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8900000017

第17章 长舌妇恃恩行无状 贫家女倾慕富家郎(1)

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上,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

她到曾家遇着木兰做客的两月时光,正如同一场幽美的梦。那时她正十四岁,她的母性的天性正如花初绽,大姐的天性含而初露,这两种天性就全倾注在木兰身上,因为曼娘从来没有姐妹,也从来没有跟别的女孩子同床睡眠,也没有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晚上在床上话说个没完。她自然是怯生生的,跟男子在一起也不能感到轻松自然。在她十岁时,一个弟弟出生之前,她完全是孤独一个人,而那个弟弟五岁时又因病夭亡,那是木兰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年。曼娘的叔叔没有孩子,无儿无女,收养了一个孩子。曼娘的祖父,就是曾家老太太的哥哥,把财产花光,穷困而死,留下两个儿子,就是曼娘的父亲和叔叔,由伯母帮助勉强过活。家就像树一样,有的繁盛,有的虽经人照顾,竟渐渐枯萎而死。孙家似乎是要渐渐凋谢,因为人丁不旺。

仿佛是天命难逃,曼娘的弟弟死后一年,在初春,她父亲也相继去世,这样一来,如何延续孙家的后代,曾老太太可就煞费心思了。

曼娘于是成为继承孙家祖宗香烟的唯一的骨肉。曾老太太很发愁,对曼娘也就特别好。

曾家曾经请曼娘跟她母亲搬到曾家来,和曾老太太做伴儿。孙家有几亩地,还有自己的一栋房子,再帮人做点儿针线活,母女度日,倒还容易。但是曾家宅第宽大,曾老太太只有一个老丫鬟李姨妈做伴儿,李姨妈衰老多病,已经是个神经衰弱干枯萎缩的老太婆了。

曾老太太不肯跟儿子、媳妇、孩子们到北京去。她当年也见过皇家的富贵荣华,现在儿子飞黄腾达,自己命好,感天谢地,于是笃信佛教,深信行善积福,不但为自己的来世,也是下荫子孙。在泰安城西南山下的阎罗宝殿,她捐献了四根前廊的柱子。她是庙里和尚的大施主。因为当初和尚提议重建庙宇(这是和尚化缘一般的借口),她立刻乐捐四根前廊柱子。柱子雕花儿是缠龙绕柱,那高高的浮雕,完全要符合数里之外曲阜孔庙的气派。阎罗宝殿这个名字使她极为动心,她认为这样会讨阴曹地府阎王爷的欢心。大殿的下面是金桥、银桥、伤心桥,人死之后往阴间去的路上,都要经过这三座桥,所以最好生前及早先熟悉这条路。

这样,老祖母就坚持和李姨妈住在老家,儿子的一家住在北京。虽然晚辈都请求老太太跟他们一齐搬到北京去,曾太太,也跟一般的儿媳一样,私心暗喜婆婆不去,她一个人乐得在北京做一家之主。

曾太太更高兴的是撇下李姨妈在家。因为在老太太的背后,全家连下至男女婢仆,都觉得李姨妈是个害人精。李姨妈的地位本不合情合理,但是偏偏又爱多事,惹人厌恶。她本是曾家行善救济的人,但是不知道感恩图报。她现在是五十岁光景,童年却不寻常。婴儿时,她遇上太平军之乱,跟随父母由安庆逃到山东。她父亲当曾老太太的父亲的保镖,曾经舍身救主。死了之后,曾老太太家由于感恩图报,答应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曾家这位老太太,当年还是千金小姐,等她嫁到曾家来时,李姨妈是个寡妇,就设法把她弄来一起住,帮着照顾儿子,就是现在的曾文璞。后来虽然再也用不着她,她已经在曾家成了人物,其地位在曾家人之下,在众仆婢之上。

