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0400000009

第9章 汉末士风转型与文学新变(5)

第三类是咏物赋,如祢衡的《鹦鹉赋》,这类咏物赋在汉末非常发达,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光拟作鹦鹉赋就有曹植、王粲、傅咸、桓玄等人。祢衡生于汉末,正值纲纪凌迟之际,阉竖专权,徐干《中论》第十二《谴交》论及汉末黑暗政治:“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沄沄,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绶,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祢衡在汉末已负盛名,孔融曾写过《荐祢衡表》,称其“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又赞叹其英才俊发,才略如贾谊,胆识不减终军,是不可多得之人才。其为孔融见成如此,又《世说新语》刘注引《文士传》云:“衡不知先所出,逸才飘举。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结殷勤,不能相违。”可见祢衡名声之大。祢衡抱负远大,有匡正天下之志,在《鲁夫子碑》中,他礼赞孔子:“憨周道之迥遹,悼九畴之乖悖,故发愤忘食,应聘四方,鲁以大夫之位,任以国政之权,譬若飞鸿鸾于中庭,以骋骥骏于间巷也。是以期月之顷,五教克谐,移风易俗,邦国肃焉,无思不服。”因此,《鹦鹉赋》带有祢衡怀才不遇之感。鹦鹉奇姿妙质,聪明识机,不栖浅卑之地,不游低矮之冈,不与众俗相集,必择高林而戢翼。但纵使能与鸾凤相媲美,却为时俗所遘,玩弄于囚笼之中。虽坠入罗网,但却“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鹦鹉之德也如此!借鹦鹉以寓托心志,是祢衡的重点。洪迈《容斋随笔》称:“观其所著《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祢衡托身以自喻,借鹦鹉为人所嫉,以表达怀才不遇。

第四类是弃妇、寡妇赋,如王粲《寡妇赋》。王粲值汉末建安之际,天下已乱,时局方忧,《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记载当时天下格局:“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但王粲志在匡正天下,忧心于天下苍生,见百姓为战乱所苦,慨然有所感,“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悟彼下泉人,胃然伤心肝。”(《七哀诗》其一)在他的一些诗中,他渴望天下一统,从戎“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咏史诗》),这些都表明王粲心怀天下。在《寡妇赋》中,王粲笔下的寡妇,似乎是托身自喻,虽然他被曹操重用,但是作为建安诸子的政治处境非常尴尬。赋中描写了一位寡妇,幽居独处,与幼子依傍,却出门外,感慨良多,草木繁荣,在她眼中却只有枯败与伤感,最后回到室中,又不经感慨良多,独心伤悲,甚至要引刀自绝,顾念弱子,忍而不舍,才断绝念头。这里寡妇似乎暗示着王粲“雍容侍从”的尴尬,王粲本贵公子孙,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序》云:“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不幸遭遇战乱,流离失所,心有所感,“寡妇”似乎暗含了他无所依顿的情形。这篇小赋文辞华美,与其他辞赋相比,幽怨而感伤,饶有余韵。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如此评价王粲:“仲室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魏文帝《典论·论文》也曾提到:“王粲长于辞赋……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虽张蔡不过也。”沈约评价王粲甚高,在其《宋书·谢灵运传论》中云:“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物为休,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沈约对王粲的评价如此之高,甚至将他与相如、班固、曹植并列在一起,说明王粲辞赋之作,确实带给了当时文坛不小的震撼。

第五类是描述死亡的辞赋,如张衡《骷髅赋》、《冢赋》。张衡《骷髅赋》中,张衡假托庄子之口,道出了齐生死,均万物的思想。他在赋中,假托看见了在路旁的骷髅,于是起疑而问:是终于寿命?还是客死于此?是上智之人?还是下愚之人?为是女子?还是丈夫?骷髅回答说他是庄周,在此玄游。张衡复说要为庄周复原身体五官,骷髅说,生不如死,死后无烦恼,无宠辱荣枯,无世俗生活干扰,况且死后虎豹不能残害,刀剑不能伤,归于万化,无忧无扰,与道逍遥。而生在世上,却都是烦恼。张衡听完,怅然有悟,全文便结束了。这篇《骷髅赋》所体现的思想,正如庄子在《知北游》中对生死的辩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也。”在庄子看来,骷髅为死后之迹,无所恨于有生。在张衡《骷髅赋》中,骷髅以日月为灯烛,以云汉为川池,以星宿为珠玉。与庄子《列御寇》很相似:“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另外,《骷髅赋》中体现的齐生死,可能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张衡所处年代,外戚擅权,这些外戚的势力甚至超过了君主,《后汉书》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在面对现实世界不如意的时候,张衡转而走向内心,通过齐生死摆脱现实残酷的,也就很自然而然能够理解了。在张衡《骷髅赋》之后,后继者还有三国魏李康、吕安的《髑髅赋》和曹植的《髑髅说》,他们在内容和主题上都和张衡的《骷髅赋》极其相似。

