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500000005

第5章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就情节构思而言,《俄狄浦斯王》的机巧和恐怖无与伦比。它可被看做一个侦探故事,其中的侦探自恃有德,尽其义务,着手调查究竟是谁犯下那桩滔天大罪,但证据迫使他转而认识到罪犯不是别人,却是他自己。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待追查益加深入,他得知这一犯罪行为,正因为是他本人所为,愈加恶不堪言。

以如此抽象的方式来概述,俄狄浦斯的故事大抵搅动了我们最为深沉隐秘的情感,我们大多伴着不可告人的犯罪感生活,尽管我们并不清楚这秘密到底是什么。当然,这出戏使我们耿耿难忘,情绪骚动,多是由于俄狄浦斯所犯的奇罪。他犯下的不仅是可怕的罪行,更是可怕的罪孽,冒犯的不仅只是社会的法律,更是神祇的禁戒。即使对罪孽进行思考也无从理解弑父娶母的恐怖,这些行为,正如我们所说,简直难以想象;人的心灵对其无能为力。

俄狄浦斯可怖的罪行竟是无意为之的行为,思忖至此,我们的骚动便有增无减。在英雄之命运的所有境遇中,这一个案最显得天意弄人,令人困惑恐惧。有理由说——其实已经说过——俄狄浦斯不该为他的所作所为负责,他实在不应为弑父娶母而获罪,因为他并非有意为之;恰恰相反,他一听见这个可怕的预言,便殚精竭虑避免此语成谶。对俄狄浦斯的这番辩解依据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所阐明的学说,西方世界的法律和道德皆有的一个共识,即一件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或好或坏,做出此事的人行动时必须拥有意识和意志。基于这些理由,在索福克勒斯三十年后所写的剧作《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中,俄狄浦斯申辩自己的无辜。受尽苦楚,行将死亡,年迈的俄狄浦斯悲痛自哀,他说,他不应被判为有罪,因为他无作恶的意图。但在《俄狄浦斯王》里,他没有如此伸张他的清白。他没有洗刷自己的罪名,听由心灵沦入惊恐和自我厌憎之中。我们觉得这一反应合情合理。亚里士多德动机学说的唯理性似乎并不适宜解释俄狄浦斯当时的情感状态,它发生于理性无法穿透的内心深处。这出戏暴露了心灵深处的东西,具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引导我们去认识:人有可能犯罪,甚至犯下滔天大罪,即使有一套理性的伦理能够宣明他的无辜;我们不得不直面这样的一个可能:更黑暗的判断形式会取代理智。理性的伦理可能提供的安全离我们而去。

关于《俄狄浦斯王》,常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被提出,即它是不是一出命运悲剧。有人费尽才智来表明它不是命运悲剧。某些批评家觉得如果把此剧当做命运悲剧,它就不再那么有趣和感人至深,因为主人公会缺少我们认为与拥有自由意志紧密相连的尊严;他变成,如我们所说,被命运玩弄于股掌的傀儡。持有这种立场的人都相信自己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一致——他在《诗学》里说道:悲剧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值得尊重和敬慕的人,但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或缺陷,他悲剧性的灾难都要归咎于此。在某个重要的意义上,人们认为,他应为自己的遭遇承担责任。

俄狄浦斯的性格看上去当然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他的许多品质都令人敬慕。他智慧而英勇;正是他,当众人对祸害忒拜的斯芬克斯束手无策时,他破解了她的谜语,消灭了这头怪兽,解救了这片土地,成为它的统治者。身为国王,他德劭勤勉。显然,他被称为“僭主”(tyrannos),尽管它未被译为“暴君”(tyrant),却也意味着他是靠自身实力行使统治的国王,与凭律法执政的“巴塞勒斯”(basileus)判然有别[4]。然而,他毫不专断强横;他承认他的妻子可共同执政,并容许她的兄弟克瑞翁与国王夫妇几乎平起平坐。身为人夫人父,他尽责慈爱。他不乏虔诚;尽管他对阿波罗庇护的神圣先知忒瑞西阿斯出言不逊,他仍对众神怀着应有的敬畏,他迅速执行阿波罗在特尔斐的神谕,以求摆脱城邦的瘟疫之灾。

