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500000004

第4章 导言

一本论及文学的书,它的导言往往会自然提出“我们为何阅读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有何用处”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引人入胜,正如它自然而然——它有着一切不可解答、无法真正解答之问题的魅力。要对“我们为何阅读文学”做出一个满意的解释,要对阅读之目的给出一个恰当的说法,绝不亚于描述全部的人性。

当然可以提供片面的答案。形形色色所谓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的从业人员——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社会学家——会告诉我们,人们阅读文学乃为逃离粗粝枯燥的现实,奔向惬意妙趣的幻境,或是为了给潜藏的非分冲动正名,或是要从这些冲动中获致解脱之法,或是控制此等冲动。人文主义教育家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阅读文学,开卷必然有益,他基于此便说我们应该这么做——因为我们获得的回报将是日益增长的悟性、渐趋提高的敏感、更加优良的道德认知。

上述观点言之有理而且可圈可点。这份理由清单可以开列下去,不厌其长,因为文学囊括了所有目的,它们随着文化的多样、同类文化中群体的不同、同一群体中个体的区别、个体间年龄或情感境遇的差异而千变万化。然而,即便一一枚举,穷尽所有理由,终归也无法给人一个全面的解释。故而,我们不能理解为何当我们人云亦云地列举某项体育运动的种种好处时,人们便投身于此。它强身健体,它使心灵从烦恼中转移出来,它提供良机,释放进攻和竞争的冲动,有利无害,它满足人的自豪感——没有一条理由,所有的理由加在一起,也不能说明为什么滑雪者被雪坡吸引,钓鱼人心系溪流,网球手迷恋球场。每一实例皆最终落脚于无缘无故的吸引力,它超越了解释。艺术创作也一样。假若我们问一个诗人为何要投身这项事业,万一他肯回答(也许他不愿意回答,觉得此问荒诞不经),他会承认这要部分地归结于声名之爱,或金钱之欲,或提升生活视野之期许,可是,对他而言,唯一有意义的答案是:他写诗,只因他是个诗人。

于是面对“我们为何阅读文学”这个问题,我们必得给出一个与上述同源的解答,也就是没有答案:只因我们是人。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在文化的每一阶段,纵然是我们所知的最为简单素朴的时代,人们都在创造和体验被我们文化称做是文学的东西,任何土著部落,当然不是最原始的那类,都无不拥有他们的故事和诗歌,被赋予可观的价值,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的创作和体验正是动物学家所说的人类之物种特征。

可真是如此,另一问题顷刻便冒了出来。如果文学是自然而然的,那它为什么还需要传授和习得?这个问题不免有些严苛,但也不无道理——教与学的过程不论是依托于课堂,抑或写、读文学著述及批评,都有干扰最简单的阅读行为之效果,将本来自发而直接的东西变得抽象,过度蓄意。如果文学的体验确如我所说,乃人类之物种特征,那么教学、学术或批评话语纯属多此一举。

反对意见自有中肯之处。一位文学教师可能相当愿意像其他人一样表示:似乎对他而言——也即似乎对我而言——课堂、文评及著述运用的所有话语都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所有这些第二级活动都将自身强加于文学阅读的第一级活动之上,自行其道。那些关于文学的话语有时的确发挥过度,将本想阐明之处弄得板滞晦涩。不过,谈论文学确实像文学创作和阅读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文学体验乃是共有的——它要求通过论述被人分享。在任何发达的文化中,评论我们所读,重视他人之说,这一强烈的欲望,如同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自然而然的。十五世纪的佛罗伦萨人并不是一个热衷抽象性和学究智性的民族,但当他们想要纪念当地最著名诗人的五十周年忌日时,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是举办系列公共讲座,谈论诗人的伟大之作,而受他们之邀前来讲授但丁《神曲》的,不是大学教授——彼时的佛罗伦萨没有我们今天谓之的大学——而是薄伽丘。

我们发现了一种似乎是本能的愉悦,它不仅存在于阅读激起的情感,而且存在于读后感的互相交流;存在于理解为何我们会感同身受的努力;存在于感情测试——以他人告知我们的阅读反应来测试我们自己的感情;存在于对我们现有感受之外的可能有的感受的发现。而论述导致辩证性对话:我们的观察、他人的观察,我们的反应、他人的反应,我们的通则、他人的公式,互不服赝。这种活动本身妙趣横生,为我们的个人体验增添兴味和乐趣。

这可解释,我为何在这部选集之中为每部剧作、故事以及某些诗篇配上简短的随笔,予以评鉴。目的只有一个——使得阅读行为更像是一种体验,要记得体验一词暗示的意义,与意识和反应活动颇有关联。这些短评试图表明,文学作品是一件物品,可被自由地触碰、摩娑、捡起、翻动,从这样那样的角度打量,而在某种意义上,最起码可被占有。

我所写的并不传达什么特别的文学理论或批评方法。有些评鉴中的重点落在形式及技巧——诸如意象、语气、视角、诗律、措辞等等,读者应该知道的方面。还有些评鉴涉及到文学惯例,或因老旧或因新颖,读者也许并不熟知。我可以畅所欲言谈论一部作品的明理和隐奥,并追寻(有时是质疑)它的道德、社会和宗教理念。我会在某处提及批评理论或旧时趣味标准,只要我认为这样做有所裨益。尽管我一向更关注作品本身而非它的传记或历史语境,但如果传记或历史语境似能切中要领,我也会引以为证。简言之,我会充分援用文学话语的任何要素,只要我认为它们与作品相关并能使作品更易理解,更加有趣。

