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8300000012

第12章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5)

接着,还有别的问题: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予以湘之,维錡及釜。采来了之后,拿什么去装呢?拿圆的和方的竹篓去装的。装了带回来之后,又是在哪里烹煮的呢?是在大锅子里面煮的啊!“錡”是底下有三只脚、自己可以站着的大锅,“釜”也是大锅,但底是圆的,要放在灶上才能用。

喔,不只从哪里采来的要讲究,进一步就连把蘋和藻装回来煮熟的工具,也都要讲究。四次问答下来,我们就算原本再无知都了解了,采蘋、采藻可不像前面采芣苢,这回不是采着玩的,更不是采下来随便用衣服围一围包回来就好了。

为什么那么郑重其事?诗用最后两句问答告诉我们。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煮好了之后放到哪里呢?到宗庙里,放在窗下。原来采来的蘋和藻是为了用在祭祀上,难怪那么讲究。今天一般祭祀中,我们是以神主牌或神像来代表受祭的对象,周代却不是如此。神主牌上写着列祖列宗的名字,就代表列祖列宗,这其实正是文字神圣性的一种衍伸产物,至少西周时还没有。这首诗中最后一句,那个“尸”字,指的就是周代的祭祀风俗中的做法,要找一个人,通常是女性,来代表受祭的祖先。要作“尸”来代表祖宗,这个人显然要具备特别干净、特别漂亮的特质。

所以最后问:是谁在典礼中扮演“尸”的角色呢?是从齐国嫁来的年轻女孩啊!于是前面对于采蘋、采藻过程的种种讲究,自然就也投射在这位从齐国来的女孩身上,不必再多用字词言语形容她,一路读下来,就感受得到她的洁净与美丽。

诗以问答体呈现,而问答又不只是表面形式,它和诗中要营造的情境大有关系。一句句仔细地问,表现了对“采蘋”这件事的重视,不敢掉以轻心。一连串的问句,为了追究要用在祭祀典礼上的东西,是否干净、够不够干净。蘋和藻来源要干净,本身要干净,装盛的容器要干净,烹煮的锅子要干净,就连摆放的地方,都是在光线能透进来的明亮的窗下。这样的主题从头贯穿,一直到选出来的年轻女孩身上。

诗一共也只有六句,前五句都用“于以”开头,唯一的例外是最后一句,不再问“在哪里”,而问“是谁”,声音与语意的转折,都诱引我们特别注意这一句,于是我们也可以将前面所有这些对干净、明亮的讲究,看作是拿来陪衬、凸显“有齐季女”的,让人强烈感受到她的干净与明亮。

熟读《诗经》的太子

西汉刘向编了一本《说苑》,里面收录了许多过去的故事,在其中《奉使》篇,有一个关于魏文侯的故事。

魏文侯的长子击,按照礼法应该被立为太子,但显然魏文侯不太喜欢击,在他还未成年时,就把他封到中山去,让他离开国都宫城。击到中山三年,都没有回到国都,也没有和父亲见面。击有一个幕客,叫赵仓唐,他对击说:“作人子的,三年间都没有跟父亲请安,这是不孝。作父亲的,三年都不探问儿子,这是不慈。你为什么要让这种不对的情况一直维持下去呢?你要不要派个使者去见父亲呢?”

中山君击说:“我早想这样做,但能派谁去呢?”赵仓唐就自告奋勇担任使者,问击:“那你知不知道父亲喜欢什么?”击回答:“父亲喜欢北狗和晨凫。”赵仓唐于是带着北狗和晨凫前去见魏文侯。

