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9800000006

第6章 万章章句上(4)

上古的君王与亲属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

《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前面说到统一的问题,但有关整个的问题,还没有讲完,所以咸丘蒙紧接着又提出来问:舜当君王以后,尧是退位的君王,在民主政治来说,他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但他的身份也等于是平民了,“舜不臣尧”,尧不向舜称臣的道理,我懂了。但是根据中国文化,像《诗经》中所说的:整个天下,没有一寸不是“王土”。

“王土”相近于现在民主时代的公有土地;但在君主时代的公,是王室的公,这个公有的土地,一直到海边为止。但上古没有制海权,当然更没有制空权,所以现代的领陆、领海、领空,在古代往往包含在“领土”一词之内。如现代政治术语中,每说“领土、人民、政权为构成国家的要素”,其中“领土”一词,就包括了领陆、领海与领空。

上古时代,人类的生活行为,没有到达海上,所以说,普天下的土地都是王土,所有在土地上生活的人,也没有一个不是君王的子民。舜既然当了君王,尧可以不必来朝见称臣了,那么他的父亲瞽瞍怎么办?前面曾经说过,瞽瞍也是一个小国——有虞的元首,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以现在来比喻,也可视为一个乡镇长或县长。如果举行全国会议时,儿子为一国之首,处在高位,父亲该不该行君臣之礼?

孟子说,《诗经》的话是有道理的,不过不能用来讨论这个问题。一个人,因为担任了国家的公职,就只有公,没有私,因忙碌于公事而不得养父母,对于孝养父母方面,就不免多少有所缺失。

咸丘蒙又说:如果这样讲起来,国家的大事,只让一个人去劳苦,其他的人,不共同负担责任吗?

孟子说:《诗经》的话,虽然是那么说法,但是不能以这个逻辑来做论点的,虽然担任公务,不免于私情稍有点妨碍。所以真懂得文学诗词的,不能只看文字,而忽略了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更不能因为文辞的表面,而忽略了他写这首诗的动机与目的。例如平时讲话,有时话的内容并不好,而本意——动机与目的是非常好的。例如父母往往骂孩子:“你不吃饭,我打死你”,这句话的内容非常凶狠,可是他的动机是教育孩子,目的在使孩子获得充分的营养,本意是非常慈爱的。如果将父母这句话,解释为狠毒的父母,那就是以辞害意了。

所以对于诗也是这样,要以我们高度的思想,去推论他的本意,知道他写的动机与目的,才可以了解古代文字的原意了。如《诗经》中《大雅·云汉篇》说:“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原意是指周朝统一天下,没有遗漏一个老百姓。换言之,在周朝这一政治体制之下,都是同一国家的人民,没有一个人不是周的人民。如果我们照它表面字义解释,那就变成说周朝没有遗民,都死光了!

实际上周朝是有遗民的。“遗民”这一名词,是孟子首先在这里说出来的,后世也称做“逸民”,逃逸、放逸的意思,也就是隐士之流。例如伯夷、叔齐两个人,就是周之遗民,他们是前朝商纣时代的子民,因为义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里吃野菜,隐居。所以,根据史料来说,周朝绝不像《诗经》上所说的,没有遗民;不但有遗民,而且还不止是伯夷、叔齐两个人。周朝到成王之后,政权建立将近一百年了,还有“殷之顽民”,就是殷商时期留下来顽强不肯投降的人;又如周朝封的宋国,也是殷商之后。

再说,周朝封纣王的叔父箕子于朝鲜,就是现在的韩国,所以韩国的国旗,是取自《易经》,中心一个“太极”,乾(椸)、坤(椺)、坎(椾)、离(楀),四卦布于四角。箕子推行的五行八卦文化。影响了韩国的文化发展,他们也就是箕子的后裔。周朝封箕子于朝鲜,也可以说是封殷商的遗民,只是不好意思说放逐,目的是把这些人送得远远的,给他们一个范围,要他们去自谋生活。

所以研究历史就可以发现,孟子到了这里,也没有办法说得很透彻、露骨,他当然懂,可是不好意思多说,就到此为止了,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他的意思就是,假如相信这两句诗,就会认为周朝没有遗民了;也等于说,这两句诗虽是这样说的,难道周朝就真的没有遗民了吗?诗尽管如此,但文字的记载,不免有点出入,如果望文生义,就更偏差了。

到这里,对于舜是不是一个真孝子的问题,孟子作了一个初步的归结。他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人最大的大孝,是尊敬亲属,而亲属中最亲的是父母,因为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一个孝子,如果连亲情都没有,就根本不可能孝于天下、国家、社会。而尊亲最到家的,“莫大乎以天下养”,一个人当了君王,以天下之大的最高尊荣,来孝养父母,当然可以称为大孝子。因此以天下来养父母,也就是最大的、至高无上的孝养了。正如《诗经》上说的:“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这种孝思,可以作为千秋万世的法则,也就是孝的真实含义。

