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900000009

第9章 灵肉血脉连着根——《云南映象》观后

以杨丽萍为总导演、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的《云南映象》自上演以来,在舞坛以至文化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近日更由于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舞蹈家协会隆重推出——进京公演,相关文化公司有效的市场运作和诸多媒体的鼎力宣传,使最初的冲击波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可以预见,这样的势头会有一定的持久力并将对当代舞蹈发展产生健康的推动力;它也必然引起诸多专业舞人的职业性思考。

杨丽萍的成熟

坐在剧场里,看到久违的杨丽萍以及和她相互辉映、生成于云南那片神秘而广袤大地的舞蹈群体,我问自己:这就是70年代末,我在日记中称之为“舞蹈精灵”并通过《舞蹈杂志》第一次呼唤出的那个首次在京城亮相,稚嫩、充满灵气的杨丽萍?这就是80年代末我为其主持舞蹈专场国外首演,艺术个性初见端倪的杨丽萍?这就是90年代末,对我的小小批评予以辩驳,自信、执拗的杨丽萍?此次又见杨丽萍,不禁为她的成熟而感动。如果说,在杨丽萍以往脍炙人口的舞蹈中,人们对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精致的形体呈现已有共识,那么在《云南映象》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向着自由王国朝圣的舞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信仰——强烈而执著,她的灵肉、血脉,与孕育她的大地紧紧相连。

深厚的继承性与非凡的创造力

杨丽萍和她的《云南映象》看上去似乎很个人化、民营化,但这个艺术成果并非孤立的特立独行、一时的心血来潮和突发的横空出世。其艺术原动力来自深植于云南沃土的原生型民族歌舞固有的生命力,采精气于众多对民族艺术有着深厚情感、执著信仰,前仆后继地奋斗过、奋斗着并有所作为的文艺家(如:著名音乐家田丰,著名舞蹈家张克,轰动一时的《跳云南》的创作集体等)。所以,这个成果具有深厚的继承性——某种意义之“集大成”。

《云南映象》也迸发着非凡的创造力。杨丽萍领衔的创作集体,对散见于云南——自然传衍着的各民族原生型舞蹈进行了更为深入、广泛的开掘,即使对云南舞蹈并不陌生的人,也会从《云南映象》中看到新鲜的舞蹈形象和蓬勃的活力。基于采风所下的真功夫,才能对原生型舞蹈形态的审美取向有独到的眼光,并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准确地提炼出它们的优质基因——“系着土风升华”。飞得多高也与大地连着根,飞得多远也没有失去与家园的亲情。这种对美的“发现”呈现出非凡的创造才能,将那些深涵于民族舞蹈之中——又未被人们所经意的基质,予以提炼、浓缩、铺张、强化、升华,有如独具慧眼的智者,将深埋于泥土的珠玉拭去尘埃,适度雕琢,穿缀成链,使其发出本真的光泽——直逼假首饰的“耀眼”,令其相形见绌!

非“杨”莫属的作用和新世纪的时代特征

无可否认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具有非其莫属、无可替代的灵魂作用。她以自己的舞蹈主张、舞蹈理念、舞蹈信仰为作品定音,引领着全体参与者追随她一次次地燃烧自己,也点燃观舞者的心灵。这绝非一般意义的“明星效益”,而是以高扬的主体意识实施着神圣的舞蹈洗礼,体现出义无反顾的求索,忘我的痴迷、癫狂和高度“秩序化”的舞台呈现——精致的形式感。“癫狂与秩序”有机结合,是许多舞人苦苦追求又难以企及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缺少了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就难以实现。

《云南映象》的幸运,还在于它产生于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新世纪。杨丽萍比起著名作曲家田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先驱者的坎坷经历、沉重步履、悲剧命运,尽管依然艰辛,却幸运得多。这其中不可低估在艺术发展中强化政令和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态作用。无论是云南省领导的决策性举措、关键性支持,还是相关文化企业的良性市场运作,都对这部优秀艺术作品的催生、滋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其打上了鲜明的新世纪的时代印记。

引导舞坛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我们还应该特别感谢杨丽萍以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及其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对当今舞坛以“创新”、“求生存”为名,实则淡化、丑化、变异民族舞蹈属性的那股不大(无真正生命力)、不小(鼓噪已久)之风,起到了健康的引导作用——示以出路。它再一次证明了文化主流队伍所承担的民族舞加工、创新任务,绝非向“歌舞厅式”的感官刺激靠拢(那仅只是娱乐性消费的一种);更不能以媚俗(廉价展示“色相”)去争取市场。当然,学习杨丽萍经验的真谛并非易事。缺乏对民族舞蹈发自内心的尊重、热爱,以及学习、研究的真功夫,仅只是随手猎奇“素材”,轻率地予以处置;缺少了艺术家对民族艺术的神圣感,而是当作攫取名利的营生,无论多么“机灵”,也难以汲取其中的宝贵营养。

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于“独一无二”。在这个意义上,《云南映象》绝不是唯一模式——切莫争相“复制”,其自身也还有加工、提高的很大空间。

