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00000006

第6章 寒门艰辛直奋进 (1)

从一九五一年起,父亲就很少在家,据说在陕西汉中、甘肃天水一带做生意。说是做生意,可从未见他赚过钱。不但未拿钱回家,还欠下邻居和乡亲们很多债。有人说:由于他欠了债,不好意思回家。有时,他偶尔回来几天,也是来去匆匆,像魂被钩在了外面似的。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些债主经常到家里来讨债谩骂。欠人家的理短,母亲只能低三下四地说好话。

一九五一年土地改革,我家六口人分得了一亩多旱地,六亩水田。如果好好耕种,也可求得温饱。但家里没有壮劳力,没有耕牛和大农具。妈妈只能带着我们种旱地,至于水田,只有请好心的亲戚、邻居来帮忙种。但他们也只能将自己的农活忙完了再来帮我们。往往误了农时,错过了季节,收成差一大截。一九五二年一场大水灾把正在扬花吐穗的水稻冲得乱七八糟:稻田里积满了淤泥和沙石。母亲望着水汪汪的稻田嚎啕大哭:“天哪,你怎么这么不长眼睛哪!你不是要绝我们全家吗?!”一个乡下女人拖着五个孩子,不要说挣钱来养活大家,就是把生的煮成熟的,把布做成衣服也不容易啊。碰上这场大水灾更是雪上加霜了,粮食颗粒无收。全家六张嘴要饭吃,为了活命,家里值钱一点的东西都拿去变卖。铜锅、铜盆、铜水壶,箱子上、门上的铜包角都拆下来卖了。先卖铜器,后卖铁器,卖树,卖木头,卖竹子。最后除了煮饭、炒菜用的铁锅、鼎罐、棉被及衣服外,凡是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全家人在饥饿线上挣扎着。

一九五三年夏天,三妹元菊病了。她的病是突然发作的。一天傍晚,在地坝里摆上桌子准备吃晚饭,我们院子十几户人家都有在地坝吃晚饭的习惯:一则凉快,二则省得点灯。妈在家把稀饭煮好后叫元菊送到地坝里去,她走出门口刚到阳沟的石梯边就突然摔倒了。稀饭泼在地上,全家人的晚餐顷刻间没有了。妈妈从屋里跑出来又骂又打:“眼睛瞎啦,这么大的月亮都看不见路……”

饥肠辘辘的哥哥姐姐们也跟着骂她。元菊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哭了一阵子后,大妹德菊去扶她起来。

她说:“大姐,我看不见了……”

大妹吓了一跳,急忙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发现她真是看不见了。正在做饭的妈妈闻声跑出来,惊慌地哭了起来,全家大小都哭了起来,大家都给元菊赔礼道歉:“对不起,元菊!我们不知道,好妹妹,你怎么啦……”

当晚她哭到深夜才睡觉。第二天早晨,她惊喜得叫起来,原来是她的眼睛又能看见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妈妈把她抱在怀里,她高兴得笑起来。她笑得很灿烂、很开心。我们都以为昨晚的现象是偶然的,但是,到了当天晚上她又看不见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据有经验的人说:这种病叫夜盲症(农村叫“鸡母眼”),一到天黑就看不见东西。得病原因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只要拣几服药,多吃一些猪肝之类的营养品就会慢慢好的。但当时家里困难到了极点,饭都没得吃,哪有钱买药、买猪肝。只能任其恶化,听天由命。元菊的小病发展成大病,拖了几个月元菊就死了。

元菊死时才五岁,又聪明又伶俐,能说会唱,家里和全院子的人都喜欢她。她是不应该死的,她没有从饥饿线上挣扎过来。

元菊死后第三天,外婆在二舅的陪伴下到我们家来。二舅手上提着一只鸡,背了几升米。外婆一进门,妈就和外婆抱头痛哭起来:

“娘,我的命好苦哇……”

妈哭得好伤心、好悲凉,似乎把这几年的困苦和哀怨都哭了出来。外婆安慰她:

“元菊的死不是你的错,是她自己命薄。同住一个屋,同吃一样的饭菜,为什么大家都好好的?我们穷人就是要命大、命硬,阎王老子也不敢要我们。”

经过外婆、二舅的劝解开导,妈妈似乎平静了一些。

其实妈妈并没有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外婆走了以后,家里又恢复了悲凉的气氛。妈妈依然阴沉着脸不说话,每当吃饭的时候,一端起碗,她就想起死去的元菊,背过脸去,眼泪不住地往外流。元菊的死给母亲带来的震动和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抱着一岁多的四妹,经常对着墙壁呆望着,似乎在想什么。过了十来天,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其在家饿死,不如将孩子送人。经过别人的联系牵线,她将一岁多的四妹碧儿送给了一个姓颜的木匠师傅;将三岁多的弟弟牛儿送给了本家伯父王青士;将七岁多的二妹德慧送给一位堂姑家。后来二妹忍受不了打骂和虐待,偷偷地跑了回来。她抱着母亲嚎啕大哭,发誓说:“就是在家饿死,也不去别人家。”

