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100000006

第6章 步步为营,成功不会一蹴而就(1)

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急于求成可能会一事无成

一位朋友写邮件给我,说他很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问我应该如何做。我将自己的创作经历整理了一下,并给了他一些具体的建议,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要看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名著,以增加知识量,增长见识,培养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当你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知识储备量时,再去看一些文学理论书籍,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在这期间,每周试着写至少两篇文章,篇幅长短不要紧,但要力求真挚。这样坚持两年后,可以试着写写长篇小说。

我还给他列出了一些中外名著,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让他按照书单仔细地看下去。我告诉他,这些书必须慢慢地看,一个月最多看两本,但必须要细读。写的每篇文章也不能敷衍了事,而要认认真真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半年之后,这位培养朋友兴奋地告诉我:“我开始写长篇小说了,我有好多想法,我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写出一部传世之作来!”

我看着他斗志昂扬的样子,问道:“那么,我推荐的那些书,你都细细看了没有?”

“那太多了!我真的没办法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我要写小说,还不如找找现在最火的小说看呢。”他不以为然道。

“好吧。那你每周练笔了吗?”

“我要写的是长篇小说,写那些小文章,离我的目标也差得太远了!”他回答。

我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说:“那祝你早日成功!”

后来,这位怀着豪情壮志的朋友开始了他辛勤的耕耘。他一边在往上搜索同类小说作为参考,一边快速地写着小说,才一个月,就写了差不多三十万字。他拿着这未完的稿子开始去各大出版社敲门,结果总是被退回,因为出版社认为他写的东西“毫无章法,文笔惨淡”。受到这个打击之后,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找个小说网站签约。遗憾的是,连这也不顺利,小说网站的回复是“结构不严谨,故事毫无新意”。

他只好再度求助于我。而我早料到了这种结局,于是将最开始发给他的那份邮件打印了出来,递给他:“你可以不按我的建议去做,不过一定要脚踏实地,因为写作是一件绝对不能操之过急的事情。”

这一次,我相信他是按照我说的,一步一步地去做了,因为两年后,他已经在一些闻名遐迩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当我们手中捧着一本本文学巨著,对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绝妙的语言感染力所打动时一定都希望能够有朝一日也创作出这样一部传世佳作。也许我们想要成功的心太急切了,又或者是我们低估了这部著作的文化底蕴,恨不得马上下笔去创作。然而,当我们一遍一遍地阅读自己所写的东西时,才发现自己鞭长莫及,也只能望洋兴叹。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手里这本著作,可能是作者花了一生的心血创作而成。曹雪芹先生作《红楼梦》花了近十年时间,歌德创作《浮士德》用了整整六十年;司马迁坎舛一生,才作成了《史记》;钱钟书在艰难的生活里,才写出了《管锥编》。我从来没见过那位作家之花两三个月就能够成功的,即使有,也多是经过大半生的锱铢积累,在一瞬间将思绪泻于笔端。可以说,一部字字珠玑的作品,不可能通过一时兴起而创作出来,而只有一步一步细细地去创作的东西,才能成为永恒之作。就像英国作家毛姆所说:“每个人都会一目十行式的阅读,但是,既采用这种跳跃式阅读方式又不受损失,那是非常难的。依我看,即使这算不上天赋和才能,也是曾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经验而来的。”

写作是如此,工作和生活更是如此。

我们总是想着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想要改善生活条件,恨不得一年就变成富豪;想要学钢琴,恨不得两天就变成钢琴家。人们太急于求成,不愿意在“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的路上过多逗留,恨不得瞬间到达终点。殊不知,让我们收获最大的,就是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即使到达了终点,内心一定也会空落落的。其实呢,“在路上”的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何必这么早就想解开生命的答案,这么早就想着得到一切呢?在路上,就这样慢慢地走着,人才是自由的,才是随意而恣肆的。成功是无比美妙,可是再美,也美不过那种带着期望一步一步地靠近终点的感觉:“瞧,我又进步了。”得到,在某些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失去——你不再有与之相关的经历了,你不再有期望了。

有许多进入演艺圈的人,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扫帚”地奋斗着:这部片子还没进入角色,就开始计划着下一步电影;才一拍电影,就急着闯入音乐圈,开始唱那些听一遍就腻了的“口水歌”;声音都没调整好,就开始出专辑;病句连篇,也开始写书。他们太渴望成功了,也太害怕被人赶超:别人又出专辑了,别人又办了好几场音乐会了,别人成了国际影星了……还不趁着年轻赶紧做出些成绩,一切都晚了!

