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00000043

第43章 附录一 郭沫若译论选 (3)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3年5月上海《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一期,涉及郭沫若、郁达夫与胡适之间的一场笔墨官司。1922年8月出版的一卷二期《创造季刊》上,发表了郁达夫题为《夕阳楼日记》一文,指称余家菊翻译的《人生之意义与价值》错误甚多,却又含沙射影地骂胡适“同清水粪坑里的蛆虫一样,身体虽然肥胖得很,胸中却一点儿学问也没有……跟了外国的新人物,跑来跑去地跑几次,把他们几个外国的粗浅的演说,糊糊涂涂的翻译翻译,便算新思想家了”。胡适在《努力周报》上以《骂人》回应,说郁达夫等人“浅薄无聊而不自觉”。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写了《回响之回响》,发表在《创造季刊》一卷三期上,声援郁达夫,反驳胡适。胡适又在《努力周报》上写道:“《努力》第二十期里我的一条骂人,竟引起一班不通英文的人来和我讨论译书。我没有闲工夫来答辩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评论。”继而郭沫若发表本文,措辞也愈发激烈。在那期间,郭沫若与郁达夫又分别创作了历史剧《卓文君》和故事新编《采石矶》,不约而同地对考据家胡适进行攻击。

我在造文之前,先要弁说几句。时人造论,论及同时代人时,于人名之下或称先生或称君或称兄以示敬意,这本是我们礼让之邦的美德。但有时呼人先生而严施教训,呼人君兄而漫逞毒舌,于是乎这种美德也成了令人作呕的虚伪了。我们称述古人或外人,如言李太白时不必称李先生,如言罗曼·罗兰时亦不见称罗君罗兄罗夫子,然我们对于他们的敬意不减毫发。我今后本此嘉例,对于时贤将略去一切形式上的敬语。望受者勿以我为暴谩。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孟子说:大丈夫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句话我们很服膺。我们虽不敢自命为大丈夫,但这种大丈夫我们愿揭为理想的人格之鹄的。我们崇拜布鲁诺(Bruno):因为他深受燔刑而不改其思想上的主见;我们爱慕雪莱(shelley):因为他身遭斥退而不撤回无神论的主张。这种精神在我们中国便是所谓“士气”,可怜我们的士气近来是扫地无存了。多少自命为智识阶级的人,漫做黄金梦、官僚梦而拜倒于权门富阈之前,这是在所不论。在沉寂的学艺界中,偶尔有所论争,而第三者的批评大都是目有名人而无真理。甲与乙论辩,甲有名而乙无名时,则甲胜而乙负。甲乙均属名人时,则胜负之分又在其名之大小。论辩借新闻杂志以发表,而主持笔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铜而定其斤两。高名之甲随处有自由发表之特权,而低名之乙则不遭抹杀即遭窜改。形势已悬分,附和者又盲目,可怜抱璞的卞和只好永遭刖足之厄了。

在日本留了十年的学,学业虽未成,形式上的学生生活算已告了一个终结。本月二日由海外归来,料想故国的论坛必随春色之烂斑而呈一种葱茏的状态。抵上海之日便在《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上得读吴稚晖的《就批评而运动注译》的宏文,因为翻译的讨论在我国目前是重要的一件事情,更因为吴氏的论文有关于我自己的说话,所以我怀着期待和兴趣读了它。每日晨早只怨送报者来迟,使我迟享太牢几刻。吴氏的论文从四月一日起接连登载了四天。他造论的动机和目的,在他那标题之内已经说得很明了,但是他所说的批评是什么,所运动的注译是怎样,这在才读了《学灯》的读者当然留有新鲜的印象,然在未读《学灯》的读者就会茫然了。因此,我要在此略把吴氏的论旨介述一下。

去年(1922)八月郁达夫在《创造季刊》上有一篇《夕阳楼日记》指摘了余家菊由英文重译的《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一书的前五句的错误,另行改译了一遍。胡适在九月十七日的《努力周报》上指摘了郁达夫的错误,又另行改译了一遍,但他自己也错了。我和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三期上又才把威铿(Eucken)的德文原文引来作最终的证人,证明了英译文的不十分妥当及余、郁、胡三氏的错误。一直到今年三月十三日才有位戈乐天又在《学灯》上发表了一篇《批评翻译的批评》,该报的主笔张东荪还在末尾附识了几笔。戈氏也只就英文来指摘余、郁、胡三氏的错误,自己也来改译了一遍。但这位戈氏的改译也错得厉害,已经由成仿吾指摘过了,张氏也只就英文来另行翻译成文言,这是只在卖弄文笔,于我们的讨论上无所裨益。有了这么一段历史所以吴稚晖又才借了来运动他的“注译”。

