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2100000003

第3章 村王多银

1.

小时候,一到下雨或者下雪天,我就早早穿好衣服,站在我们家门前,等着多银。

多银每次进我们家门前时,会摸摸我的头,然后给我一大包吃的。

第一次吃到蚕豆,第一次吃到大米花,都是在多银那里。

多银走进我爹的屋子就会问:“婶子呢?”

看到我娘,就会扔给我娘一只大而肥的兔子,再加一只野鸡,还有从冰冻的野地里挖出来的各种奇异玩意,说:“婶子,今天人多,辛苦你了。”

我娘会假装生气地说:“我天生就是伺候你们的命。”

这时候,多银会苦笑一下,看看我爹,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条围巾说:“婶子,这可是跑长途车的人从南方带来的。”

我娘眉开眼笑,满足地去厨房张罗。

多银会搬出我家的大桌子,展开放到堂亭中,拿起一个大布口袋,站得直直的,往下倒,一桌子下酒料就哗啦啦地铺满了整张桌子。

我这时候就上去蹲在地上帮忙捡掉在地上的。

多银每次明知道他那么倒很多会掉在地上,但还是倒得有滋有味,排山倒海,尽情尽兴。

作为报酬,他会给我几样我捡起来的东西,那些都是大人们吃的玩意,他给我的时候会看一眼爹,得到爹的默许。

我爹是多银上一辈的村王,不过他是个文艺的村王,带领村子的穷小子、傻姑娘搞秦腔剧团,到处骗吃骗喝,带领大家学木匠,带领大家做毛毡匠,自己跑省书店手抄唐诗宋词元曲加戏谱脸谱回到村里给村里人抄。

现在村王换成了多银,多银是流氓风格的村王。

两位村王一到不能干活的天气,就找借口攒人头喝大酒。

不一会儿,我家里就会坐满十几号人,开始一整天的吵吵嚷嚷。

到了晚上,他们不散伙时,我娘会去挨着通知他们的老婆,老婆只要一来,他们都会灰头土脸地乖乖回家。

这其中就是没有人来牵走多银。

2.

多银的标准配置是一把猎枪,一顶火车头帽子,一件军绿色大衣,一双自制羊皮靴子。

天天钻地洞,刨各种窝。半夜只要一听见枪响,全村的人都知道,多银,又在造孽了。

多银小时候是最为非作歹的。

半夜偷人家鸡仔子,把小孩子养的兔子偷去吃了,钻到人家地窖里面偷了人家过冬的蔬菜。

被村里人打得皮青脸肿,但是从来不还手。

多银被打的时候也认错,因为他没爹妈,人都可怜他,教训一下就算了,不来真格的。

多银有三个哥,大哥是村支书。三个哥都成了家,单过。没人照料这小子,于是多银就自己成长了那个样子。

多银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无法无天了。

这时候他看到桑树的桑葚成熟了,不论谁家的,他都全部摘掉。

他看到苹果树上的苹果没成熟,他就全部打掉,不让继续长。

看到菜园子的韭菜,就拔掉,把菜园子毁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他不再是调皮捣蛋了,变成了浑蛋。

谁家的牲畜死了,拉到野外埋了,他都会刨出来,炖熟了,自己吃。还告诉你,他把你家死了的牲畜吃了。

多银比我们大十多岁,和他一样大的孩子要么外出打工,要么成家立业,就多银每天不务正业,干尽坏事,村里人把他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给他几包耗子药把他毒死。

最严重的时候,多银走在村道上都没人和他说话,看到他都背过脸。

多银不知道什么时间买了两个小猪崽,他用架子车拉了十几趟砖,砌起来一个猪圈,一架子车红砖,平常没有四个人是拉不动的,谁让多银的人缘差到极致,他就一个人那么使劲地拉了十几趟,那一天,我们看到他光着膀子,头发上噙着汗珠,一步一步地走着,每一步都像是要把脚都踩到土里去,只有一些小孩子嬉闹着给他帮一把,有些还是往后拽着的。

大约四个月后,多银的猪长得很大,收猪的给他每头四百元。第二天要来拉走。

然后,多银的两头猪就死了。

猪口吐白沫,死的时候叫得响彻云霄。

猪是被毒死的。

多银看着两头猪痛苦地死去,对着围看的村民说:“你们谁干的,不站出来,我查到了,用枪打死你们全家。”

3.