曾太太最初发现李姨妈遇事护着她丈夫,她只好对她的多事隐忍不言,后来反倒比对自己婆婆忍让得更多了。再后来,曾文璞越发官运亨通,李姨妈那副样子就像曾家应当养她一辈子,因为曾文璞是由她抚养长大的。在曾文璞,则只好对她宽容,免得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再说,多养活一口人也养得起,所费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一天一天过去,李姨妈越来越没有什么事可做,反倒越来越需要仆人去伺候她。她常常以为自己受欺负,以为别人对她没有敬意,为一丁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就埋怨仆人。曾太太只好说是仆人的不是,不然的话,李姨妈就闹脾气,说曾家现在用不着她了。老太太偏袒着她,因为要表示富有的士大夫之家对仆婢的宽厚,也护着她护惯了。在垂暮之年,老太太有她也好有个说话的人。李姨妈太爱说太平军之乱和她父亲当年的功勋,说个没完,后来孩子们把太平军和那些虎狼之将的故事,听都听烦了。

在曼娘的父亲去世之时,曾老太太决定把曼娘和她长孙的订婚郑重其事地办一下。她把平亚自北京召回泰安,因为按照她老人家的计划,订婚礼要很隆重,需要平亚回来一趟。订婚礼就接在曼娘父亲的葬礼之后举行,平亚同时也参加曼娘父亲的丧礼。

那年春天,平亚的教育程序完全弄乱了,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改变。义和团之失败,也就是极保守派之失败,同时也是开明的王公大臣当政之开端。满汉通婚的禁令解除了,缠足的风俗禁止了,废科举,开学校,设大中小各级学校。经过考试及格的毕业生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的学术头衔。所研习的学科也改变了,文官考试时的八股文改成了时事政治论文。各处纷纷开办学校,学校讲授些什么课程,正在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曾文璞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让儿子学习什么学科以便将来进入仕途,所以暂时让儿子先回山东,他母亲与他同行。

曾家老太太认为在葬礼之前让曼娘母女在曾家守丧七七四十九天,最为方便。所以在此四十九天一开始曼娘和她母亲就搬入了曾家。老太太吩咐把东院拨给孙家母女住,也供暂时停灵之用。在停灵的大厅之前挂着两个大油纸灯笼,上面各有一个大黑字“孙”,上面两张白纸条交叉贴上,挡住了字的一部分,用以表示这是孙宅的丧事,并且是在孙宅举行的意思。老太太指派几个男仆和几个女仆来帮忙,这样使母女二人办起事来便很容易了。这个丧礼,地方上人都知道是曾家的外亲,地方官及士绅都来吊祭。老太太让人在院子里设下祭坛,请和尚念经,超度亡魂。

在“双七”这些日子,曼娘始终穿一身白孝服,夜里她和母亲在灵堂帐幕后面守灵。最初,在黑夜里,黑帐幕,棺材,那些蜡烛,她看来心中怕得颤抖,紧紧缩在母亲身旁。在白天,她们得照顾和尚的饭食,亲友的仆人送礼来时要赏脚力钱,以及其他一切一切的事情,所以她真是累得精疲力竭。可是她心里实在悲伤,四十九天整个丧礼的气氛,使她对父亲的死亡感觉得倍加深切。

曾老太太,经平亚的母亲同意之后,做了一件不同流俗的事情。那时平亚顶多是个未婚夫,曼娘认真说,还不算过门。但是老太太一心要使这个内侄的丧礼之中有“女婿”参加。在“开吊”的那一天,许多客人来吊祭,一定得有一个男人接待客人。最要紧的是客人在灵前行礼的时候,棺材旁边儿要有人还礼。夜里,平亚看见母女二人已经十分疲劳,他提说他要代替守灵。

