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200000008

第8章 明明德(1)

传篇是对经篇的进一步阐述。通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从而指出实现“三纲领”的方法和途径:以修身为本,从自我做起,从正其心意入手,修养自我的道德,从而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也囊括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整个道德体系。

本章朱本称“传之首章,释明明德”。此章以下均被朱本称为“传”,所谓“明明德”,就是从自知之明做起,修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将人与生俱来的美好品德,予以发扬光大,从而构建道德的和谐境界。

不管你愿不愿意,人总是站在历史的时点上,是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负有道德的义务,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这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历史的河流长流不息,从古走到今,又匆匆奔向未来,从而令人发出“人生匆匆”的感叹,一些目标还没有实现,一些目的还没有达到,一些事情还没有去做,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时间就已经匆匆奔流而去……

在这短暂的个体人生过程中,我们总是盲目地沉溺于物欲的外在诱惑,失去了对自己心灵的眷顾,以至于对日月运行、自然化育视而不见,对于天地万物的道德意义缺乏体味,只是空泛地说着“厚德载物”,而找不到德行修养的途径。要么简单粗暴地将自然加以人格化,无奈地予以崇拜和祭祀;要么无视道义,任意践踏道德的戒律;要么麻木地苟活,而置德行修养于功利的冷漠中。

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什么是做人?其实,做人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以诚立德。古人说“不信不立,不诚不信”,就是说,为人诚实、守信、正直、坦荡,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原文】

《康诰》曰[1]:“克明德[2]。”《大甲》曰[3]:“顾<讠是>天之明命[4]。”《帝典》曰[5]:“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2]克:能够。[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4]顾:顾念。<讠是>(shì):此。古“是”字。明命:光明的德性。[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德: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通,高大,崇高。

【译文】

《尚书·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太甲》说:“顾念上天赋予的光明德性。”《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话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

【历代论引】

朱子说:“上天的明命,就是天所以成就我,而我之所以成为有德的人。能够长久注意修养自己,那么就无时不明达天命。”

智慧运用

《康诰》曰:“克明德。”

【典句札记】

此句如三字真言。虽然很短但是内涵很深,既有儒家的“道德”,又有道家的“道德”,能够明白这样的道德,则既积极进取有雄心壮志,又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这是说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反映着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为官者可以没有专业的技能,但是不能没有道德,而且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为“官”者有“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何为“官德”?狭义上是指为官者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规范;广义上说,是指领导集团、领导体制和为官者所代表的政治集团,在公共事务活动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公共管理道德。

为官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官德”建设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和导向,即“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着民风,有什么样的“官德”影响就会有什么样的民风结果。

纵观古今,如果为官者事事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民众,那么,在民众面前,为官者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会成为民众效仿的楷模;相反,如果为官者对自身要求不严,不以身作则,言行不一,贪污腐败却不以为耻,就不能成为民众表率,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会成为空洞乏力的说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就会使民众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导致整个社会风尚趋于恶化。

要树立良好的“官德”,首先是立德,其次是守德,最后是律德。为官者要在短暂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行,行必果。在办理政务的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廉洁、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勤于学习、精通业务。同时我们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也要强化对为官者的监督,制约权力的滥用,使为官者更好地为国家、人民服务。

【史例解读】

决不败义求生

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一名贤士,向以恪守信义、笃于友情,为乡里人所敬仰。

一次,他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位友人得了重病,巨伯听说后立即收拾行装,草草地安排了家事就上了路。他一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赶到了好友所居的县城。

这座县城位于北部,时值匈奴不断侵扰,巨伯走在街上,心里十分纳闷:偌大的城中怎么不见个人影?但急于要见病榻上的朋友的巨伯,来不及细想,直奔朋友的家中,他终于在一片瓦砾和断壁之中找到了那位已奄奄一息的朋友。此时,他的朋友面色惨白,无力地躺在病榻上,巨伯见状忙取出身上仅剩的一点食物,又到外面找了一点水,送到朋友面前,这位朋友因病、饥,再加上此时见到巨伯的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将巨伯给他的食物重又无力地推回到巨伯面前,然后又摆摆手,巨伯不能完全理会朋友的意思,就再三恳求说:“你先把这点东西吃下去,我想办法为你治病,千万不要着急。”友人勉强撑起身来,拉住巨伯的手说道:“你不远千里奔波来看望我,真让我感动,可这里绝非久留之地,你赶紧吃点东西,离开这里。胡人很快就要攻城了,这不,城里的人早就跑光了。”

荀巨伯这才明白,为什么此地如此荒寂,可眼下朋友重病在身,身边无人照料又怎么能行呢?他决不能将朋友一个人留下!想到这,他坚决地对朋友说:“我不远千里来探望你,可你现在却要赶我走,败义求生的事,我荀巨伯决不做!”

