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200000008

第8章 隋唐五代社会组织(8)

隋、唐风俗,实上承南北朝而渐变。旧俗之不可存者,逐渐摧残剥落,而新机即萌蘖于其间,此乃理势之自然,言风俗者不可不深察也。六朝风气,史家举其特异之处,曰尊严家讳,曰崇尚门第,曰慎重婚姻,曰区别流品,曰主持清议,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八章第二节。尊严家讳之风,隋、唐之世犹盛。然或讳嫌名,或偏讳二名,皆流于小廉曲谨,于义无取。《旧唐书·太宗纪》:武德九年六月己巳,令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此时太宗尚仅为太子,然即位之后,亦未之有改。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崩。六月,《通鉴》云:先是太宗二名,令天下不连言者勿避,至是始改官名犯先帝讳者。二名不偏讳,不闻限于生前,此已失礼意矣。《旧书·本纪》:是岁七月,有司请改治书侍御史、治中、治礼郎等官。以贞观时不讳先帝二字诏之。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礼不偏讳,上既单名,臣子不合指斥。乃从之。后来穆宗名恒,乃改恒州、恒阳县、恒王房等,事与此同。虽阙于事,在君主专制之世,庸或不得不然。宪宗名纯,而改淳州、淳县、淳风县;韦思谦本名仁约,以音类则天父讳称字;张仁愿本名仁亶,以音类睿宗讳改;则并为嫌名矣。犹可曰君主或其父母也。永徽三年九月,改太子中允、中书舍人、诸率府中郎将,以避太子名。刘子玄本名知幾,玄宗在东宫,以音类改,则并及于太子矣。睿宗第四子隆范,第五子隆业,皆避玄宗去隆字,则并及于连名矣。古之讳者,讳其音不讳其字。崔玄暐本名曅,以字下体有则天祖讳改,更为谄而非礼。《旧五代史·唐明宗纪》:天成元年六月,诏曰:太宗时臣有世南,官有民部,应文书内所有二字,但不连称,不得回避。然又云:如是臣下之名,不欲与君亲同者,任自改更,则又孰敢不改者乎?《新史·杨光远传》云:光远初名檀,清泰二年(935),有司言明宗庙讳,犯偏旁者皆易之,乃赐名光远。则转出于偏讳之外。《晋高祖纪》:天福三年二月辛丑,中书上言:唐太宗二名并讳,明宗二名亦同;人姓与国讳音声相近是嫌名者,亦改姓氏;与古礼有异。庙讳平声字即不讳余三声,讳侧声字即不讳平声字。所讳字正文及偏旁阙点画,望依令式施行。诏依唐礼施行。案语云:太原县有史匡翰碑,立于天福八年(943)。匡翰,建瑭之子也。碑于瑭字空文以避讳,而建瑭父敬思,仍书敬字,盖当时避讳之体如此,此亦于不偏讳之义不合。《少帝纪》:即位之岁,七月戊子,诏应宫殿、州县及官名、府号、人姓名,与先帝讳同音者改之。于是改明堂殿、政事堂等。案语云:《东都事略·陶谷传》:谷本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则既偏讳,又及其嫌,更变本加厉矣。要之,皆韩愈所云宦官宫妾之所为而已。而不恤以之废公。《新五代史·石昂传》:节度使符习高其行,召以为临淄令。习入朝京师,监军杨彥朗知留后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谒。赞者以彦朗讳石,更其姓曰右。昂仰责彦朗曰:“内侍奈何以私害公?”昂姓石,非右也。此私讳不可害及公事之证也。《旧唐书·懿宗纪》:咸通二年八月,以卫洙为滑州刺史。洙奏官号内一字与臣家讳音同,请改授闲官。敕曰:嫌名不讳,著在礼文,成命已行,固难依允,是已。而《源乾曜传》:乾曜迁太子太师,以祖名师固辞,乃拜太子太傅,是其许否并无定法也。尤可骇者:《旧五代史·唐明宗纪》:天成三年二月,工部尚书卢文纪贬石州司马,员外安置。文纪私讳业。时新除于邺为工部郎中,旧例,寮属名与长官讳同,或改其任。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故中书未议改官。于邺授官之后,文纪自请连假。邺寻就位。及差延州官告使副,未行,文纪参告,且言候邺回日,终请换曹。邺其夕遂自经而死。故文纪贬官。《新史·文纪传》云:协除于邺,文纪大怒。邺赴省参谒,文纪不见之。因请连假。已而邺奉使,未行,文纪即出视事。邺因醉忿自经死。盖邺初附协以挫文纪,后又不知如何,忿怒而至于自戕也。此事之情不可知,然虚文则竞成杀人之具矣。甚至相挤排之时,则以之责人,及其趋利附势,则又弃如敝屣。唐德宗时,李涵自御史大夫改太子少傅。其为浙西时,判官吕渭上言:涵父名少康,今为少傅,恐乖礼典。宰相崔祐甫奏曰:若朝廷事有乖舛,群臣悉能如此,实太平之道。乃特授渭司门员外郎。