评鉴无法穷尽作品的所有可说之处,作品本就在言说自身;我尽量让评鉴止步于提醒读者如何与作品建立起更为主动的关联。可以想见,它们不会把任何教条强加于读者,不会限制读者自动的阅读反应:恰恰相反!——它们就是要激发读者的异议。

文学是一项持续不断的事业,在为这本文选拣择它应囊括的作品时,我的立足点是:平衡传统与新近。我所偏爱的作品在我看来具有重要性、戏剧般的力量或智性的活力,而令读者难以忘怀。一部已经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往往值得特别推荐:我选的所有作品并非都能堪称“伟大”,但我偏重的那部分也许能当得起这一形容词。

每种体裁的选文都按时序列出,但由于某些特需指明的原因,仍有少数例外。戏剧与故事采自数种文学,充分考虑到译文呈现原著的准确性。而要精妙地翻译诗歌实在是一项令人绝望的事业,故本书仅收录英美诗歌。

莱昂内尔·特里林

1967年

同类推荐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是诺贝尔奖获奖者纪德的代表作品,象征着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作者结合在北非和意大利的漫游经历,借助对神话中女神的倾诉,将异国风情用细腻的文笔,如诗如画的描绘了出来。《人间食粮》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真实的感受,作者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处处体现着,生命和自由是人的一生中珍贵的财富,而这种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就是宝贵的精神食粮。通过阅读《人间食粮》,我们不仅能够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而且对自由也有了崭新的认识。《人间食粮》的主旨为对自由的讴歌、对生命的赞颂、对真理的追求,在认识自我和解放自我的过程中,摆脱身上所有的束缚,去拥抱世界万物。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本书收录了数百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品尝“心灵鸡汤”,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The Carnival of Lost Souls
  • 快穿男神归我罩

    快穿男神归我罩

    恋爱前——学霸高冷:“我求你帮忙了?”男星不屑:“离我远点!”皇弟憎恶:“你挡了我的路!”恋爱后——学霸拦腰服软:“求罩!”男星深夜敲门:“冷,求暖!”皇弟抱腿卖萌:“皇兄,别走!”……还有各种“男主牌”小可怜/小可爱等着女主来宠幸【食用指南:1v1爽宠文,女主负责逆袭虐渣,男主负责貌美如花】
  • 大生意人1

    大生意人1

    一百五十余年前,帝国的政治时局正值风雨飘摇,商业却开始一步步走向繁盛的顶峰,一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生意人纷纷登场。在这群夺目的商业精英间,最天才、最具传奇色彩的,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古平原。从贩卖一袋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一代首富。翻开《大生意人》,从他的这套“玩法”中,读懂在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下做生意的至高智慧和隐秘准则。
  • 捡个娘子会修仙

    捡个娘子会修仙

    人主秦羽偌穿到了一个小山村,被一个猎户所救。为了报恩,秦羽偌成了猎户的小娘子。秦羽偌原本以为可以过上理想中的小田园生活。可是,有鸟可以长到这么大吗,还可以喷火,变异了吧。原本老实羞涩的小相公怎么变了。让来自21世纪的自己都招架不住。这和我想的不一样。能让我在穿一次吗?黑化后的相公微微一笑:“娘子,相公在这,你还想穿去哪。”
  • 超级宅女真奇葩

    超级宅女真奇葩

    宅女曾奇葩歌兴大发,在自己家里唱歌。搬来住她隔壁的马桐听着她鬼哭狼嚎的歌声,忍着没发火。可她还好死不死唱了一首什么歌曲《忐忑》。这首完全不知唱什么的歌,严重摧残着马桐的耳朵。他受不了啦,敲响隔壁曾奇葩家的门。曾奇葩甩着她的爆炸头去开门,看到马桐这个帅哥,眼都直了。却听到眼前的帅哥说如果你再唱歌,我就去向房东投诉你。曾奇葩不敢唱了,瞬间觉得马桐是个没品的帅哥。这人会是她以后的邻居,她喜忧参半。最后是喜的多她和马桐看NBA比赛打赌赢了,获得随意进出马桐家的权利。马桐给她好吃好喝的,好生招待她。曾奇葩穷,天天去马桐家蹭吃蹭喝。直至有一天,风水轮流转,马桐变成穷光蛋了,交不起租。没地方住,曾奇葩收留他一晚,原本打算收留他一晚。两人合力打老鼠,马桐不小心被老鼠夹夹到脚,肿得像猪蹄。马桐觉得自己名字叫马桐,听着像马桶,被人笑了多年,他想以后给两人孩子取个好听点的名字,询问曾奇葩意见,最终两人商量好,以后两人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都叫“马云”这个名字。
  • 我在末世有黑洞

    我在末世有黑洞

    我在末世有黑洞,黑洞之大可吞噬星空,包罗万象,且看我如果利用异能在这末世拯救妹子…说错了,拯救苍生。
  • 第四极(下)

    第四极(下)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夜尽良人归

    夜尽良人归

    这是一本简单的小韩娱,也是一本简单的小情书。水晶:我就站在你面前,只要你肯伸出手拥抱,就一定能拥抱到我。泰妍:你说,我从来没有为你穿过婚纱。那么今天,我穿给你看,好吗?西卡:原来,你才是我最想留住的小幸运。世界很大,如果有喜欢的她,请用力抱紧她。书名原名,《大白的韩娱》书群:620302928(欢迎加入)
  •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21世纪的心理学家,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嫡出的二小姐。青梅竹马,姐妹情深,二小姐没有的东西,她一件一件的开发。智斗昏君,辅助太子,二小姐不做的事情,她一样一样的去做。别人的身体,一样活出本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