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7600000001

第1章 晚风入巷(上)

文/薛喜君

潘泓泽抬手拔下电源插头,门楣上闪烁了一夜的“旅馆”,就如同两只吃饱喝足的老鼠,闭上眼睛睡起了大觉。

铁路街有五家规模不大的小旅馆,潘泓泽家的休闲旅馆在街尽头的倒数第二家。去年冬天,铁路高中合并到镇一中,旅馆“钟点房”的收入就宛若一只折了翅膀的小鸟,陡然地跌落下来。开春,门前的马路又被豁开了。住在铁路街的小商贩和居民,都翘首企盼门前有条平整的马路,谁知,被挖开路基的马路,竟然停工了。据说是资金不到位,承包方给工人开不出工资,工人们都跑到别的工地干活去了。如此,马路就如一个躺着病床上开膛破肚的病人,龇牙咧嘴地等着医生缝合。

昨夜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场小雨,门前豁开的路更加泥泞不堪,出来买早点的人,不得不像蚂蚱似的,跳着脚踩砖头瓦块蹦跶。潘泓泽瞥了一眼,咕哝出的脏话随着一口浓痰吐到了门外。上个月,旅馆的收入刚够费用。潘泓泽数着薄薄的一沓钱,咝咝地抽气,他辞了服务员。这些年,旅馆如一只生蛋的母鸡,女儿潘晓芸学费和生活费全靠它了。潘晓芸开学时,怯声问他这学期的学费咋办啊?潘泓泽说她瞎操心,那几个钱早就预备好了,还说她要是能念到国外,他就供到国外。潘晓芸垂着头,心事重重的说生活费就不用拿了,开学再多做两个家教,就够吃饭了,至于衣裳有一件就够了。一说到这些,潘泓泽就来气。潘晓芸身上的那条牛仔裤还是上大学那年买的,都穿三年了。裤脚处磨得毛茬儿翻飞,膝盖也透亮了。潘泓泽总说让她买两套新衣服,都是大学生了,也该穿得像样点。潘晓芸却说现在流行乞丐服,像她身上的这条裤子,商场也要卖一二百块。

“都怪你那个杂种操的妈。”潘泓泽眼圈红了。

潘晓芸嗔怪地白了潘泓泽一眼,“爸,你又来了。”

潘泓泽的早饭一般都从咂两口酒,磕几粒五香花生开始。今天早上他破例没捏酒壶,昨夜肚子像养了一窝鸽子,咕噜咕噜地叫了一夜。只要胃咕咕作响,还不停地嗳气,就是胃痉挛的前兆。这种时候只能吃软烂的面条或烀土豆。都怪自己贪嘴,晚饭时口淡,空嘴吃一盘翠绿的小白菜和半盘小葱。春天的小白菜小葱如同摇篮里婴儿,谁都忍不住啜上两口。

“活该,连嘴都管不住,更别指望守住裤腰带了。”潘泓泽皱着眉头楞了一下,这是他骂潘晓芸她妈的话。

潘泓泽落寞的走进厨房,去年冬天储存的白菜剩下最后一棵了,他扔掉蔫软泛黄的老帮儿,掰两片水分充盈白菜心切丝,又切一个土豆条,葱花炝锅,下面条之前还打个荷包蛋。菜和饭一锅出了。潘泓泽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从厨房出来,差点撞上抱孩子走进来的瘦小女人。潘泓泽把面条放到吧台上,他搓着被烫疼的手问,“住店?高间六十,标间五十、四十,开哪个价位?”

愁苦宛若一汪漫上岸边的河水,瞬间就淹没了如同一根干柴棒的瘦小女人的脸。她噤着鼻子摇头。

“那就住标间,一宿四十,交押金吧。”老旧的电脑嗡地一声转动起来。潘泓泽啪啪地拍打主机,“老怪物,不打你身上就不老实。”厚厚的灰尘飞起来,潘泓泽打了两个喷嚏,他揉了揉奇痒的鼻子。

