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400000003

第3章 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1)

中国民间文艺的多种形式都有目连救母故事,尤以后来目连戏的演出影响最大。这一故事缘起甚早,以后又不断地衍进,发展成为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一节 佛经与目连救母故事缘起

目犍连,梵文(Mahāmaudgalyāyana),全称“摩诃目犍连”,即“大目犍连”,目连是简称。有人意译为“采菽氏”,是一种姓氏。传说中的目连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目连与舍利弗最初为六师外道之人,颇精通数学,虽领百名门人,心常不安,因与舍利弗互约,先得解脱者必告知,故共竞修行精进。舍利弗先见佛陀开悟得脱,又转告目连:

时舍利弗与目犍连俱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叉手白佛:“违旷侍省,沈没尘垢,今乃奉觐,愿为沙门,启受法律。”佛言:“善哉!”即除澡瓶粗衣杖具。佛呼比丘来,头发自堕,袈裟著身,为说正谛。漏尽意解,所作已办成无著果。佛言:“此二人等往古世时,誓供养我,待我道成侍卫左右,今乃相值。”[1]

皈依佛陀后,成为其十大弟子之一,传说“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故称“神通第一”(《增壹阿含经》卷三)。

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佛教传说,有西晋竺法护所译《佛说盂兰盆经》;东晋录有《佛说报恩奉盆经》(亦云《报像功德经》),译者阙名;南朝梁时僧旻、宝唱等撰集《经律异相》有《目连为母造盆》;隋释法经等撰《众经目录》有《灌腊经》(一名《般泥洹后四辈灌腊经》)。主要见于这四部书,其中《经律异相》是佛学类书,余三者为佛经。而西晋著名译经家竺法护的《佛说盂兰盆经》是今知最早介绍目连救母故事的文献,余三者情节大致同于《佛说盂兰盆经》,四者存在一定渊源关系。《众经目录》卷第三:

《盂阑盆经》一卷,《灌腊经》一卷(一名《般泥洹后四辈灌腊经》),《报恩奉盆经》一卷。右三经同本重出。[2]

《目连为母造盆》结尾直接注明:“出《盂兰经》。”《灌腊经》不知存否,《佛说报恩奉盆经》、《目连为母造盆》将《佛说盂兰盆经》情节内容压缩删减,使之简捷、精炼。《佛说盂兰盆经》全文八百余字: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揣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闲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勅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呪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盆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祝愿竟,便自受食。尔时目连比丘及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可尔不?”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尔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3]

这是目连救母故事在佛教传说中的情节,十分单纯,但是为后来目连故事及目连戏的衍化,留下了无限想象的思维空间。据此,佛经及佛学类书中的目连救母故事主要有如下三点特征:

一、报恩思想。目连始得六通,首先要做的是“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母亲“罪根深结”堕于饿鬼之中,目连因此千方百计要救母亲“得出三涂之苦”。这种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也正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表现。目连故事所以能在中国广为流布,与其同中国人思想精神的某些契合是分不开的。后来的目连故事、目连戏又把这种思想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如唐代变文中的《目连缘起》称“罗卜见母身亡,状若天崩地灭,三年至孝,累七修斋,思忆如何报其恩德,唯有出家最胜。”出家已成了服从于救母报恩这一目的的手段,救母报恩成了目连追求的终极目标。佛家思想融合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之中。

二、题材异常。救母发生在目连“始得六通”后,“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揣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佛说盂兰盆经》)目连与母亲的感情是人间母子之情,而故事腾挪空间则超越了人间凡世。这种上天入地、礼佛见鬼、起落上下的非凡气势与中国古代神话,以及楚辞汉赋的表达方式有类似之处。后世目连故事、目连戏“上穷碧落下黄泉”伟弘的气魄、阔大的构造在此都已初现端倪。

三、盂兰盆会。佛经中目连救母的实践与盂兰盆会的设置紧紧相关。佛说“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才能使“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六种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没有盂兰盆会,就没有佛经中之目连救母。二者的密切关系,从题名《佛说盂兰盆经》、《目连报恩奉盆经》和《目连为母造盆》亦可窥见一斑。后世目连故事,盂兰盆会只是目连历尽艰难救母历程中之最后一节,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归结。

上述三点,是佛经及类书中目连救母故事的基本特征,后世目连救母故事、目连戏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佛经的深化,如救母思想与意志;或是佛经的引申、延展,如目连西天求道与十殿寻母的情节等,不一而足,却血脉相贯。

关于目连母亲堕入恶鬼的缘因,《佛说盂兰盆经》等均借佛口说是“罪根深结”,却未具体言明是何罪孽。唐释圭峰(宗密)《盂兰盆经疏》述曰:

有经中说,定光佛时目连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有客来,娘当具膳。”去后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诈为设食之筵。儿归问曰:“昨日客来若为备拟?”母曰:“汝岂不见设食处耶?”从尔已来,五百生中悭悭相续。故云罪根深结。

