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200000009

第9章 明明德(2)

《大甲》曰:“顾<讠是>天之明命。”

【典句札记】

此句话要和上面“克明德”联系起来讲,彰明了自身的道德,才能够体会到上天赋予的道德。就像人们所说的“人善天不欺”“善有善报”一样的道理。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人把人分为两类,一是君子,二是小人。乍一看似乎笼统之极,对人的评判过于简单直白,然而细细品来,你就会发觉古人智慧的闪光点。当今社会,各色人等,地位不同,学历不等,职业不同,但按照人的道德标线划分,还不外乎就是这两类人,即道德高尚者和品德低下者。所以,做人成功的要诀在于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上,而不是浪费在无谓的虚名上。

【史例解读】

怀橘奉母

陆绩(187-219),字公纪。三国时吴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自幼聪慧伶俐,人称“神童”。博学多识,以孝行著称。曾作浑天图,注易释玄。有《周易注》十五卷,《太玄注》十卷。

陆绩经鲁肃推荐,任郁林(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太守。在任期间,陆绩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任期届满返还家乡时,因为家资微薄,船轻不稳,难以远航,只得将岸边的一块巨石装载上船以助航行。陆绩返归故里后,就将巨石置于家门口,后来,这块巨石被人们称作“郁林石”“廉石”,现保存在苏州文庙内。

陆绩的父亲在东汉灵帝时官居郡守。陆绩六岁时,跟随父亲去九江拜访世家大族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感到味道鲜美,想到应该让母亲也尝尝新鲜的柑橘,于是就拿了几个揣在怀里。

拜访结束,起身告辞,陆绩向袁术行礼时,怀中的柑橘掉在地上。

袁术取笑说:“陆少爷是我家贵客,为什么把橘子藏在怀中呢?”

陆绩从容回答说:“世伯大人赠予我的橘子,我只吃掉一只,味道特别甜美,我想带回家,请母亲品尝。”袁术和在座的人听了都很感动,也都非常惊奇,觉得陆绩小小年绩,心地孝敬,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袁术感叹道:“陆郎有如此品德,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从此,“陆绩怀橘”传为美谈,后被元代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陆绩故居乍浦刘家埭也因此被称为“怀橘里”,受到后世人们的谒拜。

善行终有报

宋元王,春秋时宋国的国君。相传宋元王二年,有人献给宋元王一只龟,大家建议元王杀掉龟,宋元王不忍,就把它放生到江河。后来有一天夜里,宋元王梦见神龟被渔人捕捞,请宋元王帮忙解救它。

宋元王根据神龟的托梦找到了捕捞神龟的人,解救了神龟。当神龟被宋元王放到地上的时候,龟便伸长了脖子,向宋元王走出三步,突然止步不前,缩回了脖子。人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龟又照先前的样子,重复做了几遍,仿佛有灵性一般。

宋元王惊诧不已,就问他手下的大臣卫平。卫平告诉宋元王,这龟被人捉住后知道性命不保,侥幸被大王所救,伸项向前是感激大王的恩情。后又缩回是想和大王告辞。宋元王明白以后说,这么有灵性的龟,我们就放了它吧。

卫平不同意说,神龟在深水里、黄土中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千年,能够知道天地万物之道,明察上下千年之事。并且说,有的人说过,龟是天下之至宝,得龟之人,必然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请大王不要放掉龟,这样诸侯知道大王得龟以后必定会臣服于大王。

元王回答道,神龟既然是灵性的动物,降之于上天,深藏于大海。它在患难之时,认为我忠厚,才来向我求救。如果我辜负了它,那么和一般的渔人有什么区别呢?渔人贪其肉,寡人贪其利。他们的行为是不仁,我的行为就是无德,又会有什么福佑可言呢?于是让人赶紧放了这只神龟。

后来,宋元王出兵讨伐,皆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宋国也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之一。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典句札记】

此句话和前面两句“克明德”和“顾<讠是>天之明命”都讲了“自明”的意思。同时也和本书的大学之学联系起来,“自明”就是说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地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修养我们美好的德行。“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刑峻法虽可收效于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泽。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挡,水不可阻。

