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9700000009

第9章 人的自我(3)

这种理智的生活成为他尤其热衷的事业。通过观察与知识的持久积累,它里面的内容保持有机联系,并稳定提升,变成一个越来越完善的整体和成就,就像一件逐渐完成的艺术品。与此相比,那种世俗的、纯粹追求私人福利的生活,只在宽度而不是在深度有所增长,则显得极为可悲。正如我所说,它虽然对自身目标有所助益,却只是理智生活的手段而已。

我们现实的世俗生活如果没有激情的刺激,将是无聊、乏味的;如果激情刺激了它,它立马变得苦不堪言。因此,只有智力超常的人才是快乐的,而这种超常的智力超过了意志所需要的限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世俗生活之外,过上一个没有痛苦的理智生活。他们兴致勃勃、全副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自得其乐。仅仅是闲暇,也就是理智并没有为意志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能力的充沛则是必需的。只有这种充沛才能使人胜任一个纯粹理智的事业,这种事业无需为意志效劳。相反,正如塞涅卡在《书文集》中所说:“没有精神的充实,闲暇无异于坟墓,埋葬活生生的人。”

对于不同的人,这种富余或大或小。这种理智生活除了指导现实生活之外,它还有无数种高高低低的类别:从简单搜集昆虫、鸟类、矿物、铸币,到创作最伟大的诗歌与哲学。这样一种理智生活不仅使人不受缚于无聊,还使人避免犯错堕落。因此,这种理智生活将成为防护墙,去拒绝庸俗的社交,防止许多危险、不幸、损失与放纵。假使人们要想完全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那么他们将会遭遇这些事情。比如,我的哲学永远不会使我陷于困境,而使我绕开这么多的麻烦事。

在人生享乐方面,凡人与此相反。他用外在于他的东西,比如财产、地位、妻子与儿女、朋友与社交来证明他的人生幸福。如果他失去了这些东西,或者他自己视这些东西为无用,那么幸福也将离他远去。为了把这里面的关系讲清楚,我们可以说,他失去了重心。正因为如此,他总是有变幻莫测的愿望和怪想法。如果他的财力允许,他将做一些稀疏平常但耗资巨大的事情,时而置办乡村别墅,时而买进马匹,时而举办宴会,时而外出游玩。他正是想在各种事情上寻求外在的享受。这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妄图通过汤水和药物去恢复健康和强壮,却不知道,生命力才是身体强健的本钱。

不考虑其他剑走偏锋的人,让我们先关注那些不是很突出,但是精神能力超脱于平庸与狭隘之限的人。我们看到,如果这些人的外在幸福泉源堵塞了,或者不再满足他了,那么他就会像一个业余爱好者,热衷于任何一种美好的艺术或者一种实用科学,比如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历史,并立刻在那里发现诸多乐趣,从中修养心性。就此,我们才可以说,他的重心已经部分地落在他自身上。

但是,因为这种纯粹半吊子的艺术爱好远远不是创作才能,并且一个业余爱好者对实用科学的追求,仅仅是停留在现象的相互关系之上,所以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的天性除了它们的根源之外无法得到充实,因而他的生存无法与它们交织,以至于失去了除此之外的任何兴趣。

这种情形只保留在具有最高精神禀赋的人那里,我们将这种人称为“天才”。因为,只有在他们那里,事物的存在与本质才会全面、彻底地纳入他们的主题,借此,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通过艺术、诗歌或者哲学,努力将对这些事物的深刻理解表达出来。因此,对这些人来说,心无旁骛地关注自身、从事思想与创作,是非常必要的,孤独为他所爱,自由闲暇是他的至高福分。而所有其他东西可有可无;要是它们存在,在他们看来反倒是一种负担。唯有对这种人,我们才能说,他的重心完全落在了自身之内。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解释,过着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极其罕见,不论他们的性格多么完美,他们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热心、积极地投入到朋友、家庭和集体中去。因为当他们仅仅拥有自身时,他们就把对其他东西的关注放在最后。据此看来,在他们身上存在一种离群索居的特点,当其他人无法真正满足他时,这种特点就越明显。因此,在他们那里,他完全无法看到与之息息相关的特质,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在所有其他人身上,感受到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东西。久而久之,当形形色色的人随处可见时,他们也就逐渐习惯了用第三人称复数(他们),而不是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打量这些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智力极高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显而易见,主体比客体更靠近我们。客体不管要发挥什么作用,总是首先借助主体得以实现,因此是第二位的。对此,卢奇安《对话集(一)》有诗为证:

唯有精神的财富才能被视为财富,

所有其他的财富只会带来大损失。

一个人如果为了训练、发展自己的精神能力,享受他的内在财富,也就是说,他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生:他自身时时刻刻就是他的整个生命;那么,对于外界,这个人内心的这种富足,仅仅要求一个消极的馈赠,即自由闲暇。如果一个人注定要将他的精神象征烙在全部人类身上,那么,对他而言只有幸或不幸。换言之,要么完全发掘他的天资,完成他的杰作;要么因为阻挠而不能得偿所愿。在他看来,所有其他东西微乎其微。

