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00000032

第32章 英语译作 (5)

《生命之科学》(The science of life)是以英国著名学者威尔斯(H.G.Wells)为主并得到了赫胥黎(Julian .S .Huxley)和小威尔斯(P.G.Wells)的协助共同完成的一部生命科学巨著。大威尔斯是英国有名的文艺家兼文化批评家,是综合的世界文化史之大著《历史大系》(The Outline of History)之作者。但他本是专门研究动物学的人。在这次的著作更是得到了鸠良·赫胥黎(Julian .S .Huxley)与小威尔斯二人的辅助,此二人都是专门的生物学家,鸠良·赫胥黎便是有名的《天演论》之作者赫胥黎之孙,小威尔斯是大威尔斯之子。

原书在主题《生命之科学》下有一个副目,即 A Summary of contemporaryknowledge about life and its possibilities(《关于生命及其诸多可能性上的现代学识之集粹》),由这个副目我们便可以知道原作者之志趣是想把生物学和与生物学有关联的各种近代的智识作一综合化。但这个综合化是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的。因此这部书在科学智识上的渊博与正确,在文字构成上的流丽与巧妙,是从来以大众为对象的科学书籍所罕见。

《生命之科学》是一本关于生命科学的巨著,是对于生命发展历程的大检阅。全书150万字,2200多页,插图1000多幅,并有数十幅彩图。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文艺笔法探讨了地球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论和其分类,以及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用一种溯本求源的方式娓娓道来,堪称经典之作。此书分为上下二册,共九编。其中上册五编,包括序论生物之范围、性质与研究;第一编活体;第二编生命之主要形态;第三编进化之铁证;第四编发育与进化之方法与原因;第五编生命之历史与冒险(一、二、三、四章)。下册包括第五编生命之历史与冒险(五、六、七章);第六编生命之景象;第七编健康与疾病;第八编行动、感情与思索;第九编人类生物学。本书在科学知识上的渊博端正、持论中肯,在文字构成上流利巧妙,这种科学与文学的珠联璧合在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科学书籍中极为罕见。

翻译背景

郭沫若专门研究过近代医学,同时对于文学也有着莫大的嗜好,医学士家、文学家的郭沫若完全有能力以一人的力量来翻译《生命之科学》这部巨制。从1931年开始翻译,共三巨册,1934年10月出版第一册;1949年11月出版第三册,历时15年才全部出齐。

郭沫若是在1928年流亡日本之后不久开始翻译这部巨著的。为什么选中了这部书而不是其他,这是因为郭沫若曾是学医的,而且进行过多次人体生理解剖,对生物学有相当的基础。为了糊口度日,得到商务印书馆的老朋友、理科编译所负责人关贞文(心南)、周昌寿(颂久)的鼎力相助。靠按月提供的稿费维持生活。这件事在他自己的叙述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大概。

郭沫若1936年9月26日在译者序中写道:

这部书是1931年的3月着手译的,中间经过了“九一八”之变,又经过了翌年的“一二?八”之变时,本书已经译就了有一半的光景,以四百字一张的原稿纸计算已有一千七百页,以字数计算时已有六十万字,但不幸除掉开首的一二百页之外,在商务印书局编译所里,随着闸北的几万同胞,无数的建筑、无数的著名珍籍,一切都成了“一二?八”的炮灰。在那时因为1932年是德国诗人歌德死后的百年祭,我和本书的译述并进着在从事歌德的《文与质》(Dichtung und Wahrheit)的译述,作为纪念出版。译到了有三百页的光景,也一样的成为炮灰。

这些稿件都是没有副本的,这在我是白白地耗损了一年的精力。商务印书馆复兴之后,在1933年的年底我也“卷土重来”,又把本书的译述继续下去。寄身在外邦时时有朝不保夕之慨。生活的压迫几乎屡屡使人窒气。记得一家七口有专靠本书的预支版税月六七十元而过活者,因译述之进行时有阻碍,即此月六七十元之数亦不能按月必保。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自己实在没有想到终党能够把这部钜制译出。算好,赖着商务印书馆的后援与忍耐,赖着学友郑心南、周颂久两先生的援引与鞭挞,虽是费了很长久的时间,终于把这部百五十万言的钜制移植到中国的读书界来了,这在我个人也可以勉强算得一个小小的事业。

从上面郭沫若的自述中知道,在如此逆境中,数年之久,奋力拼搏才得以把这部科学巨著翻译完成,而且可以看出这部书是伴随着“九一八”和“一二?八”国难诞生的。对历经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的中华民族来说,尤觉来之不易。由于郭沫若当时是受蒋介石通缉而流亡日本的,因此1934年和1935年出版《生命之科学》第一册和第二册时,在厚厚的两部精装本上用金字印着闪闪发光的书名和作译者的名字中始终未见到真正译者郭沫若的大名,只用“石沱”两字代名。若不是新中国刚刚诞生一个月之后才出版的《生命之科学》第三册以“郭沫若译”公之于世,人们都不知道这隐蔽了15年的谜底。

