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200000009

第9章 隋唐五代社会等级(1)

第一节 门阀

物有欲摧折之而适以扶持之者,唐代官修谱系之书是已。《旧唐书·高士廉传》云: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牒,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士族志》。士廉乃类其等第以进。太宗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间,则多邀钱币。才识凡下,而偃仰自高。贩粥松槚,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祗缘齐家惟据河北,梁、陈僻在江南,当时虽有人物,偏僻小国,不足可贵,至今犹以崔、卢、王、谢为重。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是朝士,皆功效显著,或忠孝可称,或学艺通博,所以擢用,见居三品已上。欲共衰代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昔汉高祖,止是山东一匹夫,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贵。卿等读书,见其行事,至今以为美谈,心怀敬重。卿等不贵我官爵邪?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遂以崔干为第三等。及书成,凡一百卷,诏颁于天下。《经籍志》:《大唐民族志》一百卷,《新书·艺文志》同。《旧纪》:贞观十二年正月,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疑其书奏上后又有更定。《李义府传》云:太宗命士廉、挺、文本、德棻等,及四方士大夫谙练门阀者修《氏族志》。勒成百卷,升降去取,时称允当。颁下诸州,藏为永式。义府耻其家代无名,乃奏改此书。专委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重修。《新书·义府传》云:时许敬宗以不载武后本望,义府亦耻先世不见叙,更奏删正。《通鉴》则云:许敬宗等以其书不叙武后本望,奏请改之,乃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比类升降,以后族为第一等,而未及义府。盖义府虽以先世不见叙为耻,而其事之获行,则实以不载武后本望故也。《旧书》专咎义府,恐非实录。志约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由是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谓其如勋之易得,非谓据勋为定也。义府仍奏收天下《氏族志》本焚之。《柳冲传》云:景龙中,累迁为左散骑常侍,修国史。初贞观中,太宗令学士撰《氏族志》百卷,以甄别士庶,至是向百年,而诸姓至有兴替。冲乃上表,请改修氏族。中宗命冲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刘宪等八,人,又四人为萧至忠、岑羲、崔湜、吴兢,见《新书·冲传》。依据《氏族志》,重加修撰。元忠等施功未半,相继而卒,乃迁为外职。至先天初,冲始与侍中魏知古、中书侍郎陆象先及徐坚、刘子玄、吴兢等撰成《姓录》二百卷奏上。《纪》在开元二年七月。据《萧至忠传》,与撰是书者,尚有窦怀贞、崔湜。《岑文本传》:其兄孙羲,亦与于是役。开元二年(714),又敕冲及著作郎薛南金刊定。此唐代官修谱系之始末也。《韦述传》:秘书监马怀素,受诏编次图书,奏用左散骑常侍元行冲、左庶子齐澣、秘书少监王珣、卫尉少卿吴兢,并述等二十六人,同于秘阁详录四部书。怀素寻卒,行冲代掌其事。五年而成。其总目二百卷。述好谱学。秘阁中见姓族系录二百卷,于分课之外,手自抄录,暮则怀归。如是周岁,写录皆毕。百氏源流,转益详悉。乃于柳录之中,别撰成《开元谱》二十卷。此虽本姓录,实为私家抄撰之书,非官纂也。孔志约之书,与高士廉之书,实不过百步与五十步,一见称为允当,一被目为勋格者,臣子称颂之辞,异党诋訾之语,非可据为定论。柳冲之书,体例一仍《氏族志》,更不待言。《新传》云:夷蕃酋长袭冠带者,析著别品。惟此一端,当属相异。然则唐代官修之书,宗旨实后先一揆。一言蔽之,则以当朝之所贵,易民间之所重而已。其效果何如乎?《旧书·李义府传》云:关东魏、齐旧姓,虽皆沦替,犹相矜尚,自为婚姻。义府为子求婚不得,乃奏陇西李等七家,不得相与为婚。《新书·高士廉传》著七家之目云: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又云:先是后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宝等为冠。其后矜尚门地,故《氏族志》一切降之。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后房玄龄、魏徵、李复与婚,故望不减。然每姓第其房望,虽一姓中,高下县隔。李义府为子求婚不得,始奏禁焉。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凡男女皆潜相聘娶,天子不能禁,世以为敝云。自房玄龄、魏徵、李等,已与为婚,则太宗之志,实未尝一日而行,遑论义府?《旧书·李昭德传》云:来俊臣弃故妻而娶太原王庆诜女。侯思止亦奏娶赵郡李自挹女。敕政事堂共商量。昭德抚掌谓诸宰相曰:“大可笑。往年俊臣贼劫王庆诜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索李自挹女,无乃复辱国邪?”寻奏罢之。