对于母亲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周围的乡亲和本家,有的人能理解,也有很多人说闲话。说母亲在甩包袱,只顾自己,不顾儿女。还有人说母亲对父亲不负责,将来父亲回来要找她算账。面对这些压力,母亲决心不变,她毅然决然地说:

“元菊是怎么死的,他们不晓得吗?我不怕娃儿他爹找我算账,我只怕不该死的元菊找我算账。只要儿女们能活下去,我愿背这个骂名。”

俗话说,儿女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痛苦、多么无奈的事啊!母亲的心在颤抖,母亲的心在流血。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伟大的母爱并不表现在她把儿女们死死地抱成一团,与饥饿和疾病作软弱无力的抗争。为了让儿女们能活下去,不怕流言蜚语,敢作敢当,忍受着屈辱和责难,不也是伟大的母爱么?

一九五三年农村成立互助组,这是农户自愿组合的劳动组织。一般都是门当户对或优势互补。我家既无劳动力又无耕牛和大农具,没有人愿与我家组合。甚至有人说:“当家的在外面做生意赚大钱,在这里又想占人家的便宜,像蚂蟥一样两头吸。”母亲听了,气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有同一个院子的王德光同情我们,愿与我家结成互助组。他家有十六亩水田,四亩多旱地,只有他一个主劳动力,从来未请过帮工。他吃苦耐劳,非常能干。他一年干到头,从早忙到晚,是远近闻名的“拼命三郎”。他身体壮得像头牛,干起活来也像牛一样,是“吃得、做得、累得”的庄稼汉。有人与他打赌,两斤半五花肉做成粉蒸肉另加两斤半米做成饭,让他一顿吃下去,他居然吃得干干净净,照常到田里干活。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妈妈和妹妹们帮他干地里的活,他帮我们干田里的活。我在暑假、寒假也拼命地干活。插秧、挞谷、割麦子、挖地、除草,除了犁田外,什么农活我都干过。

五十年前,在川北山村里,农家孩子考上中学本来是件很稀罕、很光彩的事。可是我的母亲不但不高兴,反而满脸愁云。乡亲邻里向她恭喜时,她却说:“天哪!哪有钱去读书哟?”

入学通知书上注明:报到时缴纳第一个月的伙食费四万八千元(折合现行币值四元八角),加上书籍费、学杂费一起接近八万元(折合现行币值八元)。再加上棉被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总共要十万元(折合现行币值十元)以上。相当于卖三百多斤稻谷的钱。对我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母亲从外婆和二舅那里借来三万(折合现行币值三元)多元,眼看快开学了,还有大部分钱无着落,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束手无策时,弟弟的养父王青士出了个主意:叫我家办一桌酒席,由他出面请一些乡亲邻里来吃饭,当时川北把这个办法叫“打会”。这个办法还真灵,在酒席上王青士首先带头出了两万。其他的叔父、伯父、堂兄这个几千(折合现行币值几角),那个一万(折合现行币值一元),当时就筹集了八万(折合现行币值八元)多,不但人学的首期费用够了,而且还可以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

临上学那天早晨,院子的乡亲邻里都来送行,有的送鸡蛋、大米、黄豆,有的送布鞋、毛巾,真使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多么朴实的乡下人,多么厚道的父老乡亲。就这样,在亲戚、邻里和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跨进了中学的门槛。

一九五三年前的达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达一中)在县城大西街边的山坡上,门口有两棵黄桷树。学校是由一个叫朝天宫的古庙改建的。记得读书以来,从初小到高小,从大树到檀木场,从乡村到城里,所在学校全是由老祖宗留下来的寺庙改建的。这说明了政府对教育的漠视程度。据说达县从一九O三年就有中学了,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连年的内乱外患给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摧残。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学曾搬到檀木场乡和麻柳乡,后来几经沧桑,分分合合,拼拼凑凑,五十年来没有显著的发展,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很重视教育,对教育事业下了很大的工夫。

经过整顿、合并和充实,到一九五三年达县有了三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师范。这时的乡村小学也发展得很快,每年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有一万人以上。但中学的发展步伐没有及时跟上。一九五三年三所初中的招生人数才八百人左右。由于落榜生太多,社会反响太大,后来又补招了三百多人。在这八十多万人口的大县只有这么几所中学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三所中学中,达二中是女子中学,达三中在石桥。达一中占尽了天时地利,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雄厚。解放前这里是川北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传播地。许多热血青年在这里接受革命思想,走向革命的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中有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人已成为新中国的各级领导。

