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8900000004

第4章 后花园富翁埋珠宝 北京城百姓避兵灾(1)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 大宗师》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早晨,北京东城马大人胡同西口儿,横停着好些骡子车,其中有几辆一直停到顺着大佛寺红墙南北向的那条胡同。赶骡子车的都起身早,天刚破晓就来了。大清早就在那儿喊喊叫叫的。其实这些赶大车的一向如此。

罗大是五十来岁的老年人,是这一家的管家,雇了这些骡子车,是准备走远道儿的。他现在正抽着旱烟袋,看那些骡夫们喂牲口,一边吵吵闹闹地开玩笑,从牲口取笑到牲口的祖宗。再没话可说了,就取笑到他们自己头上来。

一个骡夫说:“在这种年头儿,谁知道赶了这趟车回来是死是活呢?”

罗大说:“赶这一趟车,你们赚钱不少。拿一百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块田地了。”

那个骡夫却回答说:“人死了,银子还有什么用?哼,那些洋枪子弹可不讲交情,一颗子弹穿进脑袋瓜子,就弯着辫子躺在地上,成了死尸一条了。瞧瞧这骡子的肚皮、肉能挡得住子弹吗?可是有什么法子,总得到外头挣碗饭吃啊。”

另外一个骡夫插嘴说:“也难说呀。一旦外国兵进了城,北京也就住不舒服了。拿我来说,我倒愿意离开这儿呢。”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照着那座宅第的大门,巨大梧桐树的叶子上,晨间的清露珠光闪耀。这栋房子便是姚家的住宅。大门口儿并没有堂皇壮观的气派,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黑漆门,正中一个红圆心,梧桐的树荫罩盖着门前。一个骡夫正坐在安在地上的一块方厚的石头上。晨光虽然是清爽宜人,看来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炎热天气。树下安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茶缸,是夏天施给过路人解渴的,可是这时候那茶缸还空着。看见了这个茶缸,一个骡夫开口说:“你们东家是个大善人哪。”

罗大回答说:“世界上再没有比我们东家更好的人了。”他用手指了指门柱旁边贴的一张红纸条儿,可是骡夫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罗大告诉他们说,“上面写的是赠送霍乱、痧症、痢疾特效灵药”。

那个骡夫猛然想起来,他说:“这倒很有用。你最好拿点儿给我们,在路上也放心。”

罗大说:“你跟我们东家一路上走,还用担心什么药?在他老人家身边儿带着,和交给你带还不是一样?”

骡夫们于是想探听这个行善人家的情形,可是罗大只告诉他们说,他家主人是一家药铺的东家。

不久,东家老爷姚思安出来了,看一切齐备了没有。他有四十来岁,短粗身材,结实健壮,浓黑的眉毛,眼下微微松垂,没留胡子,头发乌黑。走起来显得年轻沉稳,步伐坚定,身子笔直,显然是武功精深的样子。若出其不意,前后左右有人突袭,他必然会应付裕如。一脚在前,坚立如钉,后腿向前,微曲而外敞,完全是个自卫的架势,站立得四平八稳,万无一失。他向车夫们招呼了一下,一眼看见那个茶缸还空着,便嘱咐罗大,他出门儿以后,要天天和平常一样,茶缸里的茶不许断。

骡夫异口同声地说:“老爷真是大善人!”

他进去之后,随后走出来一个美丽的少妇,一双金莲儿,纤纤盈握,乌油油的发髻,松松地挽着,身穿一件桃红的短褂子,宽大的袖子,镶着三寸宽绿缎子的滚边儿。她跟骡夫们说话,洒脱大方,丝毫没有一般少妇的羞怯样子。她问了问车夫们是否喂过了牲口,然后进去不见了。

一个年轻的骡夫赞叹说:“你们东家老爷真有福气!真是善有善报。您瞧,这位漂亮的姨太太!”

罗大说:“烂掉你的舌头!我们老爷从来没有姨太太。这位姑娘是他的干女儿,还是个寡妇呢。”

那个年轻的骡夫嬉皮笑脸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儿,别的骡夫都笑了。

不久,走出来一个仆人和几个漂亮的小丫鬟,大概由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年纪,抱着被褥包袱、小壶等东西。骡夫们看得呆了,可是再也不敢品头论足随便乱说了。后面跟着一个约莫十三岁的男孩子。罗大告诉他们说,那是小少爷。