到了魏国王廷,赵仓唐谨慎地请门房传话,说大儿子击派了使者来,因为大夫们在上朝,不敢擅闯,能否请魏文侯得空时接见。又将晨凫送进厨房里,北狗则交给了负责管宠物的人。

听了通报,魏文侯很高兴,原来儿子知道、记得他喜欢什么,于是就召见了赵仓唐。魏文侯问:“击好吗?”赵仓唐“唯唯”,意思是嗯嗯了两声。魏文侯又问:“击没有什么问题吧?”赵仓唐仍然“唯唯”。魏文侯觉得不对了,说:“对我问的问题,你怎么如此敷衍呢?”赵仓唐这才认真地说:“您已经将我的主人封为‘中山君’,却在我面前直呼他的名字,以是于礼我不能回答。”

魏文侯吓了一跳,就换了口气,问:“中山君如何呢?”这时赵仓唐才正式回答:“我要来时,中山君送我到郊外,身体很好。”魏文侯再问:“中山君现在长得比我高了吗?”可见三年前击被封到中山时,年纪还很小。赵仓唐的回答是:“不敢和君侯相比,但如果将您的衣服赐给中山君,穿起来应该很合身。”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示击已经长得跟魏文侯一般高大了。

“中山君平常读什么书?”魏文侯问。赵仓唐回答:“他读《诗》。”魏文侯又问:“那他喜欢《诗经》中的哪几首诗呢?”赵仓唐显然有备而来,回答:“他喜欢《晨风》和《黍离》。”听了这答案,魏文侯就念起《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晨风中看到苍郁的森林,那经验虽美,却抚慰不了因为见不到你给我带来的烦忧,究竟发生什么事啊?怎么会把我都忘了!

念了这几句诗,魏文侯感慨地说:“中山君以为我忘了他吗?”赵仓唐说:“不敢,但他常常想念您。”

魏文侯接着又念出《黍离》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因为心中有牵挂、挣扎,连走路都走不稳,了解我的人,知道是烦忧让我变这样,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有什么强烈的欲望。老天啊,竟然还有人这样误解我!

念出诗来,魏文侯体会了诗的意思,就问赵仓唐:“中山君在怨我吗?”赵仓唐用完全同样的话应答:“不敢,但他常常想念您。”

魏文侯于是将一套自己的衣服装好了,交给赵仓唐带回去给中山君,还特别交代:要在天亮鸡鸣之前送到。赵仓唐照做了,中山君受赐拜领,打开一看,发现下身的裳放在上面,上身的衣反而放在底下,中山君立时说:“为我备车,我要进国都去见我父亲了。我的君侯召见我。”

赵仓唐吓了一跳,连忙提醒:“君侯没说要你去啊!我离开时他只是给了我这套赏赐的衣服而已。”中山君解释:“父亲给我衣服,不是为了给我御寒,这是他用委婉、间接的方式要我进城见他。把衣裳颠倒放,要你鸡鸣前拿来给我,用的是《诗》里的句子: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中山君入国都,魏文侯大喜,摆出宴席来,接着就将击立为太子。

贵族的对话基础

《说苑·奉使》中的这段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诗》之教”在东周产生的具体效果。拥有贵族身份的人,都必须读《诗》,对于《诗经》中的句子倒背如流,于是这些诗句就成了他们之间沟通的一套coded language(密码语言),让贵族间能够借以表达不方便或不适合直接说出的意思。尤其是在封建制度中,有着很严密的上下次序,为了维持层级尊卑,必定付出的代价就是人和人之间不能有什么说什么,高兴说什么就说什么。由《诗经》句子构成的这套符码语言,因而格外重要、格外有用。

进一步,到了春秋之后愈来愈复杂的列国关系中,这套符码语言自然地被延伸运用在外交上。当时封建礼法不像西周时那么井然稳固,开始逐渐崩坏,不过仍然对一般贵族行为有着高度约束力,不可能像战国之后那样赤裸裸地显示“力”与“利”的追逐对抗,如此而张出一片外交空间来。较弱的国家,还能够靠着巧妙运用封建礼法来阻挡强国的侵夺;另一面,有野心的大国,也必须利用封建纽带关系来发展联盟,拓展自己的势力。