寻御史台劾奏:涵再任少卿,此时都不言,今为少傅,妄有奏议。乃贬渭歙州司马,而涵卒改检校工部尚书兼光禄卿。事见《旧书》《涵》及《渭传》。渭即不挟诈,如此毛举细故,而云可以致太平,岂不令人发笑?则不独渭,崔祐甫之言,亦朋党之论也。《新书·李鄘传》:孙磎,大中末擢进士,累迁户部侍郎,分司东都。劾奏内國使郝景全不法事。景全反摘磎奏犯顺宗嫌名,坐夺俸。磎上言:因事告事,旁讼他人者,咸通诏语也。礼不讳嫌名,律庙讳嫌名不坐,岂臣所引诏书,而有司辄论奏?臣恐自今用格令者,委曲回避,旁缘为奸也。乃诏不夺俸。细人之坏礼破律,以相贼害,有如此者。《旧书·李贺传》云: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辩》,贺竟不就试。殿本《考证》云:《剧谈录》云:元和中,李贺善为歌篇,韩公深所知重。于缙绅间每加延誉,由是声华藉甚。时元稹年少,以明经擢第,常愿交结贺。一日,执贽造门,贺览刺,令仆者谓曰:“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稹惭忿而退。其后稹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父讳晋肃,不合应进士举。文公惜其才,为著《讳辩》以明之。《摭言》亦云:贺举进士,或谤贺不避家讳,文公特著《讳辩》一篇。据此,则贺尝举进士,而元稹谤之,史云竟不就试非也。贺无严其家讳之心,而疾之者借以造谤,礼之末流,则如是而已。此其可耻,盖又甚于韩愈所云宦官宫妾之为。此等风俗,而合久持乎?矜尚门第,慎重婚姻,区别流品,其为得失,观论婚姻、宗族、门阀、选举各节自明。至于清议,则除刘蕡等一二鲠直之士外,实未之有闻。唐人所谓清议者,大率毛举细故,曲加附会,甚至讦人阴私,造作蜚语,以图进取而谋倾陷,快私忿而要时誉。读前此诸章所辩正,自可见之。此等风气,相沿至于宋、明,未之有改。遂至败坏国事,举大局以徇一人意气之私,淆乱是非,肆曲笔而诒惇史千秋之累。其为博祸,诚可痛心。论者多以是为理学之咎,实则理学真谛,在于惩忿窒欲,存理去私,安得如是?是特朋党之士,伪托理学之名,致使不察其实者,连类而并讥之耳。理学家好作诛心之论,又其视私德过重,诚有足长朋党攻击之弊者,然别有用心者,借资其学,以遂其私,究不能即以为是学之咎也。不特此也,魏、晋后风俗之敝,莫大于民族之义未昌,君臣之义先敝,《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八章第二节,亦已言之。隋、唐之世,此风亦未有改。董邵南盖即其中之一人。《旧唐书·李益传》,言益登进士第,久之不调,而流辈皆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不上望京楼之句。此又一董邵南也。贾至议贡举事云:近代趋仕,靡然乡风,致使禄山一呼,而四海震荡,思明再乱,而十年不复。《旧书·杨绾传》。禄山以羯胡而驱率戎虏,实为五胡乱华之祸之再见,而其时之人,腼然安之若此,安怪冯道,历受沙陀、契丹官爵,尚侈然以长乐老自夸乎?士气至此,国家、民族,尚谁与立哉?陈氏述论,亦引李益事,而论之曰:观此,则董邵南之游河北,盖是当日常情。因谓唐之后半,一国之中,实有两独立敌视之团体,统治之者,种族、文化,宜有不同。此亦求之深而反失之。唐代士人如此,实缘其时科第之士仕进之途狭而杂流多,而其时士风,又极躁进耳。《新书·钟传》云:广明后州县不乡贡,惟传岁荐士。行乡饮酒礼,率官属临观。资以装赍。士不远千里走传府。董邵南、李益,亦此等人物而已。其来也,既惟为身谋,其得之,自惟有委蛇以避祸。冯道不幸而为世所指擿,其实当时如道者岂止一人?且如郑韬光,唐宣宗之外孙,历仕至晋初乃致仕。史称其事十一君,越七十载,所仕无官谤,无私过,士无贤不肖,皆恭已接纳,交友之中无怨隙,亲戚之间无爱憎,其善自全,又宁让冯道邪?世惟耽于逸乐者,虽迫危亡,而不能自振。《旧书·郑覃传》:文宗谓宰臣曰:“百司弛慢,要重条举。”覃对曰:“丕变风俗,当考实效。自三十年已来,多不务实,取于颜情。如嵇、阮之流,不摄职事。”李石云:“此本因治平,人人无事,安逸所致。今之人俗,亦慕王夷甫,耻不能及之。”此可见唐代玄学衰矣,不事事之风顾在。《通鉴》:宪宗元和十五年(820),上谓给事中丁公著曰:“闻外间人多宴乐,此乃时和人安,足用为慰。”公著曰:“此非佳事,恐渐劳圣虑。”上曰:“何故?”对曰:“白天宝已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沉酣昼夜,犹杂子女,不愧左右。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陛下能无独忧劳乎?”此又可知其不事事之风之所由来也。得非南北朝余习乎?