事情过去一年,多银没有查出他的猪是谁给药死的。

他跟着外地来养蜂的人学会了一种工种,叫架子工。

他每天给养蜂的人供给自己种的玉米棒子和南瓜,换来了一门手艺。

架子工说小了能搭帐篷,说大了能架高台。

借着他大哥和乡政府的一些资源,他开始有活干了。

他的那两头猪的尸体放在距离我们村最近一个土坳中间,我们每次路过,都看到那两头猪的骨骸,没人敢埋掉。

那两头猪的骨骸时刻提醒着大家,多银还有一个大仇未报。

这一年,乡里请来了外地的马戏团。整个马戏团的戏台子多银承包了,用了整整三天,多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项大型工程。

他觉得还是不过瘾。

于是他在观众席的位置,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宝座”,这个宝座高达三米。矗立于空旷的戏台下面,那个能容纳二万人的我们乡最大的戏场,正迎来它最鼎盛的时刻。

那时候的马戏团,脱衣舞正在流行,四元钱门票,可以看到各种人和蛇的表演,还有各种在城市中俗不可耐,在乡村却刚流行的表演。

人实在是太多了,多银爬到自己搭建的“宝座”上面,点一支烟,坐在那里看着自己布置的这一切,这一刻,他多想有个女人啊。

女人,对,是女人的声音。

“你能让我也坐到上面去吗?”

多银低下头,看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叫小车,小车的哥哥叫风车,风车是全镇最有名的杀人犯,现在还在监狱里。

谁也不敢碰小车。谁要碰了小车,风车出来捅死谁。

多银想到了这个警告。

但是多银这时候多么想要个女人呀。

多银还是把小车拉到了自己的宝座上。

小车和多银坐在那个高达三米的宝座上,看着底下的人群,看着戏台子上外地少女们的各种挑逗性表演。

多银把手从小车上衣的第三个扣子中间插了进去。

小车竟然没反抗,依旧认真地看着戏台子上的表演。

多银很顺利地解掉了小车的内衣,两只手都放了进去。

多银获得了一双谁也不敢触碰的乳房,他觉得这个世界都是他的了。

这时候,有人看到,多银解掉了小车的内衣,把内衣扔了下来。

再接着,多银把自己的头伸进了小车的上衣中。

再接着,大家看到多银脱掉了小车的外衣,扔了下来。

多银抱着上身裸露的小车,在高达三米的高架上,各种狂泻。

马戏团的表演基本上没人看了,马戏团的人站在台子上看着这二位的表演,所有人目瞪口呆,大气不出地看着多银和小车像两只白色的鸽子,在空中那么投入地咬着嘴,多银用他的两只手,换着方向地揉搓着小车的身体。

这瞬间,有人拿铁锹砍了一下多银搭起的宝座,一下,两下,三下,人们看到小车的父亲在下面猛烈地泣血般砍着。

于是,尖叫声迭起。

人们开始往外面跑,这个架子倒下来压死的人不少。

我们乡唯一一次集体性踩踏事件就在这时刻发生了,最后的结果是死了三个,伤者几百,我们村还有几个姑娘被踩残废了,到四十多岁还未嫁出去。

至于多银和小车,都完好无损。

4.

多银的声名从我们村传到了全乡。

于是,多银开始等待着风车来找他算账的那一天,每天的等待都很苦闷,风车出狱的日子将近。

我们县大规模换电线和电线杆,电线杆从长方体全部要换成圆柱体,并且加高高度,全县大规模停电三个月。

刚开播的《天蚕再变》播出了几集,就没电了。

小孩子们都盼望着通电的那一天。

多银因为会架子工,能上电杆,接到了撤掉我们乡五个村子电线的工作。

每天由乡政府管饭吃并且穿上电工服、戴上安全帽,腰里挂着脚扣的多银,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公家人”。