达一中的设施比我们乡下好多了。一个人一张课桌,一张凳子。课桌面掀开就可以放书和文具,桌面略为倾斜,与眼睛成一定角度,方便看书写字。学校还有宿舍和床铺供乡下的同学免费住宿。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除了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外,平时不准出校,有事必须请假。早晨起床后,先在广场上集合听校长训话或讲学校的重大事情,然后做早操,上早自习,吃早饭。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节自习课。除了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以外,早晚自习雷打不动。学生学习非常刻苦,老师教书也很认真。我们这个年级是一九五三年进校,一九五六年毕业,所以简称五六级。由于录取率低,这个年级的学生素质,考试成绩在达一中来说是空前的。

一九五四年六月达一中从朝天宫迁往三坟坝。新校址在凤凰山下,靠近北门大操场,那里原是一片乱坟岗。经过一年多的平整建设,耸立起一片漂亮的高楼。右边是教学大楼,左边是宿舍大楼,宿舍楼的前面是娱乐室和饭堂,教学楼的前面是宽阔的操场,是学生们集合、娱乐和锻炼的场所。一条小溪从凤凰山上飞流直泻,从学校左边经过。是学生们洗衣、散步的好地方。学校的设施、环境比原来好多了,在当时的达县堪称一流。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我们新三届

    我们新三届

    正美好的背后藏着丑恶,善良的背后躲着阴谋,纯真的背后守着无知,爱情的背后盯着贪婪……王昕朋在他的新著《我们新三届》中,用真实的故事、简朴的文字、复杂的情感,深刻地透析了那一段独特的历史片刻,完整细腻而又多元立体地呈现了那一群独特的中国人。
  • 牧马雄鹰

    牧马雄鹰

    散文集《牧马雄鹰》共收入20篇蒙译汉散文作品,代表了建国以来内蒙古老中青三代蒙古文散文创作的整体实力与成就。这些散文作品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父辈亲人的思念热爱之情,也记录了近三十年内蒙古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原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与对草原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跃然纸上。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请说我美

    请说我美

    痛快并细腻,热烈而温情,情感记录者琦殿七年成长倾情书写,给失意者力量,令伤心人不孤独!这个世界被胖瘦限制、被外表主宰,但不管外貌变成什么样子,永远都要觉得自己是美丽的、自信的、充满能量的。无论你是谁,有着一张怎样的脸和如何的社会地位,我希望你永永远远爱护自己,而非鄙薄自己,拥抱自己,而非离弃自己,不要被轻易地规定和物化,不要从受害者变成施加暴力的人。
热门推荐
  • 旧梦曲

    旧梦曲

    短篇故事集已有完结小说,也有正在连载的小说,目前为止单篇小说最长30章。每个小故事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联系,可能是人物可能是背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老师是上仙

    我的老师是上仙

    “你们神仙KISS要睁着眼睛吗?”“我是为了把你印在我的心里。”“你们神仙不滚床单吗?”“我们直接洞房!”“明天就要考试了,叶卿城,借我点法术好不好?”“要不要把我也借给你啊?”人生最大的执念,莫过于等待。为了爱,一个人可以等待多久?她和他有三生三世情缘,为了爱的执念,她不惜两生两世舍弃性命。而为了第三世的相遇,他足足等待了3000年,却不见她回来。他决定放下上仙的身份来到人间寻找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种田文。主角穿越到异世界占据了一个年轻贵族的身体,他空有领主之名,实权却被婚姻对象所掌握,武力值为零,但他想从公主和骑士手中夺回实权,贫穷艰险的边境小镇,将在他手中繁荣起来。
  • 枪剑与异能

    枪剑与异能

    枪?剑?异能?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如此奇怪的设定?一位S级武神为什么会神秘失踪?背后究竟有什么阴谋?苏菲的身世有什么秘密?她与那个组织有什么关系?那几位神秘的SS级武神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嘛嘛,其实这是一本日常篇小说啦。可能涉及搞笑,恋爱吧...上面那些...(不透剧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壁花少女恋习记

    壁花少女恋习记

    周旺旺从小到大都很倒霉。倒霉的高潮,发生在她结婚登记的前一天,她发现,男友劈腿了,小三还很嚣张。于是她失恋了,负一笔房债,预期中的升职被撬了墙角……一连串的倒霉事接二连三。再怎么倒霉,也不能阻挡她那颗大龄女青年想要嫁人的心。忽然出现的神秘男人,相知多年的男闺蜜,关心照顾她的上司,谁才是那个她想嫁的人呢?她还有两个闺蜜,她们的愿望都是嫁人。徐媛媛美貌聪明性格强势,偏爱花样美少男,让人感觉离婚姻很遥远,又不幸遭遇小三鄙视她:“你以为你是芭比娃娃吗?”顾琳琅朴素务实,小有自卑,为了结婚,她疯狂相亲,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却发现男人对她只有凑婚之心,全无半点爱情,她临阵脱逃……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谚语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共收集了广泛流传在回族民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一千余条谚语,内容丰富翔实,涉猎面广,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广大回族群众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赋予他们的高超的艺术天才。其中有些谚语看起来似乎和其他民族的相同,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一省、市、区往往聚居着好几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影响、互相渗透,于是出现了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