这样乱哄哄地过了半个钟头,这个将要远行的家族的女眷才走出来。

那个美丽的少妇也在中间,她带着两个小姑娘,都穿得很朴素,白洋布小褂儿,一个穿绿裤子,一个穿紫裤子。富有之家的千金小姐和丫鬟的分别,只要看态度是否从容雅静,就很容易辨别出来。现在那少妇拉着那两个小姑娘的手,从这一件事上看,便使骡夫明白那两个小姑娘是千金小姐。

所以那个年轻的骡夫抢上前去说:“小姐,请坐我的车吧。他们的骡子不好哇。”

大小姐木兰想了想,暗中比较了一下。另一辆车的骡子瘦小一点儿,可是那个骡夫却长得较为和善;而这个年轻骡夫的头上还生着疮疖。其实木兰在选择车辆时,不是看骡子好坏,而是取决于骡夫的样子了。

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若头上不生有疮疖,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的一生也不同了。

在纷乱当中,木兰听见母亲责骂丫鬟银屏,那时银屏在另外一辆车里,因为银屏浓施脂粉,衣服穿得太鲜艳。在大家面前,银屏自然觉得太难为情。青霞是个十九岁的丫鬟,扶着太太上了车,正暗中微笑,暗喜听了主人的话,此行没敢打扮得花枝招展。

谁一看都看得出这位太太是一家之主,三十几岁年纪,宽肩膀儿,方脸盘儿,微微有点粗壮,说话声音清脆,一副发号施令的腔调儿。

大家都已坐好,就要出发了,一个十一岁的小丫鬟,名叫乳香,在大门口儿啼哭,因为大家都走了,只撇下她和老罗看家,觉得好伤心。

木兰的父亲向太太说:“让她也来吧,至少她可以侍候你,装装水烟袋呀。”

所以在最后的刹那之间,乳香又爬上了丫鬟的轿车。似乎每个人都已坐好,姚太太向丫鬟们喊说她们要放下车前的竹帘子,不要老是向外探头张望。

有五辆轿车,那些骡子之中有一匹小马。冯舅爷和一个年轻小伙子领头儿,随后车上是太太跟大丫鬟青霞,青霞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儿。第三辆车上是木兰跟她妹妹莫愁,还有干女儿珊瑚。另外三个丫头是银屏、锦儿,十四岁,还有小乳香,一同在后面的轿车里,父亲姚大爷独自坐在一辆轿车上殿后。他儿子体仁避免与父亲同车,跟舅爷同坐一辆车。

男仆罗东,是罗大的兄弟,在姚大爷的车前面,跨辕而坐,就是说,一条腿横跨在车辕上,一条腿垂在下面。

向站在门前送他们出发的那些人,姚太太大声说他们是到西山去看亲戚,几天就回来,其实车是往南方去。

不管他们究竟往何处去,路人分明看得出他们是逃离,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即将进入北京城。在车夫吆喝“瓦得儿……打……得儿!”和鞭子的清脆声音之下,几辆车一齐出发了。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因为是第一次回南方杭州的老家,以前只是听见父亲提到杭州,这次是真要回去了。

木兰很敬仰她父亲,他一直拒绝逃离北京,一直拖延到七月十八。后来既然决定了到故乡杭州去避难,便冷静异常,从容准备,处变不惊,方寸泰然。因为她父亲沉潜于黄老之修养有年,可谓是真正的道家高士,从不心浮气躁。

木兰曾听见父亲说:“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项理由是:“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在木兰以后的生活里,有好多时候她想起父亲这句话来,这个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与勇气。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个使人乐观奋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个世界的人会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

自从五月起就战云弥漫,八国联军已经攻取了沿海的炮台。义和团已经拆毁了通往北京的铁路。那时义和团势力日盛,渐得人心,在乡间聚众滋蔓,势不可侮。

究竟避免与洋人开战呢,还是利用那批自称能抵御洋人子弹有道法仙术高呼“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呢?西太后犹疑不决。清廷有一天曾下令逮捕义和团首领,可是第二天又任命维护义和团的端王为总理衙门的大臣办理洋务。宫廷的阴谋,对推翻压制义和团的决定大有关系。慈禧太后已经把光绪皇帝的实权悉予剥夺,而且正打算把他废掉。她喜欢端王的不成器的儿子,有心立他继承帝统。端王以为与外国开战会增强他的权力,也更容易使儿子入承王位,所以怂恿慈禧太后相信义和团的法术确能避枪弹。并且,义和团曾声言要捉“一龙二虎”来祭天,以赎其卖国之罪。“一龙”自然暗指两年前行“百日维新”吓坏了守旧派王公大臣的皇帝光绪,“二虎”则指的是当时已经年长的庆王与李鸿章,他俩是负责洋务的。