多银在三个月后被派出所绑在院子中间的树桩上,一天一夜,要是不交出被他搞丢的几吨电线,就要把他交给县公安局。

次日,我们站在村口的马路上,迎着朝阳,看到村子里的人熙熙攘攘地从自己家出来,会合到一起,每个人都扛着三到四捆不等的电线,会合到一起,往派出所走。

这次事件是奠定多银在我们村霸主地位的导火线。

铁丝和钢丝在农村使用很广泛,大家动不动就要用到。

多银从电线杆子上下来,看到那么多线,没人管,他觉得随便给谁家的后院子扔一捆下去多好。

多银开始了第一次,他把一捆扔到了一个人家的后院,后院里发出砰的一响,一捆铁丝打着转绕了几圈然后落地,多银看到此情形,想起自己玩过的滚铁环。

他试了一次又一次。

这一晚,他共计往村民的后院扔下去了五十多捆,已经没力气了。

第二天,他觉得那种玩法已经腻了,他更喜欢把电线偷偷放到人们不知道的地方,看到人们发现这些电线时的意外欣喜,多银觉得这种感觉会更上瘾。

于是多数人下地的时候,多银偷偷将一捆一捆的电线放到每户人家最隐蔽的地方。

那时候我就在我家的农具房中找到了好几捆电线。

多银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个游戏。

他一旦听到有人在偷偷议论自己家多了几捆电线的时候,心里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灾乐祸,觉得这种游戏比搞破坏还具有乐趣,简直乐趣无穷。

5.

派出所在追缴上来丢失的电线后,放了多银。

大家前呼后拥地把多银护送回家。

多银丢掉了一份美差,继续变回到以前的状态,打猎为生。

几日后,多银发明了烤馍机。

我们村子历史上第一项发明出现。

泥墩子垒起来的大火炉,大若一头牛,多银把这个泥墩子做成的火炉子做成牛的形象,在牛的肚子里面生上炭火,烟囱放到牛的嘴处。

多银把自己多年收集的铝质品在县城打造成直径五十厘米,高度十厘米的有盖平底锅,锅身很厚,散热极其均匀。

烤出第一只大馍的时候,大家都还在犹豫,这玩意到底好不好使。

第一只大馍出炉后的香气四溢,估计我们村见过的人都会记得一辈子。

那时候冬天已到,多银的炉子在一个冬季都没有熄过火,甚至几十米远都能感到这个大炉子的温度。

这一年,大炉子周围排起了长队,摆上了象棋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后到这里打牌,爆米花的商客和货郎都来这里支摊。

每家拿上面、鸡蛋还有十颗炭,就可以在多银的大炉子中烤出五只大馍。

从来没有人发现馍可以这样烤出来,简直太好吃了。

那一年,多银解放了我们村妇女们大冬天在冰冷的厨房忙活的双手,大家都流行吃这种馍。

还有人不断研发,用其他油、其他料、其他面,各种尝试。

全村人似乎忘记曾经那个被他们恨到骨子里的多银。开始接纳这个小伙子。

多银由此,自建了一支打猎的队伍。

晚上烤馍,白天打猎。

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6.

春天撬开大家眼睛的时候,多银的炉子被砸了。

留下一张猪血写的大白布条:“风车回来了。”

风车开着手扶拖拉机,后面跟着十辆时风农用车,浩浩荡荡开进我们村里。

我们村的人把铁锹、斧头、耙子扛起来,聚到多银家门前。

风车带来了三十多人,我们村有一百多人,准备开始一场大战。

我们做好了随时冲上去的准备。

风车下车后,径直走到多银前面,多银举起自己的猎枪。

风车丝毫不惧,一把就拿了下来。

风车上前几个大拳头,多银就趴在地上开始大口喘气了。

这时候,风车的人未动,我们也未动。

风车大喊,让多银大哥出来。多银大哥出来后,风车说:“明天,你们把我妹子娶走,不娶走,我要了你们的命。”

风车走的时候,留下一辆崭新的时风农用车,是风车给自己妹子的嫁妆。

小车嫁到我们村后,开始和多银做起了蔬菜生意,因为他们有动力车,从县城进蔬菜回来到我们镇里卖,能挣不少钱。

他们经常是一大早去县里,晚上天黑了就回来。

村道没有路灯,我们那里的天黑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都只是万分之一的黑。

村民们都是用架子车往回拉农作物。

多银只要看到前面有村民在拉东西,他就挂上最低挡,把油门踩到底,发动机震天响,车灯就无比敞亮,能照到前面几十米。

人都给多银说:“你赶紧走吧,跑我们后面,多费油啊。”

多银还是依旧把车灯憋到最亮,照耀着前面的路,让村民们把路看得更清楚,走得更放心点。

7.

