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500000004

第4章 西天班兵

西羌部落乌布吉酋长,是一个憨厚善良,循规蹈矩,严格遵照祖辈教导的“游牧经商,富民兴邦”遗训办事的人,在国际法庭处决了戈特巴尔以后,他满以为天下从此太平无事,一门心事埋头在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经济之上,决心用十年时间医治战争创伤,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戈尔干从他爷爷上绞刑那一刻起,就谋划再次侵略西羌部落,吞并西羌锦绣河山。经过精心准备,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添黑之夜,戈尔干又指挥千军万马向西羌开战了。

面对匈奴部落潮水般袭来的侵略军,乌布吉酋长只得率领毫无准备的西羌部落人民,分若干个队伍,重走他父亲乌金斗当年从河西走廊向蜀山氏部落撤退的老路,企图摆脱匈奴部落侵略军的疯狂追击。

穷凶极恶的戈尔干,怀着一颗斩尽杀绝的歹毒心肠,率领千军万马向西羌部落撤退的民众赶来。一路上他继承戈特巴尔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见人就杀,逄人就砍。他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就在乌布吉带领西羌民众赤身渡过渭河之时,天空突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黑云翻滚,伸手不见五指。瞬间下起瓢泼大雨,渭河水波浪滔滔,泛滥成灾,无情地将戈尔干率领的匈奴侵略军,阻隔在渭河对岸,迫使他们停止追击,只能在渭河边安营扎寨,等待雨过天晴之后再继续前进。

正在马背上指挥民众撤退的乌布吉酋长,勒住马缰回首渭河对岸,只见匈奴侵略军在渭河边就地宿营,这才使他松了口气,回头对他的爱女,还未满16岁的蚕丛姑娘说:“蚕丛,戈尔戈的兵马已被渭河挡住了,你快去通知乡亲们跑步前进,趁此机会快速撤退,尽快摆脱匈奴侵略军追赶,到了老虎峡再停下来歇息,填饱肚子继续赶路。”

“是!我这就去!”蚕丛调转马头频频挥鞭,白马驹四蹄生风,向深山峡谷里飞奔而去,马背上抖动着蚕丛的身姿,晚风掀动起她乌亮的长发。

西羌部落的民众,遵照乌布吉的命令,逃进老虎峡之后,纷纷跳下马来,在蚕丛姑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就地取材,在树桠上,山洞里,悬崖边,搭起了临时的住所,用钻木取火,就地做饭,不多时,峡谷里燃起了袅袅炊烟……

蚕丛姑娘和乌布吉酋长安排完西羌民众的食宿之后,回到他家临时居住的山洞里,已经是夜深人静了。她高举火把走进山洞,只见母亲和妹妹蚕娥,已经将红苕、山芋、土豆烤熟,等待他们父女俩回来用餐。

由于夜色朦胧,雾气沉沉,刚才人们只看到蚕丛姑娘骑在马背上抖动的倩影。现在她回到石屋了,让我们看看她那美丽的容颜吧。蚕丛身材苗条,体质风骚,眉不描如青竹吐翠,唇不染润若丹砂,乌黑的青丝,宛如一抹瀑布,从头顶飘至膝下,蚕丛把它盘在头上,用一根骨制的簪子插进去,形成一个蘑菇状,显得分外迷人,分外漂亮。她上身穿件兽皮坎肩,下身穿条梭草短裙,依稀可见水嫩白皙的皮肤,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雷似电,让人敬畏三分……她端着一碗烤熟的红薯,从内屋款款走来,放在石板桌子上,再盛满两碗开水,一碗递给父亲乌布吉,一碗留给自己,然后双手捧起土巴碗:“阿爸,你率领西羌民众往西撤退的路上,东躲西藏,一刻也未休息,今儿借渭河天险,终于摆脱了戈尔干侵略军的追捕,得以暂时喘息,你实在辛苦了,女儿我代表妈妈、妹妹,以水代酒,敬你一杯酒!”

乌布吉双手高举土巴碗,满心欢喜,满脸笑容地说:“谢谢女儿!”

