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7100000009

第9章 死者仪仗

我母亲六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了她姑。她站在她大哥(我姥爷)家昏黄的灯泡底下,费力地打量着屋里的一切,犹豫再三,终于把手伸进棉裤裤裆,掏了个蝈蝈笼子出来。那只绿油油的蝈蝈经过一昼夜火车的颠簸,初次见到光亮,没头没脑地叫了起来。母亲对这个魔术场面念念不忘,五十六年之后,她错过了与姑见最后一面,姑姥心脏病发时是独自在家。

我的曾外祖父是俄国铁路上的工人,经常到境外修路,能说一口海参崴话。日本人霸了东北之后,他举家迁回了献县老家。姥姥的村子和姥爷的村子相去不远,过门后,对曾外祖父家中描述为“死人,结婚。结婚,死人”,那兄弟俩屡屡断弦,总共讨了五房媳妇。姑姥和姥爷、二姥爷都是最初的原配所生。姑姥的乳名叫“小仙儿”,打小有一只眼害了病,蒙着块翳,看东西常歪着头,神情迷茫。她跟爹、后娘和带着娃娃的二嫂过活,其时二哥已到哈尔滨去投奔大哥,二嫂是后娘的亲外甥女。于是,十八岁时,她就嫌剩下的日子总没有头。

姥姥那次的任务原本是接二姥爷的家眷,姥爷也在铁路上班,所以她倒不怵坐火车。虽然是媳妇,但远来是客,她在婆家,妯娌间不用说是有点儿感激的,公婆也各有各的心思,都是一团和气。只有小姑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打点行装,二嫂抱孩子一走,只剩她一个姑娘家守着俩老人过活。姥姥把姑姥拉到一旁,小声说,你也收拾你的东西,俺来的时候,你大哥说了,叫把你也接上哈尔滨去。其实是她自作主张。小仙儿的脸上,才流过一丝喜色。

她随着两个嫂嫂,第一次出门就坐了火车。到哈尔滨以后,二哥慢腾腾地把家小搬走了,剩下她在大哥家住着。我母亲印象里,姑那时候大概找了份保姆之类的活儿,早上出门去,傍晚才回来,她家离省委很近,大干部家里常要用小阿姨。姑姥后来寻的婆家是转业军人,比她大十几岁,在亚麻厂工作,挣得不低。姑姥爷个子高大,憨厚和气,姑姥一辈子虽没享过福分,婚姻不算憋屈。姑姥嫁人后住在近郊,先头生的是一对儿双胞胎女孩,没养活,后面又连生三个小子。她还在工厂车队干过一阵“大集体”,车队不是汽车队,是排子车队。母亲在展览馆的陡坡上见过她拉车,瘦小的身子裹在棉袄和棉帽子里,在结冰的路面小跑着抻着车把,把辆堆满了货的推车往坡下面送。展览馆离工厂还有十几里路。亏了那些年拉车,她才有了后来每个月几百块的劳保。姑姥识字,一生从不示弱,不哀叹家境拮据,手里有什么就过什么的日子。自顶门立户起,她的家计始终没什么结余。大儿子和三儿子还在那厂子上班,厂子说倒闭不倒闭,每年总要放几个月长假,剩下的时节只开得出几百元来。家里最大的收入来自姑姥爷,因为是离休,每月有一千多块。姑姥爷双目失明以后,多少年都没有出过家门。

我姥姥总同情姑姥有那么个老二。她家老二在东北话里叫“酒魔子”,酒魔子是放弃生活或者被生活放弃的一种人,他喝大酒起先喝跑了媳妇,然后把爹妈攒的房子也卖掉了,索性搬到吉林一带的农村去了。亲戚们只有在他回城借钱时见过他,老二怕他大舅我姥爷的脾气,只敢去找大舅妈,姥姥塞给他一点儿钱,嘱咐他既然回来了怎么也该去看看他爹妈。姥姥扒着窗户看着这个家伙刚出楼门就晃晃荡荡地钻进了出租车,替苦命的小姑子叹了一口气。姑姥临终前一段惦记的心事是该给这个老二办上低保,给他置上一个归处,但是至今没有人见到他。跟在她身边过的是老三,老三性子好,在工厂那次载入史册的大爆炸里落下了精神刺激。这些年,他所受的刺激越来越深,发病的时候把家里砸得更加破烂,不发病的时候就加倍地愧疚和沉默,所幸的是媳妇少有的贤惠。