没错,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不过,一个急功近利、毫无底气的名人,也总是被人拉到风口浪尖上,成为众矢之的。而这样的人,一般很难翻身,因为大家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你只是浪得虚名罢了!那么,为什么不先扎扎实实地专攻一个方面,等自己基础打牢了再攻另一面呢?我想,许多人名人只是红极一时,花开一季,也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一步步地去走吧。

小时候,我和父亲一起去山上打猪草。我背着小背篓,父亲背着大背篓,打完满满的两篓子猪草就往回赶。我调皮好动,又想着家里的猪该饿了,于是蹦着跳着飞快地朝家里跑,而父亲则一步一步地走得很慢。我一边跑一边叫着:“慢腾腾的爸爸,慢腾腾的爸爸。”爸爸在后面大声说道:“慢点走,能够背一篓子猪草回家;快点跑,只能背半篓子回家。”我不懂他的意思,回头一看,虽然我走得比较快,但是猪草都掉在了路上,我还得重新回去捡到篓子里,再出发时,反而赶不上父亲了。

父亲后来对我说:“凡事稳当才是最重要的。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一砖一瓦,筑成大厦

许多对写作感兴趣的朋友都请我推荐一些书籍,可是当我依照他们的要求列了书单,他们又拿着摇摇头:“这样一本一本地看,怎么可能看得完?有没有什么速成的书,像那种秘诀啊什么的?”其实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当我们接触一个新的文化或者技艺,我们首先想的并不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去摄取知识和学习技巧,而是如何以最短的速度,一气呵成地达到某个高度。我们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恨不得变成该领域的佼佼者;我们的行动又是如此轻浮,怎样也沉不下脚步去慢慢地走。

我想起很久以前的自己,也有过这样一段时期。当时的我特别迷信诀窍之类的书,好像找到了那样的书就等于已经得到了成功。

我是如此喜欢寻找捷径,以至于收藏了不下三十本有关“诀窍”、“速成”、“窍门”之类的书。我为自己的小聪明喜不自胜,并充分利用自己占得的“资源”,看得津津有味。我满以为自己已经通过广泛涉猎变得博学多才了,因为我看了那么多书,我的书桌上堆满了什么《国学全知道》、《每天十分钟通读历史》、《每天只需5分钟,教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等,我得意洋洋地和别人一起讨论这些方面的知识,可是讨论期间,却发现自己只懂得一点点皮毛,甚至连这点皮毛都记得不清不楚,错误百出。尴尬之际,我骤然明白,原来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捷径,都得一步一步地来。

如果你硬要跟我讨要诀窍,我只能回你四个字:脚踏实地。的确,所谓的秘诀,都是希望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是这种事情完全不存在。当然,成功的技巧也是有的,但那只不过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总结出来的,但是这些方法和技巧可能只适用于他们自身,而并不是普遍的规律。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写文章时喜欢放着轻音乐,让自己进入状态;而另一个朋友在写东西时则需要非常安静,否则就会心不在焉。

那么,成功的秘诀也就可以总结出来了:踏踏实实地去学,去做,然后在过程中总结最符合自己现实情况的方法。

台湾畅销书作家吴淡在还是一个小编辑时,向她的老师林清玄请教写作的方法。她告诉老师,自己虽然已经写了好几本书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心应手,有时候甚至会忽然卡住,写不下去了。林清玄听过之后对她说,他自己每天都会至少写上三千字,并已经将这种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