瘦小女人怀里的孩子,突然抽筋似的扭动起身子。她拍着孩子的后背,愁苦还在她脸上蔓延。潘泓泽疑惑地看着她,枯干开叉的一绺头发草草地扎在脑后,如同葫芦上的把。若不是她怀里抱着孩子,就会被黑蓝色双肩包坠得仰躺过去。手里还勾着一个网兜,装着两个塑料小盆和一联娃哈哈果奶。怀里的孩子脸色青白,张着嘴喘气。口水滴滴答答淌到脖子下的围兜上。白底蓝花的围兜,被不断流下的口水洇湿了一大片。

那一刻,潘泓泽惊诧地睁大了眼睛。他缓口气,说有一间没窗户的房,只收三十块钱。瘦小女人的愁容并没有消减,她依旧死死地盯着潘泓泽。潘泓泽被她看得发毛,他说没有窗户好,春天风大,外面的路又开了膛,省得往屋里刮灰。瘦小女人还是没说话,潘泓泽不想再看女人愁苦的脸,他拿起筷子要吃面,小孩突然咩咩地哭起来。瘦小女人耸动一下肩上的背包,提起手里勾着的网兜,费力地掰下一瓶娃哈哈果奶。她用一只手插上吸管,塞到小孩的嘴里。小孩吮吸了半天,竟没有裹出来。小孩挺着身子往后仰,孱弱的咩咩声宛若一只羊羔。瘦小女人也忙活得满脸通红,她看一眼潘泓泽,抱着孩子坐到靠墙的皮革沙发上。她麻利地把一支胳膊从背包里抽出来,仍然竖着抱孩子。她把吸管含在自己嘴里,吮吸出果奶,嘴对嘴喂给小孩。喂了半瓶果奶,羊羔似的小孩不再闹腾了。

“行了,不管你住几宿,都打八折。”潘泓泽一脸无奈。

瘦小女人好似要哭出来,她窝在孩子的胸口前蹭了一下脸,才站起来。她看着沙发上的背包,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单手把背包提起来。

“我来,生意不好,没有服务员。”潘泓泽拎起背包。

一股汗臭和霉味直扑鼻腔,潘泓泽下意识地噤了噤鼻子。这间房原本是库房,因为“钟点房”火爆,才把它收拾出来,胡乱地支了一张床。没有窗户通风,又见不到阳光,屋子里才有发霉的味道。只有常年得不到女人身子的民工,图便宜才开这样的房。民工们不会在女人身上花大把时间和金钱,他们只求快活一下。潘泓泽开了灯,把女人的背包放在床角处。“放心住,别看这房有味,前不久刚喷过来苏水消毒。”

瘦小女人似乎并不在意气味,她轻轻地拍打着小孩的后背,小孩的口水又把她的肩头濡湿了一大片。

“孩子多大了?”潘泓泽站在女人的身后。

女人被潘泓泽的问话吓一跳,她扭过头,愣怔了一下。潘泓泽“啧”地咂了一下嘴,看来这是哑巴妈抱着个病孩子,潘晓芸生下来就壮得像个牛犊子,想不到这个出齐了满口牙的小孩,连哭声都孱弱无力。看来不是什么土地都能长出好苗,还是粗胳膊粗腿大屁股的女人,生出的孩子健壮。自己的种子也没白撒,那个嘴馋又守不住裤腰带的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健康聪明的潘晓芸。一想到肥沃的土地是很多男人的向往,潘泓泽“咝”地一声,倒抽了一口凉气,“杂种操的!”潘泓泽骂潘晓芸她妈时,从不留情面。

潘泓泽出来时,故意给房门留个缝儿,空气流通,也好让娘俩喘口匀乎气。

起风了,除夕时贴在门楣上的挂钱,早被风吹得七零八落,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就宛若支离破碎的骨架。潘泓泽嬉笑了一声,他望向窗外。马路两旁人家的生活垃圾,都倾覆到挖开的路基里。一刮风,塑料袋和废纸片漫天飞舞,仿佛被附了什么魔咒。呕烂的葱皮菜叶的腐败味也呛鼻子,别说外来的客人不愿意住到铁路街,就连镇上的人也是绕着走。这些日子,铁路街两旁的小商铺骂声连天,蓄谋着要去镇政府告状。他们再也不相信写信了,只有不吃不喝坐在镇政府门前示威,那些吃香喝辣的官才能重视老百姓的疾苦。

