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3300000004

第4章 心灵咏叹调(3)

二、善拉关系。知道周围什么人对自己有用,把握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最大愿望,并投其所好。或语重心长地提醒,或拐弯抹角地告诫,或不失时机地提供信息,或以利益的交换成为“知己”。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同领导可以长篇大论,与一般朋友也可以嬉笑怒骂,放荡随和。至少在表面上,他们都活得比较滋润。

此外,与某些年轻人相比,我也感到了代沟的差别。我考虑问题往往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常被年轻人讥笑为:“你太天真啦!”他们考虑问题总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加上消息快、信息多,因而得出的结论现实而深刻。我往往看表面现象,不会把人心想得那么坏。此外,对自身的要求也羞于启齿,不会去争去拼,一两句安慰的话就会令我死心塌地去效劳。

从年轻人的谈话中,可以感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有诸多的不满、诸多的愤世,但同时,他们又有更多的适应性,并不因愤世嫉俗而拒绝享受。相比之下,我却显得麻木、感觉迟钝,随波逐流。一遇变化,一旦被利益关系纠缠,又显得惊慌失措,或自认为高尚地“超脱”。

年轻人对当今的社会现状有诸多的不满,希望早一点改变或逃离,而我或我以上的中年人,渐渐适应了周围的一切,想在现存秩序中寻求发展,而不是重新开始。我们已经取得了某种既得利益,并不希望眼前的一切都被打碎,尽管我们曾经也有过那种冲动。

(1990年12月)

人生过半的反思

半夜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不觉,引发了对自我进行剖析的思索,于是披衣伏案,记下所思所想。

以往我曾说过,自己本质上是个农民,身体里流着农民的血液。尽管在城市生活多年,上学、工作乃至来到香港等花花世界,但并没有给我的内心本质带来多少改变。我永远不可能像有些人那样精于算计,善搞关系。对于物质、荣誉、利益的追逐,总是比较被动。习惯于接受,不善于掠取。

今天饭桌上有人说我“老实”,他的语气似在褒奖,但我听了极不舒服。不止一个人曾这样评价我,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种轻视。但现在仔细想想,我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出生于一个祖辈种田的家庭,这注定了我先天就有着农民的质朴、善良,也同时继承了农民的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缺少接受挑战的抗争意识。我只知凭自己的本事,苦干劳动,争到自己应得的一份。但我又不是那种没有文化、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的父系、母系祖上都有读书人,因而我也多少承袭了一些古代读书人的传统:清高、散淡、内秀、小聪明、讲信义。

不知是由于幼时多病,还是因为少年时有一段孤独的生活,我的天性中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在日落西天、秋风乍起、白雪飘飞的时候,就无缘无故地想流泪。对于欢乐也许麻木,一遇伤感往往细细品味。如果说艺术本质上是悲伤的,那也可以说,我的天性中带有一种艺术素质。

以上说的是先天禀赋,那么我的后天教育呢?

“文革”前我所受的是雷锋式教育,“文革”中所受的是宗教式教育。这两种教育本质上没多少区别:一是要人无私忘我,不断批判自我头脑中的那个“私”,让人有一种“原罪”意识,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二是要人忍受痛苦,忍受苦刑和折磨,苦心志、劳筋骨。提倡清贫朴素,反对奢华浪费。灯红酒绿是资产阶级,贪图安逸没有出息。

中专时痴迷绘画,大学时苦修文学,进入中央新闻单位追求文章的完美。这几段专业学习和就业经历,不断在强化着一种对技能、对艺术创作、对精神境界的孜孜以求。把文章乃至文学艺术看作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是心目中的女神。尽管未创出多大成就,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自得其乐。这个时候完全超脱于物欲之外,纯粹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在追求艺术和文学时,还有一种靠本事吃饭,万事不求人,有了本领到哪儿都吃得开的潜意识。记得当年最渴望拥有的是才华,是艺术天分,是描绘画面的色彩感觉,是驾驭文章的天赋能力,渴望靠这些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尊重。