涉身外交折冲的人,都受过传统贵族教育,于是就可以运用《诗经》中的种种典故,在保持礼仪的情况下,暗中角力或暗中拉拢。在这上面,《尚书》或《易经》有时也会被援引利用,但其范围及频率,都远远不及《诗经》。

如果没有对于《诗经》内容的共同熟悉,那么绝大部分的外交辞令就无用武之地了。如果魏文侯不是熟记《晨风》《黍离》,当下有感,那么赵仓唐的奉使策略就注定失败了。如果中山君击不是熟记《东方未明》这首诗里的句子,那他就通不过魏文侯的考验,会以为爸爸就只是送他一套衣服而已。

《东方未明》出自《诗经·齐风》,第一段就是《说苑》中所引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意思是天还没亮就起身穿衣服,因为太暗了,以至于把衣和裳都穿颠倒了,唉,之所以会如此错乱颠倒,那是因为我的国君召见,要去上早朝的关系啊!

第二段: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意思和前一段同样,只是换了字换了韵,“晞”是微光的意思,东方微光都还未显露,我就起来穿衣服,以至于穿错了,都是因为国君下令要召见的缘故啊!

第三段描写出了门,情况比前面更狼狈。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因为天还没亮,一时找不到院子的大门,以至于把用柳条编成的篱笆都踩断了,跌跌撞撞中像个疯子般惊慌四顾。最后忍不住抱怨:搞成这样狼狈,都是因为那个负责管事的人,乱定上朝的时间,不是太早就是太晚啊!

所以这首诗原本是齐国卿士借由早起慌乱来指责国政安排不当的,和《说苑·奉使》里的故事,没有一点关系。这就是“断章取义”,将诗的一章或一句,换到完全不同的上下文脉络中来运用。这是春秋时极为常见的做法。“断章取义”的做法,让这些诗句的运用范围更广,可以用来制造巧妙歧义的空间也就更大。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不过普遍的“断章取义”对于后人想要了解《诗经》,却往往构成了很大的障碍。文献中留了很多引《诗》的记录,这些后来都成了“传注传统”里的重要材料,于是许多“断章取义”产生的意义,就被拿来当作是诗原句的解释,尤其是诗句在政治外交上的挪用,使得每一首诗好像都有政治或道德意涵,刺激出了像《诗大序》中的“微言大义”主张,让读者都戴上“大义”的眼镜,很难如实回归诗的本意。

我们今天离开了这个传统,可以不必抱持这种先入为主的态度来读《诗经》。这些诗的内容,原本没那么了不起,或说,这些诗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里面藏了什么“刺君王”的隐含意义,相传由哪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写成的,或拐弯抹角在记录评论什么了不起的历史事件。不,许多诗就是由民间传唱而来,歌咏的是日常小事件、小情感,里面带着强烈的庶民精神。

透过《诗经》我们得以窥见周人新建的文化,如何降至下层形成日常生活的根本价值。周人取商人而代之,不是单纯、狭义的改朝换代,而是古代中国文明大转型的契机。从一个崇拜鬼神、经常借助饮酒获得狂乱超越经验的文明,转型成一个清醒、冷静、随时保有忧患意识,并且专注关心此世人间的文明。我们也就同时能够窥知、推想,当《诗经》成为贵族教育的核心部分时,民间价值也就回头持续影响、规范周代统治者的基本世界观,如此反复循环,成了封建秩序的关键支柱,联结、锁定上下之间的价值系统,不至于产生阶层落差,也才使得周代的封建秩序能够维持那么久。

旧时我们的课本上说:《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考试时出了题目:“《诗经》是中国第一部()。”我在空格里填了“诗歌集”,结果就没有拿到这题的分数。多年之后,我还是对这个答案不服气,当然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道理。

“诗歌总集”说法的背景是认定《诗经》收录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诗歌。如果有人怀疑为什么一整代的诗歌只得三百零五首,大概就会得到“孔子删诗”的回答,意思是本来《诗经》篇幅比现存的多上许多倍,是圣人孔子以“述而不作”的方式,精选了其中最好最重要的,留下来为今天所见定本。

