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1000000007

第7章 打头的

大年初一,看着仨一帮儿俩一伙儿来来去去的拜年,成仁想到,这是紧接着昨天晚上“灯笼街”的。三十晚上,灯笼满街筒子;初一白天,人满面春风。

晌午一过,郭守义来了,还提来了两条鲤鱼。成仁父母说来拜年就拜年,还拿礼干啥。守义讲了遭狼的事,说想让成仁今天就上工,好跟他一起经管点马圈。成仁父母都为糟践了一匹大马感到心疼,说两垧地一年也挣不回来,让他们小哥俩晚上多留点神。

成仁和守义先到马圈,使唤惯了的大辕马影儿都没了。地上是新垫的一层柴灰。三匹大红马像是认识他。成仁知道这仨骒马都揣上了驹子,其中一匹揣上的说不定是骡驹。有一头骡子也好,劲大,还没有揣驹子耽误活儿的事儿。成仁脑子里又闪过骨折的那个场景,他摔了重伤,却得了个骡驹。骡驹得是什么色儿的呢?

东厢房伙计屋子冷冷清清,西下屋饭堂火烟也小了,上屋却显出了一派过大年气象。红纸黑字的对子贴在这一面青的房前,分外喜气,门窗上、天地爷前贴的白挂旗也分外添彩。这么说,老郭家准是镶白旗”的。

顶有讲究的是院庭竖起了一根“索伦杆”——满族的神杆。看来年五更点旺火、祭北斗了。灯笼还高挂在“索伦杆”上,仰望,能看到灯笼是由杆上的滑轮引上去的。

上屋哪儿都是人:里屋,外屋,地下,炕上……回来的人跟走了的伙计人数差不多。

守义领进的是东屋,这让成仁轻松些,省得去西屋还要分外小心人家供祖的规矩。没承想,东屋更让他拘束,除了大太太和淑贞母女俩,其余六七个人都是生面孔。这大年初一能有谁来呢?

闹了半天,只有成仁是外人。

北炕上,一帮女子在歘嘎拉哈。

守义告诉成仁,他父亲和他小妈从县城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他县城的三个弟弟妹妹,他二叔的几个孩子,年前也从吉林、哈尔滨回来了。

成仁眼花缭乱,像掉到西洋镜里了似的。他不一个一个地记认了,不是因为记不过来,是因为用不着记——以后不会一起种地,不会一起上街卖菜。

不过,他一下子就记住了小太太,往后在县城遇上都能认出来。她脸庞没有大太太那么圆、那么俊,可是显得红扑儿的,眼睛也活泛。成仁常听大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怎么大当家的这两房太太什么地方都不一样呢!差异像冬夏一样分明。成仁看到小太太,眼前一下子现出了郭尔罗斯那边的斯琴。

嘎拉哈的声音真好听。抛起,半空是麻钱串儿的“唰唰”声;炕面,是从少女嘴里发出的一声“驴儿”——圆润、甜美。不等眨眼工夫,从少女手心,发出嘎拉哈跟麻钱儿摩擦的“歘歘”声;唰唰——“背儿”——歘歘;唰唰——“坑儿”——歘歘……“珍儿”……成仁发现呼唤“珍儿”“驴儿”“坑儿”“背儿”的一张张圆脸,毛茸茸的。坐在炕头儿看热闹的大太太,脸更光溜了。“半拉子”当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几年之后,与一个女子生活在一个屋子里了,他才知道大太太这是“绞”过脸了。

这一张张圆脸,歘着歘着,还唱了起来。她们一人唱一段:

嘎拉哈,哗啦啦,

俄云[14]嫩嫩[15]笑哈哈;

钱码头,铜钱穿,

稀里哗啦上下翻;

你一把,我一把,

炕头儿歘起嘎拉哈;

