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9800000005

第5章 万章章句上(3)

公理和私情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万章有一天问:那个象天天以杀掉哥哥舜为他的“专职”,后来舜当了皇帝,却把象放逐了,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们的看法也是如此。如果说因为他是自己的弟弟,这就是私情;前面孟子说了那么多公谊和私情的道理,那么,一个圣人就不应该以私情而害公谊了。万章这里发问的动机,也就是基于这个观点。

孟子说:这个情形不是纯粹的放逐,是封弟弟。只是一般人,把舜的意思弄错了,而说成了舜放逐弟弟,认为他对弟弟还有怨恨。

这个孟子的学生万章,大概是李觏一流的人物,对于历史实在怀疑,于是提出来论辩。他又提出共工、驩兜、三苗、鲧四个人来,他们都是尧、舜时期的大坏蛋,是四个团体的领袖。尧在位八十年,没有惩治他们,等到舜接位的时候,下命令说是奉尧之命,把他们充军的充军,放逐的放逐,杀的杀,处理了这四个坏人,全天下的人,没有不表示佩服的。

可是舜的弟弟象,也是一个大坏蛋,反而封给他“有庳”——在现在山东东南海边一带,把这一个地方,划为特区,让他去那里生活。难道有庳这个地方的人有什么罪吗?为什么让这样一个坏蛋去那里残害他们呢?你说舜是仁慈的人,一个仁慈的人应该这样做吗?

这就等于现代报纸上报道的新闻,议员每在会中质询政府,把犯了错误、品行不良的警察,调到乡下去,难道乡下的老百姓有错吗?为什么要让不良的警察去管理他们呢?这是同样的情形。再说,“共工”等四个坏蛋,因为是外人,舜就杀的杀,放逐的放逐;他自己的弟弟那么坏,他反而封他一块地方,这样做对吗?

孟子对于这一事实似乎先不作正面的答复,而来一套理论说:一个仁慈的人,对于自己的弟弟,是“亲爱之”,用现在的话直截了当地说,人不能绝对没有私心,且相当的保留有私心。对自己的弟弟气极了,发过一顿脾气,事后也就算了,不会永远放在心里有怨恨的。

我们这里可以看出,所谓大公无私,是有个限度的。中国文化中的杨朱,是主张个人主义,主张自私的,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我一根毫毛去贡献社会,绝对不干。但是,你的毫毛我也不会动一根。假如人人都是这种思想,各为自己的自由,各取自己的权利,也就天下太平了。相反的,墨子主张“摩顶放踵而利天下”,从头发到脚底,只要对天下、国家、社会、他人有利益的,都全部贡献出去。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样,也就天下太平了。

这两种是绝对不同的思想,杨朱等于小乘罗汉,墨子等于大乘菩萨,孔孟的儒家思想,处在大乘与小乘之间,可大亦可小。儒家始终认为,杨、墨两方面都走不通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大公或大私。例如现在我们这大楼讲堂,天气热开放冷气,大家都舒服;可是楼梯口的人,就享受不到了,于是就把堂门打开,让他们也分享。可是隔壁的人也热啊,就把这个圈圈放大,即便放大到太空,还有外太空,也做不到绝对大公。

反过来再说自私,私也是有限度的,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可是假如医生说,如果你这只手不锯掉,就会死亡,那么你还是会赶快让医生把这只手锯掉的;可见另外还有一个我,比身体还更重要。假如医生对一个人说,你的思想需要立刻停止,不停止要死掉,那么这人一定会自己想办法,停止思想,因为怕死。不过死了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因为现在我们人活着没有死,怎么晓得死后还有没有我?那一个真正的我,仍然没有找到。

因此,儒家的思想是,人要保持适当程度的自私,然后实行大公,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

孟子这里对万章所说的话,虽然不是明白说出来,他的含义是,圣人尽管是圣人,难道圣人连点亲情都没有吗?没有亲情的人,也就不能叫做圣人了。他说,舜自己作了皇帝,而让亲弟弟在那里当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吃饭都成问题,这就不叫作亲情吧!人总难免会带一点亲情啰。

孟子这番话,也是合情理的,万章听听,也马马虎虎放过去了。倘使孟子是学生,万章是老师的话,他一定会在孟子这份卷子上批“差强人意”四个字,给他六十二分吧!