听了林清玄的话,吴淡也学着他的方法,每天都写上两千字。有时候,她实在写不出来,便整理一些访谈的稿件,或者编一些故事。久而久之,她渐渐地成为了颇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也有许多年轻人向她讨教成功的秘诀,她说,只有最笨的功夫才是最有效的,那就是日积月累。而这最笨的功夫,反而是最聪明的做法。

世界上的大师很多,文学大师、绘画大师、音乐大师,数不胜数,不过,他们中有天赋的并不多。这些成功的大师们也许拥有不同的技巧,但是都离不开他们一步一步的努力。也就是说,步步为营,是他们最一致的方式。

我认识一个画家,他已经举办了十几次个人画展了。当人们问他成功的诀窍时,他说:“小时候,我兴趣非常广泛,性子也非常急躁,而且非常要强,什么都要争第一。绘画,弹钢琴,打篮球,长跑……甚至只是用橡皮泥捏小泥人儿,我都要比别人强。然而,这又怎么可能呢?于是我灰心丧气的,反而什么都做不好了。”

“后来,我的父亲知道了我的烦恼,便准备了一大堆玉米,让他我用手移到仓库里。我虽然不知道父亲的意图,不过还是照做了。我哪里愿意一根两根地拿啊,那样做也太没效率了。我蹲下来,张开两个胳膊就开始抱那些玉米。其实,刚刚抱起来的时候,玉米还是很多的,大概有五六根,可是当我一站起来,就掉得只剩下三四根了,我再走两步,就只剩下两根了。于是我只好转身回去,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

“父亲看我这样来回数次,便叹了口气道:‘瞧,你就是这样,性子太急,恨不得一下子搬完所有的玉米。你个子这么小,这怎么可能呢?如果你每次只拿两三根,既稳当,还走得快,说不定现在早就搬完了。’不要总想着找捷径,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来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亲的话一直影响着我,我开始变得沉得住气,再也不想着一下子达到某种成就了,而这样,我的进度反而更快了。后来,我发现自己对绘画的兴趣最浓厚,于是便每三天画一幅画,其实最开始只能称得上是涂鸦,不过后来我的技巧却突飞猛进了。现在,我创作一幅画可能要花上整整一周,因为好的作品更不能操之过急。看,你手边这幅《山河映日》,就是花了一周完成的!”

看着眼前这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在感叹画家底蕴深厚、功力非凡的同时,对他的人生观也非常佩服。

每一个成功都是由无数小事情积累而来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又有谁能做到呢?就拿开车来说吧,我见过许多女性朋友的车技,那简直是令人心惊胆战,坐在副驾上的朋友总是会为她们生疏的技术捏一把冷汗,无论交通多么流畅,她们都有可能追尾,我甚至怀疑她们是怎样拿到驾照的。她们好几年都不会将车稳稳当当地停在那个四四方方的停车位中,有些甚至每次都要求助于停车场旁边的保安。有一位男性朋友甚至说:“女人天生就是开不好车的。”

那些女性朋友告诉我,当时为了成功考到驾照,拼了命地学车,只要考过就行,才不管底子牢不牢呢,上路之后再熟悉就好了。不过,拿到驾照后由于工作忙,或者自己本身就没有车,她们也就很少自己驾车出行,这样一来,也就始终不能熟悉开车的技巧。有一位朋友是个例外,她自己没车,却开得非常好,有时候我要接重要客人时都会请她帮忙。她是怎样学会如此熟练地驾车的呢?原来,在她拿到驾照之后,就自己租车出去,朋友一起出去玩时她也主动要求当司机,有时候连回老家也自己开车,久而久之,她也就能够得心应手地开车了。当周围的女性朋友埋怨开车是个困难活儿时,她总是说:“谁说女人开不好车了?不过就是个铁疙瘩,多练练也就好了。”

哪有什么事情是谁天生就做不好的事情?再难的事情,一步一步慢慢地去做,也就简单了。即使是天资聪颖、勇气可嘉的男性,也不可能一拿到驾照就能在路上轻松地畅行,他们都是慢慢地练出来的。想做大事的人,不妨学学我这位女性朋友顽强坚毅的学车精神,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定没问题。

