,他便能一举夺回属于他的皇位。……初见时,她是朝中清贵独女,而他只是个落魄无势的皇子。再见时,她便轻易捕获了他的真心。从此,如画江山,与卿携手共赏;红尘十里,伴君一世同行。
  • 绝不让你逃

    绝不让你逃

    青梅竹马的陶夭夭和沈言灼,继七岁之后的桃子之仇再次相遇。你害了我这么久居然还把我忘了!沈言灼气哭。最喜欢桃子的陶夭夭和最讨厌桃子的沈言灼再次掐架,要不是因为她,我也不会讨厌桃子!害了我七年下半辈子就得栽在我手上!对于陶夭夭沈言灼信誓旦旦。但是高考前夕,沈言灼的消失,陶夭夭和他注定要波折。
  • 懒人龙珠

    懒人龙珠

    包子山中。孙悟饭:“咦,还是双胞胎!看你这么乖巧懂事,不如你就当哥哥吧。”被抱在身上的林凡一动不动,但是心里在疯狂的吐槽——凭什么要我当哥哥啊!麻烦死了!十年后,布尔玛出现。林凡:“初次见面,我叫孙悟空弟,请多指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河战国

    星河战国

    人类步入星空之后随着进一步的探索人类开始接触外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