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800000204

第204章 凯旋-11

对于年轻主将态度恭敬的主动问询,小早川隆景似乎也有些意料之外,但表情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内心的波动,只是略扫了一下其他各位将领的神色,沉默了一下后,便谨慎地郑重答道:“各位所说,都有道理。这议和之事嘛……若诸位意见尚未统一,不妨暂缓此事。待请示了太阁殿下之后,再做定夺也无妨。”

听到这话,无论是“武功派”的加藤清正和黑田长政,还是“文治派”的石田三成与小西行长,谁也都无话可说。同时,心里虽然都暗暗骂一声“这老狐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眼下这种局势,小早川隆景的这种保守的处理方法,反而最不太可能受到什么反对。何况,若论名望,小早川隆景也是日本国内举足轻重的“五大老”之一,地位高于一般大名,在如今征朝鲜的诸位高级将领之中,也就仅仅次于既是太阁殿下养子、又同为“五大老”的宇喜多秀家。无论是“文治派”、“武功派”,也都不会轻易出言反对其意见。因此,小早川隆景的这一提议,不仅很快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中立派的支持,争执不断的文、武两派也都顺应形势,表示同意。

“小早川这老狐狸……!”见小早川隆景的意见一出,就轻轻松松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而且还不需要担负任何责任,宇喜多秀家忍不住在心里咒骂了对方一句,但面容上却依然是一番诚惶诚恐受教了的表情,而后作为总大将,宇喜多秀家站起身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要西!那就按照小早川大人的话,将此事呈递太阁殿下定夺吧。同时,”说到此处,宇喜多秀家又顿了顿,平淡无奇地补充了一句:“既然要呈递汇报,总要先弄清大明开出的价码条件嘛。小西大人,就拜托你先和明使接触、招待一下吧……”

说罢,宇喜多秀家若有若无地轻轻扫了一眼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随即便宣布军议结束。

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自然明白宇喜多秀家的意思,用默契的目光回复了已经准备离席的宇喜多秀家,心中也多了一份欣慰。毕竟之前没有白白支持这小子,关键时刻,看来宇喜多秀家还是向着自己这方的。毕竟,要向太阁殿下汇报,总得先弄清大明议和的条件吧,因此,宇喜多秀家的那最后一句话,听起来也是合情合理。不过,有心人自然也明白,这等于是不仅先不动声色地给了“文治派”的小西行长以主持议和的大权,为后续的正式议和铺平了基础,还将整个事情的发展引向了议和的方向。

也正是因此,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人也随即起身离席,愤然而去……

众将很快也都已跟着纷纷离席,只有小早川隆景,默默琢磨了一阵,皱着眉头,悄悄地叫过了自己的亲信侍卫,低声嘱咐道:“自今日起,凡轮到我军出城巡逻,兵力一律加倍,暗中加紧提防。明白了吗?”

“哈……哈衣!”亲信侍卫愣了愣,但随即立刻领命。

在小早川隆景的心里,总是隐隐觉得明军的这次议和恐怕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毕竟,几十年的戎马岁月,尔虞我诈早已看遍,小早川隆景自己最大的心得就是,越是风平浪静之下,越可能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驶得万年船。虽说现在明军伤了部分元气,后勤补给也可能出了问题,此时要求议和也算是合情合理,但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小早川隆景依旧认为,根据自己对李如松这个对手其性格和用兵风格的了解,这绝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接受妥协的人。如果这次“议和”和上次平壤的一样,都是缓兵之计的话,提防敌人的偷袭,就很有必要了。加强自己巡逻队的兵力,也等于增加了提前发现隐患、甚至擒获敌人的可能。如果可以再次建功,对于小早川家来说,或许又是一次进一步提高地位、扩大领地的机会。

在五大老之中,小早川家的领地实力是相对最为弱的。眼看太阁丰臣秀吉年事已高,国内又危机四伏,此次征朝一旦失败,丰臣秀吉再撒手西去的话……历经无数腥风血雨的小早川隆景,似乎已经看到了不远的未来,将在日本国内爆发的一次新的大动荡……只愿,我小早川家可以在那之前积蓄实力,多少增加些胜算吧……

如此想着,小早川隆景也缓缓起身,踱步而出。

……

而另一方面,对于倭军内部的各种争论与决定,作为议和使节的沈惟敬当然一概不知。

自从进入了汉城城门以后,沈惟敬就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也不管周围投来的是否是鄙夷、敌视、怀疑的目光,沈惟敬自己倒觉得,似乎又终于找回了些天朝使臣的感觉。

