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900000002

第2章 译者前言(2)

西塞罗不但是一位从事实际国务活动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作家。流传下来的大量作品中有完整的演说辞五十七篇(以反对卡提林纳的四篇和反对安东尼的十四篇最为著名)、书信九百封。还有哲学著作《论神性》、《论善与恶的定义》、《杜斯库兰的论争》,政治理论著作《论法律》,以及伦理学著作《论友谊》、《论老年》、《论义务》等,共约三十多篇。

他的演说词是公元前80年到前43年这一历史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反映,是很重要的历史文献。他的演说具有很强烈的倾向性,有时歪曲甚至捏造事实。

他的演说词都按照一定的修辞程式组织起来,经过细心的加工,结构匀称、词汇丰富、句法讲究,虽是散文而有韵,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他向听众的呼吁热情友好,对敌手的攻击尖刻粗鲁,都是轻快而流畅的口语。形式虽不免流于矫揉,但对于鼓动听众的情绪显然是很有效的。

因此,他的演说词不但具有史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他把演说词这种文体发展到了完善的地步,对拉丁散文和拉丁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西塞罗的书信有他自己写给别人的,也有别人写给他的,后一类书信的作者包括恺撒、庞培、小加图、布鲁斯等。这些信件,尤其是西塞罗跟自己亲友的通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许多事件,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难得地记录下了罗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等等。有趣的是,其中也透露了他本人一些举动的自私动机和内心深处对各种人物、各种事情的真实想法。

这些信件由于没有经过修饰,所以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特别是其中有一部分是西塞罗指定不发表的,带有保密性质,历史价值尤其高。这些信件,文字近于口语,大都较少雕琢,朴素流畅。

西塞罗的理论著作集中写成于公元前47—前44年之间。这时为了避免和恺撒发生政治上的冲突,惹来灾祸,西塞罗选择了暂时离开政坛,在蛰居中从事著述,从理论上保卫共和制度,并曲折委婉地批评恺撒的个人专权。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没有什么创新。他在《论国家》和《论法律》两书中,把柏拉图关于正义的抽象原则和斯多葛主义有关最高的普遍法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主张结合起来,再加上某些稍加改变的逍遥学派的观点,作为他关于国家和法律本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国家是人们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联合,其职能主要在保卫私有财产。他认为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相互牵制的罗马共和制便是合乎自然的理想国家。这种制度可以保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然而当时的现实恰恰是很不稳定,很不安宁。他在哀叹祖宗成法遭到破坏之余鼓吹“等级和睦”,也无济于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种崭新的统治形式——帝国制度——应运诞生。

西塞罗在哲学上是罗马折衷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把古希腊的各种理论,主要是柏拉图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拼凑在一起。他以神、天意和灵魂不死这些宗教伦理观念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所共有,要人们相信这些无法证明的东西都是确实可靠的。西塞罗的哲学理论没有体系的创造,比较肤浅,叙述前人的思想也不够准确。因此,严格地说西塞罗不能算是一个哲学家。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哲学家。他一心关注的是什么理论对他有用,合用的他就接受。罗马的历史造就了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务实精神造就了罗马应用科学的辉煌,构成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后面附录了译者所撰的另一篇文字来说明这一点。

《论义务》一书写作于公元前44年,这是西塞罗最后一部著作。形式是写给他儿子的一封长信。彼时他二十一岁的独子马可正在雅典师从克拉提普斯学习逍遥学派哲学。他写这封信寄给远在雅典的儿子,望其在学习的同时认真阅读这封长信,听从父亲的教诲,重视对社会的义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论义务》首先解释什么是义务。他说,义务乃是道德上的正确。它不是以这样做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判断的,而是以这样做是否“正确”来判断的。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在公共生活中还是在私人生活中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3],还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心灵的关系。

他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着手论述这个问题。他说动物按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繁衍,人类理智地考察过去和未来,看清生活的整个过程。他们看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许多东西,但并没提供一切。人类还必须自己劳动创造许多东西,才能生活得更好。于是他们组织社会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于是有了农耕、畜牧、建筑、采矿、航海、贸易、医药,出现了港口、排水道、引水渠等等。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需要互相帮助,因此帮助别人乃是一个人的义务。人应该帮助一切的人,甚至不认识的人,人本质上就是为帮助别人而生到这个世上来的。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层次,帮助的原则也因层次的不同而不同。