夜深了,老虎峡四周静悄悄的,只有猫头鹰不时啼叫一声,乌布吉在蚕丛、蚕娥的陪同下,手持弓箭,高举松明子,星夜视察民众的临时营寨,当他们看见身子袒露在外面的老人,急忙用兽皮、草莲子给老人盖上。蚕丛发现一个羌女没有御寒之物,整个身子裸露在外面时,她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身上的鹿皮坎肩脱下来给那女子盖上。

乌布吉对蚕丛爱民如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笑在心上。他想,蚕丛女儿,你的一举一动,都继承了你爷爷乌金斗、阿爸乌布吉的衣钵,有你这样的孩子来接班,阿爸就放心了。他抚摸着蚕丛的肩头赞扬道:“孩子,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爱民亲民之心,阿爸我放心了,你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蚕丛嫣然一笑说:“阿爸,女儿都是向你学的呀,你不是常说,酋长是舟,民众是水嘛?舟离开了水,岂能鼓浪扬波,抵达胜利彼岸啊!”

乌布吉见蚕丛说话有思想,有哲理,有深度,不失为一根好苗苗,长大成人后,一定能为民众办好事、办大事。他凭自己一生南北征战的经验来判断,戈尔干这个人,披了一张人皮,长了一颗兽心,继承了他爷爷戈特巴尔的衣钵,一刻也没有忘记侵略西羌部落,霸占西羌部落广袤的土地、膘肥的羊群、无穷的矿藏。

回首往事,乌布吉意识到,西羌部落世世代代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邻为友的路线,从不惹事生非。但戈尔干把西羌部落的友善当作软弱可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侵略战争,不把西羌人民斩尽杀绝,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眼前,虽然我们利用渭河屏障,摆脱了戈尔干的追击,但诡计多端、阴险狡猾的戈尔干,是不会放弃追捕的。他还会施用欲擒故纵之计,在我前进的途中埋下伏兵?只等我们钻进他的口袋,将我们一网打尽?嗯,如果这种判断是正确的,我必须同蚕丛商量,重新安排民众的撤退路线,安排好身后之事。

蚕丛虽然人小,刚满十五岁。但她聪明、能干、智慧、沉稳、善辩,有一颗亲民爱民之心,一旦我遇到不测,她完全可以担任西羌部落的首领,完全有能力率领民众反抗戈尔干的侵略军。寻思到这里,乌布吉语重心长地对蚕丛说:“孩子,来,坐在阿爸身边。”

“呃!”蚕丛紧俟着乌布吉坐下,偎依在乌布吉怀里,睁大一双明亮的眼睛,天真烂漫地:“阿爸,你有啥事呀?”

乌布吉抚摸着女儿乌亮的长发,心沉如铅,若有所思地说:“孩子,目前我部落虽然摆脱了戈尔干的追击,但并不能证明戈尔干已放弃了追击,一旦他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埋有伏兵,将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灾难啊!如果是这样,你有……”

蚕丛还未等乌布吉把话说完,就接过阿爸的话题往下说:“阿爸,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戈尔干比狐狸还狡猾,依我判断,他们今晚不过渭河,并非没有能力,而是利用欲擒故纵之计,他肯定在前方布下口袋,只等我们去钻,将我们一网打尽。”

“孩子,你分析的很正确,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破敌?”

蚕丛意识到眼下西羌部落处在非常时期,在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行动。非常行动,往往是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之。根据这种思想,她埋头斟酌了半天,终于想出了破敌之计,她猛然坐起来说:“阿爸,我部落剩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不宜同戈尔干硬打、硬拼,俗话说‘力搏胜一人,智博胜千军。’我们必须用智慧来战胜戈尔干。”

蚕丛一席话吹散了乌布吉眼前的乌云。他眼睛一亮,心急如焚地问道:“孩子,你快告诉阿爸,我们用啥智慧来战胜戈尔干?”

蚕丛似乎早有成熟的谋略,她眼珠转了几下,若有所思地说:“阿爸,我们撤往蜀山氏部落,只有两条路可走,走旱路,必经险象环生的剑门关一线天,走水路,必经汹涌澎湃,一泻万里的涪江河。”

“对呀,但剑门关一线天、涪江河,是我们撤退到蜀山氏的必经之路啊!”

“戈尔干的士兵都是从北方招募来的,大多数人不识水性,依我判断,他们追捕我们的路线注定选在剑门关一线天。”

“你分析得有道理,符合用兵之道,孩子,你继续往下说。”

“如果是这样,戈尔干的口袋战必将摆在剑门关一线天。”

“没错,可是剑门关一线天是我们唯一的撤退路线,我们不走剑门关一线天,又走那条路呀?剩下来的只有涪江河,那里水深流急,我们携老扶幼,又没有船,岂敢过河呀?”