《侯思止传》略同。《温造传》:造为御史中丞,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元稹传》载稹自叙,言分莅东都台,数十事或移或奏皆主之,而田季安盗取洛阳衣冠女为其一。《李敬玄传》: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李怀远传》:孙彭年,天宝初为吏部侍郎,慕山东著姓为婚姻,引就清列,以大其门。《新书·李日知传》,言其居官颇廉,既罢又不治田园,而诸子方总角,皆通婚名族。而王锷善居财,亦附太原王翃为从子,以婚阀自高。李白既死,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访其后裔,惟二女孙,嫁为民妻。告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乃止。其限界之严如此。唐室不惟不能禁也,终亦折而从之。《旧书·独孤郁传》云:权德舆作相,郁以妇公辞内职。宪宗曰:“德舆乃有此佳婿?”因诏宰相:于士族之家,选尚公主者。《新书·李吉甫传》云:十宅诸王,既不出阁,诸女嫁不时,而选尚皆由中人,厚为财谢,乃得遣。吉甫奏自古尚主,必慎择其人,江左悉取名士,独近世不然。帝乃下诏,皆封县主,令有司取门阀者配焉。是为唐室愿婚士族之始。其效又何如乎?《杜佑传》云:权德舆为相,其婿翰林学士独孤郁以嫌自白。宪宗见郁文雅,叹曰:“德舆有婿乃尔?”时岐阳公主帝爱女,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惟佑孙悰,以选召见麟德殿。陈寅恪云:佑父希望,实以边将进用,虽亦号为旧家,并非胜流名族。《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是其所得者,仍与戚里将家,相去无几也。又《杜兼传》:开成初,文宗欲以真源、临真二公主降士族。二主皆宪宗女。谓宰相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邪?”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兼从弟羔之子中立及校书郎卫洙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临真下嫁卫洙。洙次公子,两《书》皆附其父传。《旧书·于休烈传》:曾孙琮,落托有大志。虽以门资为吏,久不见用。大中朝,驸马都尉郑颢以琮世故,独以器度奇之。会有诏于士族中选人才尚公主,衣冠多避之。颢谓琮曰:“子人才甚佳,但不护细行,为世誉所抑,久而不调,能应此命乎?”琮然之。会李藩知贡举,颢托之,登第。其年,遂升谏列。尚广德公主。案琮初本选尚永福公主,以主食帝前折匕箸,乃诏改尚广德。已见第十五章第一节。郑颢者,万寿公主婿。主帝所爱,前此下诏:先王制礼,贵贱共之,万寿公主奉舅姑宜从士人法。旧制,车舆以镣金扣饰。帝曰:“我以俭率天下,宜自近始。”易以铜。见《新书·诸公主传》。《传》又云:主每进见,帝必谆勉笃诲,亦已见第十五章第一节。《通鉴》:大中三年十二月,郑颢弟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为婚,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遣归郑氏。由是终唐之世,贵戚皆兢兢守礼法,如山东衣冠之族,盖宣宗之自修饬而求媚于士族者至矣。然《旧书·王徽传》言:懿宗诏宰相于进士中选子弟尚主,或以徽籍上闻。徽性冲澹,远势利,闻之,忧形于色。徽登第时年逾四十。见宰相刘瑑哀祈,具陈年已高矣,居常多病,不足以尘污禁脔。瑑于上前言之,方免。则士人之视尚主为畏途,终唐世未之有改也。士族之深闭固拒如此,而唐室之力求自媚如彼,然则唐初之王妃、主婿,皆取勋贵名臣,不尚山东旧族者,果所愿不存乎?抑求之而不得也?案柳芳论氏族,言过江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又言山东之人为婚娅,江左之人尚人物,关中之人尚冠冕,代北之人尚贵戚。详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八章第一节。虏姓不足论。吴中开发晚,自亦不得与中原并。《旧书·张九龄传》:玄宗欲加牛仙客实封,兼为尚书。九龄执奏。玄宗曰:“卿以仙客无门籍邪?卿有何门阀?”九龄顿首曰:“臣荒徼寒贱,仙客中华之士。然陛下擢臣,践台阁,掌纶诰。仙客本河湟一使典,目不识文字,若大任之,臣恐非宜。”当时视中原人士,与荒徼之产,睽隔不同如此。若侨姓则本与山东郡姓是一,特因丧乱,过江寄寓,海宇既清,自可复我邦族,观太宗谓高士廉,以崔、卢、王、谢并举可知。关中亦清华之地,而芳又言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五姓,而不及韦、裴、柳、薛、杨、杜者,本秦杂戎狄之俗,非邹、鲁文教之伦,故至汉世,犹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见《秦汉史》第十三章第八节。加以三选七迁,充奉陵邑,斗鸡走狗之风,随之而盛;国人视之,自不得与山东比也。陈寅恪言:魏、晋之际,虽有巨族小族之分,然小族之男子,苟以才器著闻,得称为名士者,其地位即与巨族子弟无殊;女子能以礼法见尊,亦可与高门通婚;非若后来,专以祖宗官职高下为准。引《魏书·卢玄传论》,谓玄文武功业,殆无足纪,而见重于时,声高冠带,盖德业闻望,有足称者为证。又引《旧唐书·袁朗传》云:朗,雍州长安人。其先自陈郡仕江左。朗自以中外人物,为海内冠族。虽琅邪王氏,继有台鼎,历朝首为佐命,鄙之不以为伍。孙谊,又虞世南外孙,神功中为苏州刺史。尝因视事,司马清河张沛通谒。沛即侍中文瓘之子。谊曰:“司马何事?”沛曰:“此州得一长史,是陇西李亶,天下甲门。”