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200000005

第5章 隋唐五代社会组织(5)

漏籍之户,遂可不出赋役乎?是又不然。《新唐书·李杰传》:杰以采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杰为设科条区处,防检亡匿,复业者十七八。莫或为之区处,则亦为豪力所隶属而已。小民固不能漏籍也。

《旧五代史·唐明宗纪》:长兴三年二月,秦州奏州界三县之外,别有一十一镇,人户系镇将征科,欲随其便宜,复置陇城、天水二县,从之。《周太祖纪》:广顺二年三月,诏西京庄宅司,内侍省宫苑司,内园等四司所管诸巡系税户二千五百,并还府县。人民不属州县,亦为户口减少之一端,然此等为数当不甚多,不足计也。《新书·李吉甫传》:德宗时,义阳、义章二公主薨,诏起祠堂于墓,百二十楹,费数万计。会永昌公主薨,有司以请,宪宗命减义阳之半。吉甫曰:“德宗一切之恩,不足为法。昔汉章帝欲起邑屋于亲陵,东平王苍以为不可,故非礼之举,人君所慎。请裁制墓户,以充守奉。”帝曰:“吾固疑其冗减之,今果然。然不欲取编户,以官户奉坟而已。”吉甫再拜谢。所谓编户,即隶版籍者,官户则罪隶,属司农者也,见第十七章第三节。义阳、义章二主,皆德宗女。永昌,宪宗女。

户籍之法,昔人视之甚重。故分疆、制禄,必视户口之多少以为衡。削平僭伪,收复失地,暨平定四夷,若夷落内附者,必皆列其生齿之数,虽羁縻州,亦多有版。《旧书·李传》:李密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并据之,未有所属。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其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意闻奏。高祖大喜,曰:“徐世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此削平僭伪者,必以得其户籍为重也。张义潮之来归也,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户口来献,见《旧书·本纪》,此收复失地者,必先得其户籍乜。《王彦威传》:朝廷自诛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未定户籍,乃命彦威充十二州勘定两税使,此久隔王化之地,一朝收复,必以厘正户籍为急务也。高昌之下,高丽、百济之平,史皆详列其郡县户口之数,见《旧书·四夷传》。又《太宗纪》:贞观三年(629),户部奏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开四夷为州县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六年(632),党项羌前后内属者三十万口。此平定四夷,若四夷内附,或中国开辟其地为郡县者,亦必详其户籍也。《新书·地理志》,于羁縻党项府、州,分别其有版、无版,则虽号羁縻,亦以有版为常,无版为变矣。凡治皆以为民,于理固当如是。然版籍迄难得实,而其失实之由,又莫不由于朘削,则政事之非以养民,而实乃朘民以生也旧矣!可胜慨哉?