正说着,忽听门外一阵杂乱的皮靴声,还不时地夹杂着乱哄哄的吆喝声,朋友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焦急地催促荀巨伯赶快从后门逃走,可他就是执意不从。门终于被踹开了,几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手持着大刀,杀气腾腾出现在面前。他们见屋中只有两个男人,一个卧病在床,一个正在为他递水,便大声喝道:“我大军一到,全城皆空,你们是何人,竟敢在此独留?”荀巨伯镇定如常地回答道:“在下荀巨伯,因朋友病重,无人照料,因此千里探视,不忍离去。望刀下留情,要杀就杀我吧。”

胡兵想不到此人能如此舍己为人,重义轻生,也颇为感动。一个看似小头目的大汉回头对身后的几位说:“我等不该入此仁义之国!”遂挥手引屋里兵汉退出门外去了。

为政要推行仁义

王蕴,字叔仁,东晋孝武帝定皇后的父亲,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曾任佐著作郎、尚书吏部郎、吴兴太守、光禄大夫等职。

王蕴性情平和,任人大度,不压制出身寒微的平民处士,只以才德为选任的标准。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王蕴辅政。王蕴对于治内的情况十分熟悉,经常推荐有德才的人,使其得以举用。他所荐举的人,都能够充分发挥所长,因此,那些得不到进用的人也没有怨言。

王蕴任吴兴太守的时候,政绩卓著,民众感念其为政之德。一次,境内发生灾荒,百姓缺粮,生活无着。于是,王蕴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主簿劝阻说:这样做是违犯朝廷规定的,要承担擅权的责任。他坚决请求王蕴按照规定程序,先列出报表上报,在得到朝廷批准后再行实施。

王蕴说:“现在百姓急难,嗷嗷待哺。民以食为天,人是要吃饭的,路上逃荒的人中已经有不少人饿死。如果按部就班地履行程序,先列出报表,再逐级上报请示,等到朝廷批准后再予救济,那时,将有多少人早已魂归西天了。专任擅权的罪过,在于太守一个人承担,而饥荒流离却威胁着全城百姓的生存。我想只要所作所为合乎仁义,能够救助百姓,渡过灾难,即使被追究责任而撤职,也是坦然的,心里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于是,王蕴下令即刻开仓救民,很多吴兴百姓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朝廷以违犯条规法律为理由,免去了王蕴的职务。这种不公平的责处,激起了平民百姓的义愤,很多百姓、读书人都为王蕴抱不平。皇上只得又颁布诏令,只给予王蕴降职处分,改任他为晋阳太守。

只以民生疾苦为重,不以个人的官位为意,这样的官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都会得到百姓的拥戴,都会被百姓记在心里,也必然会流传后世。而那种只为了个人的升迁,和只为了保全自己既得的官位,而无视民众的生计,以至于弄虚作假的人,只能被百姓所唾弃。

同类推荐
  •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杨照,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老子》《荀子》《战国策》)的选读和导读。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和个性及其现实活动;同时,通过还原,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到经典所展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独特魅力,既因为古今时代境况差异而激发个人的思考,又因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贤应对生活的伟大智慧。
  •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十三世纪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祖先被称为“黄金家族”,所遗留下的家谱档册、世袭谱册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元朝秘史》即是经过文人史官多次的增加修改而成的“金册”,它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历代祖先的事迹和家谱档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
  •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主编的系列读物,书中收录了众多经典的思想、人文、社科文章,有很强的阅读和收藏价值。灵魂和精神的领域有着强大的稳固性。那儿也会云霞飞动,变幻莫测,却夜夜可见深邃的星空。那儿也会花开花落,岁月不驻,却无法改易千古山河。那些北欧好汉,正是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深邃星空和千古山河,才重新书写人生。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蜜汁炖鱿鱼(《亲爱的,热爱的》原著)