谊曰:“司马何言之失?门户须历代人贤,名节风教,为衣冠顾瞻,始可称举,老夫是也。夫山东人,尚于婚媾,求于利禄,作时柱石,见危致命,则旷代无人,何可说之,以为门户?”沛怀惭而退。时人以为口实。案此正柳芳所谓尚人物者。《新书·冯元常传》:元常闺门雍睦,有礼法,虽小功丧,不御私室。神龙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门。天下高其节,凡名族皆愿通婚。则尚人物之风,唐世犹有存者,特不多耳。合卢玄之事观之,知尚婚娅特山东之流失,其初本与江左同。至于关中,则太宗谓高士廉之言,正所谓尚冠冕者。《旧书·裴寂传》:高祖尝从容谓寂曰:“我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室。及举义兵,四海云集,才涉数日,升为天子。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贱,劬劳行陈,下不聊生。公复世胄名家,历职清显。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也?惟我与公,千载之后,无愧前修矣。”又《窦威传》:威高祖后从父兄。高祖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龙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李、郑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此则并杂代北尚贵戚之俗矣。自后魏南迁,塞北诸族,纷纷入居伊洛。逮其东西分裂,则又有徙居关中者。宇文氏秉政,并使为京兆人。有绝灭者,则以诸将之有功者继之。孝文尝改虏姓为汉姓,至是复之,且以虏姓赐汉将。中国人随魏室西迁者,亦使伪造谱录,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隋书·经籍志·谱系篇》云: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国之从魏者;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其中国人,则第其门阀,有四海大姓、郡姓、州姓、县姓。及周太祖入关,诸姓子孙有功者,并令为其宗长,仍撰谱录,纪其所承,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案九十二姓,当作九十九姓,字之误也。《周书·文帝纪》:魏恭帝元年云: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明帝纪》:二年三月,诏曰:三十六国,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咸称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关中,宜改称京兆人。至周宣帝大象二年(580),隋文帝得政,乃使诸改姓者悉复其旧。然西胡、北虏之冒汉姓者,未必能复,如《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窦氏本出没落回,而自托于汉窦武。侯氏实侯伏氏,而自托于郑侯宣多。独孤氏自托于汉沛献王辅。乌氏本鸟洛侯氏,而自托于乌之余。亦或托于汉人之入虏者,则丙氏自托于汉李陵,云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姓曰丙。亦有自托于夷狄者,如浑氏自称为匈奴浑邪王之后是。盖夷狄久入中国,则亦为贵种矣,此等积习,至五代之世未改。如石晋自托于卫大夫碏,汉丞相奋,见《旧史·本纪》。刘知远以汉光武为始祖百世不迁庙,见《礼志》。而汉人伪造之谱牒,亦无由是正矣。陈氏《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云:李唐称陇西郡望,及冒托西凉嫡系由此。北朝、隋、唐诸人,籍贯往往纷岐亦由此。如李弼,《周书》本传、《旧书》(《李密》《李泌传》)、《新书·宰相世系表》为辽东襄平人,而《北史》(《弼》《密传》),《文苑英华》九百四十八魏徵《密墓志铭》以为陇西成纪人是也。案陈氏此论甚精。故在隋、唐之世,关中实为华夷混杂之区。以视山东,虽亦有异族荐居,而衣冠之绪,与腥膻之俗,犹判然不相杂者,固不可同日而语。此又当时之人,所以重山东而轻关辅也。唐室腥膻之习,盖极于开元、天宝之世,至德宗以后,则日即于中国矣,观其多恭俭奋发之主可知。高祖粗才,徒知以贵戚自满。太宗天资较高,于举世所重之山东名族,盖未尝不心焉慕之,慕之而士族摈弗之齿,则积忿而欲摧折之矣,此《氏族志》之所由作也。然一夫之忿戾,终不敌举世之风尚,故自宪宗以后,又阉然思自媚焉。至此,则沿腥膻余俗之唐朝,已降伏于中国之士族。中国人更不必借族姓为藩篱,以自卫其文化矣。而国人亦遂视同刍狗。《新书·高士廉传》赞曰: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是时人皆土著,故名宗望姓,举郡国自表,而谱系兴焉。遭晋播迁,胡丑荡析。士去坟墓,子孙犹挟系录,以示所承。而阀阅显者,至卖昏求财,汩丧廉耻。唐初流弊仍盛,天子屡抑而不为衰。至中叶,风教又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士亡旧德之传。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祚。讫无考按,冠冕皂隶,混为一区,可太息哉!彼徒知风气之变!而不知其由,则欲为之太息,而恶知深求其故,别有其隐曲难明者在乎?然则门阀之制,至于南北朝之末,本可摧陷廓清,而又获绵历数百年者,正唐室之歧视士族为之。故曰:欲摧折之,转以扶持之也。