我们读《孟子》到这里,会有一种感想,假如孟子在我们面前,我们一定会说:孟老夫子,你讲的理由都对,可惜你所讲舜当时所建立的制度,是不是事实,历史上仍找不到记载的文献。

刘邦封的太上皇

我们再看后世,孔孟时代的春秋战国不谈,就在战国以后的秦始皇,并吞了六国,上台以后,先把他自己的假父吕不韦整掉了。汉高祖当了皇帝,并没有先封父亲什么官,对母亲倒蛮尊敬的。他大封天下以后,还是他粗野的那一套平民文化,开口说的就是“三字经”。那时中国的文化,经过秦始皇的一把火,再经过项羽更大的一把火,已把中国的书,几乎烧完了;而原来六国的知识分子,也已几乎死光了。所以从战国末期到汉朝初期,一两百年间,中国文化是荒芜了。

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政治、朝仪制度都没有,还是靠叔孙通这个读书人建立起来的;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逐渐将中国文化恢复建立起来。所以,在那段时期,文化的命脉非常危险,几乎要断根了。当然,在此情形之下,仪礼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也很差,所以汉高祖的父亲,住在皇宫之中,不知道自己算是老几,不知如何自处,别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位皇帝的平民父亲。

于是,有人告诉汉高祖的父亲,明天早上皇帝下朝回来的时候,你拿一把扫帚,在皇帝的门口扫地,做清洁夫,就有办法了。汉高祖的父亲,就采纳了这个意见,第二天照做,汉高祖一看见就急了,问道:你老人家怎么在这里扫地?他父亲说:你是皇帝,我是老百姓,在你宫里不扫地干什么?汉高祖可真急了,可是皇帝的爸爸该是什么官位,历史上又找不到先例;想了半天,于是封他父亲为太上皇,也是中国的第一位太上皇。以后历代帝王,都沿用了这个制度。

中国文化中关于家庭、家族、政府、朝廷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几乎只有满清这个朝代,吸取其精华,建立了更完整的制度。尤其是最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把孔孟在这方面的思想与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例如乾隆也当过太上皇,而把历史上几千年来宫廷的毛病,都革除掉了。但是也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以天下养”,造成家庭的尊亲之义,超过一切。上朝的时候,皇帝至上,皇太后乃至太上皇,不能干涉政治;可是下朝以后,要到后宫去向父母跪拜请安。一进内廷门,皇帝的权威完全没有了,如果太上皇或皇太后一声叱喝:“跪下”,皇帝就得口称“儿臣”跪下去,太上皇或皇太后也可以用拐杖打他;可是出了内廷,则谁也不能动他一根毫毛。

仔细研究清朝的这些制度,可以说集古今良法的大成,坏处并不多;但是因为强调了尊亲之义,家庭权威之高,演变成为末期的皇太后干政。这种尊亲的孝养,也就是根据孟老夫子这几段文字发展出来的。

究竟上古时,大舜的父亲是不是《孟子》中所说的那样,我们无从知道。在历史记载上,并没有这种资料,不知道孟老夫子读了什么“秘笈”,然后他又没有传下来,所以只有他知道。

最后他引用《书经·大禹谟篇》上的话做结论说,舜上朝的时候,诸侯都站在那里,诚恳又恭敬,并有一点畏惧感的行礼。瞽瞍也在那里,和大家一起行礼,但是态度很自然。依据《书经》的这项记载,所以说“父不得而子”,虽然舜是瞽瞍的儿子,但既已当了国家的君王,他就代表国家,在处理公务,代表国家精神的时候,即使是父亲,也不可加上私情,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就可以马虎一点。

在这个地方,就看到中国帝制的一种优良精神,公与私分得清清楚楚。想到我的一个同乡,在中华民国的几十年历史中,他也是相当有名的;可是家乡的人说他不孝,因为他常常连父亲的信都不回。后来经过求证,发现他并不是不孝,而是乡人们误解了他。因为他父亲常常写信为别人讲情,或推荐人做官,他虽写信给父亲,说用人是为国家用人,不是为家乡用人,请父亲不要再推荐人了。可是父亲常因情面难却,或者不懂其中道理,仍常写信介绍,于是他只好把信搁置不回。家乡的人便说,连父亲的信都不回,真不孝,就这样骂起他来了。

由这一件现代的小事,也就知道古书上所记载的,古代公私分明的严肃精神。

关于尧舜的问题还没有完,下面万章又提问题:

上天创立了公天下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上古的时候,尧、舜、禹这三代,是帝位禅让的公天下,禹之后,由儿子启接位,变成了家天下。中国政治制度的家天下,是夏禹的儿子启开始的,现在这一段是讨论公天下与家天下的问题。

万章说:听说,尧把天下政权交给了舜,有这回事吗?孟子说:不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中国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

    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说与评判。此外,作者还对各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考证。从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论,胡适先生都做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将婚就爱