“阿爸,如果我们坚持走剑门关一线天,无疑是以卵击石。”

乌布吉毫无主意,心急如焚地说:“孩子,你所言极是,可剑门关一线天是我们撤退的唯一路线啊?你有别的办法吗?”

“阿爸,为了破灭戈尔干对我灭族灭种之野心,我的想法是把我们的民众分两路往蜀山氏撤退,老弱病残为一路,从剑门关一线天撤退,少年儿童为一路,从涪河撤退。一旦剑门关一线天全军覆没,还可以把少年儿童保住,把西羌部落的人种保住,保住了西羌部落的人种,就保住了西羌部落的未来。”

乌布吉听罢,心胸豁然开朗,觉得蚕丛的话很有道理:“孩子,此计甚好。可为父还是顾虑重重,放心不下呀。难道阴险狡猾,诡计多端的戈尔干在涪江河就没有设下埋伏吗?”

“因为戈尔干清楚地知道,我们剩下来的民众都是妇孺老幼、残兵败将,素有人间天险之称的涪江河,没有渡船,没有羊皮舟,是无法渡河的,走剑门关一线天是必经之路。”

“孩子,你把眼前的形势分析得很透彻,阿爸听你的,具体做法……”

“阿爸,我带着老弱病残从一线天撤退,你带着少年儿童从涪江河撤退。这样做有些残忍,但别无他法,当前保护好少年儿童,就是保护了西羌部落的未来。”

“孩子,走剑门关一天线凶多吉少,你年轻,阿爸需要你,西羌部落需要你,你就带领少年儿童渡过涪江河吧,剑门关一线天由我去闯!”

“阿爸,你年纪大了,走剑门关一线天太危险了,我们不用争了,就这么定了。”蚕丛意识到父亲决不会让她去走这条死亡之路,还会找她争执不休,她灵机一动,欣然做出决定:“阿爸,时间不早了,我要休息了。”言毕,匆匆走进石屋。

“蚕丛……”乌布吉原本想和女儿交换意见,见女儿已进石屋休息了,他望着女儿进屋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转身回到妻子玉女身边休息,但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得将此事告诉妻子玉女。玉女分析了蚕丛的决定后意识到,蚕丛这孩子孝心高于天,厚于地。她深知走剑门关一线天是一条绝路,就是不死也会终生残废,痛不欲生。她岂能让生她养她的父亲去死呢?如让她同父亲换一个角色,那是比登天还难的。母亲经过彻夜思考,她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就是将剑门关一线天,涪江河这两条撤退路线,分别用两个铜钱正反面图案来代表,让他们父女来打卦问天,正面图案代表涪江河,背面图案代表剑门关一线天,问天结果,谁得到正面图案,谁无条件服从,带着少年儿童从涪江河撤退,谁得到背面图案,谁就无条件地带着老弱病残从剑门关一线天撤退。

玉女把这个妙计告诉了丈夫,乌布吉压在心中的大石头砰然落地,他侧过身来紧紧搂住玉女说:“亲爱的,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去送死,你这一计真高明!”

“是呀,就凭蚕丛说一不二的性格,说什么也不会同你调换角色的。”

“是呀是呀,多亏你想了个好点子。”

次日早晨起来,全家人简单地吃完早饭,就在蚕丛吹响海螺,准备集合老幼病残撤退之时,乌布吉父女俩为撤退中的路线分工争论不休,玉女见蚕丛始终坚持带领老弱病残走一线天时,急忙按照她与乌布吉夜里商量的意见,把乌布吉和蚕丛拉到一起,双双跪在石屋门前白石神前,对天磕头作揖,秉卦问天:“你们父女俩别争了,我们来秉卦问天,由上苍来决定你们走哪条路线。”

玉女秉卦结果,乌布吉的铜钱图案是背面,他无条件的带着老弱病残走剑门关一线天,蚕丛的铜钱图案是正面,无条件地带着少年儿童走涪江河。

那个时代的人一切听天由命,既然是上苍的安排,蚕丛无奈,只得服从天意安排。但她深知父母走剑门关一线天撤退,凶多吉少,生死难卜。此次分别,也许是最后诀别,如想再见,只有等到来世,她手捧卦象显示的图案,深情地望着年过半百的父母亲,热泪长流,她扑向父母亲,声泪俱下地:“爸,妈……这……这卦象、这爻辞,难道就不能改吗?”