四年大学教育,整天读唐诗宋词,得到了另一项收获,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文人意识:清高、淡泊、高蹈、鄙视物欲,不事权贵,瞧不起商人。

以上基本概括了我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当然,年轻时的我还有一种不安于现状、渴望变革和出人头地,想有更大的作为的思想,但这不构成主流。

记得不知哪本书上说:从一个男孩子追求女孩子的本领,就可以看出他将来在社会上获得利益和成功的本领。因为追求女孩子需要手段,需要放下自尊。而在这一点上,我极差。过往我在女人面前基本上是失败的。不仅对女人,在其他物质的而非精神的东西方面,总体而言我表现得比较被动。往往是“守株待兔”而非主动出击。如果人家送上门,我会半推半就地接受,如果让我去追、去求、去争,则往往消极退缩。

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着中国十多年来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让我常常感到困惑,甚至不知所措。

我这个人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面对变革的洪流,我便有了无所着落的惶惑。当听到某人发了大财,心理不平衡;当听到某人在商海里翻了船,又暗自庆幸。我知道自己不是经商的料,但又时不时想做个发财梦。过去的追求已不再有那么大的诱惑力,但我又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有人在“坚守”,仍在追求自己的“崇高”;而我自认为我不是在“守”,是扔不掉。毕竟,我已届不惑,人生过了一半,大体定型。我清楚,如果要在商海中挣钱,就必须重新换个人,而我也深知自己已无法脱胎换骨。但同时,种种诱惑又继续让我不安、不平、不适应。担心依照目前的惯性生活下去,早晚会斯文扫地,羞愧难当,甚至难于养家糊口。

(1994年10月)

管窥深圳

这是一个普通的冬日。外面冷风清冽,天空呈淡青色,阳光投射到对面高层建筑的玻璃上,把一小片耀眼的光斑反射到我的身上。一棵巨大的杨树沉思般立到窗前,它错落的枝条织成一张密密的网,仿佛把我罩在其中。

我坐在窗前的写字桌边,与窗外的大杨树一样沉思着。过去的一周内,我去深圳参加了一个活动,一路上所见所闻,感慨良多。

那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来形容那里的世界并不为过。在高楼大厦间行走,仿佛置身于钢筋水泥的森林。高楼的玻璃外壳反射着银灰色的光芒;市区内大小店铺密如蜂房蚁巢;行人车辆像蚂蚁般穿行忙碌。在国贸中心的大厦里,电梯上下游走,人们争相登上这市区最高处的旋转餐厅,吃早茶、谈生意、饱眼福。大厦的每一层都充斥着各种高中低档商品,从儿童玩的电子枪到老人用的助听器,从男士的打火机到女人的香水、首饰、化妆盒,应有尽有。来到大街上,除了卖衣物、皮包、电子产品的店铺外,还有各种小吃部、大餐馆、酒楼餐厅。门口站着招揽生意的漂亮小姐,旁边还有笼里罩的、绳上拴的、池里养的、盆里放的、缸里展的各种活物,想吃什么,现宰现做。日常的鸡鸭鱼虾不用说了,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动物,这里都有。一次,我见到了关在笼里的猴子和狐狸。看多了,以为世人所谓“珍禽异兽”并不珍异。商店里、货摊前永远挤满了人,餐厅内也总是杯觥交错。成千上万的人在享乐、在消费。高级宾馆、高档餐厅、高消费娱乐场所永远不会被冷落,越是高档越是门庭盈客,那是财富、地位、荣耀的象征。假如“挥金如土”不算夸张的话,也许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真正是名副其实。耀眼的灯光从这一天的夜晚一直亮到下一个夜晚,滚滚的商品大潮就像宾馆门前昼夜不息的喷泉一样,无休无止,充分涌流。消耗是惊人的,浪费是惊人的,上百元一份的名贵菜肴动了几筷子便被倒进垃圾箱。

当然,这个世界肯定也还存在着饥饿、贫穷、绝望和犯罪的另一面,但仅就我所见到表面的一切,可以称得上繁荣,当然,这繁荣只是相对于内地而非西方发达国家。你会以为马克思所憧憬的“物质极大丰富、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已经实现。