然而,俄狄浦斯仍然犯了一桩大错:骄傲,一旦他的骄傲遭到冒犯,他立刻就会愤怒起来。他在三岔口打死自己不认识的生父拉伊俄斯,就是骄傲的个性所致。这种易怒的骄傲,等同于专横的傲慢,阻碍他在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时留心任何告诫,结果他被迫面对他本人即为真凶的事实——当然,还不止于此。

但无论我们如何充分考量俄狄浦斯的性格缺点,我们都无法说是他的人格缺陷,而非预言所昭示的宿命给他带来了悲剧性的灾难。性格缺陷引燃这场灾难,此说固然不假,但爆发的祸根却要归结到那则关于俄狄浦斯的预言,我们只能称其为命运。年轻鲁莽的英雄回应拉伊俄斯的侮辱,暴力相向,使他杀了一个人,更糟的是,那人是一个国王;但真正导致他弑父的,却是他父母命定的无知以及父子间命中注定的相遇。任何一个骄傲鲁莽之人都会像俄狄浦斯一样冲动,犯下让人痛切谴责的罪行:独独俄狄浦斯,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弑父之后,他还要娶母为妻。

假如我们相信——俄狄浦斯在追查真凶时,拒绝听从谨慎从事的劝告,因而招来悲剧,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立场是在假想他只要谨慎地放弃调查,罔顾瘟疫肆虐的忒拜城,与妻儿生活在无知之中,就会心安理得,万事大吉。当然,我们可以假想世上没有弑父娶母的逆伦之事,然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出现,我们怎会安心?我们不禁要向这个冲动的人大声疾呼勿要征召证人,勿要追问到底;我们畏惧这样的时刻:无比可怕的事实浮上水面,他终于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做过什么。然而,我们并不想俄狄浦斯浑然不觉关于自己的真相。一个谨小慎微放弃追查的俄狄浦斯将是一个我们垂怜甚至蔑视的对象:而那个死磕到底、引祸上身的俄狄浦斯却令我们敬畏尊重。

然而,说来说去,俄狄浦斯的故事当然算是一出命运悲剧。不过,说它算是,没错,但终归不能说它完全是。如果我们要叙述俄狄浦斯王的伟力,不妨把这个故事与另一个主题相似的著名传说比照,肯定另有心得。在波斯的伊斯法罕,一个奴仆过来对他的主人说:“我曾在集市里见到死神,他对我做出威胁的姿势。”主人说,“我们逃走吧”,便与仆人快马加鞭奔往撒马拉。一入城,他们就遇到了死神,主人对死神说:“为什么你要在伊斯法罕的集市里威胁我的仆人?”死神答道:“我的姿势并非威胁,而是惊讶,因为我与你在撒马拉有个约会,看到你仆人后,我很诧异地发觉你那时居然还在伊斯法罕。”粗粗看去,俄狄浦斯的故事与此并无不同——一个人,逃脱他的命运,最后还是与命运狭路相逢。但这个颇有挖苦味道的宿命论小寓言激起的反应无非是一个反讽式的不以为然;心灵没有投入其中,这个传说确实也没什么能让心灵投入。概括其隐义,则是所有人必须屈从命运的安排,有些人刻意逃避,不过成全了命运的安排,他们赢得了我们的赞同却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当一个像俄狄浦斯这样的人寻求逃离的方式成全命运时,我们的反应大为不同——这个人的骄傲、英勇、智识树立了一个完美人的典范,他所遭逢的奇特的命运表明人类特有的悔恨与自责之痛能够达到何等的深度。而从伊斯法罕逃往撒马拉的这个人着实没有尊严,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的傀儡;他成了笑柄,被命运愚弄。但俄狄浦斯,他不能用智识和正义的意图拯救自己,受制于某种必然的秩序,它的进程不受人的掌控,不被人的理解力所影响,因而他的厄运愈加深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要致力于讨论悲剧,显而易见,在雅典这一文类的所有成就中,作者把最高的赞赏给予了《俄狄浦斯王》。每个人都忍不住思索自己对这出戏的特别关注,因为它如此深刻地挑战了、如此成功地困扰了理性的有智之士,亚里士多德是有智之士的伟大典范,他钟爱此剧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对人类理性不能理解的力量。假如他的精神如同心灵一样博大,他也许已经发现:对一种不听命理性智识的秩序进行沉思,自有其乐。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是索福克勒斯在九十高龄行将辞世之际写的一出剧作,它也谈论了一种与理性较量的秩序。俄狄浦斯已入暮年;他在尘世间颠沛流离,一个流放者,只有两个女儿照应他。尽管他年老体弱,他的易怒未有丝毫减弱,此时他的狂怒针对两个儿子,因为他们容许他继续这场自我判决的放逐。他怨叹自己命运多舛,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显然,他不是一个令人喜爱的人物。不消说,这座城邦将被佑护,它给予这位被诅咒的流放者以最后的憩息地,并礼葬了他。他在雅典郊区的克罗诺斯,死亡来临,这不是常人所知的死亡,而是最美时刻:神祇将他拔离尘世,封为半神,继续活着。这个结局并非是对俄狄浦斯的补偿——补偿他所受的苦楚,而是一种承认——承认他本性中的某些力量近乎神灵。留下我们去深思这个被诅咒之人如何成为一个福荫,这个负罪之人为何获得如此崇高的回报。