“唉——”潘泓泽叹着气。过些天雨季到了,淤泥和雨水还不把挑开的马路回填啊。到时候,即便是资金到位了,又得再花一笔费用重新清理。小孩的唧唧声传出来,女人“哦啊”地哄着孩子。潘泓泽瞥一眼走廊尽头的房间,“不是哑巴。”

十年前,潘泓泽租下这间二层门市房,执意开旅馆。潘泓泽的父母不同意他在铁路街开旅馆,说铁路街破烂不堪,污水横流得像一个屠宰场。在那开旅馆,等赔本。潘泓泽苦笑,他手里的钱只能租地段不佳的门市房。再说,铁路街毕竟挨着火车站,有充足的客流。至于马路,他相信早晚得修。十年前,铁路街的马路就坑坑洼洼,灰尘直往人鼻子眼儿里钻。一过车,唏哩咣当的响声令人心惊肉跳,马路两边的居民怨声载道。有一位铁路小学退休的老教师,给镇政府写信,陈述了常年吃灰尘,还深受噪音折磨的困扰。路两侧的居民纷纷声援老教师,开小卖店的项老三说,住在这里就是活受罪,前年冬天一脚踩进雪窝子里,崴了脚脖子,在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开五金杂货店的老郭说,去年冬天的夜晚,他正在老婆身上撒欢,被一辆倾翻在门前的大货车吓得阳痿不举,光药钱就花了几千块。那以后,再也不能尽兴了。每次都心有旁骛,生怕再有一辆货车蹿进来,要了他和老婆的命。联名寄出的信,如扔进狗嘴里的肉包子。有知情人说,镇政府之所以迟迟不修这条路,就是因为这里离火车站近,铁路应该出一半资金。镇政府和铁路因为资金问题,扯了十几年的皮,始终谈不拢,路两旁的居民就只能继续生活在尘土和噪音中了。

旅馆刚开张的头一年,除了费用也能应付他和潘晓芸的生活。第二年,“钟点房”异常火爆起来,潘泓泽的脸上才有了笑容。看到高中生模样的孩子来开房,潘泓泽就会想起渐渐出落成大姑娘的潘晓芸,他没好气地斥责,不好好上课,上这儿来干啥?男孩翻着白眼不屑地说,玩呗,你提供“钟点房”不就是给人玩的吗?潘泓泽说你裤裆里的鸡巴长成了么,就玩?男孩嘻嘻地笑,说要干给他看看。男孩拿起房钥匙,大摇大摆地揽着女孩的肩膀走进房间,潘泓泽像被噎着了似的抻着脖子,那一刻,他眼睛好似失火了,颧骨上的红血丝更红了。再有高中生来开房,潘泓泽头不抬眼不睁地说,客满了。月底一算账,潘泓泽吓了一大跳,足足比上个月少了两千多块。潘泓泽咂着嘴责怪自己,那以后,他有所收敛。可是,看到成年人来开钟点房,潘泓泽的心又宛若被淹渍了。他想,潘晓芸她妈跟那个牌友,肯定觉得眉来眼去的不过瘾,就干柴烈火地跑到旅馆开房去了。一想到,老婆和别的男人在床上淫声浪语地滚来滚去,一股酸水呕了上来。

生意萧条,潘泓泽整天无所事事地捏着酒盅,就着五香花生看各地新闻。潘泓泽饭量轻,一顿饭一碗粥一个馒头就撑了。喝酒也不挑菜,一碗五香花生、一碟炸黄豆、一个咸鸭蛋,一个酱鸡爪子,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都能下酒。多数的时候,吧台上一般都是一碗一碟,碗里装着五香花生,碟里一只酱鸡爪子。潘泓泽脸上的红血丝,如同高原上人脸上的晒斑。潘晓芸她妈没跑时,说他的脸像猴腚,挂在电线杆上就能当红灯使。潘泓泽嘻嘻地笑,说都怪自己没长一口好牙,吃下去的东西消化不尽,脸色才潮红。