吴氏的“注译”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读了他运动注译一文,还应该读他的《移读外籍之我见》(《民铎杂志》第五卷第五号)。在后者中他说注外籍的主要成分是:(1)存原文,(2)直译当注,(3)译释当疏。综合起来,他的主意是说:我们译外籍时要把原文标出,逐字逐句直译出后,再来加一道全文的释义。他此次《就批评而运动注译》一文,便是把上面的一段历史来做个例,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所以吴氏的论文是借题发挥,他对于我们的讨论要算是更走了一段路。我在此先就吴稚晖的注译运动来胪陈我的意见。

注译运动在我国要算是吴氏创始。但在日本据我所知道的,同样的办法是已经早见实行了。日本人为中学生或高等学校学生所发行的各种研究语学的杂志或单行本,多是采用吴氏所说的“注译”方法。他们的办法便是将原文标出,逐字逐句直译之后,再加上释义,遇难解字句更加上注解。有的更把译语逐字附在原文旁边,再依日文文例在译语下加数目字以标示读法。这种方法在初学外国语的人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我在这种范围之内,承认吴氏的注译运动为我国研究外国语之好办法。但是吴氏的主要目的却不在此。吴氏的要求是望译书家于译艰深的外籍时也采用注译的办法。他肯定译籍根本是免不了错误的,他要把注译来救济,他说注译有两利:(1)注译了比较容易发现错误,(2)并助外国文的研究。

——他这第一利的“发现错误”语意欠明了,是译者发见自己的错误,还是读者发见译者的错误呢?如系后者,则第一利与第二利便不能两立:因为读者既能容易发见译者的错误,那他外国文的研究已经有了根底,无须乎读那逐字逐句徒费时间的注译书。如系前者,译者既要待逐字逐句译出之后才能发见自己的错误,那他的外国语的研究以及对于原书的研究还未十分到家,归根便是他自己尚无译书的资格。更专就第二利而言:读者对于外国文如系全无研究,欲借注译书以增进其语学上的智识,则从艰深的外籍入手要算是躐等,正是“吃力不讨俏”的事情;并且第二利与第一利在此也不两立:便是译者即有错误,读者也不容易发见出来,即使“发见的错误”是译者自行发见,助外国文研究的一利也不能兼并。如此抽象立论不易明了,为便利计,且引用吴氏德英对照文为例以证明此说。

吴氏自称不通德文,为做《就批评而运动注译》一文,特请了一位通德文的朋友替他把威铿的原文用英文注了出来,这是吴氏准备周到而且交代得很清楚的地方,这种郑重的态度是很可钦佩的。但是那位替吴氏下注的朋友,大约是因为“匆忙写出”的缘故,有一个地方便错了。德文的Besitz(所有,占有)一个名词是从besitzen一个动词孳乳出来的,与英文的从to possess (所有)一个动词孳乳出来的possession恰恰相当,而吴氏的朋友替他注成possessor(所有者),这在德文是Besitzer,便是错了。这可见注译一法,在译者不见得容易发见错误,注译者错了而吴氏就错发挥,这可见不通原文的读者亦未见得容易发见译者的错误。更进,可见注译者不必能够助读者外国文的研究,而读者亦不见得能从注译上获得语学上的智识。

我们在此如再考察吴氏的朋友如何会至注错的原因,那却容易发见,便是受了英译文的先入见的缘故。因为英译文中有了Possessor一字,吴氏的朋友似乎不曾留心,便“匆忙”的照样注出。但这个无意中的错误,在此恰巧供我一个资料,使我对于威铿的原语容易加以说明。——

...dass es hier nicht einen vorhandenen Besitz zu scbreiben, sondern eine Aufgabe zu bezeichnen gilt...……便是此处不是在叙述一个已成的“有”,是只在表示一个问题……威铿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他著书的根本精神,他是说他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愿为何种的成见所囿,他只作为一个问题虚心坦怀地提出来讨论。他这vorhandenen Besitz(已成的有)便是胸中已有的成见,英译者译得很自由,要把illusion(幻想)和possessor of a truth(真理所有者)一并综合起来才把原文的意思表现得圆满。威铿这种虚心坦怀的研究便是所谓学者的态度。真正的学者研究一件事理,讨论一件事理,便是常常保持着这种无私的态度,要这样才能和真理觌面,才能把客观的真理阐发得出来。若是先有成见时,那就是我们所常用的譬比,譬如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物象,这是必然地要陷入错误的。吴氏的朋友便是这样地小小错误了。又譬如戈乐天关于我们的《创造》所说的几句暗射语,也正不免有这种先入见在心中用事。他说:

如谈创造的著作虽然我很望其实现,但如果能力不充,勉强借创造之名,发表未成熟的作品,那当然是很可戒的。不错,这句是很好的教训。我们不敢自认为能力已充,我们的作品也不敢自认为已成熟,宇宙间也永远不会有能够绝对成熟的存在。我们标名“创造”,我们的微意是在以造化为师,并不是妄自尊大。至于戈氏暗射着我们所发出的这个教训,至少他对于我们的作品要通过一次目后然后才能说出,但是他没有。前天他才来访我,我才晓得他便是我的母校(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新入生,他来说他做那《批评翻译的批评》一文时是在去年十一月,那时他不知道郁达夫是他的先辈,他因为是在僻远的仙台第二高等学校读书,我们的《创造》,他直到今次回上海才看见了。据他这样说来,我们的作品他在作文之前是毫未过目,那他前面的批评,也就不免成见用事了。我现在也还不能说他的批评全是错误,但他那种态度至少是容易陷入错误的。

以上把吴氏的德英对照文引证了出来,我并不是要故意地吹毛求疵,不过正借以为讨论注译法的一种方便。我是对于吴氏所标出的注译的两利不能表示同感。吴氏又还说注译有三项好处:

(一)因把原文并列起来,发见错误的机会较多。

(二)要预备详细注解,便不能纵笔直下,译者的用心,自然加倍。

(三)原书必有本来不容易了解之处,照理须下注,现在刚好曲折的说明。

此三条是吴氏原文,他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长处。我们只就这三条讨论时,第一条我在前面已经引证了,我觉得不能成立。至于第二、第三两条,这的确是“直译当注”与“译释当疏”的好处。因为直译了一遍之后还要加上注释,这种功夫要译者的语学智识充分,而且对于原书的研究已经确有把握,然后才能办到。这不是如像纯粹的直译可以狐假虎威,也不是如像纯粹的义译可以避人画鬼。但是,逐字逐句的直译,终是呆笨的办法,并且在理是不可能。我们从一国文字之中通晓得一个作家的思想,不是专靠认识他的字面便成功的。一种文字有它的一种气势,这在英文是Mood。

我们为这种气势所融洽,把我们的精神随着它抑扬张弛,才能与作者的思想之羽翼载沉载浮。逐字逐句的直译,把死的字面虽然照顾着了,把活的精神却是遗失了。这么一来,便无论若何浅显的字句都要待注释之后才能了然。这岂不是吃了一肚皮的硬面包,又来灌一肚皮的清水粥吗?所以吴氏说“注译是近于理想的”,我却不以为然。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以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译易。这种译法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它的先决条件是:

(一)译者的语学智识要丰富,

(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

(三)对于作者要有研究,

(四)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

同类推荐
  • 李嘉诚传

    李嘉诚传

    李嘉诚是全世界华人商海扬帆的成功典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究他成功的原因。李嘉诚的成功是否能被复制?从没有知识,没有金钱的下层穷苦孩子他是如何成长为拥有庞大资产的华人首富?阅读完本书,相信你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李嘉诚传》以时间为轴,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描绘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从他出生、童年、逃难香港,到做塑料花起家、1979年成功取得和记黄埔控制权、建立地产王国;再到介入卫星电视及电讯领域,以详尽的资料展现了李嘉诚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娇娆女皇武则天

    娇娆女皇武则天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争议的。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不例外。有人说她是心如蛇蝎的女人:为争恩宠,掐死女儿、杖杀皇后;为报旧仇,杀死兄长;为保后位,暗害姐姐;为争皇位,毒死儿子;为保皇位,杀人如麻……有人说她是开明圣贤的女皇:开明圣贤,选贤纳谏,统治时期国泰民安,延续贞观之治……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武则天却把国家大事控制在股掌之间,让他人臣服在她的面前。她究竟是怎样的女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扭转乾坤?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人生就是独自的旅行:柳永传

    人生就是独自的旅行:柳永传

    这是一本关于柳永的传记。柳家世代为官,少年柳永勤学苦读,励志传承家业,官至公卿。然而仕途上的一再失意让他将自己彻底沉浸在烟花柳巷之中。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午夜风筝(长篇连载一)

    午夜风筝(长篇连载一)

    北城的什坊库教堂,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在上京修建的第一座教堂,当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闹义和团的时候,这里是全城老外的最后一个据点。后来赶到的英军,曾和义和团在这里反复拉锯,战斗惨烈异常。破败的教堂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荒芜了。
  • 仙界盗墓贼

