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900000004

第4章 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与规律性

第一编 评论

“舞蹈批评”,通常也称“舞蹈评论”。西方所谓“CRITIC”——批评家,其中含“挑剔者”之意,比较鲜明地显示出一种“身份感”(社会生态位)。近几年,我们也多用“文艺批评”、“舞蹈批评”,或许与此有关。不过在我看来,“批评”、“评论”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性。批评不是专门揭短,批评也必然包含着论理。

接触、亲近舞蹈,无非是通过视觉——观赏,或者动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对舞蹈的观赏、参与,都离不开对舞蹈的评价。因此,“舞蹈批评”并不神秘,广而言之,人人可为。但是,舞蹈批评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行当,却是舞蹈艺术发展到相当高度才应时而生的,它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规律。

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纵观舞蹈发展史,制约舞蹈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除强化政令、经济投入之外,另一个“生态项”就是权威性评论。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文艺批评对于文艺发展的作用力,则是随着社会的演进而日渐成熟、深化。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专业的舞蹈批评家(通称“舞评人”)的地位与作用与舞蹈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那么,当代舞评人的定位应该是怎样的呢?

在“专业圈”内,舞评人应该担当起对舞蹈创作(作品)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对创作思潮进行舆情分析的任务。面对公众,则应担负起社会审美消费的引领作用,促进舞蹈美育的普及和健康发展。至于舞评人是否具有权威性,则取决于其公信度和影响力,它不是自封的,而是以其舞蹈批评的思想深度和感召力为依据,在长期实践中逐渐为群众所承认。当然,最终制约艺术发展的兴衰与趋势的决定因素是社会选择作用,它不是一时的市场效应所能检验,也非少数权威登高呼吁拍板定性,更不能依靠浮夸炒作。而取决于作品自身的生命力——思想内涵、艺术质量,它需要时间与历史的考量。

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探索艺术永恒魅力之奥秘。我以为这也是舞评人必须关注的。舞蹈批评应追求由表及里,由对一般现象、具体作品的观察、评析,进而探索、揭示艺术本体的内在规律性。

文艺批评(包括舞评)在文化艺术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作用,有史为鉴。在我国,自古以来那些经典性的文艺评注不仅映射出特定时期的文化思潮,也是渗透于文化发展史的亮点。在西方,举世公认的19世纪俄罗斯文艺发展的辉煌期,与别林斯基等文艺批评家的贡献密切相关。芭蕾发展史中,18世纪以来以诺维尔《舞蹈和舞剧书信集》(1760)为代表的,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舞剧评论、创作理念,大大地促进了芭蕾的革新与发展。当代,如:号称美国舞蹈“第一夫人”的艺术家、批评家爱格尼斯·德·米尔和菲律宾舞蹈家、批评家莱奥诺·德罗萨·葛钦戈等,她们不仅以自己的表演艺术、编创的作品享誉世界舞坛,同时也以权威性的舞蹈批评引领着时代的舞蹈潮流。与上述那些标杆性、经典性的文艺批评相比,不禁生发望尘莫及之感。但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有高远的志向,汲取他们的精髓,向他们靠拢。

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文艺批评中屡见不鲜的“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现象。它不仅亵渎了批评家的职业尊严,也破坏了文艺批评的基本功能。这股风也浸染着舞坛,影响着尚未茁壮的舞蹈批评健康发展。因此,想要提高舞蹈批评的质量,首要的是树立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

窃以为,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与舞评人自身的人品、文风、学养、激情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它是舞评人自我修炼的依据,也是衡量其职业化水准的要素。

所谓人品,当然是诚信为本。这是奠定“文风”的基础。不可想象假话连篇的舞蹈批评,谈得上什么“文化品格”!但是否“实话实说”就是理想境界呢?这不过是一个“底线”。我们曾不止一次强烈地呼唤舞蹈创作的“三真”精神,即:真实的生活感受、真诚的创作冲动、真切的艺术呈现。其实舞蹈批评同样需要“三真”精神: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心口如一的真诚表述、对艺术真谛的求索、揭示。这是做人、作文的标准,也是树立舞蹈批评之文化品格的基点。

舞评人首先要忠于自己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始终葆有对舞蹈的挚爱与真情。如果一部作品并未打动自己,却要勉为其难、煞有介事地“纂”出个“子丑寅卯”,不啻是舞蹈批评中最低级也是比较常见的弊病。但作为职业化的舞评人,只是直白地表达一己之感受,显然是不够的。他应比一般观众、同行,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更高的艺术见地,并予以真诚地表述。这种表述,不仅限于一般现象的分析,而应结合创作实践,探索一般性规律——揭示其中的真谛。

“三真”精神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是与创作者的关系。西方批评家往往以不苟言笑著称,多大的“腕儿”对其铁面无情的批评都敬畏三分!但他们也存在着过分“个人化”,犀利、尖锐中难免失之偏颇,建设性作为不足等问题。我以为,在我国的社会条件下,批评家应参与优秀作品的打造过程,与创作者建立起比较理想的诤友关系。舞评人不应只是一个挑刺儿的“评审员”,创作者也不应期望舞评人扮演“吹鼓手”、“轿夫”的角色。双方都应以促进舞蹈艺术发展为己任,在真诚交流、平等对话中探讨真谛,共同提高。