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科技卷》(第八卷)第310页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由于政治原因,他(郭沫若)又逃往日本,遁居在千叶从事学术活动,此间他也翻译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威尔斯的名著《生命之科学》约百万言,幸有商务印书馆的支持,得以用‘石沱’这个化名问世。”

回顾《生命之科学》中译本的出版历程,可以看出,最后一册译稿完成于1936年9月,等译稿送达上海并进行编辑完成时可能已经是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以至该书第三册未能及时出版而搁置下来,这一搁置就是14年!幸好原译稿保存完好,得以在1949年11月把《生命之科学》最终出齐。

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诞生仅一周后,郭沫若在北京为《生命之科学》第三册(最后一册)写了一篇短序,摘录如下:

此书系十五年前的旧译。在这十五年中全世界全中国都有了天变地异的政变。就在生物科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大战中所发明的药品,如硫安类、彭尼西林等,对于人生幸福确有了很大的贡献……科学的研究尤其在苏联方面,进展得很快。我们切不要故步自封。务必迎头赶上。就请把这部书作为科学故事一样去读吧。

至此,郭沫若译的《生命之科学》总算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1931年3月开译到1949年11月全部出版完成几乎相隔近19个年头,这样漫长的出版的过程就是中国经过了国难、抗战、胜利和解放历史写照的过程,而这些都在郭沫若及其所译的《生命之科学》一书中反映出来。

郭沫若翻译《生命之科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他看到了威尔斯提出的“第三化”,即“科学的文学化”,认为“原著实可以称为科学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威尔斯“在科学知识上的渊博与正确,在文字构成上的流利与巧妙”,这些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郭沫若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一是把青铜器研究纳入“美术的视野”,体现了他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完美结合;二是把历史学与历史剧的关系看做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想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

郭沫若“科学的三化”思想与《生命之科学》的关系

郭沫若关于“科学的综合化、科学的大众化、科学的文艺化”思想的形成与系统化,与他翻译《生命之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初,郭沫若提出“科学之综合化,大众化与文艺化”的问题,并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化是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的。”郭沫若致力于“科学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的。

译者对于作者之原旨,科学之综合化、大众化与文艺化,是想十分忠实地体贴着的,特别是在第三化。原著实可以称为科学的文艺作品。译者对于原作者在文学修辞上的苦心是尽力保存着的,译文自始至终都是逐字移译,尽力在保存原文之风貌。但译者也没有忘记,他是在用中国文字译书,所以他的译文同时是照顾着要在中国文字上带有文艺的性格。虽然现在关于生命科学的巨著也不少,但多半是专著、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还没有找到一本如此全面、如此深入浅出的用文艺笔法综述生命科学全貌如威尔斯的《生命之科学》的这样经典的作品。

综合化表现在本书的丰富内涵,对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所有生物学的知识都已综合其中。不但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详述无遗,而且对生物的演化、生命在地球上的发展史、生态及生态环境等都囊括在内。此外还谈及人类学的许多问题。谈到古人类的文化,谈到人类现代文明中的宗教传统,军事与战争,人类教育和改良,甚至还谈到人类的邪术和魔术等。

大众化贯穿于全书之中,虽然这是一本覆盖生命科学全貌——从历史发展到现在成就的科学巨著,同时它也是写给科学工作者和大众读者阅读的。它不是一本生物学百科全书,不是生物学讲义而是面向大众的娓娓动听的科学故事,因此全书的结构、编排、叙述方式上都是从大众化来考虑的,以便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文艺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笔调,二是艺术的插图。《生命之科学》不仅仅用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生命科学的知识,而且作者擅长用生动的文学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本来就很生动的生命世界和生命科学。书中的一千多幅图照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读者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欣赏。这样的彩图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这些精美彩图会极大提高读者的兴趣。

翻译的影响

科学需要翻译,1931年,郭沫若翻译出版《生命之科学》,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在需要科学的时候。他认为这部“以大众化为其目标,以文学化为其手段的”150万字的鸿篇巨制,对广大中国读者会有好处,把这样一部通俗的科学文艺作品推荐给中国读者,会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在做民众的启蒙工作。众所周知,五四精神倡导的科学和民主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启蒙运动。这个“五四启蒙运动,是同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血肉相连的”。因此,郭沫若所做的启蒙工作也是五四启蒙运动精神的继续,是在从事“人类要彻底摆脱贫困与愚昧,全世界要走向富裕与繁荣”的事业。