端王伪造了驻北京的西方外交团一份联合照会,要求将国政大权交还光绪皇帝,这样就使老婆子相信外国使节反对她废光绪皇帝的计划,所以她决定与义和团沆瀣一气,休戚与共,因为义和团的口号是“驱逐洋人”,这成了他们得势的秘诀。朝廷中几个思想开明的大臣,因为义和团主张烧毁使馆,违反外交之道,因而反对义和团,但是这几个人已被端王杀害。国子监大臣曾因此剖腹自杀。

义和团实际上就在北京城。朝廷派出武官去镇压义和团,中了义和团的埋伏而遭杀害,败兵向义和团投降。义和团既得人心,扬扬得意,简直是占领了北京城,杀洋人,杀教民,烧教堂。外国使节团抗议,大臣刚毅派人去“调查”义和团的情形。结果回报说义和团是“上天派遣,驱逐洋人,洗雪国耻”。于是反倒暗中把千万义和团放进了北京城。

义和团一旦进了城,在慈禧太后与端王的暗中庇护之下,行凶作恶,弄得人人战栗,全城震惊。他们各处游荡,寻找“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全都予以杀害。“大毛子”指洋人,“二毛子”、“三毛子”指信教的,在洋行做事的,以及说英语的中国人。他们各处去烧教堂,烧洋房子,毁坏洋镜子、洋伞、洋钟、洋画。杀的中国人倒比杀的洋人多。他们证明中国人是否是“二毛子”的方法很简单:让有嫌疑的人在大街上跪在义和团的神坛前面,向他们的神烧一张黄表,人有罪无罪就看纸灰是向上飞,还是向下落。神坛是设在大街上的,对着落日的方向。要表示信义和团的人就要烧香,而那些团勇就打拳拜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这个小说上的猴子精就是他们供奉的神灵。于是满街香烟缭绕,香味扑鼻,人觉得似乎进了异域殊方的神仙国度。甚至朝廷大官都在家设坛,邀请首领到家里作法,而家里的奴仆也都加入义和团,好借势要挟主人。

姚大爷是个博学之人,同情变法的光绪皇帝,认为义和团的行动愚蠢无知,危险有害,不啻儿戏,不过此种看法只是暗自藏在心中而已。他也有他“反洋”的道理,那就是教堂是仗恃洋人优越的武力保护之下的洋宗教的表现。他头脑清楚,不附和义和团的无知胡行。他家仆人罗大与罗东兄弟避乱唯恐不远,深以遇到这样的主人为幸。

北京城里发生了战乱。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街上为董福祥的甘军所杀。使馆区东交民巷受了包围,洋人驻军已经自卫了两个月,正等待联军自天津来援。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奉命率领禁卫军去攻打使馆区,但是他心里颇不以为然,他暗中通知使馆早做防卫。东交民巷附近的民房已经夷为平地,南城各街道全已烧毁。北京城与其说是仍在朝廷手里,莫如说是遭受了拳徒的控制。甚至于家家必不可缺少的水夫与粪夫,若不用他们的红黄巾包头,也不许去挑水担粪。

在这一段期间,姚大爷始终不打算搬家避难。他所答应的只是把家庭的大洋镜子,和由于好奇而买的西洋伸缩型望远镜毁了而已。他的住宅离那遭受毁灭的地区较远。他太太劝他逃离灾区,免遭杀害抢劫之祸,他却充耳不闻,想也不肯想。城外四乡都是军队。姚大爷认为一动不如一静。他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听天由命,要逆来顺受。

他的安静淡漠引起太太无限的反感。太太责备他是存心住在那儿与他收藏的古玩书籍庭园共存亡。可是联军已经快接近北京城,真是怕有抢劫焚烧的灾难了。他太太向他说:“你若不在乎你的一条命,你也想想孩子。”

这话的力量打动了他的心,不过他仍然说:“你知道在路上难道就会平安无事吗?”