可是万章又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有的记载说,舜是放逐了他的弟弟象,这又是怎么一个说法呢?古代对于这个“放”字,是很严重看待的。

孟子的解释,只能说是孟子的解释,因为除此之外,在别处尚未见到过这样的记载。孟子说:所以会有“放”字的记载,是因为知道他这位弟弟,不够资格作一个小国的领袖,不能作为地方首长,所以另外派了一个人,等于现代的副市长,或秘书长之类的人,去掌握实权,推行地方行政,管理财政税收。所以历史上记载了这个“放”字,因为舜是圣人,虽然是维护弟弟,可也是教育弟弟,绝不能糊弄老百姓。他爱弟弟,也爱老百姓,所以把弟弟放得不太远,便于亲近,要他弟弟每个月亲送贡税来,使兄弟常见面。

《万章》这一篇,一开头就讨论尧舜的许多问题,一直到此为止,处处对上古圣贤怀疑,对孟子所推倡的尧舜之道,提出问题,对尧舜本身的问题,也有所怀疑,非常有趣,但还没有结论。

礼节的问题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这里另提了一段。咸丘蒙也是孟子的学生,他提出来另一个问题,也是关于尧舜的。他说:一般人说,一个真正有学问道德修养的人,连皇帝也无法叫他来做臣子,父母亲也对他客气三分,不把他当一个普通子女看待。

这是中国文化,自上古以来,一直保留着的隐士思想,为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独特精神。实行下来,到了后世,如佛道的出家人,从三国开始,经过南北朝直到隋唐,四百年间,对于“不臣”的规矩,争论得很厉害。就是说,一个人出家以后,要不要仍遵守世俗的政治礼制?见到皇帝要不要跪拜?后来,根据印度的制度,一个人出家以后,就是隐士,就“君不得而臣”,佛教的戒律也是如此。当释迦牟尼出家以后,他父亲净饭王去看他,释迦牟尼只行宗教的礼节,当然父亲也不必拜他。这就和中国文化中的“君不得而臣”的隐士精神一样,只以友道相处。中国在隋唐以前,已确定了对出家人以隐士待之的态度,见帝王以友道相处,不跪拜,这成为约定俗成的体制和礼数。除此之外,上自宰相下至老百姓,任何人见到帝王,都是非跪拜不可。

可是,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到某寺庙中看到佛像时,该不该跪拜,很觉为难;如果是在山东曲阜的孔庙,从唐明皇以后,历代的皇帝都跪拜,尤其到满清入关以后,做得更恭敬,礼见孔子像,一定跪拜。赵匡胤在佛殿中,手上拈着香,觉得拜也不好,不拜也不好,问旁边一个禅师,该如何行礼。这位禅师答得好: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赵匡胤微微一笑,行个礼走了。这位禅师也算是卖足了宋太祖的面子,像这些也都是中国礼仪上的问题。

在《佛祖历代通载》上,关于我国政治制度与宗教制度的关系,都有记载,历代都有专司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将来如果政府机构中,恢复宗教司的设立,对于这类事都应了解。现代的青年,应该注意去研究,像《孟子》这里的“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就牵涉到了这些礼节。

这里还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问题。咸丘蒙说舜登基作皇帝“南面而立”,历代以来,皇帝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皇宫的建筑也一定是坐北向南。在满清被推翻以前,全国的官府衙门都是坐北向南,但是老百姓的房屋,没有坐正北或朝正南的,一定要稍稍偏一点,或朝南南东,或南南西,绝对不可以面向正南方,否则会被视为犯大不敬的重罪。

皇帝之座位所以坐北向南,是根据天文地理的原则而来的。实际上根据地球的磁场来说,是有大道理的,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为什么一定要背靠北极星来建筑?这都是上古人类的一种奇特的智慧,其中不止是哲学方面,还包括了科学上的道理。

“南面而立”四个字中,还有一个重大问题,研究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要注意,上古的皇帝在接受礼拜时,是站着的,然后再坐下。后世皇帝则是坐下来接受礼拜,这很可能是汉初叔孙通创立的,是他替汉高祖建立礼制中的仪礼。上古的皇帝则不同,在这些地方非常民主。

咸丘蒙问这个问题时,先在前面引述了“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的当时隐士观念,然后说,在舜当了皇帝的时候,尧还是带领了诸侯,向舜这位新皇帝行礼。舜的父亲,也是小国家的元首,这时也和其他的诸侯,在一起站班行礼。但是当舜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下面站班时,脸上的表情很难受,有过意不去的样子。据说孔子看了这一段历史记载,曾经感叹说:这个天下危险了,这样不好,危险危险!意思是说,一种良好的文化和风气,这样一来,完全被破坏了。从此以后,人只重地位,只重金钱,所以危险。

咸丘蒙问孟子,历史上的这段话,不知道是不是实在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孟子说:没有这件事。这种话,不是正式的史料,不是有学问修养的人说出来的,是“齐东野人”的话。“齐东野人”是孟子说出来,又经常提到的。由于他自己是邹鲁之人,一方面在齐国居留得较久,对于齐国的民间习俗,了解得很多。所谓“齐东野人”,就是指齐国东边靠海的地带,教育相对落后地方的人。