姑姥心脏病去年曾发作过一次,“三根血管堵了两根半”,医院要她支架,家里连住监护室的钱都拿不出,正踌躇间,姑姥说我刚七十二,怎么着也还能再对付活一年,回家。今年过完春节,姑姥爷先她死了,姑姥坐在简陋干净的屋子里,歪着头看着老头子的遗像,像他脸色有什么。送殡的在路上人们都说,这“重丧”怕是免不了了。果然到初冬姑姥死的时候,相距不过九个月。

老三面色平静地说,我每天回家,我妈都要在屋里喊一声:“三儿,你回来了”。昨天晚上回家,黑着灯,没人应声,我知道坏了,进屋看我妈躺在炕上,叫她她不应,用手一摸,凉了。要不是三舅突然凄厉地笑了一下,我还真以为他的病好利索了。

亲属见到姑姥是在殡仪馆的外头,准备装车送去火化。城市的葬礼通脱,一般从简,但怎么也该告别一下,可这事儿大家都没有挑剔,告别厅租一次要千八百块,亲友却不过二三十人。二姥姥家的儿女是她在河北带着长大的,感情要更深一些,她的兄嫂都是八十往上的年纪了,没人敢通知。姑姥脸上扑了一层厚粉,像她也不像她,花四百块钱雇来的阴阳先生大声喝道,孝子孝妇留神,眼泪不能洒落亡人身上。开光,铰开系在两脚间的线,纸棺材盖子便合上了,从此,就要在另一条艰涩如青果的路上了。

姑姥和姑姥爷寄存骨灰的地方在城郊一个乡的村民公墓,一年租费只要一百来块。这个公墓是一座砖瓦窑似的楼房,里面是成排没有柜门的架子,楼前有一大块开阔地。送殡队伍到达时,两三个掖着唢呐和笙的吹鼓手正守着一摊灰烬取暖,看到阴阳先生给童男童女开光,吹鼓手凑过来,把手拢在棉套袖里吹了一个悲调,这调门熟练极了,和着纸人纸牛蹿起来的火苗子,把众人的心吹得一开一阖。在城里,人情份往已经简化到了最极端:婚礼和葬礼。婚礼,什么时间,到哪个饭店,随礼,吃饭;葬礼稍有不同,什么时间,到哪个殡仪馆,随礼,告别,一般关系并不参加吃饭。说是“盖棺论定”,其实一把灰抓到匣子里去,大家就已经开始淡忘了,“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死亡的公平和冷漠真让人无话可说。

姑姥第一次发病刚缓过来的时候,给我母亲讲道:她在昏迷之际,真真儿地瞅见自己的爹穿着干净的青布棉袄,脸上红扑扑的,笑着唤她:“仙儿,别在这儿遭罪了,跟爹走吧”。她听那称呼亲切,仿佛回到了献县家里,真想要便跟着去了。可是她马上又听到娘(她的继母)的声音:“仙儿,别听你爹胡说,这是什么地方?你还不到时候,赶紧回去。”她才醒悟过来,又还了阳世。她想起儿时放风筝的那个下午,线突然被风刮断了,那白纸扎的鸟儿“呼”的一下蹿到更高的地方,然后便侧歪着膀子向西飘,也不知是自己愿意,还是硬被风裹了去。

(2007)

同类推荐
  •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我相信,一个不懂得享受独处的人永远都无法发光。也相信,一个只会望着自己脚尖走路的人终会被自己绊倒。每一个人,应该都是不止于一种形态的。内在的“我”渴望拯救外在的“我”,外在的“我”又在千辛万苦的寻找着内在的“我”。然而这样的过程是艰难的。跳出自己本身,也许才是寻找本身最好的途径。无可避免的,我们这一生会遭遇很多人,在不断的相遇中,去看到不同的存在形式,听到不同的声音,触摸到不同的心跳。有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在别人的眼睛里,你似乎更容易看到自己原本的模样。这,便是我为什么想要写下这本书的初衷。我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只愿像个朋友一样和你们说说话。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pgsk.com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