以才辅德。有句话说得好:“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辅。”在现代社会,才能是生存的基本技能,没有才能、学识,生存就必然面临各种危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作为基础,才能就有可能用错方向。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而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道德的修养,这样才能使个人的能力有所依归,并形成德行与才能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最终成就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事业。

以微积德。一个人应当把做大事、树大德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小事小节弃之不管,否则会因小失大。没有做好小事的耐心,没有做小事的点滴积累,做大事就会成为空谈。立德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不辞小流方能成大海,不辞小善才能终成大德。

【史例解读】

义之所在,不畏灾祸

李固(94-147),字子坚。东汉大臣。汉中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县)人。《后汉书》称其“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书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曾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初官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大司农、太尉等职。

李固任太尉时,因坚持反对外戚专权,与大将军梁冀有隙,遭梁冀诬陷谋反,被逮捕治罪,遂死于狱中。梁冀又下令将李固陈尸通衢,并威胁说:“如果谁敢前去哭吊,那么就以同谋加重治罪。”

李固弟子,汝南人郭亮,刚十五岁,在洛阳游学,就带着刑具上疏朝廷,要求皇上准许收殓老师的尸首。遭到拒绝后,他就到老师的尸体旁痛哭吊祭,申述冤状,日夜守候,不肯离开。李固的另一个学生,南阳人董班,也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哭吊李固。

监守尸体的官吏被他们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叹息着对郭、董二人说:“生在衰乱的时代,苍天虽高,然而有雷霆又怎么敢不弯腰呢?大地虽然宽厚辽阔,也有沦陷之处,不敢不收脚止步。耳目只能挑选适当的内容去听去看,舌头也不敢说一句那些不该说的话。”

太后也被他们的真情打动,允许他们收殓李固的尸体。于是,他们便将老师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

李固主张“以仁义治天下,实现社会和谐”。针对东汉后期腐败混浊的官场,他尖锐地指出:“古代提拔人,有德才的人方能授予官职;现在任用人,只看重谁有钱有势……古代施政务求宽大博爱;现在当官,多以严酷出名;那些天性正直心地宽厚温和而没有派系支持的人,总是受到排挤贬斥……这样,即使增多刑律条文,也没有作用。”接着,他又指出:“政令教化稍有不慎而出现差错,那是一百年也挽救不了的损失。争利之门一开,则求仁义的路就被堵塞了。”

李固的这些言论,穿透千年时空,仍然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李固说:“阳关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毛泽东常引用这句话告诫干部应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

一个能够被世人称颂为有仁德的人,他的抱负必然是以天下为己任,他的修养更是恢宏大度,他的器识也必然超出常人,他的言行绝不是为了求取声名和自身的安全。他们注重的是确立取舍标准,意在树立和端正天下的风气,用自己的努力来唤醒天下人的良知,从而愿为维护真理而生,愿为坚持真理而死。因此,他们生为天下承担,死为天下楷模。

修屋先修身

阳固,字敬安,后魏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人。少年时倜傥任侠,二十多岁始发愤读书。长于谋略,有文才。历任北平太守、步兵校尉、汝南王郎中令等职。为人刚正不阿,清廉奉公,家无余财。

《北史·阳固传》称,“固以讥切聚敛,为王显所嫉,免固官。”宣武末年,阳固晋升为侍御史。中尉王显建造了一座新住宅,装修豪华,亭台楼阁,水榭回廊,雕梁画栋,极尽精致。新宅落成后,王显宴请各级官员及其僚属,赏景吟诗。

欢饮之中,中尉王显喝得高兴,就问阳固说:“这座宅第怎么样?”阳固回答说:“我听说,从前晏婴的住宅又小又低,潮湿狭窄,蜗居在简陋的小巷内,但他的德绩功勋、勤俭谦让的美德却至今传颂。《周易》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豪华住宅不吉利,必生灾祸’,这些诫勉与史实您是知道的,相信也还没有忘记吧。现在,您的这座房子确实美轮美奂,这样精美的住宅,我想恐怕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配居住,也才能够长久地保有。因此,希望您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的德行与华丽的住宅相配。”中尉王显听了之后,默然不语,于是举座不欢。

现今的人们,总是注重对华屋美宅的装饰,却放松对德行的修养。有的人身居装修华丽的别墅豪宅,却整日算计如何损公肥私、害人利己。他们有钱豢养宠物,可以每天供给宠物精美的食物,可以给宠物构建住舍,也可以天天给宠物洗澡,但是却不愿给生他养他的父母洗一次脚。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
  • 弟子规全评