嘎拉哈,真好玩儿,

一玩儿玩到二月二。

她们歘着,唱着,笑着,笑得像山燕子叫。她们是坐在自家炕上,无拘无束,活泼鲜亮,像火红的太阳。郭淑贞在这一帮太阳里,更像月亮。

吃完午饭马车就来接小太太了。小太太每年正月初一、七月十五跟大当家一起回来给祖宗磕头,都是清早两个人一起回来,下午小太太一个人先走。

小太太没在房前上车,她先步出二进院,出了大门,然后转过身施礼。给大太太施的礼,姿势摆得最有样儿:双手在身子右侧打拱,旗袍还是显出三道弯儿。不像郭尔罗斯斯琴那样双腿半蹲,却跟斯琴一样带劲。

也给二当家、二太太简单施了礼,小太太便踩着她的高底旗鞋,咯噔、咯噔”地上了马车。

这花轱辘马车,坐上去快赶上花轿了。拉脚的真会打扮他的车马,车牙厢漆上了云子卷儿,马笼头挂上了串铃。拉脚的小鞭子一甩,口里一声“驾”,车子轻快地在村道上跑起来了。

车子差不多要跑完两截村道。这马很会颠,颠得串铃响得一串是一串,这给路边穿着新衣服玩耍的孩子添了一幅西洋景。孩子们跟着马车跑着,喊着:

坐马车,往后仰,

穿皮鞋,“嘎儿嘎儿”响。

这大年初一晚上不守岁了,就都找自己的地方补觉了。

西屋一宿要亮着。祖宗龛前点着蜡烛,烧着高香。

白天歘嘎拉哈的姑娘们,都回暖阁儿鸦默雀静地睡下了。

成仁和守义在西下屋要听着点动静睡,别让狼走顺脚儿,再把马掏了。

东屋早就黑了。

大当家一年两次回来拜祖,也是回来交差。成仁不明白,大当家在县上当差,怎么还回来交差?

大人们都知道,大当家娶了大太太,刚过三年,就在城里又娶个小的。娶小这事,大当家与大太太商量了一段时间。大当家瞅着大太太眼睛问:

“怎么好呢?给你说个妹妹吧!”

大太太一听,脑袋“轰”地一下,扯着大襟擦眼泪。

大太太从此脸更阴沉了。

她左思右想了好多日子,脸上阴云透点亮了:

“我想出一个道儿——你去逛窑子吧!”

大当家马上摇头,不假思索地说:

“过日子得虑后事。”

大太太通情达理,大大方方地说:

“这也不会坐吃山空。”

“我说的虑后事,是还得生一房后嗣——过日子过的是人啊!”

大太太知道大当家知书达礼,并非鸡鸣狗盗,过了几天,郑重其事地对大当家说:

“娶小之后,你能不能把我们娘儿几个忘了?”

“你是正室,她是偏房。”

“我说的不光是名分,还有用情。”

“我不会忘旧,每年还回家两次,向你交差。”

事关重大的谈判,就这样模模糊糊地通过了。两个“过来的人”都知道,夫妻关系,丁是丁,卯是卯;感情的事,还能盖戳画押吗?

全院就这屋一点光亮也没有。大当家早就在炕头儿躺下了,睁着眼睛等着枕边的人也上炕躺下。他知道一时半会儿等不来。他听见尖尖的小脚儿布鞋轻盈的“嚓嚓”声,也能分辨出擦柜盖和擦炕沿的声音……等他眼皮有些沉重时,听见的是在脸盆“哗啦哗啦”的洗脸声,然后是双手狠狠地从面颊上揩下的声音,以及双手互相洗濯发出的瓮声。他读过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懂得这声音的来源。

“你也洗了吗?”

大当家听到这句问话,知道正房快上炕了。

民装布鞋方寸不乱地擦过来。脱布鞋,脱布袜子——布袜子没有一星汗脚味儿,脱外衣解蒜木疙瘩的声音,脱内衣的窸窣声——内衣散发出一股洋胰子味儿……

大当家知道白天正房浑身上下连一个泥点儿都没有,也知道晚上浑身上下连一个泥点儿都没有。二十一年前,他俩结婚三天回门,几个小姨子就向他当姐夫的夸她们这个姐姐“洁白如玉”。

大当家刚要开始交差,正房一本正经地对他说:

“你今天起得早,一天没得歇着,不累吗?”