同类推荐
  • 梁晋

    梁晋

    大唐衰亡,一时间,反梁蕃镇并起,最终河东晋军战胜梁军,在刀光血雨的沙场决战的同时,那无处不在的暗实力也在激烈角逐着,谍影重重,在洛阳,晋阳,汴梁,扶余城,江南一幕幕精彩的谍战上演着,它们隐没在历史记载之中,甚至不为当时世人所知晓,暗战一触即发……
  • 隋末暴徒

    隋末暴徒

    重生隋末,成为与李世民同日出生的李氏旁支庶子。平淡的生活里,李元恺首先想到的是抱大腿,毕竟是我李二陛下!可后来发现,李阀先是害了咱爹,又拿咱不当人!忍不了,也不能忍!谁叫咱能单挑李元霸呢?实力不允许呀!既然与李二天生犯冲,那就拜拜嘞李阀,咱不伺候喽!天下大乱,一朝繁华烟云散,旌旗招招,铁甲洪流卷长空!再回首,依然盛唐锦绣!(新书—新唐小相公已发,欢迎来踩!~)
  • 我是当朝驸马爷

    我是当朝驸马爷

    老天啊,为什么我过得这么苦啊?有没有富婆介绍一个给我,让我少奋斗二十年?某星君悠悠地说道:“富婆没有,公主倒是有一个,你要吗?”要啊,我要啊!于是,悲了个催的赵惇,就被送到了大齐,当起了潇洒无比的驸马爷
  • 才子佳人一杯酒

    才子佳人一杯酒

    以两个人对话、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以迷茫青年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另类而深刻的思考。风格独特,幽默智慧,中间有嬉笑怒骂,也有完全颠覆的理解。朋友们从梦蝶的文字里面,会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心、看到他们的不一样的喜怒哀愁。
  • 马过江河