古今对接班人的不同观念

孟子说,尧老了,一百多岁才把全国的政权移交给舜,而且还没有完全脱手,自己仍然摄政,从旁协助。直到舜有了二十八年的行政经验,“放勋”就是尧,才去世,那时已经一百多岁了。全国的老百姓,因为非常爱戴他,就像死了父母一样的悲痛,三年当中,全国没有举行过音乐演奏。孔子曾经对尧、舜那时的制度,有所感叹说:这体制不大好,上天没有两个太阳,国家的元首只能一个。当时舜既然接了天子位,又带领天下各国诸侯,为尧服三年之丧,尧等于一个太上皇,这看起来,国家相当于有两个元首了。

但这是孔子当时没有想到的,因后世的政体,国家元首有正、副二人,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帝制时的副元首就是太子,所谓的王储。到了民主时代,元首更明定有两个,一正一副。这一点,孔子三千多年前没有想到。不过没关系,孔子还是孔子,圣人就是圣人,这些小地方,不足为孔子之病。

我们注意的是,过去的学者,每认为三代以上,禅让天下是民主;可是我们要知道,民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假如随便选一个人当国家元首,上台不到三天,可能就亡国了,毫无经验是不行的;搞政治不但要有道德,还要有经验。试看尧对舜,不是尧不肯下来,是因为辛勤培养,小心带领舜二十几年才放心。因为与国家、天下、老百姓的祸福有关,责任太大了。所以不但尧不放心,舜也不放心;后来舜把帝位禅让给大禹,也是一样,先给大禹多年行政上的磨炼。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一句话点穿了:“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上古的道德政治,禅让天下,并不容易,并不是像后世想象的禅让,搭一个高台,两个人爬上去,我把天下交给你,我就走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孔子说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在后世小说中,常常引用。这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文化中,良好的政治体制精神,所主张的就是统一。

在《论语别裁》中,我曾引述一段亲身所经历的事。一位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来访问我时,曾说对中国文化非常敬仰,他能用中国话背《大学》、《中庸》两书。但是他发现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大学》这部书,只有尊卑上下纵向的伦理观念,没有横向的社会人际关系观念。他举出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纵线,没有社会的横向关系。

我毫不客气地告诉他,那是他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入了解;至少也是教他中文的老师,没有教好。我告诉他,《大学》中的“齐家”就是社会关系,他听了我这句话愣住了,问道:“齐家”与“社会”有什么关系?我说:这就是你研究中国文化,需要了解的。因为中国过去的家庭,都是以族姓(宗族)为一家人的大家庭,唐朝所标榜的所谓五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等的家庭,对于族姓家庭来说,已经算是小家庭了,以“三代同堂”最为普遍。这种三代同堂的家庭,每代有五六个儿子,兄弟妯娌,加上许多孙子,随随便便一个家庭就是几十个人乃至几百人。拿现在部队的编制来比拟,比一排人还多,再大一点的家庭就是一连人。

在古代还不止是五代同堂,更是聚族而居,宗族连起来,就是后世的祠堂。王家村,李家村,城东何家,水西刘家,其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宗族在文事方面设有义学,经济方面设有义仓,武事方面设有陈寨、黄堡、邓家楼子,等等。在朱、毛江西革命的时候,有一些这样的村落碉堡,他们硬是无法攻进去。后来被整肃的“左派”文人巴金、万家宝(曹禺)等,所写的小说如《家》、《春》,剧本如《雷雨》、《北京人》,等等,也都是描写大家庭中的阴暗面,这些大家庭就是一个社会。中国齐家的家,并不是结婚以后,离开兄弟姊妹,连两老都丟开的那种西方小家庭的家,而是要齐一个家族的家。家族、宗族就是一个社会,怎么说《大学》之道没有注意到“社会”呢?

他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又问我一个问题:他研究中国历史,也觉得奇怪,例如战国时期、南北朝、五代、元朝,乃至于清朝,都被外族统治过。而西方的国家,如果一经外族统治,则万劫不复,从此完了。只有中国,被外族统治没有关系,而且每经过一次外族统治,反而更加庞大。他问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

我对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是我告诉你一个道理,这是文化的原因。自从秦汉以后,中国的文化、文字统一了,之后是政治的统一,君王帝制的统一体制。君王政治的好与坏,那是另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但是因为配合了文化、文字的统一,使我们这个国家绵延了几千年,将来也永远不会断绝的。而西方的国家,直到现在,仍然文字不能统一,思想不能统一;所以几千年来,永远有小国存在。但是,也由于许多国家存在,互相竞争,才有今日科学文明的进步。

我们在春秋战国以前,也和现代欧洲、美洲等各洲一样,东一块,西一块,许多小国分据各地。后来因为文字、语言、政治的统一,文化一统,成为一个统一庞大而永不会被征服的国家。虽然现在还保存了许多地方的方言,但是仍然能够相通,因为文字相同,文化一致又统一,所谓“山河一统”,这一观念的作用非常之大。