大当家感到话里有几分温存,他开始交差了。

“哎呀!你满嘴酒味儿……”

大当家听了,立刻感到差就算交完了。

成仁打上半夜的更,困得提拉耷拉的了,也不敢睡下。大年初一的西洋景先是在东屋北炕上,忽地飘到西下屋他眼前,又腾云似的飞回暖阁了。总是一群山燕子似的,叽叽喳喳。成仁迷迷瞪瞪的了。人缺觉,心着火了似的。大人说这样不好,熬心血,可是,觉头打过去了,惺惺了。灯笼队也游动过来了。我就在当中。那是多少天前的事呢?我像胡大个子那样,把事儿往前捋了捋。原来就是昨天晚上,可是那也是去年了,昨天是龙年,今天是蛇年。父亲最爱讲二十四节气,爱讲天文,他说昨天晚上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的灯笼队,我还没得空儿回味呢,我还是说不出那味道。今天中午在上屋又吃了满族“白肉血肠”,说不好那叫什么味儿。灯笼队又游动过来了,山燕子叫个不停,两年的事重叠起来了。灯笼队的颜色和山燕子的声音会到一起了。

我又迷迷瞪瞪的了,迷糊中,我也是喜欢除夕。

这回上工,虽说才二三月,我就知道“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呢!”可是,我也知道了,庄稼人不光总像牛马一样耕作,他还有好多爬垄沟子以外的事情呢。我自打从马上摔下来,像长了两岁。“白肉血肠”的滋味儿,整个浪地说,就是长两岁的滋味儿。

过了两年,我就由“半拉子”转为“整劳计”了。我力气长满了,活儿也更重了。铲地、割地得抱垄了,步步不咬空。最较劲的是割谷子、割黄豆。割几步,腰酸了,挺起身子直直腰,看看地头还老远呢。这要是放到我胳膊没摔折那年,肯定顶不下来了。这回,俗话说,“眼睛是懒蛋,手是好汉”,我不总盯着地头了。

老郭家让我当“打头的”,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好寻思的,“打头的”家买地了,回去种自己地去了,我家没什么牵挂,当“打头的”好使唤点。

种完大田,苗还没出齐,就来到了四月八。

套了两挂车去逛庙会。一辆由二当家赶着,拉着二太太和伙计们。另一辆让我赶,拉着守义、淑贞。大太太说她腿脚不便,留下看家。

出了村子两挂车就分道了。二当家赶的车走南道,一走就是东门外。城东有三母庙、老爷庙、太阳庙……大伙盼着看三母庙庙会的野台子戏;我赶的车走北道,直奔西北营子。西北营子虽然有座山神庙,但是我们不是奔着庙会去,守义、淑贞是去他们父亲城里的家。

南道车多,北道人多。行人一水都是往城里走,看衣着打扮,可能多半是奔着庙会去的。

虽说“风刮新城,火烧船场”,但是昨天立了夏,大风过去了。西岗子地隔子上草挺厚了,地里的麦苗也有一拃高了,田野一望全绿微微儿的了。马边跑边捋路边的菅草。菅草丛里的车轱辘菜都出串儿了。坐在大轱辘车上的淑贞,不禁仰起脸,唱歌似的数落道:

车轱辘菜,马驾辕,

马家的闺女会耍钱。

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主儿闺女,也像我们这些野孩子一样会“哨”啊。但是,我没搭腔儿。

这首《车轱辘菜》,让我耳边响起那年大年初一山燕子声。西岗子上的田间小路平平整整。我将鞭子在半空清脆地抽了一声,辕马身上的串铃“哗哗——哗哗”地响了起来。

去西北营子不走回回坟,倒要穿过西坟圈子。这死者的住处地势偏高,坟间小路比田间的还平。白天走在这里,不怎么发瘆,晚上一个人可不敢走,听说鬼魂会在行人面前筑起一道“挡”,让你无路可走。坟有大有小。放驴的孩子,专拣高坟头上歇息。

前边就是有名的歪脖子树了。它根在路北,树干却一下子朝西南伸了出来。八年前的这个季节,我跟桂芬她哥来放驴,看歪脖子上的榆树钱儿正是鹅黄色,我俩骑在上边吃起来,都不着急回家了,桂芬跟我妹妹到这儿就把我俩找着了。

赶庙会从歪脖子树下走过,让我猜想到这树八成有佛教的造化,它指向西南,唐僧取经不就是总把着西南大路走吗?