“原生态”的严格界定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原生态”文化是一个理论性概念,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即:原生形态(基本不带加工、包装);原生生态(未脱离其生成、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然或准自然传衍。它是木之本,水之源——为民众及艺术家所共享。《云南映象》显然是艺术家创作的舞台艺术品,凝聚了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和相当程度的舞台包装,而非民间艺术的“土坯”。以“原生态舞蹈”为“卖点”并不高明——未提高其文化艺术价值。或许在历史的演进中,其中的某些“舞蹈元素”能够成为汇入奔腾不息的传统长河中的新鲜水脉,但那将是一个渐进的、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盲目地打出“原生态”之品牌,既低估了《云南映象》的艺术创造力,更会混淆“文化源头”的概念,“炒作”应改弦,学人当严谨。

(原载《光明日报·文化周刊》2004年5月头版)

同类推荐
  • 外国影视纵横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外国影视纵横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外国影视纵横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共精选作者李邦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表的学术论文20篇,分别研究了:①列宁银幕形象,介绍了列宁题材作品的概况、演变、成就与不足,列宁扮演者经验介绍等;②阿·托尔斯泰,着重研究其人生道路、创作倾向、艺术理念、主要作品等;③为外国电影电视发展史中的一些理论探讨与创作成果。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从电影本身、电影的拍摄、电影的编导到电影的票房等,为你揭开关于电影的一个个谜团。电影到如今已走过了百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有声电影,从传统电影到商业电影,光与影的结合、文化与人性的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为之癫狂。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稳定因素?如今又有几个电影人还因初心而拍摄电影?又有几个电影人可以坦诚面对口碑欠佳的作品?中国电影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又在何方?看车径行导演用犀利文笔为你一一解读。
  •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一个人不可能走遍天下,览尽风光。如果有个风光集中、景物荟萃的地方,一览知天下,那可是人生一大乐事。巧啦!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承德。我是1955年至1958年在承德念高中,1971年又来承德工作,一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在承德生活了40年,和承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她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如今,我已到了“古来稀”之年,三个子女全在北京,他们动员我和老伴去北京过晚年。可我们舍不得离开承德,坚意要在承德生活下去。承德在300多年前只是居住十几户游牧人家。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记忆深处沐野行

    记忆深处沐野行

    “疼痛对于你来说,或许永远都不值得一提吧?”“怎么可能呢?我也是人,我也会疼,我也会有感觉的,只是,我已经对疼痛完全麻木了,一整颗心都已经麻木了·······”醒来时的记忆一片空白,我已经忘记了太多太多旧时的记忆,画稿,阳光,樱花糕,樱叶茶······所有记忆中熟悉的一切,都变得不再熟悉,那,我所熟识的少年,我还会再想起他吗?恐惧,冷漠,自嘲······许许多多复杂多变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固定在一起,但,网,所缠住的,仅仅只有我们两个人吗?······如果可以,我多希望,时间可以停在多年前那个阳光普照的午后,跟你一起喝下午茶的日子······
  • 梨园记

    梨园记

    《梨园记》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8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在小说的“谱系”上,又与张爱玲、钱钟书、白先勇等一脉相承,小说就像莲藕,又像拔丝苹果,总能带起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记忆。
  • 菲利普·迪克作品集(全五册)

    菲利普·迪克作品集(全五册)

    美国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多部作品合集,包括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银翼杀手》的小说原著,热门美剧《高堡奇人》原著小说,《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命运规划局》《异形终结》《冒名顶替》等好莱坞巨制的小说原著等。2017年9月17日,英剧《电子梦:菲利普·狄克的世界》开播,该剧改编了十篇迪克的短篇,制作成完全独立的迷你剧集。10月27日,《银翼杀手2049》中国大陆上映。
  • 浮萍本漂泊

    浮萍本漂泊

    如果你所嫁之人非你良人,你当如何?哪有那么多的当如何,嫁了便是嫁了,不管前面是苦还是乐,是艰辛还是安逸,我都认了。如果所嫁之人吃喝赌全会,还不务正业呢?你也认吗?认了。那个吃喝赌又不务正业的所嫁之人到了不惑之年对她说:“小平,对不起,这么多年让你独自扛起了一个家。谢谢你,一直没有离开我。”再大起大落的生活都要归于平淡,更何况他们生来就平凡。虽然所嫁之人不是良人,但庆幸也不是歹人。他会说对不起。他会说:谢谢你,出现在了我全部的生命里。所以,不是良人,也认了。
  • 伊德拉地下城建设中

    伊德拉地下城建设中

    深元继承了一座异世界地下城。接手之后开始建设地下城。改造环境,招募魔物,探索资源,改头换面去各个国家流浪一圈挖挖墙角……让伊德拉地下城的名字深刻在所有生灵心中。日常轻松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追求幸福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顾问。南怀瑾大师一生经历广厚,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学儒、论道、参禅,职场名利、家庭琐事、人生困顿,皆在南怀瑾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之光,使我们离幸福更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南怀瑾大师思想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