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600000006

第6章 生活处处有禅机6

他来到一处豪宅门口,得知主人姓李,和尚敲起木鱼化缘,院内门公拿出白米一斗,银圆两枚相施,和尚不受,非要面见李员外,门公说:“今日我家发生天大的事,员外那有心思见你?”和尚就是不受不走。

谁知外面小小的争吵声,员外在内堂听得声若宏钟,李员外是好施的善人,听到争吵声,便满面忧伤地走出来,将和尚请进堂内,一般谈话,得知员外年近花甲,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千金女儿,芳龄十五,今天上午和梅香在后花园荡秋千,不慎坠落身亡,全家人都在悲痛欲绝之中。和尚说道:“待我看看,或许有救。”

员外将信将疑地带领和尚来到后堂,和尚绕尸体走了一圈,开口说道:“此女身胸尚有余温,看来与佛家有缘,要我救活她有个条件,如果活起开口第一句叫你们爸,妈,就是你家的人,和尚我分文不受,如果开口先叫我师父,便由我带上山中修行。”李员外一家人心想,明明是我女儿,活时不可能唤和尚为师父的,便满口应承,家奴院公均为证人。

于是和尚开始做法,小声叫徒弟品空的(灵魂)投附女子身躯,这就叫做“借尸还魂”。

一刻工夫,李小姐苍白的脸上开始红润,一会便睁开眼睛,全家人欢喜若狂,女子左右看看,一把抓住和尚袈裟,跪在和尚脚下,连喊:“师父!我们回去吧,这里有老虎。”

员外一家跪在和尚面前,哀求师父:“我可将百万家财施给你寺,请把爱女留下。”

和尚笑呵呵地对员外说:“天意不可违啊。”和尚便带着“徒弟”飘然上了向阳山,进得寺门,和尚便对徒弟剃度,后来师父涅槃后,由她住持寺院,据说一辈子都认定“女人是老虎”。

由此可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这种需求,从心理的需求到生理的需求,是人类的自然的表现,只有真正大解脱者,没有境界,没有需求,更没有理想。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来去空空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境界。

当然,每个人不可能完全这样脱俗。在古代两千多年修行的长河里,有无数的前辈去尝试过。他们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又有另外一句话,就是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

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境界不够圆满的觉悟者,将会躲避,隐居在山林之外,和世俗的居民不打交道。世俗居民所追求的一切,他都视而不见,他都不会去模仿追求,这就属于小隐。而大隐呢?隐于市,市是指街市、闹市、乱世的意思。修行的人我们在电影上都看到,应该是清风道骨、白鹤古松、清风明月,最多也就是一缕香烟常伴他的晚年,是这种非常清淡的人生境界的生活。而大隐呢,我觉得叫返朴归真,这种返朴归真当然也可能很巧合。真实的生活是什么呢?锅碗瓢盆交响曲,其实呢,修道,我们回归到修道的本源,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所谓修道者追求心灵至高无上的境界,他当初的动机是什么呢?不就是怎么样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吗?

这种大隐隐于市的概念,就是将生活里的看起来是鸡毛蒜皮、家庭琐碎、人间的贪婪无厌、虞尔我诈,是是非非,从中把它给压缩了,磨碎它,再重新制造,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就是修行人,真修行人,就是说你通过人世间的种种感受,而总结其好坏、善恶、黑白,能够再利用世间的一切繁杂和污浊而提炼出精华来,这是真正的高手。

7、应该放下什么

得与舍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只能得到有限的几样东西,甚至几点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换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是个悲剧。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可是那一切好像与你无关,它对于你只是作为一种诱惑出现,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将它拿走。如果一点都放不开,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想得到,就会活得很累。可是你本来就一无所有,甚至这世界上本来就无你,从这点看,你已经获得了几样东西,最起码获得了生命,和来世界走一遭的体验。参透了得与失,就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观失望,就有一颗平常心,一颗从容心,就可以做事了。

有一则故事,叫《应该放下什么》,颇有意味,发人深省,其大意是:佛陀在世时,有一位黑氏梵志来到佛陀座前,两手拿了花瓶要奉献给佛陀。佛陀见了,对他说:“放下”。梵志以为要他把花瓶放下,便立刻将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梵志以为佛陀要让他右手的那个花瓶也放下,他随即又将右手的花瓶也放下。谁知佛陀还说:“放下。”他看着空空如也的两手,一脸茫然,然后不解地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还能有什么东西让我放下?”于是,佛陀对梵志说:“我让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东西。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根、尘、识都放下时,你就再也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你就可以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在我们寻常人的眼里,世间的万法往往是被认为是实有的,加之我们以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世间的万物,因而在我们的主观的视角中便产生畸形的人生观,当作衡量世间一切事物的尺度,因而使我们深深地被是非、烦恼困扰住了。于是人生就平生了许多的痛苦,而我们自身又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缠绕。