小车很快生了一儿一女。

多银干活卖力,认真上进,家里日子过得滋润,看样子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小车突然得病,早上起来发现双腿无力,不听自己使唤。

多银开始给小车看病。

从小医院到大医院。

从普通大夫到知名大夫。

从省城到北京。

从西医到中医。

从官方医生到民间术士。

从麻衣神相到神婆秘方。

这一圈下来,家里的几间房子卖了,地也荒了。小车的腿还是没能恢复过来。

多银开始找各种营生,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罐头厂里面的工人,药厂里的工人,要照顾小车,常常往家里跑,过不了几天就被开除。

苦于无奈之际,政府在街道里筹划了商业区,给每个村的残疾人一个商铺的名额,我们村通过全体投票,把名额给了小车。

小车的商铺在车站的位置,村里人来回坐车寄存东西,下雨天避雨,上车前喝点热水都在这里。

小车服务周到,人长得周正,再加上前些年小有名气,生意很不错。

多银开始开公交车了,开了一年,服务周到,表现良好。

在最近一届村长选举大会上,当选我们村的村长,从民间村王站上台面。

多银当上村长后,我们村获得了唯一一条我们乡硬化村道的指标,获得了我们乡唯一一次新农村建设的指标。

他为我们村争取来了十个养鸡场、两个养猪场。

其他村的人看到我们村建设得那么好,都说出一句话:“看人家那村长是人中王,再看看我们村长,就是个窝囊废。”

多银一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还是会来我们家,带上一堆吃的,这时候门口没有了我,没人剥削他的下酒料,他和我爹的桌子还是满满的好吃的,多银还是多银的标准配置,一把猎枪,一顶火车头帽子,一件军绿色大衣,一双自制羊皮靴子。

同类推荐
  • 面对面还想你

    面对面还想你

    小说由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城市教师邵瑞到桃花峪支教起笔,通过以燕百合为代表的三个农村妇女在二十世纪悲剧性的命运和感情纠葛,反映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的焦灼、无奈和奋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乡村的变革与动荡、追求和幻灭,在灵与肉的交织中,揭示了大变革背景下的美丽与丑陋、人性中的善恶、失落与救赎等。
  • 将上当进行到底(微小增刊幽默篇)

    将上当进行到底(微小增刊幽默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幽默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中大奖的都哪儿去了、倾国倾城红糖水、手机作弊之经典剧情、鲜为人知的事情、像领导的秘书、回家免费、吉祥号码、最佳“设计”、无奈的骗子“孙中山”“康熙”相逢央视台、改年龄、一字之差、有奖住院、竞选、失眠灵、我非要得奖不可等61篇精彩“幽默”的微型小说。
  • 古董韵事

    古董韵事

    日子数到1999年的时候,李辛未老头心里的紧迫感就特别强烈,因为报纸上、电视和收音机里都在宣传议论一个重要的话题——跨世纪。耳闻目睹,全世界的人都在忙着跨世纪,他们双河口的人也不例外,也在忙着跨世纪。辛未老头当然不知道这世纪到底怎么跨法,他是长年累月在这双河口狭窄的河道上摇着一只老渡船,运送过往的行人。这老渡船是旧的,太阳是旧的,瑟瑟的秋风也是旧的,只有人才是新的,而且有的人越来越新。辛未老头觉得别人是新了,可自己还是旧的,旧得不堪忍受。他寡言少语,心里想什么谁也不知道,毫无透明度,无怪乎双河口的人都叫他“未古董”。
  • 洞天

    洞天

    一生出来,他的眼皮就太大、太重,像一面墙堵在那里。从能站立起那天开始,他就在反复做一个动作——抬眼皮。拾啊,抬。终于从一个小缝隙里看到了正前方的亮光与物体,可人们看到他最终抬起来的不是眼皮,却是头。当边门店老街那些吃饱喝足闲来无事的人们,就着傍晚夕阳的光辉,满嘴丫冒沫子说那些个没头没影的悬乎事儿时,在青石板上,便会看到这个孩子跌跌撞撞,仰脸朝天走路的样子,看光景有五六岁,他的小影子被拉得长如巨人。初看到他的人都感觉很奇怪,这个孩子怎么长成这样?他是谁家的?这样,孩子的母亲路水水就再也藏不住了,被人们从角落里翻出来,平平展展地晾开。
  • 西湖二集(一)

    西湖二集(一)

    《西湖二集》是明代一部短篇平话小说集,刊行年代大概是在明末崇帧年间。全书共三十四卷,包含平话三十四篇,都说的是发生在西湖上的故事。本书强烈反映了明末的社会:政治腐败,官吏贪污作恶,民不聊生,也反映了一些当时的风俗习惯。《西湖二集(一)》主要写了从出生起就易于常人的钱镠逐渐成为吴越王、甄龙友因才华被孝宗皇帝赏识、赵雄中举、李凤娘因嫉妒虐杀丈夫且是、姚伯华孝顺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巡边总论

