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900000003

第3章 自序

这本文集是继1998年出版的《舞艺·舞理》之后,从近10年散见于各报刊的文论中选编的(此间,出版过若干著述)。为表明作者舞蹈思想理念的延续性,也选择了几篇已经入选过其他文集的论文(占极少篇幅)。

全书共分四辑:评论、论文、人物追思、文化观察与思考。前三辑是以舞蹈为核心;最后部分则包括跨学科的文化思考。

人的思想、观点与其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我的舞蹈理念和研究思路与自己的经历和艺术实践也分不开。在《舞艺·舞理》的自序中,我曾以“实践体验与理论探究的汇流”为题,叙述了自己的成长道路。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中国当代专业舞人中,像我这样既无专业舞蹈学历,又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人极少!所幸,在半个多世纪的舞蹈生涯中(含舞蹈表演、教学、理论研究),得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良师益友的身传言教、悉心指导与帮助,受益终身。

舞蹈专业学习,得益于我的“母团”(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歌舞团——中央歌舞团)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正规的训练——名师云集、考勤考绩一丝不苟。我吸吮着“百家奶”(包括优秀民间艺人的传授),并将学到的东西用于舞台实践。或许是由于幸运过早降临,1951年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获金奖,1952年成为中央歌舞团建团骨干、主要演员,反倒因“工作需要”自此失去了脱产进修的机会。我自知不足,随时随地向接受学校专业教育的同行取经。

因不甘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上世纪1956—1958年,曾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文学和文艺理论课程,与此同时,长期坚持有计划地读书、记札记。我因饥渴而学习并习惯于自主选择,疲于奔走于各种感兴趣的课程班,不必为争取文凭死记硬背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也格外珍惜苦苦求师得来的收获——用心领悟、牢记。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记忆“网络”——随时调动储存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争取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再根据需要继续学习、求索,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1987年任命我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任期至1999年),是一次生命路程的突然急转弯。“就职讲话”的开头是:“我是来上学的,不是‘上任’。但只要肯学习,相信不会太晚!”自此开启了我的学术生涯。从事科研工作,依然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同样有幸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得到熏陶,并得到许多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的教诲和帮助。特别是指导我——合作完成——第一个基础理论课题“舞蹈生态学”的全如瑊先生、王宁教授,他们在我结束舞台生涯转向学术研究的关口,给予了切实的帮助和引领。也正是通过“舞蹈生态学”的创学科研究,启迪了我的思路,奠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读者不难发现,这本文集中的一些论文、评论,是对“舞蹈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似乎已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使我观察分析纷繁复杂的舞蹈以至文化现象有了“主心骨”。文集中回忆的人物都是教导、帮助、感动过我的已故恩师益友,文体接近于散文、随笔,却蕴涵着较多的舞蹈理念,记录了她(他)们在我成长中的引领、启迪与促进作用,感念之情难抑。

舞蹈专业之外的社会实践促使我对许多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也根据实际需要发表了一些意见与文章(包括历任第五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部分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发言与提案),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居多,这自然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关。加入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的关注点,实践逼迫着自己拓展视野,继续进取,终身学习。

文集折射出我一贯不拘一格、实话实说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一篇篇文章,随着我的思考自由而自然地呈现,力求严谨与生动的统一性,但与自己心中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它是有幸步入学界的舞者,围绕着“舞蹈学科”的一些思考,故题名《舞思》。

衷心感谢我所尊崇的黄永玉先生百忙中题写书名;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对出版此书给予的关心与支持;感谢2004年重病以来医生的有效救治;感谢帮助我精心收集图片资料的李北达弟子;感谢责编的通力合作以及一切帮助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2008年4月30日写于出版前

同类推荐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的书法温文尔雅,然而儒雅的书风中透入出强劲的笔力和丰富的节奏,加之所写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也有很多经典名作,可以说这是当代文人书法的风向标,必定引领着一种艺术潮流,相信会很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欢迎。本书所有的书法作品是余秋雨为全国各大名胜古迹写的碑书,并立碑在重大古迹的山光水色之间。内容有《炎帝之碑》、《法门寺碑》、《采石矶碑》、《钟山之碑》、《大圣塔碑》、《金钟楼碑》等。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热门推荐
  • 狐妖之一越千年