“有经中说”不知为何经及真伪情况,如确有如是说,则不仅目连名罗卜、母字青提在佛经已经明确,而且母亲“罪根深结”所犯的罪孽亦已确定:悭与诈。这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所云“及其罗卜去后,母生悭悋之心,所嘱咐资财,并私隐匿。儿子不经旬月事了还家,母语子言,依汝付嘱营斋作福。因兹欺诳凡圣,命终遂堕阿鼻地狱中,受诸剧苦”的悭吝和欺诳亦相一致。

佛经中还有一些与目连救母相近的故事,如《优多罗母堕恶鬼缘》讲: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国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作倡伎乐,用娱乐之。其妇怀妊满足十月,生一男儿,端政殊妙,世所希有。父母欢喜,因为立字,名优多罗。年渐长大,其父丧亡。儿自念言,我先父以来,贩买治生,用成家业,我今不宜学是法耶。然于佛法,甚怀信敬。今欲出家,便前白母,求索出家……时母答言,莫作是语,汝今何故必欲出家,从今以去,若欲请诸沙门婆罗门等,我当设供随汝供养。儿闻是语,用自安稳,请诸沙门及婆罗门数数向家而供养之。时彼儿母见诸道士数数来往,甚怀懊恼,生厌患心,便出恶言骂诸沙门婆罗门等,不欲生活,但仰百姓,甚可恶见。于是其儿不在家中,其母但以饭食浆水,洒散弃地。时儿行还,便语之言,汝出去后,我设,请诸沙门及婆罗门而供养之。寻便将儿示其弃饭浆水之处,我适供养,寻即出去。其儿闻已,甚用欢喜。于其后时,母便命终,堕饿鬼中,儿便出家,勤加精进,得阿罗汉果,在河岸边窟中坐禅。有一饿鬼其口乾燋,饥渴热恼,来诣儿所,语比丘言,我是汝母。比丘怪言,母生存时常好布施,方今云何返堕饿鬼受斯报耶。饿鬼答言,以我悭贪,不能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是之故,受饿鬼身。……我虽布施,心常悭惜,于诸沙门婆罗门无恭敬心,横加骂辱,今受是报。汝今若能为我设供,施佛及僧,为我忏悔,我必当得脱饿鬼身。时儿比丘闻是语己,甚怀怜悯,即便劝化,办设,诸佛及僧供养讫竟,时彼饿鬼即现其身在于会中,发露忏悔。尔时世尊为此饿鬼种种说法心怀惭愧,即于其夜便就命终,更受身形,堕飞行饿鬼中,项戴天冠,著诸璎珞,庄严其身,来至比丘所,又复语言,我故不脱饿鬼之身,汝更为我在所劝化,重设供养并诸床褥施四方僧。供养讫竟,于是饿鬼复更现身在大众前,寻更忏悔,即于其夜,取其命终,生忉利天。[4]

这个故事与目连救母尤其是后来的目连变文颇多类似。(1)“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2)其父早丧,唯母与子。(3)儿不在家时,其母“见诸道士数数来往,甚怀懊恼,生厌患心,便出恶言骂诸沙门婆罗门等”。及至儿还,又语之曰:“汝出去后,我设,请诸沙门及婆罗门而供养之。”(4)不久“母便命终,堕饿鬼中,儿便出家,勤加精进,得阿罗汉果”。(5)母“以悭贪,不能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是之故,受饿鬼身”。(6)儿为母“办设”,“重设供养并诸床褥施四方僧”,供养讫竟,饿鬼“即于其夜,取其命终,生忉利天”。

《撰集百缘经》中这种堕饿鬼的故事不唯就此,如《富那奇堕饿鬼缘》、《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恶见不施水堕饿鬼缘》等,只是这个《优多罗母堕恶鬼缘》与目连救母故事尤其是变文目连故事有着较多的类似而已。

目连故事中,《目连劝弟施并示报处》亦引起我们的兴趣:

目连有同产弟,饶财多宝,库藏盈满,仪从奴婢不可称计。目连告弟曰:“闻卿悭嫉,不好惠施,佛常显说,夫人惠施,获报无数。”弟闻兄教,开藏惠施,更新立库,欲受其报。未经旬日,财宝竭尽,故藏悉空,新藏无报。其心懊恼,向兄说曰:“前见告敕施获大报,不敢违教,竭藏惠施,当来过去诸贫穷者,靡不周遍;宝货竭尽,新藏无报,将无为兄所疑误乎?”目连曰:“止止!莫陈此语,无使异学邪见之士闻此粗言。若使福德当有形者,虚空境界所不容受。吾今权且示汝微报,若欲见者从随我来。”目连以神足力,手接其弟至第六天。彼有宫殿,七宝合成,前后浴池,香风远布,库藏盈满,不可称计。王女营从,数千万众,纯女无男,亦无夫主。弟问目连:“是何宫殿巍巍乃尔,不见有男,纯是女人?”目连告弟:“汝自往问。”曰:“是何宫殿?”天女报曰:“阎浮利内迦毗国释迦文佛神足弟子名曰目连,有弟大富,好喜惠施,周穷济乏。命终之后,当来生此与我等作夫。”其人闻喜,善心生焉。还至兄所,大怀惭愧,头面忏悔,还至世间,广施不倦。[5]