风俗之敝至此,其何以救之?曰:复古之经,务民之义,所以挽佛、老末流,遗弃世事之失也。明君臣之义,严夷夏之防,慎重行止,爱惜名节,所以矫魏、晋已来,惟重私门,敢于冒进,败名丧检,无所不为之弊也。是则有宋诸贤之所务,而其风气,实亦隋、唐之世逐渐开之。此则贞元剥复之机也。俟讲学术时明之。

同类推荐
  • 大明壹四四玖

    大明壹四四玖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朱祁镇带着数十万大军撤到土木堡之上。迎接他的本来是一场大败,但历史的车轮因为一人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那个男人就是林潘!
  • 秦吏

    秦吏

    (新书《汉阙》,求收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将分。身为秦吏,又当如何抉择,是推波助澜,还是力挽狂澜?
  • 王不弃殿

    王不弃殿

    南江春水暖,枝头鸟争暄。我打北境来,共飞不知许。听此总牵系,日日上城楼。楼高见远乡,无人自北来。世人愚昧,所以忘乎所以。世人疯狂,所以朝代更迭。
  • 大明败家志

    大明败家志

    新书(砍死我沒事吧),请多多支持顺手点个收藏吧,投点推存票啊老读者们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标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史中那些最耀眼的亮点,呈现出贯穿其中的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强大力量。
热门推荐
  •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美琳达与比尔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国民阅读文库”之“国学启蒙书系列”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双色注音的方式;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山海经(双色注音版)》为该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 情难自控:总裁太危险!

    情难自控:总裁太危险!

    简予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嫁给一个下半身瘫痪的男人?婚前,她做好了一切打算,准备享受这份得来不易的安逸。婚后,她却猛然发现,男人不但腿好,腰好,其他的地方更好,岂止是好,简直好到受不了!她怒:“楚君腾,你这个骗子..……”
  • 情变

    情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子龙文集6: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文集6: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是《蒋子龙文集》中的中篇小说卷。该卷主要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这一卷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变化较大,题材多种多样,如《开拓者》《弧光》《收审记》等。主人公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医生、有农民、有企业家、有犯人等,是对现代生活的大展示,更是对各种人性特征的揭示。
  • 芷戈天下

    芷戈天下

    一叶笙笳,半世荒芜。莽莽草原,星河契阔,天狼在,迟暮怎敢轻言?乱世凯歌,千里铁骑,且看我绾发高歌,万弓弩!另有作品《倾本天下》、《将女凰图》。
  • 嫡女掌家

    嫡女掌家

    前世,今笙痴缠了多年的男人迎娶了她的庶妹云溪,并封她为后,她被封为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了她这个嫡姐的命。那时,她就真的心如死灰、无所眷恋了。谁知,一朝醒来,她又回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十四岁那年,一切刚刚好。前世,我错付真心,今生,我心硬如铁。欠我的,我都要讨回来。嫡女重生,所有人的命运都将重新洗牌。新书,盼望各位小仙女收藏评论哈!
  • 现代道修

    现代道修

    吴凯本是创世主神的大弟子青玄,因为某些原因竟被自己的师尊打入凡尘轮回。得到了重修之后自己的师妹就不愿意回去就和他在凡尘俗世体验生活,创立了地下势力,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
  • 鸿蒙炼血道

    鸿蒙炼血道

    炼天地之血,成永生大道,铸不朽传说,看沧海成尘,观宇宙沉浮,造鸿蒙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