旧坟窟窿有臭鸪鸪里里外外无声地飞着钻着,小孩子看着它,总觉得不吉利。

从高家围子南墙边走过,抬头看围墙里的钻天杨刚发芽,是最好看的时候。这颜色我叫不出来,见到小太太,她说这是“鹅黄嫩绿”。高家围子让“鹅黄嫩绿”环抱起来了。东大屯的人都夸高家围子人长得好。

守义他们父亲城里的家也正经像个家呢。

那年大当家跟大太太就那么说好了。第二天到财务处办公之前,他就把自己的事跟科长说了。科长也是旗人。

第三天,科里另一位满族同事说,科长邀他俩当天到家里吃晚饭,过“处暑”。

“还有特意过‘处暑’的?”大当家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吃过晚饭从科长家出来,同事就问:

“敬杰,科长家大小姐人才如何?”

太突然了!科长家的四五个孩子施见面礼时,大当家当时只感到孩子们礼数周到、大方,别的全没留意——都才十几岁啊!

同事又问:

“敬杰意下如何?”

大当家只好作答:

“吾已是有妻小之人,怎敢瞩目大小姐!”

…………

“处暑”第二天下班,同事又约谈大当家,表示愿意做媒。

其间,虽然可以窥出科长一方用意,大当家仍是不多做奢望。

当他得知科长家同意将大小姐许配给他做二房时,他心“怦怦”直跳,比第一次成婚时还激越,自己对自己都要偷着哭起来。冷静下来,他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一个“过来人”,怎么能奢求人家一个十六岁的闺女,没开怀的闺女。

第一次婚姻让他索然无味,这对他是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精神有些颓唐,感到自己未被女性接纳,游离于人群,花石云鸟、日月星辰于他淡而无光了。

他巨大的苦恼向谁去诉说?

他不能给长辈添忧,反而深感愧对祖上,唯恐不能为家族繁衍旺盛的子嗣。更不宜对岳家诉说,人都是双重父母,更况岳家是民人。妻妹们与他甚为亲近。从三天回门以来,她们开口闭口地:

“大姐夫算你福气!”

“我大姐赶上画儿上的美人啦!”

“我大姐洁白如玉。”

“我大姐伺候你伺候得没挑儿。”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大当家感到妻妹们在对另一个人说话,她们认定对自己大姐了如指掌,他无言以对。他暗自想:我幸福不幸福,可不是由别人评说的。

他不走休妻的路,“休妻毁地,到老不济。”说到底,当初相亲时,自己不是看中了她的美貌吗?不是对她的“三寸金莲”都产生过奇想吗?那时,她就是他的梦。

《孟子》有“齐人一妻一妾章”,我这个“旗人”,一妻一妾亦是两全其美。有个满族小太太,延续民族纯正的血统,也是他存在心里的一个“义务”。

二婚没大办。大小姐已是小太太了,他还感到洗不掉自己身上的污垢。他呜呜噜噜地说:

“我不是黄花后生了。”

“那也是明媒正娶啊!”小太太有气无力地说。

“委屈你做个偏室。”

“我不是也能去拜祖宗吗!”小太太只在嗓子里哼了这么一句。

大当家突然感到自己胸上烫,还没弄清楚是小太太的热泪,小太太就豁出劲儿地给他擦洗污垢了。她劲儿怎么这么大?这跟个头儿毫无关系。两人只字没提大太太,大概心里都没寻思。