潘晓芸她妈一撇嘴,“不说你那牙还好,一说你那牙就来气。你那也叫牙,简直就是耗子屎。长一口耗子屎还啃鸡爪子,喘气都是耗子的尿骚和鸡屎味。”潘晓芸她妈在镇上土生土长,镇上的人都管老鼠叫耗子。

潘泓泽酒精过敏,年轻时滴酒不沾。潘晓芸被镇一中录取,为了接送在重点中学念书的女儿,潘泓泽主动要求到制粉车间倒班,那时候乳品厂兴旺得令镇上的人羡慕。潘泓泽觉轻,上夜班不困,下夜班也睡不着。他就试着喝酒,开始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身上起了一茬又一茬的疹子。潘泓泽还继续抿,一来二去,身上疹子不见了,脸却生出红血丝。干喝没意思,一上夜班,潘泓泽到头道街的张二八珍熟食店买二两鸡胗,一个鸡爪子或一小袋五香花生。人家不卖,说买这么少没法称。潘泓泽软着脸说自己就爱吃他家酱的这个味,要是不爱吃干脆就买乡巴佬得了。把张二说得心花怒放,那以后只要看潘泓泽进来,就上赶着给他装二两鸡胗一个鸡爪子和一小袋五香花生。潘泓泽爱琢磨,他拿着张二家的酱鸡爪子左看右看,下班到菜市场买来新鲜食材,自己试着做。做了几次后,老婆和潘晓芸都说他酱得鸡脖子、鸡爪子、鸡胗、鸡肝、猪蹄、干豆腐卷比张二家的可口,张二家的花椒大料味太浓,而潘泓泽酱出来的肉和花生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甜香气。潘泓泽美滋滋的笑,他越做越熟练,越做越有滋味,隔三差五就酱一锅,放在冰箱里,馋了就捡出来一盘。老婆爱吃酱猪蹄,一口气能啃一个。潘泓泽揶揄她,说哪天若是她走丢了,只要在门口放上两个热气腾腾的酱猪蹄,她闻着香味就能找回来。

“哦啊”哄孩子的声,又传了出来,潘泓泽瞭了一眼走廊的尽头,叹口气。面条早已凝成了坨,他用筷子挑了挑,幸亏放了白菜丝。潘泓泽刚挑起一筷子,一道阴影挡在门口。

“住店?”潘泓泽撂下筷子。

女人不自在地扭动了两下腰,点头又摇了摇头。潘泓泽皱着眉头,觑着眼睛盯着她。女人四十多岁,长胳膊长腿,一头染黄的头发宛若晒焦的苞米绒,乱糟糟的盘了一个发髻,一个绿色香蕉形塑料卡子恰到好处地别在头发上,使得女人看上去更加高挑,只是她的皮肤粗糙得像猪皮,高颧骨如同扣着个鸭梨。高挑女人逆光站在吧台前,脸一下子陷到背影里。看女人的穿着打扮,不可能是来会男人的。会男人的女人,眼神儿里都汪着水,女人的风情和曼妙除了腰肢就是眼神儿,女人的眼神如同叛徒,供出了女人的一切。

“大哥,招服务员吗?”女人干涩的声音,令人懊恼。

“一天也不落几只鸟,还能再雇一个喂鸟的闲人?去别的家看看,别在这儿瞎耽误工夫。”潘泓泽不再搭理她,像这样出来找活干的大龄女人,如同雪地里觅食的麻雀,多的时候一波一波的。高挑女人宛若鸭梨的颧骨上,涌上一层沙粒似的潮红。看来,这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女人,潘泓泽不再搭理她。潘泓泽自认为了解女人,与项老三和老郭喝酒时,他忘乎所以地吹牛。他说这几年钱没挣多少,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了女人。离老远,就能闻到女人身上的味道,从味道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女人。闻到骚气,这个女人需要男人了;若是闻到腥味,这个女人不是气不顺就是来例假了。这样的女人多半是个火球,只要一沾上火星子就能窜出火苗。招惹这样的女人就相当于自焚;还有一种女人什么味道也没有,鼻子再奸的狗也闻不出来。这样的女人不进盐酱,再高手的男人对她都束手无策……老郭戏谑地嘲笑潘泓泽,说他对女人这么有研究,还把潘晓芸她妈研究跑了。谁不知道女人发脾气,有腥味是来例假了——潘泓泽“嘁”了一声,说那个杂种操的,身上骚得都能熏死人,长得短胳膊短腿还想攀高枝,早晚有一天掉下来摔个半死。到时候再想回来找老子,就算她哭出鼻涕泡,老子也不要她。潘泓泽咬牙切齿地捏碎了紫花玻璃酒杯,烧酒和鲜血一起流下来。