    《地上·地下:穿越杭州地铁的时光》由市作协副主席、杭报集团孙昌建创作,是一部反映杭州地铁建设工程的不算严肃的报告文学,由市文联、市作协主抓的一部重点作品,以“地下”、“地上”为视角,立体全面展示杭州地铁人和杭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 流言(2019版)

    流言(2019版)

    《流言》是“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热门推荐
  • 我在春天等你(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我在春天等你(微阅读1+1工程·第八辑)

    王春丽创作的《我在春天等你》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冬青树》、《车之恋》、《年三十的私房菜》、《追风少年》、《一只拖鞋》、《三月的烟花》、《你到底爱不爱我》、《一杯温水》、《小小剪刀剪啊剪》、《良玉桥》等故事。
  • 只是我记忆中的青春

    只是我记忆中的青春

    青春,我怀念着,然后向前,只是希望初见安好。
  • 浮空城风云

    浮空城风云

    浮空城一系列的神秘案件,与以前的案件惊人的相似,一切都太不正常,城里的人心惶惶,我还能相信谁?那本《犯罪笔记》又会是谁的?
  • 葫芦村鬼影

    葫芦村鬼影

    葫芦村出大事了,北山坡的坟茔地里闹鬼了!这可急坏了村主任刘长海。前几天,葫芦村刚被评上精神文明村,而且正在招商引资,市里的一家矿泉水厂厂长已经看好了西山腰的一股泉眼,本月中旬就要来人实地考察。如果闹鬼的事被他们知道了,非打退堂鼓不可,刘长海的这顶乌纱帽弄不好也得被镇长撸下来。闹鬼可不是小小不然的事,是直接关系到葫芦村经济发展的大事情。为此,长海的牙床肿了,嗓子也哑了,赶忙跑到治保主任郭全那儿去商量对策。
  • 葬情示爱

    葬情示爱

    他是一个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受尽人们的嘲讽与白眼。他把那些磨难当成了养料,那些磨不但没有压弯他的脊梁,反而使他这棵苍天大树的幼苗茁壮的成长……当他被爱包围时,青春的燥动,对异性的渴望使他有过迷失,有过徘徊。经过短暂的伤痛后,他能理智分析自已未来的路应该怎样去争取……他凭借着自己聪明的才智,对商业有敏锐的嗅觉,他一次又一次拼搏后,最终成为了一位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巨头……这是一部以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个创业创新,此故意是一个慢热,但能带动读者进入人性喜乐哀愁的故事,为了让读者能在故事情节能感受其中的喜乐哀愁,作者每次写到重要情节时都要像一个疯子似的……
  •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书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单行本。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重点从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需要建立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从严管理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
  • 咸鱼保护计划

    咸鱼保护计划

    关宁:“咳咳,低调的说,我不是主角,我只是诸天万界众主角们的师父和领袖,因为我帮他们翻了身,所以他们都听我的话,就这样,我的话说完了,谁同意?谁反对?”反派(拍桌):“我反对!”关宁(撸袖子):“拖出去当咸鱼腌了,我来帮他翻翻身!”一众主角:“是!”
  • 我的空间能穿越

    我的空间能穿越

    一个神秘的随身空间,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卷入乱世,争霸天下仅仅只是开始罢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周迷云

    武周迷云

    案情环环相扣,迷雾四起,他能否不负众望,解开谜题,左臂上的龙血梅刺青,劫掠神都府库赈灾银,花季少女神秘失踪。枯井白骨,身下的秘密,到底隐藏了什么?。一个神秘的血手印,诱发狄仁杰下狱,来俊臣酷吏的末日。让我们期待着层层迷雾消散的时刻,幕后黑手呈现在光明之中。武周迷云,尽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