私人生活方面,有丈夫、妻子和子女构成的家庭。这里一切共有。然后有兄弟姐妹,再后来有一代又一代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构成的亲戚网,他们有着同一的血缘纽带,有共同的祖先墓地、同一的家族传统。善意和爱心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还有道德高尚的人们结成的朋友关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一志趣的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西塞罗高度赞美朋友关系,说,没什么比这种关系更美好更有力的了,友谊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城邦作为一个政治的共同体,人们作为城邦的公民,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如市政广场、神殿、柱廊、街道、法律、法庭、投票权等等。这些东西体现公民之间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他们之间紧密的联系。因此帮助城邦是公民最重要的义务。人们应该勇于担当社会事务和国家的重任,为了它的利益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城邦公民之间发生矛盾时,西塞罗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反对使用军事手段。在任执政官的那一年成功地处理卡提林纳事件是他一生中最引以自豪的政绩,他要求儿子与他分享这一荣誉,意即学习他这一榜样。

在这里,西塞罗提倡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应该勤奋工作,努力为需要他帮助或他应该给予帮助的人服务。他谴责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懒散生活。

此外他也注意到,人不单能给人带来利益,也能给人造成损害。人们团结合作意见一致可以获得各种好处,相反,分歧争斗可以导致巨大的灾难,其中尤以战争为最。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远远胜过自然灾害,胜过洪水猛兽,是人类应该尽量避免的。

西塞罗承认,人和其他动物一样要生存和繁衍后代,因此“优先考虑为自己和家庭挣得生活必需品而不为他人是可以容许的,不违反自然法则的,但自然法则禁止我们靠掠夺别人来增加我们自己的财富”。在这里他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如果我们身体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觉得它可以只吸取相邻部分的健康和力量来增强自己而不付出,那么整个身体必定会衰弱下去并且死掉。同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只顾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那么,那些最符合自然法则的人类社会纽带也必然崩溃。[4]他提倡顺从自然的引导,听从理性的声音。

为了避免可能的误解,西塞罗进一步申述。“有人以为:应该尊重公民同胞的权利也是容易理解的,但对外邦人则大可不必如此。”西塞罗指出,“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破坏了不朽的神灵在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伙伴关系。掠夺自己的伙伴比让自己忍受一切可能的损失,包括财产、人身,甚至自己心灵的损失更违反自然,是不正义的”。[5]

公元前3世纪以降,罗马已经有了市民法和万民法。前者处理罗马公民之间政治、法律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后者处理罗马公民和非罗马公民以及非罗马公民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西塞罗指出,这些法律一致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用意就是不让人们之间的联系纽带受到损害。西塞罗高度评价罗马的法律,称赞它是一切美德的主宰和王。[6]

西塞罗的儿子这时正在学习逍遥学派的哲学,他告诉儿子,逍遥学派的伦理学说虽然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关于义务的理论还是不如斯多葛学派彻底。斯多葛哲学“唯一的善”就是说“道德上正确的就也是有利的,凡有利的无不同时也是道德上正确的”。[7]西塞罗认为把利益和道德上正确拿来对比权衡,在两者之间犹豫徘徊也是罪恶。因为这就是在考虑,是继续走自知是道德正确的道路,还是不惜玷污自己而去做自知是罪恶的事情呢?事情虽然还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心灵已经受到邪恶玷污。[8]因此一个人应当在心灵深处培养一种伟大高尚的精神,能够为了共同的福利牺牲财富、享乐甚至自己的生命。[9]

《论义务》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西塞罗自己一生积极从事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以伦理道德问题为核心,旁及政治、法律、哲学原则。他引用了许多前人的名言和故事,在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娓娓道来也非常有趣。虽然文风一如他的演说词那样雄辩高调,但他是在对自己的儿子说话,无人能怀疑他内心的真诚,也无人能怀疑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人类的公平正义。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读《论义务》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西塞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和伟大的历史人物。《论义务》是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给自己儿子,也是给全人类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同类推荐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劳动创造美学

    劳动创造美学

    劳动美学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高度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全面要求的结果,使得审美的因素渗透到了劳动过程之中。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都试图把美学原理用于社会生产劳动领域之中,苏联就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美学的书。如斯特鲁米林的《共产主义与生产美学》、柯冈的《劳动与美》、尼西拉耶夫的《劳动美学》等。本书对劳动如何创造美做了详尽的论述,本书既可以做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以做为美学入门书籍。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顾少虐妻别太甜