显然,我们要摆脱世间各种烦恼的缠缚,单纯地依靠世间的智慧,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放下”的勇气。

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当你终于成功了,失去的是青春;你终于事业有成了,失去的是健康;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许多女伴的时候,失去的也许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夫妻间的相濡以沫;儿孙满堂时,失去的却是一生。

人生道路上,花花世界里,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不要为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的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所以,在佛法中讲究“三无”,即无念、无相、无住。并将这“三无”的思想同戒、定、慧三学加以配合,认为无念就是戒、无相就是定、无住就是慧。

为什么说无念是戒呢?因为持戒要做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不是有意的要这样去做,而是已经成为自己的本分之事。

“无念”就是“念念不住,字字无碍”,并不是“不动一念,不说一字”。此“无念”是说的我们的“真如佛性”,它是一个无形无相的妙用真性。在这个无形无相的妙用真性上,“无行为思想的束缚,没有色香味的感觉”等等。既然一切皆无,又怎么会有什么真实不虚的“念头”呢?所以,佛法说的是“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就是“定”,定在三学当中有保持稳定的作用。有时候把戒、定、慧比喻为人的两足、身体的眼目,故有戒足、定身慧目之说,定就是我们的身体。修定也要做到无相,有相的定是形式、是浅定,不是深定;只有无相定才是大定、才是守楞严三昧,无相定才能成为禅心之体。

“无住”就是慧,有智慧才能无住;没有智慧就会在一切的现象上、在六尘上、在五欲上、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产生执著。无相就是要破除一切的执著,只有破除一切执著,智慧才能显露。所以说,无念、无相、无住是戒、定、慧三学在禅宗修行上的具体运用。

唐宋时期的香严智闲禅师原是百丈的弟子,因为识性聪明,博学悟知,后来在沩山祖师门下修学。

一天,沩山祖师问他道:“听说你在百丈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的聪明伶俐,意解识想,乃是生死根本。你能在父母没有出生时,讲出一定的道理吗?”

智闲禅师心里一片茫然,回到书房查阅所有的经文也找不到一句有关“父母未生时”的现成答案,于是内心深深地感叹说:“画饼不能充饥!”

为此,他多次请求沩山祖师对他讲解“父母未生时”的那一段光景,而沩山祖师乃大手眼宗师,这关键问题哪能轻易告诉他?所以为打破智闲禅师的迷惑,对他说:“我如果把这句话的背后面目对你说透了,你以后落在知解上不得开悟,就要骂我沩山不善巧指点你了。另外,我说的也只是我的悟处,与你自己一点也不相干呀!”

智闲听后,一气之下,便把平时的经典文学付之一炬,然后毫无顾惜地跑到山上去过粥饭僧的消闲无为的生活去了。

如此日复一日,无心无欲,妄念渐歇。一天因为做着除草的农事,忽然锄着一块瓦砾,随手不经意地一丢,恰好把瓦砾击在一根竹子上,这突发而来的"啪"的一声,卒断暴折地打开了久久封闭的业识玄关,能所顿尽,自性现前。在遥礼沩山祖师以不忘指示之恩后,颂出了只有如今方能颂出的开悟之谒:

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到者,咸言上上机。

在后来上堂开示时,又唱出了智慧绝伦的禅悟名言:

“道在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从这一则智闲开悟的公案里,我们可以领悟到禅悟是要把知解之心去掉,使观念落空,此时就能体现禅的离知真修,如果能一直深入下去,到了某一因缘时节,就能开示,真如佛性的本来面目就突现目前而亲切证知了。