大当家再不用担心洗没洗了,身上的不洁,一下子就洗去了,他身心复壮了。

我听城里这几个穿上了夏季衣服的山燕子话语声都像响铃似的了。

让我看出个事儿来:江西那边,斯琴跟谁生的孩子,都归她;江东这边,不论是前窝的,还是后窝的,都归父亲,都姓郭。这事儿不是跟谁都能说的。

回到院里,我跟伙计们都没说,我怕白搭儿给“哨”出去。

白搭儿说我去大当家城里家享受口福了,说当“打头的”净摊着美差。伙计们倒是一门心思回味三母庙的野台子戏。

我不是个好打头的。

五月节刚过,我领着七八个劳计开高粱苗。中午,新来的“半拉子”把黏豆包送到地里。干农活的人,拿黏豆包比饺子还亲,吃上大芸豆黏豆包,好像回到了正月里。按规矩,吃完午饭,都在地头歇个晌儿,头枕着锄杠,怕硌再垫上鞋。五月的日头不怎么毒,乏透了的身子能放平,就赶上半个神仙了。一块云彩过来,日头钻到云彩里,还能刮来一点凉风。“过来的人”给没开斋的小伙儿有滋有味儿地讲起荤段子。但是听段子还是不能解乏,听着听着,上眼皮就耷拉到下眼皮上了。本来就“春困秋乏夏打盹儿”,黏豆包一进肚,盹儿就打过去了,进入了迷幻状态。

白搭儿讲的“荤段子”,句句都在震动我的耳膜。

“我‘家里的’就是牙壮,二十来年,多咱也没上赶着一回。”

我回到了我们当街,经过东院老高家门外,刚好桂芬往外走。

“那怎么啥事都没耽误啊?”一个人问。

好几个人笑起来。

“都是我啥也不管不顾了呗!”

桂芬抬起脸,朝着我问:

“成仁哥,多咱回来的?”

“那她情不情愿啊?”

我接住她仰起的脸,看了一眼,赶忙边走边答:

“刚回来。”

我走进自家院子,耳膜又响起白搭儿的声音:

“她比我还着急。”

一瓮声的笑,让我睁眼看见了蓝天白云,我一骨碌就起来了:

“睡过去了。咋不叫我!”

“寻思你听着呢!”白搭儿得意地说。

“歇过劲儿了。”

“我们磨道的驴,听喝儿。”

又一阵大笑。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打头的”。白搭儿老婆的“牙壮”,桂芬仰起的圆脸,“打头的”耽误活计的自责,酸、甜、苦、辣一齐在我心里泛起。什么都是第一次,留下的只有那个甜的。

“梦”这个玩意儿真神奇,比闪电还快。我躺在锄杠上这么一会儿,怎么跑回家门前那趟街上去了呢?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当面看过跟我一般大的姑娘,怎么这回敢看了呢?东西院住了这么多年,我都说不好桂芬到底长什么样,只朦朦胧胧地感到是个“红灯笼”,灯笼没边儿没沿儿,没法细看,细看晃眼睛。梦里模样怎么这么清晰呢,棱是棱角是角。这梦我没得机会跟桂芬说,一辈子也捞不着说,就算咽到肚子里了。但是,这头场梦在我心里会存一辈子。

其实,麦秋才是正用“打头的”时节。

我猫下高高的身子,左手伸出,一下子攥住满把麦秸,右手上去镰刀,像剃头一样,“唰”的一声,手中带穗儿的麦秸离开了麦茬;再攥一把,又“唰”的一声,左手再向前伸的当空儿,顺手将这大把麦子抛到垄沟里的靿子上。割十大把,迈出了二十步。我站起来直直腰,看见我身后已有十来个人出没在厚厚的麦田里。我腰直上一句话工夫,就又得弯下,我不能让后边镰刀撵上,后边的也不会越前一步,这是庄稼人的规矩。我第二次直腰,麦田里的人头就够二十来个了。我多直一会儿,后面人头一个个从麦浪中挺起,像是六七十年后,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墨西哥人浪”,二十个直起来的腰摆成了一个大雁队形。

我心里估计,我们是最后一代“麦客”了。孙文秀伯父那次给二当家的拖拉机资料,后边还提到了康拜因。到我儿子那一辈儿,再也不会钻在这厚厚的麦田里步步不咬空了。听说康拜因适合用在干天气里,那松江湾顶适合了。