    狐妖之一越千年

    来自异世的温烛(瘟猪),御妖国中与石宽共同成长,苦情树下与雅雅初识,在西西域见证土狗的爱情,圈外世界,龙湾,傲来国都会有瘟猪的足迹……
  • 绝世毒妃之为祸武林

    绝世毒妃之为祸武林

    一百年前人性的考验,一盘棋局的赌约 。 静墨山上,她是跟随修行的女修, 江府派内,他是一代的掌门, 她是谁?是堕入民间的女医,是山中的女匪,还是……谁人为棋子,吾以天下为棋盘以天下人为棋子,那一身紫砮练衣叱咤天下,叱咤江湖。她是黑暗战神……身负仇恨一心复仇为谁复仇,冷酷无情擅长伪装……他曾经是武林第一把手,身世卑微却精骨奇特,冷酷无情的他遇上了心机颇深的她。何去何从。是堕入无极的深渊还是天涯海角生死相依,擦肩而过的偶遇,那棵树下的初见, 一颗心里装着别人的女人,只要我爱她,又何所惧。我只愿意一生守护她,哪怕舍去所有倾尽全力, 逆天换命,舍我其谁。
  • 梁山之梦

    梁山之梦

    每当好汉歌响起的那一刻,李俊辰心中都会传来一阵莫名的痛,当他降临宋末的那一刻起,他发誓要彻底改写那些英雄的命运
  • 告密者(中篇)

    告密者(中篇)

    我是一个死人,或者换个更严谨的说法,我做死人已经六年零六个月了。凡间说人的一辈子有两件大事,婚和葬。尽管各地习俗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却有着罕见的一致。我还记得六年前的那个日子,无常说,要么心无旁骛地跟我走,带你投胎,不要留念上一世的往昔。要么——第二种方案他没说出口,反倒促使我走了第二条路。我活着的时候生活安定平静,从小听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该这样度过”长大,要是等一生都过完了还不能让我自己选择一些东西,我觉得当真是白做了一世的人。要知道看着自己的死亡过程是件无比美妙的事,我若是贪生,自然也不会一点都不忌惮死亡了。
  • 0度终极幻想2

    0度终极幻想2

    历经磨难,蓝色归来,重新面对传说,她是否能再次站起来?————————————--————————————————0度超级群:50470055
  • 杨小姐我想喜欢你

    杨小姐我想喜欢你

    杨跃云穿上婚纱,站在镜子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裙子飘逸,俏丽白皙的小脸像飘上一朵红云。……
  • 我与天道

    我与天道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花雪月、勾心斗角。被来历不明的可疑人物卷入江湖斗争中的神秘少年,无意中发现了一场阴谋的盛宴。
  • 藏市神医

    藏市神医

    实习医生沈江白,意外的得到一本古书上的玄术与医道传承,自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他银针渡人,术法渡鬼,成就济世仁心,都市生活逍遥自在!
  • 父亲最后的敬礼

    父亲最后的敬礼

    父亲离休了,但是整个身心都是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论是已经牺牲了的,还是现在还活着的战友,都让他牵肠挂肚,他常常睡到半夜,突然翻身坐起,喊出某个战友的名字。这时,他的警卫员小伍子再一次走进了他的生命,于是,已经离休了的父亲又被激活了。父亲的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决定给父亲写一部大书。一那天晚上,父亲做了个梦,又梦见了小德子。小德子还是当年那身装束,腰里揣着两枚手榴弹,手里提着枪,背上背着那把鬼头大刀,刀把上的红绸子还是那么鲜艳,在风中一飘一飘的。
  •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

    本书精选了朱自清五十余篇经典散文,不仅有《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还收录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柏林》等多篇中外游记。根据不同内容,本书精心划分了四个专辑,这里面有《背影》中他对父亲的爱,有《儿女》中他对子女的爱,有《我是扬州人》中他对家乡深深的爱,等等。不显山露水,却深沉厚重。读他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他的谦虚、诚恳、纯正朴实,浸透在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