前几年,一提潘晓芸她妈,潘泓泽就胃疼,还冒虚汗。

大概面条不废牙,潘泓泽几大口就把面条装进肚子里。他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含在喉咙处咕噜几下才咽下去。潘泓泽又拿起一个小药瓶,往手心倒了四粒白色药片。治疗痉挛的药令人口干舌燥,自从潘晓芸她妈走后,他就没断过这药。他一直以为胃口不好,都是因为没长一口好牙。有一天,他看一档养生节目,节目里的专家说,胃口不好还与情绪有关。潘泓泽想了想,自己就是因为潘晓芸她妈跑了,抬不起头,整天躺在床上生闷气才开始胃痉挛,才开始咯咯打嗝的。

“杂种操的,扔下孩子不管,自己跑外头逍遥乐呵去了,还让我落一身病。”那以后,“杂种操的”就成了潘晓芸她妈的代名词。

潘泓泽从单位下来的第三年,老婆有一天突然不知去向。潘泓泽找了一个多月,灰头土脸地拎回五斤生猪蹄。潘泓泽还打开房门,他希望“杂种操的”闻到肉香能回来。一锅油亮软烂的酱猪蹄,干巴得如被水浸泡过的硬纸壳,也没见“杂种操的”影子。两年以后,潘晓芸她妈仿佛从地底下蹿出来似的,站到他面前提出离婚。潘泓泽二话没说,拿上结婚证去换回了离婚证。潘晓芸她妈泪水涟涟跟在他身后,哀求要看看潘晓芸。潘泓泽晃了晃手里又白又胖的猪蹄,说,潘晓芸没功夫,她在家等着吃酱猪蹄呢。

同类推荐
  • 春天不谈爱情

    春天不谈爱情

    王松,男,祖籍北京。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教师、记者、杂志编辑、电视导演等。1983年开始文学写作,以写小说为主,曾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十月》《当代》《花城》《大家》《钟山》等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歌·谣》《鱼》、《动机》、《夜·色》等10余部,中篇小说自选集《阳光如烟》《蟾蜍怒放》《王松作品集》(四卷)等。迄今出版、发表小说作品1000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国内各种文学选刊和选本转载、选载。2004年曾获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中篇小说《红汞》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双驴记》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等,并被改编为电影。其他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各种文学奖项,并被改编成影视作品。2005-2008年开始从事以“后知青”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全新角度阐释和表现那段特殊历史,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大家》等杂志发表了《后知青的猪》《葵花向太阳》《一河红旗》《眉毛》《双驴记》《蟾蜍怒放》《猪头琴》《秋鸣山》《哭麦》《木鸡·竖吹》《葵花引》《我们的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同时创作有大量的小品、相声和歌词作品。小品、相声作品曾在国内央视春节晚会和各大电视台文艺晚会上播放、演出,并多次在国内获奖。
  • 雪花飘落二十年

    雪花飘落二十年

    年腊月二十六下午,李木锨冒雪回了一趟老家西李庄。雪下得不算太大,雪花却不小,一飘一舞的,有点淘气的样子,更有点喜庆的样子。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整个冬天没下一场雪,要是还不下的话,好像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李木锨所在的煤矿距离老家有三十多里路,往常李木锨喜欢骑脚踏车回去,一个多小时到了不说,还能省去许多麻烦。比如从煤矿坐汽车只能坐到县城,剩下的五六里路只有靠走路。李木锨的两只脚要是好好的,走走路也没啥,可偏偏右脚脖子好多年前在煤矿井下受过工伤,最终影响到两条腿不能一般长,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木锨偶尔才回一趟老家,不想让村人看到自己一副瘸腿样子。
  • 天涯红泪记