曼娘自然是千恩万谢。有表亲家帮忙,丧事可以办得风光体面,真是存亡均感。另一个感激的理由是出丧之时,平亚要身穿女婿的孝,并且他已经代替她母女守灵,分担了母女的不少沉痛。她更感激的理由是父亲去世之后,寡母孤女,茕茕无依,家里添了个男人,心中极感安慰。再一件令她感激的理由,是遵照祖母的意思,平亚不再叫她母亲“舅母”,而改叫“妈妈”了。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因为已经正式结过婚的女婿,这样叫起来还感觉不自然呢。更让她庆幸的,是平亚为人正派大方、年轻、英俊、斯文。所以这两个人,男十八,女十六,都穿着白孝服,在“七七”居丧期间,每逢在早晨或在灵堂昏黄的烛光之中相遇时,曼娘的眼睛里总是湿湿的,谁也不能说那是守丧中的眼泪,是感激的眼泪,是悲伤的眼泪,还是幸福快乐的眼泪。

尤其是,曼娘听见平亚叫她“妹妹”,或是她叫平亚“平哥”的时候,她的芳心深受触动。因为她是曾家的表亲,不是同姓一族,所以不能与曾家的女儿同排位次而叫“大姐”“二姐”“三姐”,叫曼妹也听着不好,所以曼娘的母亲就教平亚叫曼娘“妹妹”。

在此等情形之下,索性把这些顾忌抛在九霄云外,这两个年轻的表兄妹互相亲密一点儿也不妨。可是曾太太很严谨,曾经告诫儿子,不可不拘礼法。

曾太太说:“平儿,你天天看见你妹妹,她那么有教养,我很喜欢她。可是你若尊重你这位未来的妻子,就不能不守礼法。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曾太太出身于读书人家,像“相敬如宾”这种典故是挂在嘴边儿上的。

结果是一对青年男女反倒越来越显得疏远,而实际上则倾慕日深。

有一次,平亚向曼娘表示亲近,碰了曼娘的钉子。一天晚上,只有他们俩在供桌前面,曼娘的母亲刚巧到厨房去了。他们俩又谈到木兰跟他那一段儿短短的私塾生活。平亚说他在北京见过木兰,现在比以前长高了一点儿。他不明白为什么女人悲伤时会比高兴时更美,并且他纳闷为什么曼娘穿着白孝服会有一种幽灵般的美。在他看来曼娘似乎像个观音菩萨,那么遥远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她的声音却听来熟悉自然,又因为她那些日子哭得太多,以致说话有鼻音,那种声音不是来自幽灵界,而是来自这个凡世人间的。

平亚说:“妹妹,自从我上次见你,这两年你也长了。”

曼娘的眼睛躲避开平亚的目光。

平亚问:“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冷淡,对我这么疏远?”曼娘的眼睛抬起来。这分明是心中不服。要说的话太多,不知从何说起。她停了一下才说:“平哥,不要冤枉我。你给亡父这么尽心帮忙,母亲跟我是终生难报的。”

平亚仍愤愤地说:“但是你对我太疏远了。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是文质彬彬咬文嚼字地跟我说终生难忘。我做这一切,还不分明都是为了你?在我心里,你家我家完全是一件事。为了你,我愿穿三年孝,不要说是一百天了。你若是对我不那么冷淡疏远,对咱们俩不是都好吗?”

曼娘的强硬在心里软下来,她只是微笑说:“咱们俩的好日子还有一辈子呢。”

曼娘的声音笑貌暂时满足了平亚的心,他向意中人表明了情愫,觉得自己是获得了一位凌波仙子。

曼娘想借着再谈木兰,好改变话题。她吐露了心中的机密,说她和木兰是结拜的姐妹,于是进屋去把一个玉坠儿拿出来,说这是在山东她送给木兰一个玉桃儿时,木兰后来回赠她的。她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闭上眼。我出来以前不许动。”

她出来时,走近平亚身旁,叫他睁开眼看她手里的宝贝。那块玉的光泽刻工美得出奇。

她说:“你说好看不好看?”