    顾少虐妻别太甜

    新书走起:穿书后她成最富女配三年前,白绾绾父母惨遭陷害,婚姻崩塌,所有幸福都跟她无缘。下跪,祈求,无助,到头来却是深深的屈辱。三年后,神秘老公意外揭开身份。白绾绾一脸懵逼,拳头毫无预兆的砸了下去。男人晦暗不明的勾着唇,一把将她拥入怀中,“老婆,别来无恙!”
  • 人之将死

    人之将死

    不管怎么说,什么事都安排妥当了,该回城了。可谁也想不到,易晓桥的汽车离开半小时后,父亲的坟头莫名其妙响起阵阵鞭炮声,噼噼啪啪,嗵!嗵!响彻云霄。是的,半小时,按常规就算步行也早就出山了。但真他娘的碰见鬼了,易晓桥的小车不听话。刚刚绕上对门的山尖,熄火了。检查了好一阵,查不出问题。钥匙一扭,发动机响了;一加油门,熄了。“有鬼啊!”易晓桥埋怨的时候并未过脑,但话一出口,心里有些发毛。望望四周黑压压的树林,满山的枝丫似乎都在张牙舞爪。那阵突如其来的炮竹声,与其说是让他意外,不如说是想给他壮胆。“谁这个时候给父亲上坟?”
  • 婚路太深,顾先生放开我

    婚路太深,顾先生放开我

    “顾宸圣,你到底想干什么?”“职位是你老公的,你是我的,这笔交易,你做是不做?”面对步步紧逼的老板,面对相爱的丈夫,二十四岁的我,无奈的委身给顾宸圣。只是曾经以为的相爱,却如同一场笑话,带给我灭顶之灾。痛苦、沉沦……顾宸圣,地狱里盛开的曼珠沙华很美,你可愿跟我一起去看……
  • 命定宫斗Ⅰ

    命定宫斗Ⅰ

    一场天劫,让两位仙女背负着生生世世的诅咒在凡间永生!一次情感的背叛,让她不计代价地穿越前生今世,只为与第三者一较高下!金枝玉叶的公主,突遭真相的打击,亡命天涯,誓死复仇!与人斗、与天斗、敌不过与自己的良心斗!赢得了表面风光,却输尽了人格与尊严!他与他是兄弟、是政敌、是情敌;违背伦理,他们终究得到了什么?她与她,几度挣扎在生死边缘,付出了一切代价,只为:人定胜天!
  • 我真不是黑客

    我真不是黑客

    “我真不是黑客,我是一位绿帽子……啊不对是白帽子!!”白帽子,漏洞,黑客大赛还有……暗网,黑产。带你走进最真实的网络安全世界,揭开那些网络世界的黑暗。
  • 我们的公考梦

    我们的公考梦

    本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李晓宇和赵梦华在硕士毕业那年报考了省考,但均以失败告终,无奈进入了半年前签约的一家外地公司,两人在外地工作经历了许多,友情也得到了升华,工作安稳、生活舒适,但是他们的内心又燃起了公考梦......
  • 最强地球守护者

    最强地球守护者

    (新书美漫世界的任务达人,支持支持。)“喂?110吗?”“你好,这里是110报警中心。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太好了!竟然真的能打通!警察叔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穿越了!”“额…抱歉,这事不归我们管。要不你给时空管理局打个电话?”肖恩是一个普通的警察,直到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万界流,主世界暂定漫威。)
  • 北回归线的夏至

    北回归线的夏至

    生活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人,遇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他们做出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选择,目的却是为了获得一个不是乱七八糟的生活。我是这样,你或许也是。
  • 多萝西的梦境

    多萝西的梦境

    多罗西是一个善良又可爱的小姑娘,她喜欢童话故事里一切充满神奇的东西,经常幻想着自己穿越到神奇古怪的世界。一个偶然的机会,愿望成真了!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究竟会有怎样的神奇遭遇呢?
  • 镜澜

    镜澜

    在遥远的镜澜大陆上,掀起一场由一颗陨星引起的纷乱,在爱恨情仇的包裹下,纷乱愈演愈烈,这一场纷乱,到底是王朝的兴盛和衰亡?还是大陆的覆灭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