    巡边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之极品僵神

    修真之极品僵神

    道不容我?我便破了这道法。仙不容我?我便宰了这仙。佛不容我?我便拆了这雷音。他一心向善,一心只想找回他心爱的女子,却总有人阻拦,总有人想要除掉他,变强是他唯一的出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即使入魔也不怕,只求问心无愧。新人新书,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想关注作者最新动态,请加入QQ群:511137862
  • 绝色帝王妖娆王妃不好惹

    绝色帝王妖娆王妃不好惹

    现代,自己被表白被拒绝,被人陷害身亡,穿越在相府干金大小姐身上,拥有中华上下币年的知识,加上过目不忘的本事,高超技能。嗨嗨,看我怎么搅翻世界。唯我独尊。“哎呀!跟在我后面的某人起开!别打扰我办事。某人撒娇卖萌眨眨眼:“办事?我这就来,媳妇,咱们去吧!”哼!蒋秦你等着,本上神来复仇了。某人。“嗯嗯,媳妇,咱们走。”
  • 溯明

    溯明

    还原真实明末,谱写历史悲歌。不让主角开挂,用力教他做人。
  • 影后今天还没分手吗

    影后今天还没分手吗

    重生前,她一心只想疯狂的逃离他。重生后,她看着那逆天俊颜,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撩他撩他撩他。进入娱乐圈后,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江影后,请问你会不会考虑找男朋友?”江眠眠微笑:“我现在的重心以工作为主,暂时不考虑男朋友的事。”就在这时候手机铃声响起,小助理不小心按了免提键,一个十分富有磁性的男声传出来:“老婆,晚饭已经做好了,等你回来吃。”众记者:!!!从此以后热搜上就多了一条话题:影后今天还没有宣布分手吗?江眠眠:分手,绝不、不可能的。
  • 迢迢无尽时

    迢迢无尽时

    相传,冥府打更人皆为穷凶恶极之人,死后无法遁入轮回,抹去记忆后成为各方打更人,在人间缉拿恶鬼,维护阴阳间的秩序。——————————可是,这不可能,白慕江。连我都能够猜到你是谁,你不可能不知道。白慕江,你在骗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曾以为他一定是上天派给我最后的救赎,却没想到不过是将我悲哀可笑的人生,重复又一遍。我不禁笑了出来,笑得嘲弄又咬牙切齿。我知道这种感情并不属于我,它属于三千年前的江迢。或许也属于现在的江迢,但我绝不会承认。死也不会。——————————我这次不会再骗你了,江迢。我心悦你,江迢。我是真的,心慕于你。
  • 快穿之大神带我飞!

    快穿之大神带我飞!

    千千万万个世界中带着怨气死亡的人数不胜数,为了不让他们的怨气破坏各个位面的稳定性,位面管理局的工作者只能魂穿到那些带着怨气死亡的人的身体里去完成他们未了结的心愿。顾卿是管理局的老员工了,接的任务对比其他工作者少的可怜,但完成度偏偏比谁都高,别人也没话可说。终于有一天,局长看不下去了,强制给她绑定了最新系统,一脚给她踹到位面做任务去了。【无男主,但是女主在各个位面里可能会有结婚对象。】
  • 太一家族

    太一家族

    盛世上山修行,乱世下山救民。太一观的道士章朴元下山抗日,遭遇了关东军中的阴阳师山口贤二,将其抓获后得知了,日本神道教阴阳师入侵中华的惊天秘闻。后来,关东军中、秦岭古墓、生化巢穴、昆仑龙脉,处处都变成了章朴元与山口阴阳师家族的血腥战场……
  •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农家丑媳

    农家丑媳

    二十一世纪私房菜老板叶青青,一觉醒来成为一名“沉鱼落雁”农家媳。村里人皆嘲笑她:“李家买来那丑妇,抬头能把大雁吓摔,低头能把小鱼吓疯,跟李家那病秧子倒也是绝配!”丑妇咬牙发奋,不但将自己改造成貌美如花,病秧子相公也被调理得日渐健康,好日子来咯!可是,不想突然蹦跶出一个女人称是她娘,指鼻子骂穷书生不配她,勒令她嫁给土财主。她淡定地抚着小腹问,“多给彩礼不?肚里还一个呢。”相公惊讶不说话,当夜就长篇大论起来,“古人有云: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而不兴。”“怎么?”“为了家业兴隆,娘子,我们还是把肚里那个做实吧——”病秧子化身饿狼,夜夜耕耘不知休。良田大宅、连锁店铺、聪明包子、健壮夫君、美貌身材统统拿下。只是,相公,你的身份…有点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