平亚说:“当然好看。不过你要看看木兰收藏的那全部的玉雕小玩意儿吧——小老虎、小象、小兔、小鸭子、小船、小塔、蜡烛、小寺院、小菩萨——我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好的。”

平亚一接那块玉,乘机就攥曼娘的手,曼娘很快把手缩回去,那块玉差一点儿掉在地上。

曼娘羞得脸红,斥责平亚道:“你怎么这样儿!”平亚反驳说:“斗蛐蛐的那一天,我的蛐蛐被咬死之后,你怎么让我攥你的手呢?”

曼娘说:“此一时,彼一时。”

“那有什么分别?”

同类推荐
  • 酒殇

    酒殇

    日前,故乡传出一蹊跷之事,虽纯属意外,但偶然中有必然。七月流火“这天热死个人!”这天,一早出门的蒋大鹏被暑气逼出了一脑门的汗,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埋怨着走向了院门。“舅舅快上车,车里凉快。”院门口停着一辆五菱面包车,蒋大鹏的外甥孬蛋蹦出了车,打开副驾的门让舅舅坐进了车。“舅舅,今天去哪儿?”蒋大鹏故作不高兴地说:“上班时不准叫舅舅,叫厂长。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咋这么没耳性。”“嘻嘻,这不是没在厂里嘛。”“胡说,你这一摸车就是上班。”“是厂长,今天去哪儿?”蒋大鹏靠在了座椅上,高兴地说道:“还能去哪儿,进城去国土局。昨天那个王科长来了电话,土地证总算办了下来,让今天去取。”
  • 红骨髓

    红骨髓

    男孩患上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怀着双胞胎的姐姐面临抉择:保弟弟还是保自己的孩子?这是他人的悲剧,却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小马张谁也没想到,小马张竟然会得白血病。出事那天,小马张在工地搬水泥。他将水泥搂到大腿上,猛地朝上一甩,就把水泥甩到肩膀上了。用肩膀扛东西,腰不容易扭伤,小马张到建筑工地已经几年了,他知道这个技巧。热烘烘的风不时卷着灰尘,往他的鼻眼和牙缝里钻。牙齿嚼动时,嘴里就会磨出咯噌咯噌的响声。水泥沾在小马张的身上,让他看起来灰头土脸,就像刚从土里刨出来的。
  • 佳期如梦

    佳期如梦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不过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生。与孟和平的初恋,是洁白芬芳的桅子花,开在安静的校园。事隔多年,再次重逢,他却成了无良地产商。而阮正东是名流贵族世家子弟,一向游戏人间,尽握众生繁华。究竟谁才会是她的m.pgsk.com?
  • 昆仑之泪

    昆仑之泪

    “号外!号外!‘昆仑之泪’诅咒再次灵验!持宝人暴毙家中,绝世珍宝不知所踪!号外,号外……”小报童们扯直了嗓子在大街小巷上窜下跳,脸上挂着“号外”专属的幸灾乐祸。明凤桢买下一张报纸。黑色的大标题赫然入目:昆仑之泪。诅咒之泪昆仑之泪是一对钻石耳环,总重量为8.8克拉,通常情况下,钻石的价值一般是由成色和重量决定的。但是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昆仑之泪”,因为这副珍宝最稀罕的地方在于它所采用的钻石并非无色钻石,而是极为罕见的蓝色钻石,据说这两颗蓝钻是由国内一个地质考察队在民国十六年于昆仑山西部发现的。
  • 出轨

    出轨

    遍布着积雪的山谷中,有一片陈旧建筑物,四周被铁丝网包围。屋子内阴暗破败,布满了灰尘,工作台上摆放着许多化学仪器,像实验室。五名男女四下里走动,好奇探索。“六十多年了,居然从没人发现遗迹?”一个女孩纳闷地说。“这地方叫‘失魂谷’,传说有可怕的妖魔吃人,当地人都不敢靠近。咱们赶紧走吧,别呆在这儿,我老觉得后背麻酥酥地。”
热门推荐
  • 修妖榜