文化品格的另一个支撑点是学养:它包括雄厚的基础理论功底,充实的文化知识积累,对创作动态的密切关注与把握。

所谓基础理论的功底,并非动辄搬弄那些现成的名词概念,而是在评析舞蹈作品中贯通正确的理念、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在某些舞评中常见论及一点不及其余、难以自洽的弊病,诸如:倡导民族舞的创新,就把继承传统视为“负面影响”;论及作品的类别时,把“具象性”归为“当代舞手法”;“抽象性”归为“现代舞手法”(殊不知在纷繁、多样化的舞蹈作品中,很难把具象、抽象,表意性、表现性手法绝对化地割裂,往往是相互渗透、融合的)。再如:对比较贴近民间自然形态的作品,称之为“原生态”,一时间这一概念的滥用成为一种“时尚性”误导……凡此,对诸如继承、发展,传统、创新,经典、前卫,抽象、具象,表意性、表现性等理论概念的混淆与滥用,使舞蹈批评缺乏说服力。看似是认识上的偏颇,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功底不足,缺乏辩证性思维所致。

优质的舞蹈批评不能只是“就舞论舞”,而应洞悉与具体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民族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论及其题材、体裁、艺术样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才不致捉襟见肘,甚至出现知识性硬伤。

社会变革、时代发展、民众生活的日新月异,促使舞蹈创作也须不断变革、创新。舞评人应高度关注创作实践的动态、发展,争取较多的作品观摩量,及时了解艺术家的思考与追求,以期对共通性、倾向性问题保持敏感,把握创作思潮的发展趋势。把关注现时的创作动态纳入“学养”,是为了鲜明地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但知识的积累必须有很大的读书量,尤其要熟读经典(上网搜寻与读书绝非等同)。总之,文化知识的储备对于舞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书与关注创作实践相结合方可融会贯通。

此外,舞评人还应具有激情与创造性思维。事实上,无论从事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都应追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相对完美的结合。好的舞蹈批评应该在充溢着激情的心境下,有一种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写作感觉,以自己独特的见地,为“当事者”——编导,提供“旁观者清”的参照,敢于、善于言他人之未见、未言。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线的舞蹈编导、演员对有些舞蹈评论发出“看不懂”的怨言。在多数情况下并非读者水平问题,而是对语言晦涩、故弄玄虚的舞蹈批评表示反感。由此可见,舞蹈批评的可读性至关重要。试想,如果专业圈内的同仁都没有兴趣读我们写的舞评,又怎能吸引公众,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呢?一位我所敬爱的中学语文老师,曾教诲我们:“作文要照实写,力求生动。”舞蹈批评无疑也应遵循这样的写作原则。

不过,舞蹈批评使用的工具虽然是语言文字,但其评论对象——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为呈现方式的时空艺术。因此,除了学习文学的写作技巧之外,还应把握分析舞蹈形态特征的科学方法。使你所描述、评论的舞蹈形象在文字叙述中得以生动地展现——与具体作品对得上号,力避空泛或离题千里,不知所云。

就个人经验而言,职业化的舞评人,在观赏舞蹈作品时,除与一般观众同样的热情投入之外,还应该比较清醒地保持两条“思维轨迹”。一是要善于窥测编导心灵深处的创作意图,对其下意识、潜意识中的神来之笔,抑或是刻意追求却未能实现的目标,有感同身受的心理反应;同时,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批评家思维轨迹——捕捉亮点,挑剔瑕疵。通过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酿造的舞蹈批评,才有可能闪烁着创造性的思想光芒,对舞蹈设计者、表演者具有吸引力、冲击力。无论他们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都难以回避、不敢轻视。

无须讳言,当今舞评人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存在着不良因素。比如:演出票价昂贵,尚无合理的机制保证舞评人对作品的观摩量;再如:不少舞蹈作品承载着树“形象工程”的重负,评论的“口径”与“宣传政绩”的需求不合理地撕扯在一起,对舞蹈批评形成不应有的压力或掣肘……在这样的境况下,步履维艰又急于求成的舞评人(尤其是入道不久的年轻人),不免引发“生存困惑”。于是,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按照出品人、创作者的意图充当“笔杆子”,以此作为获取功利的捷径。如此这般,使舞蹈批评缺失了独立性而代之以依属性,甚至寄生性,这是比较危险的倾向。而在所有的弊病中,套用、抄袭之风是最恶劣的,它不仅使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丧失殆尽,而且有如“SARS”,对当今舞坛具有致命性的浸染作用!