    马过江河

    从某些方面来讲,每一个灵魂,都是有意义的。沈归一直都这样认为。他从原本平凡的人生中,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召唤至此。从而参演了一出大戏。从冰天雪地的幽北,到纸醉金迷的南康;从悠久历史的北燕,到瑰丽神秘的异域;这位来客,曾马过江河。
热门推荐
  • 多伦多的你在哪

    多伦多的你在哪

    羽商出国留学之后,才知道国外念书真正的样子,曾在霓虹中迷失过才知爱情来之不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真实的海外生活是本书宗旨。
  •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零开始的异界魔法见闻录

    从零开始的异界魔法见闻录

    幻想的世界总是让人向往。勇士,贪婪的目光看向了末开垦的深林。这是机缘。殊不知,阴暗洞穴中,蛰伏的帝王,布下了一盘局,玩味的盯着“棋子”,阴谋的开始。鲜血的腥味,飘散。未知的生物,浮现。一位,热爱魔法的少年,拿起了“剑”,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
  • 爱情在左,事业在右

    爱情在左,事业在右

    本书讲述了活泼开朗的剩女王璐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个性格孤僻的合作公司负责人欧阳建业,为了跟他达成合作,王璐费尽了千辛万苦,最终不但合作成功,也收获了属于他们的爱情。
  • 归鸿祭

    归鸿祭

    “哥哥,咱们会一起创建一个伟大的王朝的。”弟弟坐在屋脊上看着远方的旷野道。“你怎么知道?”哥哥揉了揉弟弟的脑袋,温柔地笑道:“就因为你是从未来来的?”“哎呀,哥哥你相信我啦。”弟弟吐了吐舌头“联突厥,破长安,平李密,灭窦建德,我的历史可是得过满分呢。”“那你是怎么过来的?”哥哥看着弟弟认真的面孔,深色依旧温柔。“我也不知道。”弟弟神色黯然道:“我记得我是和我的亲哥哥一起的,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他了。”“那你就把我当你的亲哥哥吧。反正咱们本来就是亲兄弟。”哥哥笑道:“按你说的,咱们一边创立一个伟大的朝代,一边找你的亲哥哥。”“好。”弟弟点头。“世民,快下来吧,赶紧睡觉。明天爹爹要去长安献马,别给他添乱。”母亲在院子里喊道。“来啦来啦。”弟弟慌忙答应,却扭头吐了吐舌头,轻声道:“我要告诉妈妈你也在上面。”“臭小子。”哥哥轻轻敲了下弟弟的脑门笑道:“赶紧去睡吧。”弟弟下了屋脊,年轻的哥哥看着满天星月,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道:“你最终还是没和我说玄武门的事情。”
  • 赶尸匠的子孙(中篇小说)

    赶尸匠的子孙(中篇小说)

    我是赶尸匠的养子,为人顶缸坐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牢,出狱那天,养母去世,她和养父的双穴早些年养父去世时就已经建好,但是乡政府不准埋,要火化百分百,说是为了发展旅游。正在我愁得要死时,儿时玩伴给我出点子:到火葬场开一张证明。火葬场的证明从哪里来?抬个死人去烧。死人从哪里来?嘿嘿,天机不可泄露。反正,从此我干上了卖死人的生意。过清水江朝南,朝山里头去,一直去,翻过鸡公岭再向西,一路向西,西到落日的尽边头,有个去处叫天堂山。这里三省搭界,地广人稀,深山老坳,天高皇帝远,自古就是个避乱求安的地场。
  • 革命吧魔王大人

    革命吧魔王大人

    简单版:这是一个发生在魔界的普通种田故事。-复杂版:原本只想赋闲在家混吃等死的穿越者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意外成为了第114任魔王。凡人诸国的压力、王城内部的党争、四面漏风的战局、海外领地的开发…魔界的文书和重担如同雪片一般地不断飞往魔王城的——宰相官邸。世界龙蛇起陆、英雄辈出,该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然而这和里奥这个橡皮图章魔王没什么关系——他处理过的最重要文件是有关取缔魅魔风俗街的通告。“不革命不行啊……”里奥抚摸着王座的靠背,好像它就是宰相那锃光瓦亮的脑门。“等我掌权了,就把你们都杀了!”-附魔界政治笑话一则:“魔界哪里风景最好?”“当然是魔王城,那里是整个魔界唯一看不到魔王城的地方。”
  • 办案要略

    办案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真仙真指语录

    真仙真指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