隋、唐两朝户口之数见于史者:《隋书·地理志》言:隋世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新、旧唐志》俱同。隋高祖时户口增加情形,见第二章第一节,炀帝时情形,见第二节。《旧书·马周传》:贞观六年(632)上疏言:今百姓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则户仅九十万,口仅四百六十万余耳。《高宗纪》:永徽三年(652),上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进户多少?”履行奏称:“进户总一十五万。”又问曰:“隋日有几户?今见有几户?”履行奏:“隋开皇中,有户八百七十万,即今见有户三百八十万。”较贞观之初,所增余四倍矣。《旧书》此文,系年明白,《新书·食货志》云:高宗即位之岁,增户十五万,恐误。《苏瑰传》:瑰于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再迁户部尚书。奏计账所管户,时有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一。《玄宗纪》:开元十四年五月,户部进计账,今年管户七百六万九千五百六十五,管口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二。又二十年,户部计,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地理志》:开元二十八年(740),户部计账,凡郡、府二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有三,羁縻州郡,不在此数。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新志》同,而删羁縻州郡不在此数句,亦见其疏也。是时户口岁增,《旧书·职官志·户部》,凡天下之户,八百一万八千七百一十,口四千六百二十八万五千一百五十一,当在二十年(732)之后,二十八年(740)之前。又《本纪》:天宝元年(742),户部进计账,今年管户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口四千八百九十万九千八百。又十三载,户部计今年见管州县户口,管郡总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三百八十八万六千五百四不课,五百三十万一千四十四课。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四千五百二十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不课,七百六十六万二千八百课。见于史者,此为唐极盛之数矣。《代宗纪》:广德二年(764),户部计账,管户二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二十五,口一千六百九十二万三百八十六;所减逾三之二。然《新书·刘晏传》,谓晏既被诬,旧吏推明其功,以为开元、天宝间,天下户千万,至德后残于大兵,饥疫相承,十耗其九,至晏充使,户不二百万,则所增已及其半矣。《新书·食货志》:德宗相杨炎,作两税法,旧户三百八十万五千,使者按比,得主户三百八十万,客户三十万。又《杜佑传》:佑于建中初上议省官,言开元、天宝中,四方无虞,编户九百余万,帑藏丰溢,虽有浮费,不足为忧。今黎苗凋瘵,天下户百三十万,陛下诏使者按比,才得三百万,比天宝三分之一,就中浮寄又五之二。出赋者已耗,而食之者如旧,安可不革?按比所得,不应倍于旧数而犹有余,百三十万,盖据安、史乱后最少之数言之,非即时之事也。《旧书·宪宗纪》:元和二年(807),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管州、府二百九十五,县一千四百五十三,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四。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地理志》:永泰之后,河朔、陇西,沦于寇盗,元和掌计之臣,尝为版籍,二方不进户口,莫可详知。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合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则四分有一。天下兵戎,仰给县官,八十三万。然人比量天宝,士马则三分加一,率以两户资一兵。其他水旱所损,征发科敛,又在常役之外。六年(811),中书、门下奏请省官,言自天宝已后,中原宿兵,见在军士可使者,八十余万;其余浮为商贩,度为僧道,杂入色役,不归农桑者,又十有五六;则是天下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坐衣待食之辈。其说可以互相发明。《穆宗纪》:元和十五年(820)计户账,定,疑夺一守。盐夏、剑南东西川、岭南、黔中、邕管、安南合九十七州,不申户账。长庆元年(821),天下户计二百三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口一千五百七十六万二千四百三十二。元不进户口军州,不在此内。《文宗纪》:开成二年(837),户部侍郎判度支王彦威进《供军图略》。《序》言长庆户口,凡三百三十五万,而兵额又约九十九万,通计三户资奉一兵。亦见《彦威传》。则长庆末年户数,较之初年,增及百万矣。四年(839),户部计见管户四百九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二,较长庆末,又增百六十余万。《新书·食货志》载元和、长庆户数及养兵之数,与《旧纪》元和二年(807)开成元年(836)同。又云:乾元末,天下上计百六十九州,户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二十四,不课者百一十七万四千五百九十二,口千六百九十九万三百八十六,不课者千四百六十一万九千五百八十七。减天宝户五百九十八万二千五百八十四,口三千五百九十二万八千七百二十三。武宗即位,户二百一十一万四千九百六十。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五十一。为《旧书》所无。《十七史商榷》云:以《新书》所载乾元末户数,校天宝元年(742)户数,应减七百四十三万二千六百三十九,口数应减三千二百八十一万四百十四。以校十三载户数,则应减七百六十八万九千一百三十。口数应减三千五百八十九万一千二十。然则《新志》所核算天宝户口之数,既非元年,又非十三载,不知其所据者为何年之籍矣。就《新志》所言,天宝户口数,当有七百九十一万二千七百八户,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一百九口。户减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而口则反增。《旧纪》广德二年(764)户部计账数,与《新志》乾元末相近。长庆元年(821)户口,户较《新志》所载乾元之数,所增颇多,而口则反减云。案历代版籍,所存既仅,其登降之故,自非后世所能详,唐中叶后,州郡申报与否,又时有变易,其故自更不易推求也。《旧五代史·李琪传》:琪同光三年(925)上疏,言唐自贞观至于开元,将及一千九百万户,五千三百万口,与唐代史家所记,户数大相悬殊,纵有差池,不应至是。然上云尧时户一千三百余万,而下云比之尧舜,又极增加,则一千二字非衍文。盖琪之误记也。五代户口之数,史无所传。惟《旧史·食货志》载周显德五年十月,命在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人下诸州检定民租,六年(959)春,诸道使臣回,总计检到户二百三十万九千八百一十二。

第四节 人民移徙

调剂土满人满,移易风俗,充实边防,莫不有赖于移民。此等移民,秦、汉时尚有之,魏、晋后则几绝迹矣。盖人莫不有安土重迁之情,而历来官家之移民,又多不能善其事,利未见而害先形,则尚不如无动之为善矣。《隋书·食货志》:天保八年(570),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于幽州范阳宽乡,百姓惊扰。开皇十二年(592),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帝命诸州考使议之,又令尚书省以其事策问四方贡士,竟无长算。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明知土田人口之不相得,而竟不能调剂,即由豫度其事之不易行也。《房陵王传》:高祖受禅,立为皇太子。上以山东民多流冗,遣使按检,又欲徙民北实边塞。勇上书谏曰:“窃以导俗当渐,非可顿革。恋土怀旧,民之本情,波进流离,盖不获已。有齐之末,主暗时昏,周平东夏,继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厌家乡,愿为羁旅。加以去年三方逆乱,赖陛下仁圣,区宇肃清,锋刃虽屏,创夷未复。若假以数岁,沐浴皇风,逃窜之民,自然归本。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上览而嘉之,遂寝其事。《北史》云:时晋王广亦表言不可,帝遂止。夫惟民之未安,故可乘势迁徙,既安则更难动矣。高祖是谋,未始非因祸为福,转败为功之道,然因勇言而遂止者,亦度其事之不易行也。陈亡后,江南之变,固由苏威等措置不善,亦由讹言将徙其民入关,可见其不可轻举矣。