在七月十八下午,他们决定出走。姚大爷想,他们若雇得到骡子车向南走,先到山东的德州,大概是八九十里地远,那就平安无事了。新任的山东巡抚已经用武力把拳徒驱逐出境,所以他能在山东省内保境安民。拳徒原本发源于山东,因此几个“教案”都在山东发生,其中一件就构成了后来把青岛租给德国,并把山东巡抚毓贤撤换。

新任巡抚袁世凯,一天把一个义和团首领传入衙门,要试一试他的道法如何。他让十个拳徒站在一排,面对着手持来复枪的一班士兵。一声令下,一班士兵开了枪,说来奇怪,十个拳匪却没受伤,事实是来复枪没上子弹。拳徒首领得意扬扬,不可一世,大声喊道:“你看!……”说时迟,那时快,巡抚大人自己掏出手枪,把十个拳徒一一打死。这样就肃清了山东的拳徒。不久,略予清剿,拳徒就都溜到直隶省去了。

同类推荐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日子像破土的草儿,舔点雨水就噌噌地往上蹿,日历刷地一下子翻到了五月!刚开始还不觉得,晓风吹得浑身懒洋洋的,明晃晃的日头落到草坪,没过一会儿,草坪就跟张暖床似的。可日子越往后走,躁热和烦躁一股脑儿从额头、胳肢窝、大腿根部潮起来,后来就没完没了了!马建国歇工的时候喜欢跑到草坪上,垫张报纸,双腿一盘,点根牡丹,眯缝着眼往四周一看,好家伙!遍地摇头晃尾的青草,朝马建国涌过来,那感觉很奇妙!一闭眼,马建国好像回到了千里之外的马垅村,绿油油的庄稼散发着淡淡的清气,蜜蜂嗡嗡地跳舞;秧膜哗啦啦刮动,像一面面白旗在飞舞;山坡上哞哞叫的黄牛甩着大尾巴;老婆蹶着屁股拔杂草……耳朵一痒,像是一只飞蛾撞进了耳眼,马建国一倒头,脑袋猛然抖动。有人笑了,建国你做什么美梦呢?马建国听到笑声,从幻想中醒过来,潘旺家笑嘻嘻地盯着他。
  • 时光曾经震颤过

    时光曾经震颤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吃狗

    吃狗

    老万一直都想再弄一条狗,好好地吃一吃。老万始终觉得吃狗是一件非常容易上档次的事情,“狗肉口感特好啊,味道十足啊,主要还是大补啊。吃了狗肉,那简直比服用什么都管用啊。而且没有激素,丝毫也不伤身体。”老万说,“而服用药物,就算是老美出品的,那就说不上了。弄不好,事情没办成,人被激素一激,屁地一下就死掉了。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老万摇着头,眼睛里面却满满的都是神往。老万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叫万吉华,可是我们一直都叫他万鸡哥。有时候干脆就叫鸡八。在民间语言里,一直都是个粗俗的词语。在公开场所我们是不可以这样称呼他的。
  • 盛唐烟云(全集)

    盛唐烟云(全集)

    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为了避难,进入兵营,在封常清等安西军军官的教导下接收军事训练。后又卷入之前躲避的灾难中,立功受封。此后因无意目睹皇家丑闻,被迫到安西军避难。不想哥舒翰和朝中权贵勾结,意欲灭口。主人公被迫奋战自保,终于来到安西。此后数立军功,又被边令成迫害,不得已领六百唐军西巡,扬威药刹水,打出一片天地,被朝廷封为大宛都督。安史之乱爆发,他回师救援,多次救下唐军,并打得长安叛军不敢出城。后为了给封常清报仇,夜袭长安,率先入城。回纥军在长安烧杀掳掠,他亲自带兵阻拦。虽然有违朝廷旨意,但保住了长安。
  • 江南碧血(三)

    江南碧血(三)

    暗夜之中,李乔看清了身周群蛇环绕、有似虿盆,惊得死死咬住自己手背,不敢出声,却又是一愣,连忙松开牙齿,险些吐了出来。他只当自己即将被毒蛇咬个千伤万洞,不禁闭目等死。过了片时,并未觉得一丝噬咬之痛,他壮胆睁眼,却见众蛇只围着他身侧绕行,似有躲避之意。他呆了一瞬,立即手脚并用地爬走。他一路潜行,直爬到那茅屋的灯光已看不见,才站起来奔跑。这时候万般惊恐反都抛到了脑后,他只边跑边想:“陈夫人竟对大哥动用私刑,好在有陈大侠照应,暂能保护于他。我须立即找到石秀才,救他出来,定要救他出来!”此时月至中天,银辉透过林梢洒下。
热门推荐
  • 女帝策之邪尊本纪

    女帝策之邪尊本纪

    “如果重来一世,你还会爱我吗?”独孤朔一步步走上轮回之路,看着黄泉的彼岸怒放。“不会。”“呵,我就知道。”独孤朔悄然落泪,步入转生之门,红莲业火绽放毁尽一切的爱恨纠葛,空气中传来他决绝的声音:“纵然万劫不复,我依然会在下一世等你!”寻百世不改,寻千年不灭,吾一定会找到你!——夫,独孤朔看到这话,她觉得心被人揪了起来,隔了千年,他的执念如此深,又是如此沉重,让她喘不过气来,更让她心生嫉妒,她会嫉妒千年前那个女子,即使她知道那是她的前世!“我不知道我与她是不是一个人,我不知道你爱的是我还是她,我甚至连我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可是朔,我爱你。”
  •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