    天涯红泪记

    本书收录了苏曼殊的小说《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天涯红泪记》,以及改写作品《惨世界》。苏曼殊小说多以爱情为主旨,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现实阻隔之间的矛盾。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多有侠客的救危扶困的侠义精神,和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鞭挞和努力改变现实的斗争。  本书收录了苏曼殊的小说《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天涯红泪记》,以及改写作品《惨世界》。苏曼殊小说多以爱情为主旨,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现实阻隔之间的矛盾。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多有侠客的救危扶困的侠义精神,和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鞭挞和努力改变现实的斗争。
  • 父亲是条河

    父亲是条河

    肖建国,1970年生于汉江之滨,现落户于东江之畔。工作之余写小说,近年来先后在《天津文学》《长江文艺》《章回小说》等省级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小小说一百余篇。有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转载,有中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爹当兵回来那年,我刚满六周岁。那一天,我们家里像过年一样热闹。一大早,母亲就把我从床上拽了起来。那是早春,天刚麻麻亮,除了讨厌的公鸡喔喔喔叫个不停外,连太阳公公都还没有露脸呢,我自然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我像一条光溜溜的鱼,在床上左躲右闪母亲伸过来的手。母亲说,别闹了,快起来,今天你爹要回来。
  • 春风吻过你的美

    春风吻过你的美

    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翁刘丽在昌明家族中工作,偶遇了心中的老男人唐襄年,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刘丽生意失败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刘丽在最终明白唐襄年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唐襄年回望自己的前世,作者将共和国历史上那段清纯时代的爱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让人经由暗中泪水透视惨痛的历史之时,明了了作者及一代人心中隐秘的骄傲!
热门推荐
  •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老板演讲录

    中国老板演讲录

    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君子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因此,对于一个梦想取得事业成功的人来说,善于从这些成功的企业领导者身上学习到闪光点,必将受益匪浅。追求梦想,获得事业成功,是胸怀大志的人们奋斗的目标,编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收集了大量的著名企业领导者的演讲,内容广泛,包括创业、经营智慧、创新、国际竞争、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以及资本运作等共10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优秀企业家的风采。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企业家成功背后的感人故事和经营哲学,相信本书,必将给那些谋求事业成功的人们,以很好的启迪和鼓舞。
  • 加菲猫的球王路

    加菲猫的球王路

    陆浩回到10年前,高考落榜后的那段悲惨岁月,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嚣张的加菲猫。为了成为真正的人类,他只能不停地踢足球。一段光怪陆离的热血球王路,就此展开。
  •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好时光不及你

    最好时光不及你

    【青梅竹马】白沫依和李文轩相识于年少,初次相遇时,她九岁,他十一岁。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两人都正值青春年华。……而在白沫依和李文轩经过那件事,和好后的一天清晨。白沫依站在阳台上眼睛望着前方,不知是在看风景或是思考,李文轩在后面抱着她。白沫依想着开口询问李文轩,“你还喜欢我吗?”“不喜欢。”听到这三个字的白沫依明显颤抖了一下,刚要开口李文轩又接着说,“因为我爱你呀,傻瓜!”“那你为什么会爱我?”“没有理由,如果一定要一个原因的话,因为爱,所以爱……”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争骄

    争骄

    此毒为‘欲仙’!据说神仙沾染此毒都会沉浸其幻象中,含着微笑去往极乐!
  •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林月因失手打死上司,被执行枪决。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到和自己同名同姓的8岁女孩身上,并且意外得到了可随医术提高而升级的医药空间。自此,林月苦练医术,终于财源滚滚,可正当林月喜笑颜开之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是世家之女,林月彻底怒了,额,能不能早点说啊。这样自己就不用累死累活的赚钱了!
  • 指头画说

    指头画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的枷锁(上)

    人生的枷锁(上)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被公认的杰作,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本书问世至今,曾三次被搬上大荧幕,并入选了“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小就过着不幸的生活。他父母双亡,先天跛足,童年时代也在既陌生又压抑的环境中度过。当他步入社会,又经受了理想破灭之苦和爱情的伤痛。备受煎熬的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在更加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坚决前行。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菲利普终于摆脱了之前禁锢自己思想和精神的种种枷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