炀帝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又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事在大业元年(605),见《隋书·本纪》。周革唐命,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事在天授二年(691),见《旧唐书·本纪》。此皆徒谋京邑之富厚,非如汉主父偃说武帝,陈汤说成帝,兼为治理计也。见《秦汉史》第十三章第四节。《隋书·梁彦光传》:高祖受禅,为岐州刺史,后转相州。在岐州,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请复为相州。上从之。豪猾者闻其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惟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章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比,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厉,风俗大改。案文帝既再任彦光为相州,自非风谣诉讼所能动,豪猾者亦畏威敛迹耳,岂真革面洗心哉?观此,知移民与风俗,相关甚大。如炀帝、武后之所为,实足以败坏风俗,而贻治理者以隐忧也。

同类推荐
  •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水浒108好汉,最后却以一场悲剧告终,何其憾也?叶灵带着一张三国的宝物图鉴来到这里,将无耻的宋江一脚踢飞,带领其余好汉逆天改命,驱除鞑虏,恢复汉人荣耀!(里面有许多三国宝物,喜欢《三国志》和《曹操传》的朋友们不要放过哦^_^)
  • 龙主三国

    龙主三国

    穿越成为刺杀董卓的勇士伍孚之子,获得拥有召唤之力的神兽小白龙。小白龙说:敌人有四个,分别是恶魔龙、九尾狐、魔狼、白象。它们打破了时空壁垒,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妄图借助召唤之力,灭绝中华文明,从而彻底将中华文明从时空洪流中抹去。我得知时空壁垒被打破的消息,就带着四位好友随后而来,阻止它们的阴谋。根据我穿越前的消息,恶魔龙在欧洲、九尾狐去了扶桑、白象去了印度,魔狼在北方草原。而我的四位好友全部在大汉,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 权斗人生

    权斗人生

    在一位受尽屈辱的皇孙身上,蕴藏着四十年来皇家最丑恶的秘密,而在她对人生已经充满绝望之时。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的出现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开始寻找自己的过去,内心逐渐燃烧起了复仇之火!在这一场皇位争夺战中,他是起步最晚的那一个,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人生因此被改变,成为了他本不愿意成为的那个人。他在内心暗暗发誓——自己必须要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将那些曾经轻视自己,厌恶自己的人都踩在脚下,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大规模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不仅使江户时代日本文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甚至一直影响至今。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前人未曾引用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论述与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六大学派对中国儒学的不同态度以及各学派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展现了日本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成功与失败。
  • 元代:武功第一

    元代:武功第一

    《元代——武功第一》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后悔药专卖铺

    后悔药专卖铺

    燕国国君殷湛玉树临风神机妙算厚颜无耻,伪装成虞国将军李璟之,潜入“不悔药铺”接近老板娘红溪。啥?红溪居然还是个妖精?还卖后悔药?!国之将乱,妖孽丛生。他要亲手结束这乱世。而她,却依附乱世而生。高贵冷艳的女主VS耍流氓耍无赖死缠烂打的男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火丹帝

    天火丹帝

    废柴没想到自己被推下悬崖之后,竟然因祸得福,得逆天丹道传承,踏上无上强者之路!
  • 蓦然回首君还在

    蓦然回首君还在

    老爹是将军,老哥也是将军;老情人是王上,相公更是皇上。她怕啥,她啥都不怕,身手了得,打架更不带怕的。唯一奉行的真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再犯斩草除根。
  • 永璇日记

    永璇日记

    身为大清乾隆帝皇子的永璇,一出生便是个瘸子,从小具有严重的缺陷的他,注定与皇位无缘。在经历了荣亲王永琪离世、四阿哥永珹被贬看守皇陵、十二阿哥永璂刺身身亡的永璇,正被最爱的人一步步推向谋朝篡位的深渊而万劫不复。
  • 快穿红娘之缘千生

    快穿红娘之缘千生

    缘,是两人相识相守相爱的源头。如果没有缘那怕回眸万次也终是擦肩而过……“想要你和他(她)一次相识的机会吗?哦……可以。”那,你用什么东西交换?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 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死亡锯幻影(上)

    死亡锯幻影(上)

    青峰一直在镜头下盯住那个巨大的电锯,电锯触碰鸟山的一刹那,他的手忽然一抖,似乎有什么不妙的地方。电锯确确实实是从鸟山的身体上切过了,但那不是魔术吗?可鸟山的身体明显是正在经受巨大的痛苦,她张开嘴仿佛努力在克制叫喊,四肢奋力地想要挣脱铁锁。接着,青峰看到血迹渐渐在红色衣服上晕开。
  • 伏案司轶事

    伏案司轶事

    南州,白云县。成年男子的尸体堆满了山前巨大的天坑,每当夜幕降临,村子里便缭绕起勾人心魂的淫声浪语。江州,青川镇。九位新郎官在新婚之夜无故失踪,并且都在家中留下了一只稀奇古怪的牛角,上面刻着新郎的生辰八字。湘州,张家界。五位壮士勇赴神堂寨,三人死亡,一人失踪,一人癫狂。甘州,新柳村。每月十五,村口池塘边的柳树下总能挖到一麻袋死人肢体。……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