威尔斯在七十多年前写的《生命之科学》中已经对环境保护问题大声疾呼了。他写道:“这都会的煤烟之大量是炭素,但也有种种的化学成分;那每每是由磷酸所酸性化了的,因而对于建筑物,尤其古建筑物,有莫大的患害……煤烟被搬运着,随时都在降落在田地与庭园上塞闭着植物的气孔,用酸性来毒害植物……煤烟之患与其是个人卫生上的问题,毋宁是社会组织上的问题……”由此可见威尔斯也可以说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生命之科学》是郭沫若唯一的巨型科学译作,译者强调本书是科学的大众化特别是文艺化的科学巨著。他在翻译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体贴着原著作者的创作意图,特别在文艺化方面力求不失原意。同时他知道他是以中国的文字译给中国读者的,因此译者不论在科学性方面还是在译文的优美流畅方面,使读者在科学和文艺方面都得到双重的收获和享受。这是70年前的译作。以现在的视角去阅读,在用词、风格方面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是不必苛求的。弥足珍贵的是,对比二三十年代同一时期的几部科学巨著——《科学大纲》和《世界史纲》等,都是用文言文翻译的,而郭沫若是用白话文译出,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不论从科学的角度、科普的角度、科学文艺的角度、科学翻译的角度,郭沫若翻译的《生命之科学》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

同类推荐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本书介绍了东汉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大志,投笔从戎;虎胆龙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智平疏勒;孤胆英雄、肝胆相照等。
热门推荐
  • 吕雉:后宫天下

    吕雉:后宫天下

    我原本只是项羽身边一个侍妾,对于项羽,我投入全身心的爱意。直到一个名叫虞姬的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如何一步一步攀上权欲的高峰,在后宫中摇曳生姿最后坐上汉朝第一太后的位置……(不予正史,不符野史,纯属虚构)QQ群:5687969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村老尸

    山村老尸

    “鬼、鬼、鬼抓人啦!”夏夜的宁静,被这一声喊打破了。古墓村邓家的院子里,人们像往常一样,围在院子里的大石桌旁,正吃着自家的稀饭。这声凄厉的哭喊,使大家放下了碗筷。“咚——”分明是一声水响,再听却没了任何声音。“快去洗了睡。”大人们开始催促小孩子。就在这时,远处黑影一闪,人们的心又悬了起来。眼见着那黑影越来越近,几个大胆的便迎了出去,一看,原来是个人。那人这时也已蹿到跟前,借着月光,大家一看,是傻子邓刚。只见他头脸全身都给糊满了稀泥,一见大家,便蹲到地上,浑身直打颤。
  • 九阴真金在漫威

    九阴真金在漫威

    什么?抽卡1万美金一次?10连必出铜品质武学?可能这辈子我都学不会降龙十八掌了。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列那狐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他躺在路上装死骗过鱼贩子,从容地饱餐美味的鳗鱼;他让老狼叶森格仑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结果变成了秃尾巴狼;他一次次捉弄狮王派来的使者,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所有的敌对者……他既聪明伶俐,又狡诈残忍,让人又爱又恨。列那狐的故事引人入胜,精彩隽永。
  • 校草之威廉古堡

    校草之威廉古堡

    骑着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不一定是唐僧,哇哇哇,还有可能是恶魔!当然啦,骑着白马的,也许还是纯洁的天使。聆听风中——小提琴的绝唱!本小说简体版2009年上市,编辑改名<不良笑草>《不良笑草》越南海外版2011年末上市谢谢大家的支持。购书群号:64940479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狐妖乖乖碗里来

    狐妖乖乖碗里来

    【精品·先小虐后大宠】“我等了五百年,终于等到你了。”在她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一个轻柔又深情的嗓音飘进她的耳朵里,刻进脑海。**“你,你谁啊!!”纯莲盯着在自己身边的人,一脸难以置信,眼睛瞪得老大,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他十分无辜地眨眼示意她放过他的尾巴,嘴角噙着宠溺的笑,身后九条毛茸茸的尾巴随风摇摆。传闻这只狐狸嗜血成性,冷酷无情。她不以为意:这破狐狸整天除了卖萌以外还会干点啥?【狐妖若是动了心,岂是凡人能比?】
  • 绘制郎心

    绘制郎心

    是不幸还是幸运。辛素素遇见了一辈子幻想的好男人。一切皆是缘分,如果没有前世的积累和豁达,成就不了今生的备受宠爱。一切皆是命运,如果不是老天的慷慨和无私,呼唤不来自己的长路所归。她想,她已心留无归处……
  • 狐妃千千岁

    狐妃千千岁

    白天,她是位高权重,令人闻风丧胆的九千岁。晚上,她是那个男人怀中至宝,不舍放手。终于有一天,她不干了。“帝尊大人,我有喜欢的人了,决定要嫁给他!”男人冰冷的眸子仿若要冰封天地一般,锁在她身上。“谁?”她浑身一颤,立马改口:“你!”“好!”他将她锢在怀中,沉声警告:“记住,你是我的人,你若胆敢喜欢其他人,我便叫他魂飞魄散,永不超生。”她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