“孔子删诗”之说,很难成立。而且就算孔子删过,就算用最夸张的数字版本说孔子将《诗》从三千首删成三百首,也都无法证明原版的《诗经》就是“总集”。

真正的事实是:我们无从确知为什么是这三百零五篇留了下来,不知道是依照什么标准选择的,也不知道留下来的和消失了的之间有什么差距,留下来和消失的过程,各是如何。

我们只能从外围的历史因素猜测、推论:我们看到的《诗经》,当然不是“总集”,中间经过了编选淘汰的过程,编选淘汰后能够留下来、长期成为贵族教育教材的,要么反映了部分周代基本社会、人伦价值,要不然就是贵族有意识地从庶民生活表现中选择了和他们特别相关的部分。

抱持这样的立场,我们来检验究竟《诗经》中都留下了哪些题材的诗作。跟传统的解释刚好相反,大多数的诗,都和国君无关,和大臣无关,和国政无关,和劝谏无关。尤其是“国风”中收录的诗,以及“小雅”的部分,都是如此。《诗经》的主体,是表现庶民关怀的,他们关心什么?关心婚姻、关心家庭、关心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活动仪式及相关情感。以这个角度来读《诗经》,反而可以比传统读法更容易让我们跨越时代距离,对于周代的人与社会,有更强更深的体认。

我们发现,即使在庶民层次,都种下了封建秩序的根基,家庭、婚姻、人伦,如此重要,吸引了那么多注意。家庭为主,整个世界是从家庭扩张出去的一套大秩序,显然是西周上上下下牢不可破的共同信念。这就和甲骨文中呈现出的商人观念很不一样,同时也和近东古代苏美尔人,或古希腊城邦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基本价值,大异其趣。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热门推荐
  • 马上写出好文章:四十余种写作技巧和秘诀一次教给你!

    马上写出好文章:四十余种写作技巧和秘诀一次教给你!

    你是否热爱写作,却苦于下手呢?这就是你要找的书!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本书涵盖的数十种简单易行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秘诀,都将全方位助你提高写作能力,轻松克服写作障碍。马上将本书放入购物车吧,你一定会惊叹于这些实用便捷的方法为你的写作水平带来的正能量。
  • 复辟录

    复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宠百分百,总裁爱上我

    婚宠百分百,总裁爱上我

    他是帝王般的男人。她不过是不起眼的女人。本应该是两个这辈子都应该牵扯不到一块的人。但偏偏事情没那么简单。“女人,医药费的事考虑好了吗?”“总裁大人,能不能别缠我?”“你想清楚了,这个世界上,想要跟我的女人,从国外排到了国内。”“总裁大人,你想跟我在一起嘛?”遇到她,除宠之外别无他法。“命中注定,你是我的人!”“可我们,只是误会。”“我会把误会变成现实!”倘若你有喜欢的男人,本总裁把他腿打断!
  • 九连环之偷天索

    九连环之偷天索

    当叶朗走入定鼎门时,洛阳城上空飘起了雪花。先是三三两两,再逐渐密集。人们冒雪穿行,纷纷加快脚步。而叶朗依然悠闲,牵着黄骠马,沿着定鼎门大街漫步,兴致勃勃地欣赏景观。眼前这条大街气势雄伟,宽达五十丈,长七里多,地面由细沙土压紧铺就。它是洛阳城的主干道,南接定鼎门,北通天津桥——在桥另一端,便是皇宫了。
  • 穿越之魅惑相公