然而,我又常常陷入困惑,思考这里得以繁荣的原因。依我孤陋的认识,我以为:这里的繁荣是建立在全国不够繁荣的基础上的,是靠全国的大市场养育的。

深圳的工业多数是加工业,是“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家靠自己的品牌、核心技术以及垄断的市场来剥削深圳,赚取高额利润。可以说,深圳合资企业的工人都是外国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他们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工作岗位上拼命劳作,尽管所得报酬远远高于内地工人,但较之外国工人却相去甚远。

深圳景丰电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线路板,开始几年连年亏损。原因在于港商把握着来料和销售两头,像卡住了企业的脖子。港商高进低出,千方百计让企业的利润为零,其实大部分钱是港商从另外的渠道赚走了。这两年,企业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情况好多了,但仍苦于“两头在外”,鞭长莫及,只能容忍人家剥削。

深圳宝电公司生产的收录机、电风扇等电器,质量都很不错,国内大量技术人员来这里,素质不亚于海外同行。但这类电子产品要自己打进国际市场,困难重重,仍需与港商、台商合作。收录机与台湾“拉索尼克”公司合作,因为人家在国外已经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只有靠他们才能扩大出口,这被称为“借船出海”,但“船票”的价钱是不低的。此外,“拉索”公司也想借宝电的“小船”驶进大陆市场的港湾,相互借船,这样就好一些。

宝电生产的电风扇质量不比国际品牌差,然而他打出“诚威”的牌子销售就卖不出去,而打出“飞利浦”、“高士达”商标,由人家来把关、人家来销售,就十分畅销。名牌是人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创业积累的结晶,尽管只是个牌子,却凝聚着大量财富。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服装、药品、食品,莫不如此。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市场已经被众多著名公司瓜分完毕。再想挤进这个市场打开自己产品的销路,就很难了。于是,只好容忍人家剥削。

一方面深圳企业被海外企业剥削,另一方面深圳人又在大赚内地人的钱。深圳市场上大多数商品都挂着外国或港台商标,尽管有真有假,但进口货充斥却是实情。在港深公路上,进口集装箱车队昼夜不停,深圳海关总是忙得团团转。这川流不息的车队和海上货轮,是深圳商品大潮充分涌流的巨大源头。有了源头还需要有疏通渠道,这滚滚商品仅靠深圳人消费,只能消费它的九牛一毛,它必须顺流而下,进广东、闯湖南、下上海、进北京、入关东。除此之外,全国各地来的旅游者、公干私务者,采购经营者、公款消费者,他们怀揣大把钞票,像“鬼子进村”、“强盗打劫”一般,把钞票花光,提回大包小包的商品。或给人代买,或自己享用。这些商品价格不菲,但式样新、外观美、牌子硬,较内地商品更具吸引力。沙头角中英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天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关系办得入境手续,来此大批采购。这里的黄金项链用小轮子缠,要多长给多长。因为时间有限,所有交易都是速战速决,不讲价格,买东西像抢一样,拿过来就往包里放,一会儿工夫,百元、千元就不见了。在内地购物,上百元的商品不知要怎样掂量,而在这儿,毛病全改了,仿佛东西都不要钱,仿佛个个像大富翁。看吧,出关时,哪个不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据当地人说,在这儿赚钱,容易得像接自来水,一年赚十万简直丢人,百万元还勉强说得过去。

由于深圳的地理位置,更由于深圳独有的好政策,它成了海外商品打入中国内地的中转站。转手一倒,财源滚滚。是内地的巨大市场给深圳提供了繁荣的养料。外国人赚深圳人的钱,深圳人赚全国人的钱,因此,全国只有一个深圳。

与深圳物质财富涌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生活的相对贫乏。夜总会、歌舞厅、录像室也许是不多的几种文化消遣方式。在这里,仿佛一切都染上了金钱的色彩,人们生活的目的就是赚钱,赚了钱享乐,钱花光了再赚。追求豪华、追求高档、追求派头,是很多人公开的宣言。人们在金钱的旋涡中挣扎、翻滚,滚累了,就喝酒、泡吧、桑拿,然后再去挣扎、翻滚……

有人说,深圳是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有人说,深圳是文化的沙漠。那么,这“文化”指的是什么?难道内地人的文化生活就丰富?谁不是在为生存而忙碌?