在你的地图上标好前进路线

我有过许多目标,大到创办一家国际文化公司,成为世界级的演讲家;小到成功跑完一万米,成功减掉十斤肉。这些目标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如何去计划了。

上大学时,我跟同学夸下海口,说要在学校运动会中拿到一万米长跑的冠军。说实话,虽然我本身就有运动天赋,也热爱跑步,不过念书时由于太懒散,也很少训练。当时离运动会只有两个月了,想要成功跑完一万米对一个女孩子来说都并非易事,更何况还要拿冠军,这也太不靠谱了。

同类推荐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读人术

    读人术

    瞬间掌握对方心理密码,洞悉人际交往法则!学会读心术,给了大家一个从侧面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在不动声色之间就能了解、认识对方的本性,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胸有成竹。最起码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能力胜过学历

    能力胜过学历

    《能力胜过学历》: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越好的技术人员,越不敢活用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层次和高度,没有一个恰当的学历,你再强的能力也往往不被人所发现。而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和足够的能力,再高的学历最终仍逃脱不掉被社会淘汰的命运。本书就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让人们明白经验和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这一点。本书是一本职场励志类的智慧读本,在职业的发展道路上,学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但是也会互相影响,高学历的人应该避免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弊端,而低学历的人群应当更注重实际技术和经验的掌控,让人们都能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穿越回到唐朝

    穿越回到唐朝

    二十一世纪高材生韩立穿越回到唐朝,续写一幅盛世大唐。
  • 身为无能力者

    身为无能力者

    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武力点就不被当作人看待。而主人公(迪原·蓮)作为一个没有武力点的无能力者来说,这是一个地狱般的世界。他将如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呢?
  • 游侠郭解·剧孟

    游侠郭解·剧孟

    本书收录了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的两部武侠小说《游侠郭解》和《剧孟》。《游侠郭解》1958年9月9日至11月14日在广东《羊城晚报》连载,全,有赵崇正插图27幅。《剧孟》1957年5月17日至7月21日在上海《新闻日报》连载,有董天野插图数十幅;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一册,有董天野插图八幅,扉页书名下标有“游侠列传之一”。
  • 超级精灵王

    超级精灵王

    这是一个群星陨落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搞笑的精灵胖子莫名其妙陷入了一场神秘漩涡,看这个胖子如何一步一步咬着牙向上爬,最终把这个世界踩在脚下!
  • 器魂系统

    器魂系统

    世界三大实验,引动了维度交融,前生险些战死沙场的夏启山,被从天而降的天碑融入体内,最终在2000多年后的末世重生,拥有了神奇的器魂系统,继承了天碑的诸多神异。在末世中,进化,强大,生存,继而发现天碑的最终奥秘。
  • 从崩坏学院开始的二次元

    从崩坏学院开始的二次元

    主角从崩坏学园为主世界顺便去其他世界开后宫的故事(练笔,更新不确定)
  • 大朝天下

    大朝天下

    “我就是利用你了,又如何?”她咬着牙,瞪着眼睛,故意露出一副厌恶的表情。他愣了一瞬,然后勾起了嘴角,“小言儿你一点也不乖呢,你的小手已经出卖你了哦。”她脸一红,见谎言被揭穿。
  • 深情史

    深情史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
  •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彩泥游戏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彩泥游戏

    捏彩泥是一项动手又动脑的手工游戏,需要宝宝结合手、脑、眼,通过想象和观察塑造形象,再运用工具和双手进行彩泥创作。这种游戏能够让宝宝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变得更聪明。本书集合了上百个可爱的彩泥形象,有生动可爱的小动物,有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还有形象逼真的人物,这些形象都采用真实拍摄的方式为读者一一展示,易于宝宝和家长学习。
  • 我的网上日记本

    我的网上日记本

    上了一年半大学了,近来闲得无聊,想记点日记打发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