由此观之,古往今来,每个伟大精神人物莫不将自由闲暇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因为,每个人的自由闲暇是如此重要,乃至堪比他本人。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幸福看来存在于他的闲暇中。”狄奥根尼·拉尓修记载道:“苏格拉底称赞,闲暇是最好的财产。”与此相应,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哲学生活推崇为最幸福的生活。他在《政治学》中也说过类似的话:“能够不受阻碍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不管这些才能是什么,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与歌德在《威廉·麦斯特》中的名言不谋而合:“天赋奇才的人为自己的奇才而活,就在这种生活中,他获得最大的幸福。”

然而,拥有自由闲暇,不仅对一个人的平庸的命运,也对他的平庸天性而言,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为了养家糊口,他还得花费时间去跑营生。人是贫困之子,而非自由的思想者。所以,如果凡人不设想虚假的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消遣和癖好来充实时间,那么,自由闲暇立刻就变成他的负担,甚至最终变成折磨。同理,自由闲暇甚至给他带来危险。有一句话说得好:“闲暇的安宁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一个智力远远超过一般水平的人,不但是反常的,更是不自然的。但是,如果存在,那么,为了命中注定与此相应的幸福,他就需要自由闲暇——它对于凡人来说,时而是不堪重负的,时而是令人堕落的——没有自由闲暇,这种才智超群的人就变成一匹架上牛轭的飞马,毫无幸福可言。

不过,如果外在的与内在的不自然不期而遇,即一个人同时拥有自由闲暇和超常的智力,那么这是一件更大的幸事。因为,受惠于这种幸事的人,将过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换言之,这种生活免除了人类苦难的两个相反的泉源——贫困与无聊。或者说,他不必为了生存而忧心卖力,而且也能够忍受闲暇(亦即自由生存本身)——不幸,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调和、相互扬弃,才能摆脱。

在另一方面,与此相反,所有人都看到,那些聪明绝顶的人,由于优越的神经活动,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痛苦,他们的心灵也能敏锐地感受到它们。并且,他们的性情激昂澎湃却藏而不露,而有对外在事物的更生动、更完整的表象与这种性情密不可分。通过这些而被刺激起来的情绪也更为激烈;而且一般来说,这种情绪比正常情绪痛苦得多。

同类推荐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热门推荐
  • 重生千金复仇

    重生千金复仇

    前世,她的妈妈被冤屈自尽,她同时遭到爸爸和继母的陷害,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被继妹勾引,重生归来,她不再是受人欺凌的柔弱千金,所有利用她,欠了她的人,她都不会放过,守护妈妈,蹬掉小三,灭掉小白花,绝不成为圣母公主,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王国,而她,会成为女王。
  • 破碎的诺言

    破碎的诺言

    许多年后的某天清晨,达尔瓦醒来,清晰地记得昨夜梦里巴尔登微笑的模样,好像是去云登仁波切处戒酒回来的路上,又像是巴尔登要出远门朝拜,她在满心欢喜地送行。起床时,达尔瓦发现自己枕了五十年的枕头磨破了,曾经厚实的白布,如今磨得只剩一层薄薄的纱了,里面的干草也早已成了细细的草屑,本来隔几年要换一次草芯,可为了留住她熟悉的味道,这五十年来她从没换过。达尔瓦把枕头放在膝上,像五十几年前一样,只是今天她不再搜寻什么了,闭上眼睛,她用粗大的指节细细抚摸,有泪悄然在皱纹间游走。
  • 黑夜英雄传

    黑夜英雄传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的奇异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天赋”,而拥有各种天赋的人,则被称为“天选者”。
  • 沙滩红柳

    沙滩红柳

    《沙滩红柳》是作者的处女之作。作品以朴实生动的乡土语言,描述了上世纪出生的王志明、何玲、香妮、二虎、闫敏等人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生活及命运。沙滩红柳的顽强意志是作品主人公人生品质的写照,红柳花开的美丽是其高尚情操的展现。
  • 你在万丈荣光中

    你在万丈荣光中

    穿越到小傻子身上,爹妈不疼,亲姐嫌弃,还有个处处做对的哥哥!!许俏表示日子没法过就动手吧!!!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 金牌小助理:影帝男神求放过

    金牌小助理:影帝男神求放过

    【犯二鬼精灵小助理VS高冷腹黑傲娇俊美影帝】她本是孤儿,因意外而重生,成了他的助理。他是国际上鼎鼎大名的影帝,是她的老板,是她的男人,是她孩子的爸爸,更是她想要征服的对象。他心思如云,让人猜不透看不清,但是她依旧飞蛾扑火。即使伤了身,冷了心,她也不放弃。浴火重生归来,她已不是曾经懦弱的她。身份不配?影后配影帝,配不配?两不相识?有过孩子,算不算相识?没有感情?半夜爬她的床,算不算有感情?有女朋友?小三儿而已,正主在这里还不让道?荣耀回归,迎新会上她优雅大方的朝男人伸出手,魅惑一笑,“前辈你好,我是新人郁琪,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再难遇余生

    再难遇余生

    “一见钟情,明明是见色起意。日久生情,不过是权衡利弊。连白头到老,都只是习惯使然。”苏落看到这句话时,只是嗤笑一声。现在的爱情,俗套的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出来。可她还是习惯性的想起心底深处的那个人,心心念念在骨子里的人——霍靳南。
  • 漂泊的神

    漂泊的神

    九重天上的第十天,神所居住的地方。十亿年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