我想,这里所指的文化,也许是一种金钱、物质以外的追求:精神的修养、心灵的升华、感情的陶冶、道德的完善,而这些往往是与物质追求相悖的。它要求人读书、思考;要求人淡泊、超脱;要求人孤独、面壁……而深圳是一个忙碌的世界,它要求人睁大眼睛、捕捉机会,随时准备扑向任何一个赚钱的目标。它离功利的世界太近,离作为动物的人的种种欲望:口腹之欲、男女之欲、贪欲、表现欲……太近。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游泳,就要浮在水面上,而不能沉在水底。因此,我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环境很难产生伟大的精神文化,无论是诗、文学还是艺术,甚至宗教。文化的背景应当是浑雄、厚重、辽阔的,犹如大自然,小桥流水、大漠孤烟、山川河海,而非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更非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市场、讨价还价、争风吃醋。

同类推荐
  • 三十六陂烟水

    三十六陂烟水

    《三十六陂烟水》为美籍华人作家刘荒田散文精选集,书名出自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共分三辑,第一辑“落日楼头”,抒写海外人生;第二辑“白头想见江南”,描摹故国所忆所见所感;第三辑“坐看云起时”,包括读书笔记和议论性文章。作者刘荒田生长于“侨乡”台山,又在海外生活多年,思想沧桑、目光敏锐、笔触犀利。从唐人街的人生百态、新旧移民的悲欢歌哭到已老还乡的无限感慨,他的笔刻画出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许多篇章既富情趣,又发人深省,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分为四辑,主要内容讲:一辑:壮士、中秋、琉璃、垂钓、老师、长者;第二辑:关于友情、关于名誉、关于谣言、关于嫉妒、关于善良、关于年龄、最后的课程;第三辑:绑匪的纸务、智能的梦魇、文化敏感带、这样的男人、大桥的寓言、遗憾的真实、氢弹的部件、乱世流浪女、裉色的疑问、膨胀的雪球、心中的恶狼、为自已减型;第四辑:灯下回信、掩卷沉思、秋千架。
热门推荐
  • 无畏的我们无畏的青春

    无畏的我们无畏的青春

    那年为什么在我决定离开你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却变得复杂了起来……
  • 超脑特勤组

    超脑特勤组

    “李想,作为一个特工,你觉得什么技能比较重要?”“拍马屁!”“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拍领导的马屁——特别要看准领导的爱好,喜欢钓鱼的送鱼竿儿,喜欢乒乓的送球拍儿,喜欢美女的送照片儿,喜欢我的送……额……”
  • 白娘子要休夫

    白娘子要休夫

    “姐姐,许仙又去捉妖了”“姐姐,许仙要挂了”“姐姐,许仙又进入轮回了……”“啊?姐姐,这休书不会是给许仙的吧?”“嗯哼!”……白素贞仰天长叹,当年那个手捧七彩灵蛇蛋痛哭流涕的昊天帝到底去了哪里?难道是轮回镜作妖?……为毛进入轮回的许仙很想拍飞他?那个谁?曦女……你来凑什么热闹?嘿嘿,九世轮回,当然是来看你如何休夫哒?西湖断桥的娘子大人,许仙来也!
  • 窈窕醉

    窈窕醉

    戏文中常写,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十有八九是白头偕老的好戏。叶盼香却道,自古钟意之事难全,她肩负着难以言说的使命,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活在别人的故事,他人的伏笔里。她走着早已望得见尽头的黄连路,心如止水,却不想枯萎的早泽繁花竟还能萌芽出青涩别扭的爱恋。芳心暗许,情投意合,她觉得既羞耻又曼妙,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却不知早已落入了他人的圈套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平凡二字,其容易不如其名。PS:矫情文,侧重生活,架空。
  • 绝色逃妃