“呵呵,没想到。峰回路转,他李如松也有再次求到我沈某人的时候。”沈惟敬骑在马背上,半眯着眼睛,任周围喧嚣声不断,但心里却独成一个世界,正在回忆中自得其乐。自打平壤“议和”成功后,在义州撞上了李如松这个瘟神以来,沈惟敬几乎天天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状态下。眼看着明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自己的议和大计被彻底废弃,沈惟敬直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偏偏这李如松也不给自己机会回去京城,向派自己来的兵部尚书石星石大人告状说明,反而直接将自己扣在了大明远征军中,软禁了起来。一直到碧蹄馆李如松马失前蹄、栽了跟头,沈惟敬才又看到了一丝一显身手的机会,只不过,自己一不留神流露出的期待,反倒更多地招来了无数明军将士愤恨的怒视,弄得沈惟敬天天进出之时也是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心神不宁。

直到李如松再次传召自己,临时任命自己为明军的“议和”使节,授权其“出使”汉城,全权负责和倭军议和事宜,沈惟敬才感觉到风雨似乎终于过去了,自己又再次见到了一丝彩虹。心中澎湃不已的沈惟敬,当时甚至瞧着一向死板刻薄的李如松,都显得对方有些慈眉善目起来。沈惟敬也不做过多要求,不仅对肩负议和一事当场领命、满口答应,告辞之后,更是次日一早便仅仅带着自己新近买下的一个仆人——沈六,两人两马就直奔着足有数万倭军盘踞的汉城,兴冲冲地出发了。

即便是现在身处倭军的层层包围下,沈惟敬依然觉得,自己的好运气终于又回来了,不仅是李如松面对着棘手的倭军开始要求助于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倭军陷入朝鲜这个大泥潭、进退不得后,恐怕也在找着台阶下、捞一笔就走。如若自己此番议和成功……

想到此处,骑在马背上的沈惟敬几乎忍不住要咧开嘴、直接笑出声来。

而这时,一个传令兵忽然从正面快马奔了过来,来到护送队伍面前,勒住缰绳,朗声喊道:

“宇喜多大人有令!明国使臣一路劳顿,先请其到专为大明天朝使节安排的高级馆驿歇息。”

负责护卫的众倭军领命后,随即调转了方向,朝着汉城中原本专为大明使节准备的高级馆驿方向行进。

“老……老爷,倭军不会是直接拉着我们去……去刑场吧……”沈惟敬身后的仆人沈六不怎么懂倭语,一见倭军开始转向,立刻慌了神,忙六神无主地向着沈惟敬问道。

唉,沈惟敬心中深深叹了口气,回想着上回跟自己一同深入平壤的两个随从——唐卫轩、孙世禄,再看看身后这个哆哆嗦嗦的仆人沈六,沈惟敬忽然有些怀念当初的那两个人了。尤其是唐卫轩,这小子虽然也给自己惹了不少事,比如当初在平壤城中的练光亭,但总得来说,还是起了不少积极作用,甚至还化解了一次暗藏伏兵的生死危机。孙世禄嘛,虽然稍逊一筹,但形象上倒也是个合格的随从,未曾坠了大明的威风,也没给自己这个使节丢脸。至少不像身后的沈六一般……

若不是看在此人手脚麻利、任劳任怨,是个好仆人,这次出使又走得急,沈惟敬还真想再带上当初的唐卫轩和孙世禄一起来的。

唉,算了。反正谈判桌上靠得也是自己,别人来得再多也没什么用。沈惟敬如此想着,继续气定神闲地由重重倭军精锐护卫引着,一直到了馆驿。

到达大明使节专用的高级馆驿后,沈六才确信了倭军不是直接将自己拉去刑场砍头的,多少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开始忙前忙后地张罗起沈惟敬的起居来。只是,沈大人爱喝的龙井茶还没泡好,就见馆驿门口的卫兵喊了一嗓子倭语,似乎是在通报什么。而后,一队衣装华丽的倭国武士就径直进入了馆驿……

心惊之下,沈六甚至忘了照看正在泡的龙井茶,只想赶紧跑回屋里,紧急报告给沈惟敬知道。可谁知,脚步还没移出半步,沈大人便已经三步并作两步、主动迈出了屋子,满脸热情地迎向这波刚刚进来的武士,不仅笑容满面,而且更像是盼来了自己多年的老朋友一般,直接用倭语问候道:

“小西大人,久别重逢,见小西大人红光满面、如此精神,沈某甚是欣慰啊!”

来的那一拨武士中,为首一人也是同样一脸热情、熟络的表情,应声问候道:

“彼此彼此,和沈大人多日不见,久疏问候,得缘再会,真乃幸哉幸哉啊!”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江山在手,美人我有。写江山战争的多了,就来写写美人,写写武功与江湖,来一次艳说。一觉醒来,本是太子的赵桓换了了千年后的灵魂,拥有了千年后的思想,他要改变命运,不想做那个倒霉短命的宋钦宗,于是,武功来了,美女来了。金国来了,要抗争与征服;西夏还存在,要灭掉;吐蕃也要收复;还有小小的大理,也要收归版图。高丽还在叫嚣,倭寇竟然横行,这让拥有超越时代千年思想智慧的他怎么忍受得了!这里有才华横溢又昏庸无能的宋徽宗,有艳名流传千古的李师师,有尊贵艳丽的皇后,有权倾天下的宰相蔡京,有流芳千古的文人骚客,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诸将。*********************************以下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对本书有建议的可以和我提。加了一个的请不要重复加。群1:45193340
  • 这个大宋不科学