    弟子规全评

    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节,每小节包含原典再现、重点注释、白话翻译、鉴赏评议和处事解读五部分。全书在系统阐释《弟子规》的字词句义基础上,广泛而全面地围绕《弟子规》展开了评议鉴赏,深入地对其处世意义进行了现代解读。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万能二维码

    万能二维码

    原本平凡的刘杰偶获万能二维码的功能,能自动识别所有物品一切信息,材质、产地、价值……而且,人体的内部结构也能扫描出来,轻而易举的看出人体毛病和问题……从此,原本默默无闻的他在鉴宝和医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死神说,你的生命只剩七天

    死神说,你的生命只剩七天

    每个人的生命,终有一天都会达到尽头,当一个颓废,对生活没有抱一点希望之人,在得知自己即将死亡,自己的生命只剩七天只时,他会如何选择?
  • 至尊土地爷

    至尊土地爷

    纳尼!万万没想到,韩森一觉醒来,居然成了土地爷。福德导航...确定不是错了一个字?香火APP...土地管家...够了!严肃点!大爷可是要成为至尊(土地)神的男人!
  • 史上最苟系统

    史上最苟系统

    穿越者石坚本以为有了系统,就可以称王称霸,当爷做祖,拳打武林,脚踢江湖。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破系统不想着帮他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称霸武林,反而逼着他当个伏地魔,苟且偷生,猥琐偷鸡!不行,当个lyb,还怎么找女盆友!这是个一心想靠系统开挂走上人生巅峰的男人遇上个不给力的系统,磕磕绊绊闯荡江湖的故事!
  • 烟头儿

    烟头儿

    这是一本不太有趣的书,从15岁有写一本书的想法到十八岁成年之后执笔写下,又经历了太多太多。这是一本不为谁而写的书,我想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我、我身边朋友、我的亲人、陌生人们,他们这些平凡人中的普通人在大城市霓虹灯下所历尽的这一生。
  • 妃为天定

    妃为天定

    柳瑶,是著名全科医生,也是个疯子,为了摆脱智能芯片控制,她连自己都杀。可是她死了又活了,陌生时空,陌生身体,一堆麻烦,那该死的芯片依旧想控制她!“叮,前方五百米处有病人需要救治,请宿主立即救治。”那是害过她的绿茶白莲花!“叮,扫描有伤患,请宿主立即救治。”那是被她救过的白眼狼!仇敌要她救,白眼狼也要救,当她圣母?弄掉渣系统之前,她还是先弄死这些杂碎。“叮,有危险靠近,系统自动屏蔽。”某人还未靠近,渣系统就直接遁逃。“夫人,快随本王回家,处理杂碎的事交给为夫就好。”她是他的命定之妻,肆意妄为他惯着,捅破天他顶着,反正是要宠着。
  • 不灭神座

    不灭神座

    千年前,人族众圣与魔族鏖战,用生命封印了魔族大军。百年前,凌家一天才捅破封印,开启了魔族再次入侵的大门。十六年前,赵家骄子赵从风逃亡东大陆,带着一婴儿隐居在了东阳镇。如今,年方十六的赵轩一脚踏出了东阳镇,然后名动天穹大陆。待我剑指中州,登临不灭神座,定要让那魔族知晓,犯我穹天大陆者,虽远必诛!——赵轩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
  • 妖恋集

    妖恋集

    青丘有狐,名曰颜。深涧寒潭有蛟影。蛟龙有意狐有情,却不敌战火之力,相残陨命。一世轮回,长安城中又续前世波澜。
  • Realm of the Pagans

    Realm of the Pagans

    Martine is happily engaged to Kelvin until he unceremoniously dumps her in Greece. When handsome, arrogant Luke Leoros proposes instead, Martine is happy to accept--only to prove to Kelvin that she's over him.But Luke is also no stranger to heartbreak--and after his own painful breakup, he no longer believes in love. Still, Martine finds herself irresistibly drawn to him--and his caresses set her blood on fire. When Kelvin returns and begs her to take him back, will Martine agree or stay with the man who stirs her passion and he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