……正是面对现时存在的种种困惑和问题,我们呼唤舞评人以“三真”精神为核心,自觉培育自己的文化品格,以“职业群体”的能动性,维护舞蹈批评的职业尊严。

白求恩曾说:“党性是才能的摇篮。”我想,在更广义的层面上理解这句至理名言,即:“怀有崇高信念的挚爱,是滋育才能的摇篮。”让我们以此为训,做新世纪有出息的舞评人。

根据2006黄山青年舞评人培训班讲稿整理

(原载《舞蹈》2008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本书从历史层面叙述影视艺术的发展,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具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从艺术层面解读与鉴赏中外优秀电影作品,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老北京民歌

    老北京民歌

    本书讲述的“民歌”是指流传在北京民间的歌曲小调,又被称为时调、小曲,或者清音。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向读者介绍北京民歌的曲牌、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介绍那个时代的“北飘”—民歌歌手的来源、歌手的组织、歌手的技艺和他们的身世;介绍近代以来,北京民歌是如何向曲艺、戏剧演变的。由此探索民歌文化大宝库的成就。
热门推荐
  • 西藏方舆

    西藏方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生流年心怡卿

    吾生流年心怡卿

    她,蠢萌、腹黑、逗比的代表,21世纪人人都在寻找的神医。却因为天妒英才,喝醉了酒,下天台的时候给摔死了。她,一个废材小姐,只因先皇的一纸婚约,她便嫁給了她最爱的人。最后,却落得一个被人害死的下场。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21世纪的她代替她重生了这一世,当她变成她又会发生怎样啼笑皆非的事呢?他身体里流着冥界、魔界、神界的血液,是冥界、魔界的血尊。他活了几千年,那颗心早已冰冷。可是当他遇上她时,那颗早已冰冷的心又活了过来。且看他们如何携手走遍繁华世间,看遍盛世浩大。他说:“你们若是伤她一分,我便让你们千倍偿还。”她说:“余生不用多好,有你就好。”
  • 重生之万宠甜妻

    重生之万宠甜妻

    顾琛冷漠的看着她“别费力气了,我是不会看上你这种女人”重生后宋晚吟摇身一变,成为最倾国倾城的妖精,有这颜值,勾勾手男人随手挑。林希“和我在一起好吗,我会为了你从此收心。”陆铭泽“胆敢伤害你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顾琛“她是我的,你们算什么东西。”看着面前勾人的家伙,四处的情敌顾琛感受到了危机感。“给我个名分好吗”打脸来的太快,可要让她好好想一想了...
  • 我生卿未生

    我生卿未生

    苏慕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和一个比自己小九岁的男孩子恋爱。而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一直以为是她在教她的小朋友恋爱,但到头来她才发现,是她的小朋友让她看清了爱一个人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只不过现实终究是现实,这段姐弟恋在甜蜜的同时也充满着各种问题。尽管重重考验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相爱,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 七十亿分之一的遇见

    七十亿分之一的遇见

    她,林天儿,林氏集团的大小姐,一个作天作地,嚣张跋扈的小妖精,一次车祸,竟然和悲惨女孩林夏夏互换身体。可那个霸占自己身体的臭丫头竟然成了植物人!!于是她一个人开始了漫漫换身体之旅,奈何路上妖魔鬼怪众多,各个都想把她按在地上摩擦…不过,还好她有大boss护体。“澈,有人划坏我的礼服”某人拿出一张金卡“随便刷”“澈,有人诬陷我抄袭她的毕业论文”某人“学校买下来,你想干嘛就干嘛”“澈,我要去蹦迪”某人邪魅一笑“今晚,所有酒吧都不营业,要跳回家跳给我一个人看”
  • 王琳凯之要不要和我在一起

    王琳凯之要不要和我在一起

    “我和她将会建立永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和青梅竹马在末世是否可以

    和青梅竹马在末世是否可以

    生化末世来临,许默看着自家的妹子表示自己压力很大:为什么我的异能这么废柴,而自家妹子只要按时吃饭就能变强?看许默如何带着锅碗瓢盆,看着妹子在末世里无双横扫!
  • 谪仙男友

    谪仙男友

    四次离别,三封书信,两世情缘,换我对你一心一意。
  • 骷髅岁月

    骷髅岁月

    一个蛮暖心的小故事。哎呀简介要满20个字
  • 粟先生的恋爱调查报告

    粟先生的恋爱调查报告

    她记得他,因为他眉角那颗痣;他记得她,只是因为她是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缘分,终成为回忆里的故事,而你,是我故事的结局。————————————————————————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和信仰的故事。抽风版简介:1.女主涂恒沙,权且叫她小沙子!小沙子捂胸痛苦状。归归:怎么了?小沙子:我犯病了!没法呼吸!归归:怎么办怎么办?赶紧去医院!小沙子:不用……医生给了药方。归归:药方呢?小沙子嘟着嘴:唔唔……医生说人工呼吸就好。归归:……(哪个庸医!)——吃瓜群众:庸医一定是是宁主任!2.小沙子捂胸痛苦状+1。归归:又犯病了?要药方吗?小沙子:……这次不是,是真的病了!归归:什么病?小沙子:脂肪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足并纤维隔缺少症归归:????好好说话!小沙子:胸……太小归归:……药方呢?小沙子:医生说……多揉揉就好……归归:……(庸医+1)——吃瓜群众:宁主任+1!!!!!宁主任认真脸:我的专业是神经外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