    蜜汁炖鱿鱼(《亲爱的,热爱的》原著)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原著,由杨紫、李现主演。身为翻唱界的软萌小天后,佟年从来没想到她会对一个人一见钟情。她以为她追的是个三次元帅哥,不想,此人却是电竞圈的远古传说。“韩商言”,她微微仰着头,“我喜欢你。”喜欢到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个小时能和你在一起,就黏着你,看你生气,看你笑,看你发脾气,看你认真工作……他用几乎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她:“听到了。”佟年,你有多想得到我,我就有多想要你。除了你,谁都不行。
  • 剑魂之剑临天下

    剑魂之剑临天下

    有人说,这江湖没有大鱼,却有一跛脚剑客一剑耀九州,有一青年将军一骑灭一国,亦有一道人一悟化飞仙……
  • 恶魔少女阿黛拉

    恶魔少女阿黛拉

    旧神与新神的传说,名为“维拉”的原初力量,三个世界的古老纠葛……这些对于普普通通的岛民之女阿黛拉来说太过遥远,直到15岁的一场意外。当她再次苏醒,她竟作为灵魂寄居在十年后的自己身上,而那时的自己竟已身中诅咒变成了恶魔。于是,两个不同年龄的阿黛拉携手开启了一场人类从未有过的旅途,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她们逐渐发现,所谓的诅咒、将阿黛拉灵魂从过去召唤来的神秘项链、教会、魔神……这些都只是真相表面的薄纱。黑暗在西大陆的阴影中滋生,而随着阿黛拉的冒险,她已不知不觉站在了对抗黑暗的浪尖之上,尽管她自己身上就流淌着黑暗的“恶魔之血”。她会怎么做?她能否解除身上的诅咒?西大陆的命运终究何去何从?呵,这已然是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早已谱写,但尘封已久,被世人遗忘,需要你亲自翻开结局。(本书只发免费章节,绝不太监,作者研究生,更新不稳定,纯爱好,所以会不断打磨前面已发布的章节,文笔偏西方经典文学,又有些糅杂,剧情向写实西幻,低魔,设定完整,女主文,不重爱情戏,谨慎阅读,如能支持,感激不尽!)
  • 蜀宫应制

    蜀宫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万里江山

    我有万里江山

    15年前附属国叛乱,我军兵败附属国独立……而15年后敌军卷土重来!八路大军,十四路都卫告急,主上再重建一支大军北上击敌,其一支斥候小队的出现,更使大局不断扭转……
  • 霸战九霄

    霸战九霄

    “以大欺小,倚强凌弱,这不是男儿所为,我劝你,做人要善良!”九霄大陆,一个来自蒙拿城的少年,遭受过欺凌羞辱,但前所未有的际遇,使其从一介文弱书生蜕变成天才的修炼者,肩负起振兴家族的责任,在势力纷繁复杂的九霄大陆上谱写出传奇的故事。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本书辑录了梁启超的杂文名篇,以最为经典的文章以飨读者。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语言亦文亦白,富于雅趣。其作品《敬业与乐业》《最苦与最乐》等入选中国中学语文课本。
  • 蜀山风云录

    蜀山风云录

    大唐乾符二年,黄巢借阴兵于泰山,并毁阴阳界。三山龙脉大乱,五岳失其真形,五灵化而为妖祸乱天下。王朝倾,诸藩乱,烽火不休!万般祸事,唯以紫青双剑解之!庙堂之外,江湖之间,何尝不是一部修道史。蜀山二创,全新归来!
  • 你是我的一叶知秋

    你是我的一叶知秋

    “学校后墙上的那段话是不是你写的?”他把她摁在墙上,盯着她的眼睛问。她心里有点慌张,下意识就要反驳“我...”叶楚洵马上打断她:“我认得你的字迹,还有写字会把每一个字最后一笔微微勾起来。所以你就说,是不是你写的。”她想起之前看到的场景,以为他是来告诉自己他们只是朋友,心一横就说了出来:“是,就是我写的,我就是喜欢你。”他一下就笑了:“害!早说嘛,害得老子装的真苦。”她:???现代校园言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