    仙界盗墓贼

    当计明披着星空下穿越轮回的光辉降临在这个仙神来往的大时代,他望着眼前处处隆起的仙坟搓了搓手。“开墓是一门艺术,让无数蒙尘的明珠重现光明。”这是一个倒斗的地球穿越者在仙界干回老本行,并一步步被人称之为魔的故事。“啖食众生者是魔行?”仙界的人摆摆手,“不,计明出现便是魔行。”“倒自己的斗,让别人无斗可倒。”——计明·托尔斯泰
  • 我在末世走万界

    我在末世走万界

    主角目前主要能力:[星际争霸2][怪物猎人]秦溟在车祸后穿越到了异世界,还获得了一个可以穿越万界的系统,然而回到地球后却发现地球成了冰荒废土。尸潮?一枚聚变弹头扔过去。兽潮?虫群永不停歇!刺客?小心被173扭了脖子。兽王?碎龙,怼它!单挑?小心被锤成智障。哦对了,他的朋友个个都是大佬哦!(虽然一个个都是【数据删除】。)
  • 沉没的西雅图

    沉没的西雅图

    二代们的集体狂欢,残酷留学青春画像,90后天才少女笔下的西雅图罪梦生活。刘春、张小波、何顿、伍立杨联袂推荐!我明白我所有的对手都败了。日光从岁月的尽头喷薄而来,汽车的排气管里流出一滩浓重的雾气,波涛汹涌,顺流而下,迅速汇集成华北平原、巴东三峡、珠江三角洲。爱恨情仇混杂着汽油和血的味道。龙虾壳,塑料袋,六毛钱的子弹壳儿, 灰茫茫地堆到一块儿,浩浩荡荡,遮天蔽日。俱往矣。把梦露做成傀儡放在最高的地方,把曼森关在最深的角落里,这里是西雅图。沉下去,沉下去,太阳永远不会有升起的一天。
  • 雷撼九天

    雷撼九天

    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被穿越到异世大陆,你会怎么做?“苦练武功,成为一代大侠?得了吧,就你那好吃懒做的性格,放在那都是一个德行,别说大侠,当个沙包吧?”“当官,如果做不成包拯一样的清官,就做和珅一样的贪官,实在不行,就成就曹操般的枭雄!”“有想法,可是你不怕查水表吗?”“什么,网尽天下美女,别说你的腰撑不撑得住,你的肾受的了吗?那可能没有什么肾宝片。”且看意外穿越的龙翔如何从异世大陆中崛起,在乱世中扬名!爱情,友情,亲情如何平衡?勾心斗角的世界怎么生存?什么真,什么是假,真一定是真吗?新世纪的科技在古老的修真世界会喷出怎样的火花。
  • 超武进行时

    超武进行时

    天地灵气复苏,世界渐渐苏醒,无数超级人类涌现,他们被称为“超凡者”。但是,超凡者出现的同时,河外星系的异族们也苏醒了,银河系只是一个“囚牢”,河外星系的异族们随时准备收割这片“养殖场”。一个少年,在一个风雨夜,觉醒了一座塔,开启了少年拯救世界,驱逐异族的成神之路……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寒光暖阳不及你

    寒光暖阳不及你

    “苏苏,你喜欢我?”“没有,你信吗?”这是误会的开始……“顾亦,她苏寒是极其傲气的人。她不说的话,我替她说苏寒喜欢的是你……”很好,苏寒你竟然骗我!在荒凉与繁华的背后,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在酝酿……
  • 暗影38万

    暗影38万

    登月计划中止三十多年后。美国突然宣布重启月球计划。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日本、印度、欧盟、俄罗斯等纷纷宣布并开展登月计划。是什么让月球突然如此炙手可热?一艘航行在太平洋上的邮轮发生了诡秘的凶杀案。并且以极其灵异的方式,让一名中国记者突然成为杀人嫌犯。为了洗脱罪名,他从看守所中逃出,在一宗又一宗神秘事件里。慢慢接近真相。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在错综复杂的线索背后。一个三十八万公里外的巨大天体慢慢浮……
  • 混沌世界——魔王之路

    混沌世界——魔王之路

    奥斯提亚,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阿特凡斯,一个强大的年轻人。一次意外的事件,一个偶然的契机,一个逐渐膨胀的野心,铸就出了一条充满了黑暗,且无法得到救赎的道路。………………………………………………………………本文是以“反派”主角为中心的偏群像作品,从不同角色的视角推进剧情,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方式讲述这个架空世界下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