    绝色逃妃

    她真是衰神附体,穿越的第一天就被采花大盗劫持,当晚就被采了个彻彻底底(宁晓瑜百思不得其解,咦?怎么会有采花大盗还是童子鸡的)第三天就被逼着跳崖,还好老天终于善待了她一回,遇上了一名绝世俊男…只是,这绝世美男太孔雀了,麻烦事还一大堆,貌似还有生命危险?她宁晓瑜可是将独善其身当座右铭的,当然是…卷了包袱跑路。可谁能告诉她,身后这些各色美男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连她那个从未谋面的王爷老公都跑出来凑热闹?场景一:【王爷】(面无表情)跟我回去呀呀个呸的,当初珍惜我的话,也不会害我被人掳走了吧?现在你摆出一副捉奸在床的脸给谁看?【王爷】(还是面无表情)我登基之日立你为后谁稀罕……那个,后宫都有些什么人?【王爷】(仍然面无表情)只有你呀呀个呸的,明知我天生领袖相,你居然不放人给我管?那我把他们都带到后宫去。(纤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身后的美男一个不落)场景二:【小美男】娘子,我们终于成亲了夫君,春宵一刻值千金,废话就别说了,我们快点歇息吧!(流口水ing,开始脱衣)【小美男】可是…我刚才在大厅,好象看到了你前夫不可能,你眼花了。(脱肚兜)【小美男】啊…屋顶上有人,好象是你前前夫哪里(抬头,明明没有!狼扑)【小美男】啊…窗边走过的,好象是你前前前夫哪里(回头,明明没有!)你看错了!(狼吻)【小美男】(惊恐)我能肯定我没看错,他们…他们…已经站在床边了。(石化)*本文美男多多,女猪有点腹黑、有点无赖、有点凉薄,现代人的通病她大多都有,但保有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收藏】+【推荐】+【留言】是紫紫更文的动力哦!*【强强力推荐】紫紫的新文佣兵女帝【强力推荐】紫紫的完结文相公不在多相公多多多【热烈推荐】朋友的文七色果《桃花挡不住》轻穗泡泡《养妖为夫》妖娮《金枝御群夫》浅水的鱼《恶魔硬上弓》谢谢亲爱的梦玘帮忙做的封面!再推荐一下玘玘的新文《邪夫宠妻》
  • 永恒大魔主

    永恒大魔主

    界民崛起,天下屠戮。无限火力,步伐如风。异界结合,灵魂交融。如果凭空多别人一生的记忆,我还是我吗?我到底是男是女,不敢确定!
  • 第一次做恶毒女配

    第一次做恶毒女配

    哪个恶毒女配有我这么凄惨的!?一睁眼就被打的半死不活,外加羞辱毁容。
  • 重生之上帝请开窗

    重生之上帝请开窗

    上帝在关上你一扇门的同时,总会为你开一扇窗而窗外,是久违了的阳光
  • 我家女神超帅的

    我家女神超帅的

    【爽甜文+女强+互宠+娱乐圈+商业+女主帅炸天不圣母】一拳头将小偷撂翻在地,肖柒面无表情:以后给老子当个好人!懂?系统:叮——对方绝望值+10,扣除宿主生命值10小时,请宿主注意用爱感化他人。肖柒:……哦。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日.天.日.地的中二少女肖柒意外绑定了不做好事必须死系统,还附送一只‘未来大反派’。肖柒:……在‘反正无聊那就玩玩’的心理下,七爷第一步进入娱乐圈,开始宣传;第二步打进商业圈,资金辅助。在此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步步成神。男人低笑轻喃:劳逸结合才是真。七爷转身就跑,去你丫的劳逸结合!明明当初还是一瘦弱,怎么摇身变成了一只大尾巴狼!系统:说了是大反派……
  • 我的盟主

    我的盟主

    户外小直播文青,在一次户外直播时,莫名其妙来到异世界,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穿越异世界也就算了,关键是怎么来到武林盟主的房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