在另外一篇《冢赋》中,张衡描写了为自己修冢的场景,他笔下的冢规模制度宏大,“尔乃隳巍山,平险陆,刊丛林,凿盘石,起峻垄,构大椁。”仿佛是张衡对生前的贪恋,所以他才要隆重的为自己建造一座如此宏大的衣冢。实际上,张衡并非贪恋余生。他写这篇《冢赋》,大抵是想表达出对人世的漠视,而唯有死亡,才能带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如春之卉,如日之升”,他为自己立冢,实际上嘲讽了世人的贪生怕死,畏惧死亡。人们贪恋生世,所以穷奢极欲,穷尽繁华,害怕死后没有享受。而张衡在《冢赋》中,描绘了一幅鬼神来飨的画面,他建造了一个富丽繁华的坟冢迎接鬼神的到来,似乎暗示着唯有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得到快乐。张衡对坟冢描写,似乎暗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张衡面对的汉末是一个纲纪紊乱的社会,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称:“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面对汉末这样一幅景象,感慨悲歌已经无法解决自己内心的伤痛,而只有走向另一个世界,这个实在的世界,没有任何俗世的烦恼,个体才能得到解脱。对生死的思考,寓含在张衡所描摹的世界中,在《骷髅赋》中,这个世界就是庄子所说的“离朱不能见,子野不能听。尧舜不能赏,桀纣不能刑。虎豹不能害,剑戟不能伤。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以造化为父母,以天地为床褥。”这样一个超脱现实世界,在张衡的笔下,就意味着对世俗世界的超脱。

汉末的抒情小赋,大抵有这样五类:刺世类、艳情赋、咏物赋、寡妇赋、流露死亡的辞赋,另外还有游览赋、纪行赋等等。这五大类中,祢衡的咏物赋《鹦鹉赋》开启了后世的模仿与拓展,如王粲的《鹦鹉赋》,陈琳的《鹦鹉赋》,这两篇现存都是残篇,但是主题大抵相似,在文章结构、立意都有些承袭,可见祢衡的《鹦鹉赋》影响之大。曹植的《白鹤赋》与《鹃赋》很显然承袭了祢衡咏物赋的特色。另外纪行赋从汉末到魏晋,就越来越繁盛了,曹植《东征赋》,曹丕的《述征赋》,王粲的《初征赋》,应玚《西征赋》,徐幹的《序征赋》都是这一类赋的拓展。在咏物赋这类中,同样从汉末到魏晋之后,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左思的《白发赋》、傅玄《七谟》、庾阐《恶饼赋》,辞赋家们越关注现实世界的微小之物,甚至连微妙的时序变化都能引起他们的愁绪。从汉末小赋的盛行到魏晋辞赋的繁荣,总的来说,体现了士人们的心理变化。

伴随着抒情小赋的流行,汉末的辞赋批评和辞赋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而言,汉末辞人们的辞赋构思已大都不再受服务意识的支配,也大都不再与君主的某种举动有任何关联;在他们的作品中,低沉抑郁的主观情调已取代了质朴平实的致用动机,通过辞赋,他们想要抒写的多为个人的忧伤和困惑,其乐于表现的主题也多属悲叹人生或怨愤世事。相应于创作背景的这一转换,本阶段的辞赋批评亦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动向,其中尤为值得关注者便是传统的“风谏说”已不复能引起人们的真正兴趣。延续了二百余年的“风谏说”失去吸引力,预示着汉代辞赋批评中的原有焦点已经改变;在本阶段,王符对辞人的尖锐批判即最先反映了这一改变:

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愚夫戆士,从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而长不诚之言者也。(《潜夫论·务本》)

非常清楚,王符不满于辞人的“屈赛之辞”和“无然之事”,完全是出于道德教养方面的长远考虑;在王符看来,过度的夸饰与虚构之所以为辞赋创作中最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已妨害了孩童的心志健康和品格培育,而前人在指出同一问题时,则无例外的是着眼于辞赋作品的“风谏”效力。由两者间的这一差别可以看出,像辞赋创作中发生的那种变化一样,当时的理论批评也失去了与朝政的内在关联。

同见于理论批评和辞赋创作中的上述情形表明,汉末文人已无心从国家政治的高度去看待辞赋。但当朝君主,尤其是灵帝,对于文人们的心理转型却一无所知,出于某种不切实际的考虑,同时也为了满足个人的特殊偏好,灵帝在设置鸿都门学时仍引入了辞赋。《后汉书·蔡邕传》:

初(灵)帝好学,自造《羲皇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并待制鸿都门下……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或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

据此可知,鸿都门学的设置原本就不合时宜,而书画辞赋的引入则更显出了它的不伦不类。对此,一些有识之士是深感忧虑的。但令有识之士感到忧虑的鸿都门学却为另一类人的追逐名利提供了机遇。在这类人看来,鸿都门简直就是一充满着诱惑的名利场;他们太想跻身其中了。为了能跻身其中,他们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抢占先机,而献赋于灵帝便是其乐于采取的一种方式。以此方式,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确实为自己攫取了名利,所谓“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1《后汉书·酷吏(阳球)传》),即反映了当时出现的真实情形,这种情形的出现使得本已疏离了政治的辞赋重被卷入了一场选官用人之争。