    将婚就爱

    一纸协议,她被迫为了钱成为代孕妈妈,卖了孩子,心也跟着沦陷。他事业成功,相貌堂堂,却宁可放弃结婚,选择代孕生子,对她纠缠不休,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她逃不掉,躲不开,这辈子只能就此沦陷...
  • 一个人的朝圣(套装全2册)

    一个人的朝圣(套装全2册)

    哈罗德弗莱,六十五岁,在啤酒厂干了四十来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大半辈子的生活惯性像铁皮盔甲将他罩住,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自己,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生命重新发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one Dirt Cheap

    Done Dirt Cheap

    Tourmaline Harris's life hit pause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went to prison because of Tourmaline's unintentionally damning testimony. But at eighteen, her home life is stable, and sh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her father, the president of a local biker club known as the Wardens. Virginia Campbell's life hit fast-forward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sold" her into the services of Hazard, a powerful attorney: a man for whom the law is merely a suggestion. When Hazard sets his sights on dismantling the Wardens, he sends in Virginia, who has every intention of selling out the club—and Tourmaline. But the two girls are stronger than the circumstances that brought them together, and their resilience defines the friendship at the heart of this powerful debut novel.
  • 醉梦校谈

    醉梦校谈

    把酒言欢,飘醉中笑看灯火阑珊。心悲泠凉,梦游校史忆世态炎凉。(注:“这个小说世界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习成了当下世界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其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与现实不符”)
  •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多年前,身世如谜的牧马人以及马场主人的女儿,先后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地区离奇失踪;七十多年后,牧马人的儿子在同一地点亦神秘失踪……连串失踪事件之间到底有何关连?是他们迷路误闯陵墓禁地?还是守护陵墓的活俑作祟?卫斯理与白素千里迢迢追寻真相,赫然发现令人震惊的重大秘密!活的俑──不但当时是活的,过了两千多年,还是活的,利用了秦始皇一直在寻找的长生不老药来发展出故事,相当自然。想像其实还可以发展下去:秦始皇也忽然在他的地下宫殿之中活了转来,会怎么样?
  • 傻子小姐:爷,你欠抽

    傻子小姐:爷,你欠抽

    昏黄的灯光,不停地在眼前晃来晃去,急速的车轮声响遍了整个长廊,辛怡躺在移动的手术床上,脑中一片空白,眼前呈现的仍然是她死都不愿相信的一幕,那个声称爱她一万年的男人居然拥着别的女人在他们的小窝里尽情的缠绵。“你老婆那么漂亮,为什么你还要来找我?”女人眯着眼,脸上红潮滚滚,男人在她的身上忙碌着。“她,大着肚子,一点情趣也没有,再漂亮的也有审美疲劳不是?我现在是明白了,女人,都一样,实用最重要!”一席话如五雷轰顶,打碎了她整个完美的世界。辛怡倒在了地上,一股鲜血流了出来。随后她便什么也不知道了。手术台上的灯光黄黄的。辛怡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你们,要做什么?不许伤害我的孩子!”如果她失去了心爱的人,那么她不想再失去这个孩子,没有男人,有孩子她就不会寂寞了不是吗?“孩子已经没有了,你的子宫受了极大的伤害,我们现在要切掉它,你安静一点,麻药已经用了,你,睡吧!”医生冷冰冰的声音传来,辛怡再次跌入了无边的黑暗。醒过来的世界与她原先的有点不一样,居然是个穿古装的地方。“你是谁?”辛怡瞪着面前的男人。“我们订过亲了,下个月我们就要成亲了。”男人看着面前如花似玉的美人,恨不能立马吃了。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不妨碍他不是吗?他肯娶她,辛家把他当大恩人呢,他以后这一生都不用愁了,男人算计的眼光让辛怡感到了一阵寒冷。“是吗?订过亲?我怎么不知道?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不会嫁给你,你不配!”辛怡的话让男人傻眼。为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即便到了现代男人的这种劣根性都没有改变,为什么女人不能三夫四侍,我,不介意多几个二爷!本文*P,不喜勿入,喜欢的亲们票票,钻石,鲜花,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宣传革除陋俗,还有跟李鸿章等清末官僚见面的情节等。是一种纪实性的题材,记录了一些在今人看来很古怪的民风,带有猎奇性质。
  • 炼狱小丑

    炼狱小丑

    三大世界即将毁灭,创世者混沌因为失望舍弃了神明和世界,在这个世界崩坏之时即使是可以创界的神也要死去。现在只有占领其他三大世界才可继续生存,一场以游戏为名的无限轮回将会选出神明认可的强者,届时神明将带领这些人进行旷世征伐。五族之战,古老神话,主宰争霸,逝者不死,诅咒之地,灵异之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掌控着整个事件。作者的话:所有的无限流故事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任何电影恐怖片轮回全是我想出来的新世界,世界观奇大,但是我的能力有限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