我耳朵里净是“唰唰”声。中国农夫在康拜因没来到之前,练成了一身好本事。镰刀要压低,留下的茬口矮,麦把要攥死,离茬的麦秆不会飞出去。肚子不饿力气就有,中午吃的馒头,用的还是囤子里的麦子磨的面呢。

二当家看这一天有望割完两垧,从龙口里及早夺下来八石麦子,茬口又低得都挨地了,当即宣布给当日结账的短工工钱加八角。

拣地的比割地的多,本村的都认识,不认识的就是从近处特地来的。今天的地不好拣——割地的知道,拣地的更知道。

日头平西了,割地的眼看盼到“打头的”不再拿垄的时候了。

我看再磨一回地垄头,也就该卸套了。我往靿子上又掷了一把,脑子里又想起康拜因——突然,大雁队形中发出了一个冲天的“哎哟”声,冯小个子右腿让自己右手握的镰刀割破了。破的不光是腿上的肉,把血管也割透了,血往高处喷,喷得赶上我高了,在低空形成了一个彩虹。身后的“麦客”扔下镰刀,解下裤腰带,将冯小个子右腿层层缠住。全麦地人都围拢过来。那裤腰带让血浸透了。

郭守义将拉麦子的大车赶过来,不装麦捆拉上冯小个子,往县城奔去。

二当家宣布收工。我知道这决策英明。

我们将手中的镰刀立着插到身后裤腰带里,帮助另外两挂大车快点把地里的一堆堆麦码子拉回场院。二当家看拣地的没拣够数,手持垛杈将麦捆挑开一些。拣地的女子知道这是挑给什么人的,手疾眼快,都闹个一天够过儿。

这热闹的麦秋,让我乐,我乐不起来;让我哭,我也哭不出声儿。我这一身的腱子肉,我身后的一行“麦客”,都算得上钢筋铁骨,可是稍一走神儿,步子错一点,碰上锋快的镰刀,还不是像冯小个子似的。

伙计们看我有心事,心直口快地说:“你这‘打头的’够说儿!”

同类推荐
  • 第五个房间

    第五个房间

    我穿戴了一身名牌行头准备出去约会,司机在门口等我。约会的对象是我大学时代的校友,此人目前在一家杂志社做记者。在学生时代,我们并不熟识。我结婚后,搬到这里来才开始和她交往。见面的地点约在闹市的一隅,大有闹中取静的意思。咖啡店里没什么客人,轻柔的怀旧英文旋律缓缓流淌出来,给人身心放松的感觉。我打发了司机,迈着知性的步伐跟着服务生向预订的座位走去。好友名叫宁欣,却起了一个时髦的法文名Yvonne。她已经先到了。“你总算到了。”
  • 好女孩

    好女孩

    17岁女孩纳迪娅的母亲自杀,悲伤、迷茫的她厌弃自己,开始过着混乱的生活。因为母亲的不堪而离家的善良少女奥布里,与纳迪娅在社区教堂相识,相似的孤独与创伤让二人成为好友。伤心的纳迪娅与牧师的儿子卢克陷入热恋,借以寻求温暖与安慰,却意外怀孕,酿成这个保守小社区的大秘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卢克的名誉,纳迪娅悄悄堕胎,然后离家去念大学,将这个秘密深埋心中。不料数年后,奥布里与卢克谱出新的恋曲,并邀请她参加二人的婚礼。纳迪娅怀着复杂的心情返乡,结果她和卢克的过往意外曝光,三人将如何面对他们的过去与未来?在友谊与欲望之间,两个女孩将何去何从?
  •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收录了《幸福在哪里》、《故事里的事》、《虚构》、《露天电影院》、《老》、《父与子》、《比拽》、《世界》、《收藏白酒之事件》、《诗人老黑》、《神奇的瓜子》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