    修妖榜

    末国战败,最终由六国平分天下,分别为秦,蜀,庆,燕,南,番。各国分由六派守护,分为道,阴阳,墨,儒,玄真,茅山派。六国兵力各有差异,秦国逐渐昌盛,也助长了秦国皇帝野心,开始兵伐他国,最终形成三国,秦,蜀,庆。秦国后又因改法未成,势力逐渐衰弱,百姓开始拥兵造反,自立东国,其中又有一势力不满,分裂成番,自此秦国灭亡,东国开启新的纪元。还有一座孤岛,孤岛四面环海,上面种满了桃花。那岛上啊,还有一座巨大的堡宇,里面住着一只灵,灵门前有颗老槐树,老槐树上住着一只乌鸦。在老槐树侧边还有一座老屋,里面挂着一副金灿灿的榜单,那榜单上面一片空白。对了,这榜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妖榜。这故事啊,是从这一灵,一妖,一器灵出孤岛来到人间的荒唐岁月开始讲起……
  • 时空沙漏:腾格里狼王

    时空沙漏:腾格里狼王

    腾格里的召唤,命定的轮回,生生世世的姻缘,灵魂最终的归宿,造就今世重逢。小萝莉撞上银发银瞳的俊美狼王,演绎腾格里广袤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爱情神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村基层工作政策法规问答

    农村基层工作政策法规问答

    本书紧紧围绕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结合中央纪委、监察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以问答的形式,从党的基层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土地使用管理、筹资筹劳管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三资”管理、村务监督、廉洁履职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农村基层工作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 感天动地的时刻

    感天动地的时刻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蛊术江湖

    蛊术江湖

    前世,他是自私暴戾的苗疆蛊师的关门弟子,最终被当成试验品,于不惑之年惨死降头术下。生平坎坷,一直活在世界的黑暗面里,所以他腹黑、自私、冷血、残忍、恶毒…而今,世界大不同,诸子百家,江湖朱门,女侠如牛毛满天舞,豪客悬长剑遍地跑。身为偏远山县的二世祖,无武脉傍身,无家族背景,唯有满腔恶毒仍如故。(故事不一定良善,但一定符合人性。)
  • 神的赐福

    神的赐福

    主角夕颜从小困在一座大房子里,一次看似一如既往却精心策划的捉迷藏,到底为了什么?尊重,友情,安逸,争夺和……一切的一切,到底预示着什么?神明赐福的孩子,幸运与否。四城之争,一女懵里懵懂地屹立于上,一切又是谁的阴谋?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顾小姐,余生请多关照

    顾小姐,余生请多关照

    【云朵新文:盛世蜜婚:陆爷宠妻成瘾】甜宠+养成,蜜婚来袭!那一年,那一天,他遇到她,看到她正在教训人,而他对这个小丫头一见钟情。男人在心里暗暗想着,这么一头凶残的母狮子他要娶回去好好‘收拾’。......十七岁那一年,顾浅浅看到顾景深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从此,她追他,追他,追他。那时,顾浅浅堵着他,“我喜欢你。你和我交往吧。”顾景深:“......”心里是暗暗窃喜。脸上十分骄傲的拒绝。后来...后来便是.........世上有一种毒,叫做顾浅浅。A市有个男人,性子极其不好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但后来见人就炫耀:这是我媳妇,顾浅浅。顾浅浅总是反驳:谁是你媳妇?要不要点脸?顾景深:当然是你。......当年她追着他跑。后来他追着她跑。这是属于顾浅浅与顾景深两人的爱情故事。容不得第三个人。
  • 天元之初

    天元之初

    宇宙浩瀚,无边无垠!地球!一个渺小如尘埃的世界,一场宇宙巨变,让这个毫不起眼星球,逐渐开始走上修炼纪元!更是因为一群热血青年,拉开了一场惊艳全宇宙的帷幕!林尊“我们真的要这么嚣张的出场吗?”风洛“我们还是低调一点吧!悄悄宰了他们魔主就好!”林尊“……!”(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挂钩,新人第一次写作,有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