    有人说火锅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普通火锅,一类是海底捞火锅。“海底捞”三个字,不再仅仅是一家火锅店的名称,而是变成了一种现象。海底捞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海底捞靠什么在经营中赢得顾客、赢得员工?本书从其定位、发展、创新、管理、服务、品牌文化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剖析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 迷恋电脑的男孩

    迷恋电脑的男孩

    《迷恋电脑的男孩》这本集子是著名故事作家顾文显的中短篇故事集,选自作者近四年来在全国故事大刊发表作品的精华部分,内容丰富,人物鲜活,故事生动,题材广泛,涉及生意技巧、职场斗争、凄美爱情、人间大爱、奇人奇事、朋友义气、家国情怀、励志奉献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与鞭挞,给读者以爱不释卷的阅读快感,值得一读。
  • 农家小医娘

    农家小医娘

    一觉醒来,现代高才女医师,变成古代贫家小灾星。上天把一盆大狗血扣在了顾青禾的头上。继母、恶姐、极品亲戚、恶邻,蜂拥而至。顾青禾表示,欺我者,我必毁之!顺我者,我必善之!行医,救人,发家,致富,顺便再找个忠犬郎君。顾青禾:“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的样子!”某人:“夫人,我就喜欢这小人得志的样子!”顾青禾:“滚!”
  • 虐爱倾城

    虐爱倾城

    本是深宫中无名无分的宫女的女儿。自小被隐藏在宫中,长大后因为容色绝美才入了父皇的眼,准备嫁给敌国的皇帝。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不可一世的未婚夫率领军队直捣皇城,京都沦陷,而我在万般紧急之下,承接了复国的重任。造化弄人,我的仇敌,萧夜。我竟然爱上了最不该爱的人,我竟然爱上了你!因为爱,原本计划好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简单了。我爱你的雄傲天下,爱你的柔情似梦,爱你为我种下的合欢树,你在我耳边轻轻地说:等合欢花开了,我们的孩子就出生了,到时候,你闻着满树的香气,也欣喜异常!可是,我的孩子……我们却永远失去了……自此以后,一而再的误会,使我们的心越来越远,你我之间,再也没有花好月圆,良辰美景……
  • 伏魔祖师

    伏魔祖师

    一枚伏魔令让一个国家消失了,重新回来的国主要复仇?找不到主谋啊,还是先吃饱肚子修好仙养个娃儿吧。不过你这冰块脸跑过来作甚?帮我复仇?你确定?我以前是做的不对,可是我改了还不成吗?报仇啥的就算了吧。你确定不是你自己看不惯
  • 请不要说敏感词

    请不要说敏感词

    李小鱼穿越了,来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玄幻世界,还获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敏感词系统。这个系统很牛叉,因为一旦说出系统规定的敏感词,便会触发百分百不可反抗强制耳光命中技能,于是乎——“李小鱼,你个废物……”叮咚,触发敏感词‘废物’,李小鱼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小子,你找死……”叮咚,触发敏感词‘找死’,李小鱼再度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啊~~~小杂碎,我要杀了你……”叮咚,触发敏感词‘小杂碎’,李小鱼风骚走位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就这样,李小鱼走上了一条全靠啪啪打脸的奇葩修行之路。………………
  • 离世双界引

    离世双界引

    一把红伞,是她前生喜缘。人间惨死,为无间引者。自此,忘却生事,抱红伞,引不舍离去之人往生,亦追魂者。
  • 泪黄昏

    泪黄昏

    一花一木等岁寒,一生二世待黄昏。一沙三海盼西顾,涂抹乾坤尽红尘。
  • 快穿:男主大人求放过

    快穿:男主大人求放过

    以下是两个无良主仆的日常对话——某人托腮,“以我多年行为模式研究、心理学观察以及社会经验判断这货绝对喜欢苏晴。”某统赞同,【宿主说的不错,本系统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本系统总觉得这话有哪里不对劲?】……以下是某对男女主的对话——“你不是喜欢苏晴么?”某人勾唇微笑,“是啊!我就是喜欢苏晴你啊!”某人哀嚎,“我去,此苏晴非彼苏晴啊!”……【本书读者群:572450330(各位读者们不要大意的入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