后世目连救母故事、目连戏固然夭折了目连这个“同产弟”,但见到这位“饶财多宝,库藏盈满,仪从奴婢不可称计”,后又“开藏惠施”,“周穷济乏”,最终将“至第六天,彼有宫殿,七宝合成,前后浴池,香风远布”的目连“同产弟”的情节故事时,就会联想到后来目连变文、目连戏中那个一生好善、斋僧布施,终于升入天宫,被赐封为劝善太师的傅长者傅相。

佛经《佛说盂兰盆经》是后来目连救母故事、目连戏在中国发展衍化的最早艺术种因,同时它也借鉴、汲取了其他佛教传说故事。其中,地藏因其前世入地狱救母及在中国民间社会的影响,在衍化中出现了目连与地藏合二而一的趋向,这将在下面专节讨论。目连救母故事、目连戏缘起于佛教,但在后来的发展是与它的中国化、世俗化过程分不开的。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目连故事的前程。

同类推荐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的电影缘

    我的电影缘

    一个韩国影评人曾要我写下我最喜爱的十部电影,我答应了,想了好几天。那是拍完《安阳婴儿》一年以后,正要写《日日夜夜》的剧本。这个提议让我有机会搜寻脑海里的世界电影,也自然让我回忆起过去的观影时光。最早还是青少年,喜欢搜集电影连环画。1980年代左右在中国的电影院开始能看到日本、欧洲及南北美各国的电影,且是《远山的呼唤》、《最后一班地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W的悲剧》、《苔丝》、《砂器》之类的文艺片,不像现在……那时,影片公映后,还会很快出版该片的连环画,卖得也好,我爱搜集,像一本编辑好的电影剧照。1980年代,南京的电影院真让人怀念。
热门推荐
  • 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

    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

    《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是北大附中毕业生,在经历北大附中这所“魔法学校”高中三年的亲身体会。作者为我们展示不同一般的高中生活:自己选课表、自己选导师,亲历学校五花八门改革,敢于尝试去改变学校的规则。
  • DC骑士

    DC骑士

    看过假面骑士甲斗状态下的闪电侠巴里艾伦吗?你见过被人称为戴戒指的魔法师的绿灯侠哈尔乔丹吗?如果你不知道上面的这些的话。那就跟谁走,安达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个拥有假面骑士的DC宇宙。
  • 天底之上神将

    天底之上神将

    自从陨星降世,迷雾森林变成了一片魔物的区域,先知曾说过魔物的力量会迟早归来,多亏有两条神水的保护,使得我们这片地域不受到魔物的入侵,神明的信仰一定会再次赐予我们”士者“更加强大的力量。我说:“水波一处激流起,碧波缠色散涟漪。涟漪几折迂回往,层面相叠浮飘荡。”冰晶之士说:“飘荡四方铺浸没,水光映闪动折射。折射百态竟堕落,鱼群涌溢踏翻飞。”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她走向永恒

    她走向永恒

    本书记述了张培英的身世、革命经历和牺牲前的感人事迹。马泰泉,男,1958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总后勤部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国防部长浮沉记》《铁打的营盘》《中国大地震》,长篇小说《龛镇弟兄》《己丑年祭》等十余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图书奖、人民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等。
  • 神级支付宝

    神级支付宝

    天上掉下个手机,还特么是苹果八!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里边的支付宝是什么鬼?仙界商铺?地府专柜?打架?没关系,从神魂专区买个李小龙和你好好玩玩。治病?很难?没关系,华佗够不够?不要和我玩,你真的玩不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傻瓜我的阳光

    傻瓜我的阳光

    都说青梅竹马的两个人,不是结婚就是成为亲人“夜先生,我们聊聊?”楚希一脸单纯的说道“咳咳,聊,聊什么?”夜枳楠紧张的问道“没认出我?调戏我?整我?嗯?”楚希拿着搓衣板靠近“不是,媳妇儿,你听我说”夜枳楠结巴的说道“跪下”“好嘞”来串门的顾陌等人震惊的看着这一幕,突然不厚道的笑了出来“哈哈哈,嫂子V587”……我的一整个命里都有了她这颗阳光,我又怎能轻易放下?
  • 武逆狂徒

    武逆狂徒

    平庸无奇不是错,自甘平庸错上错。虽偶得机缘恩泽,却承武道天途,逆改乾坤。注定形单影只,孤寂孑身,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也被整个修真界视为第一大恶人,修真界败类的他又该如何在夹缝之中求得一念执拗?斗战神尊那只死猴子是他拜把子兄弟,跟月宫仙子前世有渊,今生有缘。开外挂,天人合一,游离天道,践踏诸天。终有一天,终有那么一天,我会死的,你们别操心。
  • 未生怨经

    未生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