同类推荐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最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当代诗歌是在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直接号召下诞生和发展的。诗歌寻求自己的直接领地,那就是人们的感情世界。在新的时代里,诗歌表现新的感情,而且实践着新的抒发感情的方式。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她出身将门,身份贵重,可却因为天生经脉逆乱,成为废材,被人踩在脚下。她宁负天下人,也终究不愿负他,可却在他功成名就之后极尽羞辱,拉去喂狗。重生之后,她抛去废材头衔,重拾嫡女光环,挨个收拾那些欺辱过自己的人,重新勾引那个没良心的薄情男子。她变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指挥的了千军万马,做的了地痞流氓!当一切尽在她手中的时候,什么皇子、什么第一才女?统统滚到一边去,权倾在手,还怕你翻天?
  • 再见如初见

    再见如初见

    那一年的一个暖心微笑。那一年的一个温暖举动。那一年的一个无措决定。那一年的一个悲伤故事。那一年的一个重逢喜悦。那一年的一个春夏秋冬。
  • 百里王城空漠谷

    百里王城空漠谷

    “谷谷,我回来了!”男子从背后抱住了那个一尘不染的白衣女,脸上的灰险些擦到了女子无暇的面孔上,“百里,离我远一点,脏。”女子放下手里的书籍,用胳膊抵开他,男子泼皮无赖一般还是往上蹭,“不嘛,那你答应收了我,我就勉强洗个澡,离你一步远!”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又穿越啦

    又穿越啦

    天界高高在上的神,每日无所事事竟然跟着人界已故IT精英乔Boss的灵魂学起来编程?!并且还有模有样的编写出一套“魔裔”程序,可以让人在浩瀚的寰宇中进行无限制的穿越!这不,倒霉的周不二便被神盯上,如同小白鼠似的成为了“魔裔”的宿主,开始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穿越。
  • Songs of a Savoyard

    Songs of a Savoy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单枪匹马闯入你的世界

    单枪匹马闯入你的世界

    付伽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在听到那个小哥哥的声音后,去到了他的世界......
  • 万古战神

    万古战神

    天地机运,集于一身。废物青年王枫,夺天地机运,受不朽传承。闯三界,杀四方,成一世威名。左手伴雷,右手持兵,翻云覆雨,掌生缘灭。天若有怨,便撕碎这天。地若有异,便踏碎那地。我名王枫,谁敢不从!!!脚踩魔族,手掌三界~动乾坤,碎苍穹,踏天地,掌生死。筑不朽传说,创万古战神!
  • 阮郎归

    阮郎归

    陈东走出六建招待所空空荡荡的楼道,独自一人向楼下走去。他踩着水泥汀的台阶,皮鞋特意把楼板踩得咚咚响。四周是新粉刷过的墙壁,水泥上到处落了石灰的斑点,陈东不让自己踩在那些斑点上面,但难免踩到几颗。楼道里是新鲜石灰的气味,这气味似曾相识,一下子把他带到过去的某个时间。他走到了楼下,走到一个水浸似的湿润天气里了。树木皆是浓绿,空气是湿滑的,他的脸上就像蒙了一层雾气,用手摸摸,皮肤格外润泽。
  • 甜妻娶一送一:总裁要点脸

    甜妻娶一送一:总裁要点脸

    “我黏你,是你的荣幸。”“凌烨,你要点脸!”要脸就追不到媳妇了!早在前世,她也是他的妻子。两世相恋,几世修来的福?(第二部是以凌烨的女儿星宝长大后为女主的故事,《遇见你遇见白月光》,云起书院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