由于辞赋已被卷入进这场纷争,士人们的鸿都门学批判也就难免会使它受到牵连,这一点于阳球与杨赐的激烈言词中已可见出(分见《后汉书》本传),在蔡邕给灵帝的奏书中反映得更为明显: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后汉书·蔡邕传》)

从表面上看,辞赋因牵连于鸿都门学而遭受的这些贬抑已非常接近于传统的“雕虫”之说和“博弈”之比,不过它们也并非完全是前人观点的简单重复,因为当前人以“雕虫”与“博弈”拟辞赋时,他们或是从观赏的角度来为之辩护,如宣帝;或是想说明它曾妨碍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如扬雄。而蔡邕之所以强调辞赋的主要特性仅在于提供娱乐和消遣,则是要告诫灵帝:辞赋与经术有着本质区别,如果混同了两者的功用,很可能会导致朝政的混乱。因此由鸿都门之争而衍生出的辞赋评价是有别于以往的理论批评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类评价亦应被视为汉代辞赋观念演进中的一个全新环节。此环节虽带有较浓郁的个人情绪色彩又有着较复杂的产生背景,但它的出现至少在客观上对于辞赋彻底走向独立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本书为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周年而编,故选中华诗词学会成立至今,即1987年—2016年全国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中的优秀之作。所选诗词,在优中选优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作品的多样题材与作者的多种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者及海外华文作者。诗词表达的内容意境高远,态度积极向上。
  •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本书系“海龙囤土司遗址文化价值系列丛书”之一,考察的对象是有关海龙囤遗址的民间传说。本书所载的民间故事即传说具体可分为:第一部分播州杨氏的传说,第二部分海龙囤的传说及第三部分播州地名的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可以与正史记载、遗存及出土文物相互印证。既有文献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结晶。这本书的整理与出版对播州土司文化及海龙囤遗址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释怀集

    释怀集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可能源于传统的科考制度,那时候不考英语、计算机什么的,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善诗词,懂书法,子钦恰好既懂诗词亦善书法。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 听荷

    听荷

    作为土生土长的洞庭湖人,对荷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我看来,无论是欣赏荷杆、荷叶还是荷花,都是要用眼看的。当文学风网站创办人梁长伶老师找到我,要我为文学风网站第三本集子《听荷》作序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荷,能听吗?
热门推荐
  •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惊世医女

    惊世医女

    为了两国和平,她作为南诏的和亲公主来到了东临,嫁给了素未谋面的东临太子。一堵厚厚的红宫墙,将她禁锢在了东宫,让她与南诏隔了千里之远,饱受思乡之苦,处处需小心谨慎,时刻提防他人。都说自古帝王家薄情,她动了心,就注定是要伤了心,将真意付错人。 当她与他的前尘往事逐渐被揭开,她的心便停止再为他心动了,遗留下的只有悔恨。“我好恨啊……我恨上天对我开了这样残酷的玩笑,让我遇见了你。我恨我当时多管闲事,认识了你。我恨自己没有听师父的话,爱上了帝王家的人。”她由不谙世事变得不再在乎别人的感受,管他是真情也好,假意也罢,她知道自己本不属于这东宫,而自己也终归是要离开这里的。“多希望这只是场梦……可就算这是场梦,也只怕是场骇人的噩梦。这场梦……早该醒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嬴少是女生

    嬴少是女生

    嬴君初,商界大佬,世界首富,容颜绝世,技能满分,宠夫无度。某日媒体采访。问:嬴总为何如此热衷于商业?答:挣钱养家。问:对于此次赵氏抄袭凌少爷的作品,嬴总怎么看?答:天凉了,赵氏该倒闭了。问:嬴总对未来帝夏集团发展方向有什么规划?答:依照家属的喜好。…………采访人掀桌(ノ=Д=)ノ┻━┻表示他们是家正儿八经的商业媒体,不是秀恩爱现场!
  • 游戏异界大玩家

    游戏异界大玩家

    岁月浩渺,苍生畏戒……世间万物皆有其定律,一个人、一条狗、一泡屎,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正所谓不在三界外,难逃五行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即使生来避过人间动荡,也难逃那宿命轮回。人中之龙凤,弃天而行,与神夺帅!
  •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女人“克夫”

    这个女人“克夫”

    这家太乱了,严母玉梅,三不管丈夫大狗,宠孙狂魔陈素素刘石头,吃货姑凉思思,乖乖女香香,祸头子双喜,随着双喜的入狱,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接二连三出事事:疏远的亲人,背叛的代价,件件让人始料未及。金钱,罪恶,良知,人性,亲情,美,丑,都将一一显露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德国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意外得到了一封密码信。他受前人萨克奴姗的启发,带领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历经艰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和从未见过的海怪。
  • 禅在红楼第几层

    禅在红楼第几层

    宝玉听曲,悟了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拉开红楼人物谈禅的序幕。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出家……,隐晦而微妙地透露出浓厚的禅意。本书通俗易懂地讲述了《红楼梦》与禅的关系,区分了续书与前八十回书中真伪之禅,勾勒出《红楼梦》里“雪芹禅”的真意。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归智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