    穿越之魅惑相公

    本文原名《穿越之迷惑众相公》推荐小竹的新文:《重生之暗夜尤物》咱也赶个潮流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竟然让我嫁人,好吧!嫁人就嫁人!!对方竟是个断袖王爷,断袖就断袖吧!!额认了!人家爱的还是当今丞相,人家俩人你侬我侬!!看得我这个酸啊!!!不整的你们劳燕分飞,我就不是洛筱晨!!“晨晨,你是我的女人,不准你看除了我以外的人一眼”“洛筱晨,你敢踏出这个门试试,本王打断你的腿”上帝啊!这俩人不是断袖吗?干啥追着额不放?泪奔……“晨儿,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依然爱你”大庄主您别闹了!!小女子承受不起啊!!“朕是你的天,如你再反抗,朕就……”皇上,额承认第一次见面就给了您一个过肩摔,但额…也不是故意的呀!“我不管别人怎样想,我就是爱你”额的亲亲大哥呀,小姐我可不要搞兄妹恋啊!!“哦?洛筱晨是吗?你还真是祸水”魔教大哥,不要在柔我的脸了,额怕了你了,您饶了我吧!
  • 误惹豪门:秦少的歌星娇妻

    误惹豪门:秦少的歌星娇妻

    她是当红歌星,却不小心开车撞到了湘城名门世家的千金大小姐;他深爱他的妹妹,不愿放过这个让自己妹妹半身不遂的歌星;他设计和她签下协议,她成为了秦家的仆人,从此便上了秦灏天的贼船;“秦灏天,你给我滚下去。”池烟一脚将秦灏天踢下床。他眸色深沉,眉头紧蹙,拍了拍身上的细灰,淡漠说道:“你就是这样对你的救命恩人的吗?”池烟冷笑:“呵,你确定你不是在害我,而是在救我?”秦灏天莞尔一笑,扯动嘴角浮起一抹邪笑,炙热的吻霸道的落在她的薄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玄女之天机阁

    九天玄女之天机阁

    九天玄女,本是玉帝之女,因犯天条被贬下凡。十五年后,是当朝皇帝的三公主,长安公主,今年方‘十八………
  • 贺先生你的女仆又作妖

    贺先生你的女仆又作妖

    娱乐圈还有门槛?不是想进就进?不管是颜值、演技还是唱歌,都要有修为等级?这是什么怪咖大陆?好在叶缈缈穿越前就是影后级人物,勉强能HOLD住啦。但是,看看她穿越后的身份,成了世家中最不受重视的旁系不说,还要成为别人的女仆?贺南瑾:把这个汤倒了。叶缈缈:我刚做的啊。贺南瑾:闻起来很恶心。叶缈缈:......好在她够拼够努力,加上前世身份加持,一路在娱乐圈高歌猛进,咖位蹭蹭往上涨,终于等到了可以和影帝并肩而立的那一天。贺南瑾:这里冷,穿我的大衣。叶缈缈:不要。贺南瑾:我没穿过。叶缈缈:闻起来很恶心。贺南瑾:......
  •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是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夜读栏目的励志作品集,共收录李筱懿、十二、另维、杨熹文、摆渡人李月亮等21位作者为本书定制的私藏原创作品。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你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你跌倒的时候、懊恼的时候,品尝眼泪的时候,请你收下这本书的祝福,献给和他们一样坚持在梦想道路上的你。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 暖冬

    暖冬

    有时候爱情并非是勇往直前,而是水滴石穿,总在不经意间深入骨髓 《28岁未成年》作者black.f倾情写作,一个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的暖爱故事。二十五岁的暖冬是一个二十五年没谈过一次恋爱的“鸵鸟女”,一遇到感情总是畏惧和退缩,唯一的情史是高中时曾暗恋过同班同学兼好友邵宇哲,然而鼓足勇气的告白却被对方以沉默拒绝了。部门总监换人,顶头上司竟然就是初恋邵宇哲。暖冬习惯性发挥鸵鸟本能,能躲则躲,不敢面对初恋。而表面温柔内心精于算计的邵宇哲显然是有备而来,要获得自己的爱情,他精心策划,展开对鸵鸟暖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