    《南下薪火》描述了主人公周晓元——一个南下干部的儿子,从儿童时代便从山西来到福建生活、学习、工作的故事。由于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在他身上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学讲本地话、恋爱结婚、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等。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足迹,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是南下干部革命精神的延续。
  • 天体悬浮

    天体悬浮

    符启明和丁一腾是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做人左右逢源,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混得风生水起。丁一腾却踏实、谨慎,循规蹈矩。他们一起抓嫖、抓赌、千方百计搞罚款,还帮助所里侦破命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生死之交。他们一同和大学生妹子小末、沈颂芬谈恋爱,租住农家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日子过得快乐充实。文艺青年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快乐的生活,大学生妹子先后弃他们而去,两人又因一个编制之争而离开派出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以前聚集的人脉经营色情场所并进入房地产业,成为风云人物。他成立“杞人”观星俱乐部,实际上是扩大色情生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域

    天域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活下来,而活下来之后他只想回家,只不过回家的这条路有些崎岖又有一些故事。
  •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重生了可以重新来过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牟小北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在三岁时开启了家传的玉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北朝杂记

    南北朝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样的路 多彩的梦(醉美文摘)

    别样的路 多彩的梦(醉美文摘)

    本书是一本散发着点点亮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书,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学会爱,学会被爱;让我们了解信念,了解梦想;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意义,懂得珍惜。这些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能感动每一颗纯真的心灵。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
  • 君临之天火炉

    君临之天火炉

    天火炉!灭世?创世?神秘魂体空间孕育出一个惊天战狂!天火炉你为何与我同行?万古之谜,是否由此揭开?星河宇宙有谁可堪一战?
  • 重生之全能厨医

    重生之全能厨医

    不会琴棋书画的炼丹师不是一个好厨子,不会撒娇卖萌的妖怪不是一个好主播,闭眼,睁眼,被自己毒死的修真界第一炼丹宗师就成为了某冷酷总裁的私家宠物,这这这……这简直是太棒啦!吃饭有人喂,睡觉有人哄,哼唧两声就有全套的按摩服务,猪猪大人表示,这样的日子还可以再来一打啊。宇文天瑞,一个光芒万丈却照耀不到自己的男人,他是无数人崇拜的天之骄子,是全球最具人气的风云人物,别人羡慕的一切他似乎都拥有,但却独独失去了幸福的权利,直到某只傲娇又任性,贪吃又喜欢耍无赖的小猪猪的出现,他才明白什么叫做幸福的味道。“主播大大,吃掉二十个全家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还有点饿。”软萌。“主播大大,美颜丹又断货了,什么时候补货啊?”“看心情。”高冷。“主播大大,又有影帝向你表白了,这已经是第三个影帝了吧?”“没数过。”傲娇。“主播大大,总裁大大喊你回家吃饭啦!”“再见!”哼唧哼唧,美食我来啦!……吃货宣言:有什么吃什么,饿的时候连自己都吃,看你怕不怕!饭票宣言:想吃什么吃什么,等你吃成了一个小胖砸,就可以下锅炖肉了!……本文又名《奋进的小吃货》《霸总爱上小猪猪》,女主原型是粉嫩小猪猪,穿越重生,自带妖府空间,现代一对一宠文,甜文,爽文。女主医师技能满点,厨艺技能满点,吃货属性满点,时而软萌娇憨,时而凶残霸道,自带万人迷属性;男主妻奴属性满点,全程实力宠妻,花式秀恩爱。故事情节以美食和秀恩爱为主,以救人和打小怪兽为辅,偶尔有各色技能和炮灰做点缀,希望朋友们喜欢!(注:本文各种公告都会在评论区置顶留言,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 别离欢

    别离欢

    三年前,陶小妖被陷害,让沈笑误以为是她害他妈妈出了车祸。陶小妖在这场变故中掉了孩子,离了婚,得了重度抑郁症。三年后,陶小妖回国,她变得坚韧、隐忍、不变的是依旧爱沈笑的那颗心。陶小妖殊不知,世界这么小,风早已把她吹进了沈笑的心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日推荐

    每日推荐

    我们拥有长长的一生来写所有飘浮着的浪漫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