乌布吉夫妇,凝视蚕丛神情,用手拭去蚕丛滚滚欲出的泪珠,无限深情,而又斩钉截铁地:“孩子,这是天意,不能改变啊。”

蚕丛搂住父母亲,痛心疾首,号啕大哭:“爸,妈,此去凶多吉少,你们一路要保重,孩儿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向你们辞行了。”跪下频频磕头。

乌布吉和妻子玉女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热泪盈眶地说:“孩子,涪江河浊浪滔天,照样凶多吉少,你也要保重,阿爸相信你能担起保护西羌部落人种这个重任。希望你能安全地将这些弟弟妹妹带到蜀山氏去。”

就在他们说话之间,小蚕娥手里捧着几个野生菌,从山路上跑回来,她见父母和姐姐哭成一团,便天真烂漫地问:“阿爸,阿妈,你们为啥哭了呀?”

乌布吉拉过蚕娥耐心地诓哄说:“孩子,为了躲过戈尔干的追捕,保住这条小命,从今天起,你跟姐姐走,我和妈妈走,到了蜀山氏部落我们再团圆。”

“不嘛,我要跟你们走嘛!”

“跟我们危险,跟姐姐安全。听话,乖孩子。”

“姐姐,是吗?”

“是的,爸爸妈妈年纪大了,遇到坏人跑不快,你跟姐姐走,遇到坏蛋我可以背着你跑,就把坏蛋甩得老远老远的……”

蚕丛安抚了小蚕娥,全家人互相拥抱,难舍难分,各说离别之情。然后,他们分两路向蜀山氏方向撤退。乌布吉、玉女从右侧向剑门关一线天撤退,蚕丛、蚕娥从左侧向涪江河撤退。他们一路上不停地互相回首遥望,频频挥手,两行热泪挂在脸庞,离别之情溢于言表……

同类推荐
  • 莱蒙湖作证

    莱蒙湖作证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中国肯百折不回地争取入世,从根本上讲是国内市场化改革必然导致的抉择,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后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也是全面重返国际舞台的显著标志和强烈信号。但谁也不曾料到,自中国递交复关申请起,入世谈判由于逐步被“政治化”以及谈判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和敏感性,这一谈就是15个春秋,用朱基总理的话讲,“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2001年11月10日晚,卡塔尔首都多哈。随着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它意味着历经15年的奋争与期待,中国终于被WTO所接纳。
  • 刺客信条(全集)

    刺客信条(全集)

    一个被家族判处死刑,拥有斯巴达血统的雇佣兵——卡珊德拉,启了一段从被家族抛弃之人到传奇英雄的史诗旅程。起初,她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斯巴达人,为了洗刷耻辱,找到真相,她身经百战,历经艰难险阻,并逐步揭其神秘血统背后的真相。全集共13册,收录刺客信条:启示录、刺客信条:遗弃、刺客信条:兄弟会、刺客信条:秘密圣战、刺客信条:大革命、刺客信条:黑旗、刺客信条:文艺复兴、刺客信条:底层世界、刺客信条、刺客信条:异端、刺客信条:起源·沙漠誓言、刺客信条:大明风云、刺客信条:奥德赛。
  • 女主编上任记

    女主编上任记

    现在许多男人和女人,似乎都有些疯,他们一边想方设法富起来,一边又到处去掘情,寻找新的情感生长点。雯丽在一家报社做编辑记者,是无冕女王还不能算完全结婚。不过,比非法同居光彩些。她和男朋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只是没有去领结婚证和男朋友追求时髦,他们试婚。假如试好了,再去领结婚证,要是彼此厌恶了使马上分开。不过,雯丽的男朋友很一般,是位中学教师。虽然教师地位在不断提高,可比富起来的,大款和仕途成功者,那还是小巫见大巫。雯丽B型血。书上说B型血的人最大特点是常把爱情和友谊混为一谈。有些道理,雯丽就难以搞清男女之间到底是爱情多还是友谊多。
  • 曲波的心事