    这个大宋不科学

    我当过判官包黑子的邻居,偷吃过东坡做的肘子,看过洞宾三戏白牡丹......咦,刚刚那个从身边走过的人,他看上去很像狗?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 簪缨世族

    簪缨世族

    扬鞭炎山,剑出留善,八千里河山踏遍。我自饮马月湖畔,复歌棠棣右江岸。挽江山,披赤血,复百战。刀山火海亦从容,白骨横天亦从容,何人教我肝胆恫。踏我袍泽血与肉,与我袍泽死生共。热血儿,岂畏死,山河重。
热门推荐
  • 农门贵女傻丈夫

    农门贵女傻丈夫

    江九月穿越了,穿到了一处绿树成荫的小山村。破屋烂墙,没油没粮,有个老娘,病的!才醒过神来,上山采药却采来一个长相过的去智商不过关的男人!怎么办?清泉眸光湛湛:我饿——九月一指木柴:劈一捆柴换一碗饭,去。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不就是破屋烂墙没油没粮吗?好!且看她一双巧手如何创业发家,带着母亲走上康庄大道,栽好梧桐树等个金夫婿!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梧桐树没有引来金凤凰,反而引来一群如狼似虎的亲戚和凶恶威武的大汉!大汉:混账,你居然敢让我家主子给你干活?九月昂首:不劳动的人没有吃饭的资格。大汉:你这个女人心机深沉,放长线钓大鱼,你到底给主子施了什么妖法,让他呆在这里不离开?九月瞪大眼:冤枉!我可是受害人,分明是他先赖上我的!
  • 清流萧总别样暖

    清流萧总别样暖

    她在岁月的长河中悟出一个道理:众生皆苦,唯有自渡。佛家讲究渡人渡己渡众生,而她只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小女子,能渡自己就不错了。她心心念念地等一个人,果然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苦海无涯,她的摆渡人究竟是谁?他是名门世家之子,总裁中的一股清流,腹黑多金又痴情。情史空白的他不知情为何物,直到心系之人离开,他才知道思念成疾不是说说而已。欠她太多,只能用一生的宠爱来偿还了。那么,要怎样才能把她哄回来呢?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重生废材:傲娇夫君笨笨妻

    重生废材:傲娇夫君笨笨妻

    别人穿越都能活的很好,可她一穿越过来就被拆穿身份。没成气运之女得神器,得神兽,踏上人生巅峰迎娶高富帅还差点被家人所杀。跄踉逃离,别的没带就带上日日欺压她的傲娇狗大爷。“不会煮饭,不会炒菜,连简单到吃饭喝水的修炼也不会。世间怎么有你如此蠢货?”傲娇狗大爷嫌弃道。“我是什么都不会,有本事今晚不要上我的床。”林兰馨一击致命。
  • 管理是金:有效管理全书

    管理是金:有效管理全书

    本书建立了若干套企业管理的规范样本,简洁清晰地将管理企业所应涉及的各个方面做以系统整理,将经理人可快速使用的管理理论、方法汇编成书等。
  • 某大学生的异界生活

    某大学生的异界生活

    震惊,某大学生竟然刚穿越就死了,然后又活了!这种标题党般的事感觉不该做啊……虽说差不多是这样。在下罗马,一名穿越异界的大学狗,三观正常,性格正常,家中有父有母,没有桃花劫加持,活的平和,却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剧情向异世界生(苦)活(逼)小说,努力开发脑洞给你一个正常大学生在异界最真实的生活体验。额……当然,像在下这么苦逼应该很少见……
  • 绝世武王

    绝世武王

    家族次子叶晨,遭受表兄陷害,大难不死果然有后福!获得了超强的图书馆系统!自从天下功法在我手,谁跟匹敌与争锋。
  • 皇上夫君要抱抱

    皇上夫君要抱抱

    她是21世纪音乐学院天才,因一架古筝穿越,成为尚书府不受宠的大小姐。为寻琴,她与狼为伍小心翼翼。一场宫廷夺权的阴谋,她被卷其中,无法抽身。在众人眼里,她是由宫女勾引而上位的心机婊,下贱做作。然而,在他的眼里,她却是他的心尖宠,掌中宝。人人都说他是中了邪,才会对一个身份低贱的她宠之无度,没有下线。而她却希望,他能远离,不要将她卷入阴谋安心寻琴。某日,有人对她深情告白,扬言要将她弄出宫从此逍遥一生,她点头如捣蒜。于是,某男坐不住了,将她压在身下,风雨过后质问。“还敢不敢跟人出宫逍遥?”她如受惊的小鸟,将头摇成了拨浪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素问识

    素问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