在这里,孟子提到孔子所讲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的思想,就是统一。中国文化的“一”非常重要,《易经》的数字,也始于“一”。老子也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都表明了对“一”观念之重要性。修行的人,也要一念专一,才能定慧成就。

同类推荐
  •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

    美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浓缩康德、黑格尔、尼采、佛洛伊德等众多哲学家思想精华。本书缘起于作者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选择提拉米苏,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了减肥?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会喜欢黑帮片?一幅举世闻名、众人称赞的油画又为何无法触动我?我们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时刻,那些非此即彼的选项,每次都在拷问内心,让我们恐惧未来,怀疑自己,在现实面前不知所措。这一次,放下对自己的怀疑,让美的愉悦指引我们直面自己平常害怕的东西,直面神秘,直面自我的黑暗面。
  •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既是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沿革的小记、对哈贝马斯个人及其思想关键词的剖析,也同时阐明了作者自身如何从理论和思想上向哈贝马斯靠近,涵盖作者同哈贝马斯的个人交往、哈贝马斯与中国学界的交往、国人对哈贝马斯思想理论的接受过程,等等;此外作者还专门梳理了著名的“1968”学生运动的历史细节,重点凸显了在此运动中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及交锋。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热门推荐
  • 纯爱文集

    纯爱文集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在世间的每个清晨等你》《不在冬天说分手》《年华无恙,岁月无伤》《青春尚好,不要叹老》该书共分四辑,全书共计十二万字,以青春为主线有自己的故事,也有别人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病娇记

    病娇记

    穿越来的慕璃遇到了一个可爱的萝莉,从此便抱上大腿,浪迹天涯了!不可能的啦,至少得小虐一下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姐

    二姐

    二姐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破旧的衣裳遮不住她动人的身材,圆圆的脸庞上一双亮汪汪的眼睛,洋溢着青春的光芒;白晳的皮肤透着红光,像熟透的苹果,滋润而光鲜,引来无数赞羡的目光。媒人于是便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好像每一个条件都挺不错,让父母左右为难。相思川甘泉河的四平来了,他是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身体壮实,从小没娘,跟父亲相依为命。母亲对这门婚事很看重,觉得四平家有三孔窑洞,将来不用再修地方;没婆婆,二姐以后不用受气;村子依山傍水,地多人少,因此,她口头上答应了媒婆,确认了这门婚事。
  • 白色密室

    白色密室

    盈盈满月照耀着皑皑的雪地上他艰难地举步摇摇晃晃地终于到了屋内哦不?!瘫倒在沙发上的人背上赫然插了一把刀……从气象图的不连续线来看,中午过后便会下雪,但没想到下得这么大。刚开始时,只见雪花飘浮,入夜后逐渐变粗,有如鹅毛般的牡丹雪,看起来会下一整夜了。可是没想到,在九点前,又戛然停止了。照例,这次的气象预告又与事实相差甚远——但也不应讥讽那些气象专家为“白吃纳税人血汗钱的蛀虫”。
  •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她,是21世界隐世的杀手,死于天外横祸,一朝重生于相府嫡女之身,再次睁眼。弃女?废物?呵呵...且看她如何化茧成蝶,成为世人闻风丧胆,医毒双绝,虐渣之人。他,高冷,腹黑,嗜血,身份神秘,一次意外坑了某人,怎么也甩不掉!某女:“那个,大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男男授受不亲。”某男,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咬牙切齿:“还逃吗?”某女,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又再一次逃走。从此就开始上演追逐大戏,在这场追逐大戏中,又如何揭开无数人的秘密。原以为这是一次意外重生,却不知,这是等待已久的宿命。
  • 农女贵娇

    农女贵娇

    上一世,堂堂名门闺秀被人作践,重生归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她韬光养晦,势要为自己谋一世荣华。可是,娘亲是疯子,小妾坐正位,弟小妹弱,四面楚歌的水瑶不得不杀出一条血路。
  • 超凡贵族

    超凡贵族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强者为尊的世界。什么才是决定命运的力量?超凡?还是平凡?
  • 星际快穿,大佬有点飘

    星际快穿,大佬有点飘

    苏爽甜男女1v1,划重点。(第一个任务世界有两人是因为有两个主神碎片鸭。)双胞胎哥俩,哥哥腹黑毒舌小狼狗,心机boy深不可测(?河蟹),弟弟软萌可爱小奶狗,撒娇卖萌样样精通,分分钟黑化。一个比一个难搞,极端双胞胎等你来撩,女扮男装民国总督的侍卫小跟班,一言不合就变蛇,另有扮猪吃虎的狐妖当戏子,祸害人间,等收复……更多精彩移步小说啦啦啦。(这波广告猝不及防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