    曲波的心事

    早餐老婆特意煮了鸡蛋,曲波平时不咋喜欢吃鸡蛋,尤其是煮鸡蛋,可是看老婆一本正经地把鸡蛋端上来,觉得过生日也该应应景,就拿起来一个。老婆让他把鸡蛋放在餐桌上,用手按着往前滚动,说是滚滚运气。曲波觉得自己这一阵子确实不大顺利,要是真能转转运气也不错,就照着做了。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的父亲是律师,供职于英国驻法国大使馆。毛姆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被送回英国由担任牧师的叔父抚养。他以书为伴,养成了性格中孤独忧郁的气质。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的皇家公学,因口吃的缺陷而备受歧视,留下了心理阴影。读大学时,他攻读医学,却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自己在伦敦贫民区做见习医生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获得好评,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一边创作,一边环球旅行,为写作搜集素材,但他最初写的小说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直到《人性的枷锁》被充分肯定。他创作了很多剧本,其中的《弗雷德里克夫人》在遭到十七个剧团拒绝后终于上演,大获成功,从此开启了他迈向巨大声望和财富的第一步。
热门推荐
  •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内容简介:我们不应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孩子。因为命运本就没给他们相同的际遇、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基因……这些并不是孩子的错!希望每一位家长,能把孩子生命的底色擦亮一点,能让孩子生活得阳光灿烂一点。
  •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心理科学》热评图书不管你长于哪个领域,精于哪种知识,都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会发现,简单的现象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奥妙。认知心理学创始人迈克尔·S.加扎尼加推荐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手把手带领读者穿过雪片般的信息——从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角度来阐明我喜欢的精神状态——走神。他学识渊博、思路清晰、温暖热忱,像一束光一样,从未如此耀眼。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里,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走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还能让我们跳出自我束缚。它还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还解释我们为什么习惯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其实,这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 灵药秘方

    灵药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代风华之谋妃玄梦

    绝代风华之谋妃玄梦

    他是满头银发,外表嫡仙却在众人心中是那种连肠子都是黑着的货。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屹立于群山顶峰的‘神’,纯静的双眸不经意间便能扭转他人的命运。却不知,他其实是她。
  •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清县衙清风

    大清县衙清风

    本书取名《大清县衙清风》,就书的名称来说,“清风”一词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层阶。“清风”的本意是清爽、清凉之风,但多用于象征一种美好的风化、高洁的品格等。于是,自然之风也就随之社会化、道德化了。清风前面冠以“县衙”,是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县衙这一层面,“县衙”曾是一级政权的代名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县级官府是作为封建政权架构的最低层,官级虽低,但它却是封建帝国大厦的基础,县衙中的主官——知县,位虽七品,其权利实在不小,俗称“父母官”,他们距离百姓最近,给百姓带来的苦乐也最直接,百姓对县衙的感受,代表着对国家的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县对整个国家来说就有“载舟”“覆舟”的作用。
  • 虎图腾

    虎图腾

    人发地元、地发天乾、天发皆众。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巫师是最崇高的职业.而巫师则根据自身的道行分为巫者、巫师、大巫师、人巫、地巫、天巫!人地天三级更是分为气血、灵慧、预思、摄魂、灵媒、斯辰六重境界。看禀君如何虎啸九天,化身白虎图腾。
  • 鬼帝传奇故事

    鬼帝传奇故事

    林峰的生活会在这里有发展趋势很多,请大家多多支持
  • 金沙古卷:虫咒 尸降 噬魂灯

    金沙古卷:虫咒 尸降 噬魂灯

    十几年前,四川深山里一座普通村子莫名的出现一起诡异的自然事件,深山里的数十万虫子诡异齐聚某户人家,想要吞噬一个普通的12岁男孩。经过此事后,男孩杜小康发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从此有些不同:自己总能见到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场景在眼前重现。成年后,杜小康卷入一起诡异的灵异伤人案,并震惊的发现凶手是现实世界意想不到的存在。奇诡事件越来越多,杜小康发现事情的关键直指十几年前的‘万虫吞噬’事件,但离奇的事,这段重要回忆的关键部分,却被人为的给封印起来了……
  • 潇湘去不还

    潇湘去不还

    我的外婆是一位抽白沙牌冲烟、喝烈酒、通宵打麻将,输红了眼会臭脸掀桌子,惹毛了她能站在马路郭子上不歇气的骂上几个钟头的可爱老婆婆。自我懂事起,她便在金盆岭消防队对面的马路边,经营着一个小小小卖部,卖烟卖酒卖汽水酱油卫生纸等等日杂。童年的我们最喜欢的去处,就是缩在小卖部的角落,一瓶接一瓶不歇气的喝汽水,喝到肚子滚圆起不得身,那时的汽水好像没有充气,纯粹是橘子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