同类推荐
  •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在和平年代,经济上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在男人面前,女人的财富,能保障自己的尊严。当然有钱不一定就有尊严,但是,没有钱会在某种程度上让女人丧失尊严。 女人如果不能从经济上解放自己,往往很难保障自己身为女人的尊严。女人不能挣钱,现实生活中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连起码的生活自主能力都没有,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女性朋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人生创造得更美丽一些呢?现在开始,正是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为了美丽人生,努力地向前冲吧!
  •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为了帮助读者早日摆脱负面的情绪控制,本书通过8种正面的思考习惯,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向大家阐述思考习惯的重要性。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到更多的朋友改变负面思考的习惯,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业上遇到困难,都不要失去信心,衷心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启发。
  •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讲述放下,是一种心态的选择;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压力,获得轻松;放下烦恼,获得幸福;放下自卑,获得自信,放下懒惰,获得充实;放下消极,获得进取;放下抱怨,获得舒坦;放下犹豫,获得潇洒,放下狭隘,获得自在……放下,是一种心态,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妨选择放下,以退为进,尽显个人魅力。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执著,执著于近在咫尺的成功,执著于绚丽多姿的生活,执著于唾手可得的感情……却始终是差之毫厘。执著没有什么不对,但放下也是智慧的选择。对智者而言,放下比之执著更能修身养性,更能快人一步取得成功。
  • 会定位的女人有地位

    会定位的女人有地位

    美国著名的歌手Sophie Tucker曾说过:“女人从出生到十八岁,需要好的家庭;十八到三十五岁,需要好的容貌;三十五到五十五岁,需要好的个性;五十五岁以后,需要好多钞票”。这其中,除了“好的家庭”你不能左右之外,其它都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清楚地了解自己,认真规划,理性选择,就能准确定位,成就完美的人生。本书就是帮你做好定位,定位越早,你会越有地位,人生越精彩。
  • 30岁前必知的36条金玉良言

    30岁前必知的36条金玉良言

    《30岁前必知的36条金玉良言》内容简介:三十岁犹如人生旅途的一个分水岭,又如同马拉松比赛的一个“关门时间”点。一个人的一生,在此初显端倪但又尚未定格,还充满悬念。在这里,谁都不能再青涩懵懂、浑浑噩噩;也不可再庸庸碌碌,无才无为。对于人生,要有更加深邃的感悟;对于社会,应该有更为深刻的感触。三十岁不应该再是一个蛮干和苦干的年龄,而需要靠自己的智力来取胜。
热门推荐
  • 大漠王妃

    大漠王妃

    失了父皇,她守孝三年;兄弟相残,她被迫和亲。离开家乡远嫁到大漠,离开青梅竹马成西域王妃。一个是倾国倾城的中原娇女,一个是潇洒不羁的边塞王爷,相识于战火纷飞,结合于乱世之初。王宫心计,他左拥右抱负她一片真心。山河破败,他一众铁骑夺取她故国家园。幼子早夭,他悔过不该却再不曾闻她清脆笑声。后来的后来,他的兄长霸了她的江山,毁了她的家乡……这乱世中的真情,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
  • 噬魔之殇

    噬魔之殇

    云辰为报仇雪恨来到现代养精蓄锐,收养了轻尘之后,又离开了,而女主轻尘便走上了寻父之路,在路途中找到了云老爹,随着身世的揭开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噬魔一族的圣女,而自己的哥哥霍启正是魔域君王……
  •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本书通过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的展示,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营销、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总结其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专家的精彩点评和深度分析,探寻、摸索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锈刀残剑

    锈刀残剑

    朝阳,烈日,黄昏,黑夜,黎明经历过了这些也就是过了一天,或许会遇到阴雨天,那时虽然看不到朝阳,或者是烈日,但看不到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而林威应的人生也正如同这一天天轮回一样。
  • 医院精细化管理

    医院精细化管理

    本书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推行精细化管理为线索,以其实行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为引子,记录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一路走来遇到的问题、遭受的挫折、引发的思考以及将精细化管理和JCI认证着实落地后该院出现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收获的心得等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行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以及医药行业具有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爱妻如梦:总裁大人很不乖

    爱妻如梦:总裁大人很不乖

    参加前男友的婚礼,伤心欲绝之下,闯进男厕所。“你是谁!”被看光的男人吓了一跳。郭子婷醉醺醺的一笑:“我想跟你结婚!”…
  • 回望来路

    回望来路

    该丛书将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经验、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华结集出版。本书是丛书之一种,对黄国柱委员多年来在新闻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做了梳理、汇总。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 斯大林与冷战

    斯大林与冷战

    本书以苏联为基点研究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与冷战特别是与冷战起源的关系,论述了苏联走向冷战的历史过程和苏联在冷战中与美国进行的激烈对抗和尖锐斗争,分析了苏联的冷战基础、冷战政策和冷战行为的特征。本书认为,冷战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它起源于参与冷战的两个行为主体,不仅美国而且苏联都是冷战起源的源头。本书引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档案馆新近公布的档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