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300000009

第9章 为湿最高花——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沉醉的夜晚》(以下简称《春晚》)在新加坡公映,还是有点意外惊喜的,当然这也证明了社会的日益开明与开放。

中国的同志电影,从《春光乍泄》、《河流》、《愈快乐愈堕落》、《蓝宇》、《盛夏光年》到这部《春晚》,各具姿色。但挂头牌的当属王家卫的《春光乍泄》,短期内怕是很难超越了。

娄烨的片子多有文艺腔,水准也参差不齐,高下之分就看他如何处理诗情和矫情了,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苏州河》一般,因为矫情;《颐和园》优秀,因为诗情(具有史诗气韵)。实际上,《颐和园》的经典价值还没有彻底被认同,我承认这部片子并不完美,但它是一部“有缺点的大师级电影”,后半部尤其苍凉无奈,德国那一段拍得多好呀!

那么《春晚》呢?从格局和气势看,没法和《颐和园》比,但却是部细腻悲情的同志片。已婚男子(王平)爱上同志(姜城),这样的地下情,在中国有的是。王平老婆“感觉到丈夫不对”,怀疑他有了外遇,雇人(罗海涛)跟踪他,才知老公爱上的人是男子。跟踪是正常的,但这部电影里的跟踪,将触角伸向了不可预测的层面,因而显得不寻常。戏剧性的是,在跟踪和后来的交往过程中,罗海涛也难以抵挡姜城的魅力,两人有了暧昧关系,更把罗海涛的女友牵扯进来。电影情节曲折,幽幽转转,在不明不白中渐见分晓,但很少败笔,一路饱满。如果拿音乐比,《颐和园》是庞大的交响曲,《春晚》就是婉约的奏鸣曲。

不待见同志恋情的观众,可以把男主角想象成一位女性,这部电影照样成立。这么说并不是为了支持娄烨“这不是同性恋电影,只是一部爱情故事”的观点。相反,我认为,姜城若是女的,电影故事的逻辑尽管成立,但意蕴则变得不一样了,如同“橘化为枳”的道理。再说,有一部《颐和园》还不够吗?

故事发生在南京,一个我喜欢的城市。电影开场一节王平和姜城开车去郊外开房,半途下车“嘘一个”,小便过程中两人互撞嬉闹,这个细节最见导演娄公子的体贴与俏皮。一路上,车外景致荡漾,草木青葱,摇晃迷离,暗喻春情待发,把旅馆床戏一场铺垫得水到渠成。这个开头实在精彩,实际上,我已经很少看到中国电影这么令人叫绝的开场了。可惜新加坡观众无福消受那场男男肉搏全程,被删成“见首不见尾的神龙”——我有碟为证。当然室外风吹雨打的莲花也可作证。

姜城是电影的灵魂人物,他是两个“三人组合”(姜城和王平夫妇,姜城和罗海涛及其女友李静)的交集。这两个“三人组合”构成了电影的上下两段。扮演姜城的演员是秦昊,最近获金马影帝提名,让人想到当年刘烨凭《蓝宇》在金马奖上大出风头。秦昊有几分张震的样子,清亮透彻,至今记得看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的震撼,后来,一直看好张震,肯定与这个初遇有关。第二次看张震,是《春光乍泄》,惊讶男生说话怎么这般柔糯。以后,张震的片子几乎一个不漏地看。比起张震,秦昊似乎有后来居上之势,他不像中国一线男星黄晓明、陈坤那么商业化,那么高调,他只在小范围内被人激赏,这点很像《孔雀》里的弟弟吕玉来。以我浅见,秦昊和吕玉来是中国大陆“艺术片”的双宠。而秦昊身上的花衬衫和格子围巾无疑给他加了分。可就是这么个俏郎君在同志酒吧的反串秀,实在不敢恭维,法国媒体称秦昊的异装表演直追张国荣云云,简直胡扯,秦昊的脸型线条分明,不适合女相,哪里有半点张国荣的珠圆玉润。

电影下半部,仿佛一阕当代中国的“祖与占”(朱尔与吉姆)。姜城和罗海涛、李静(谭卓饰)去宿迁(苏北小城)游玩,也玩出了麻烦、玩到了尽头,李静无意间看到了男友和姜城的隐情。李静的表现和王平之妻截然不同,要善解人意得多,这个女人大概也是导演心目中较完美的角色。我觉得也是对工人阶级(李静是制衣厂的女工)的赞歌,联想到郁达夫的小说,同样表达了对女工的爱慕与同情。

乍一看谭卓就是个小郝蕾(《颐和园》女主角),下意识里,肯定泄漏了或寄托了娄烨的个人品味。三人后来在KTV包房里唱朴树的《那些花儿》,之间的互动,分寸掌握得真好,李静抱着海涛哭,姜城盯了海涛一眼,接着唱“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忧伤是难免的,委屈是难免的,但绝不沉溺,李静擦干泪,露出笑脸,和海涛拥舞。接下来就是三人嬉水的欢快镜头。尽管短暂的愉悦建立在灰色基调上,但还是得了安慰与解脱。

三人坐在渡轮上,江风四起,头发乱舞,李静连带着海涛一起挪近姜城,这一幕颇感人(其中一张电影海报就是这个镜头)。青春就是这样,互相取暖,互相依靠,让我想到泰希内的《野芦苇》。

这部电影的配乐非常干净飞扬,后来知道部分引用了窦唯的专辑《暮良文王》之“拔不断”、“柳调”,特地网购了《暮良文王》。其实暮良文王是三个人合称,暮良是窦唯的别名,文是文斌,王是王晓芳。这张CD,扬琴是主角,窦唯本人也是扬琴高手(别以为他只会玩吉他),电影里扬琴叮叮咚咚的声音格外突出,仿佛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抽身剧情,冷眼旁观。

电影的结局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王平自杀,李静失踪,姜城和海涛分手后和一个不男不女的男人同居。最让人感怀的还是情痴王平吧?自杀被发现后,电影有一幕海涛和李静在城墙上散步,迎面是三个法师,远景是古鸡鸣寺。那个镜头在我脑海里缠绕很久怎么也抹不去,它是在超度王平,也是在超度芸芸众生吧?所有的疼痛都化为过眼云烟,但也不会终究是一场空而减少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疼痛。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正如《那些花儿》的唱词:“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天涯是什么?它是啥滋味?晚唐诗人李商隐作了最好的注释,他说:“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同类推荐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新月·飞鸟:泰戈尔诗选

    新月·飞鸟:泰戈尔诗选

    本书是泰戈尔最富盛名的两部诗歌集,其睿智的话语、深刻地观察、优美的文句对于今天的读者依旧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是诗篇+绘本的完美结合,色彩绚烂、温暖人心、想象力丰富的图绘+充满精神力量与希望的诗篇,再加上一些诗人的简介和小故事,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读完这本书,会给人一种安静的力量,带着你的心归于平静。
热门推荐
  • 凹凸世界异世界之旅

    凹凸世界异世界之旅

    谁能告诉我,我只是皮个阴阳师怎么就穿越了!还得做任务?穿越也就算了,竟然还是穿到了凹凸世界!吼?参加凹凸大赛?可以看到我喜欢的参赛者,不错啊,唉~只能认命了。欢迎各位来吐槽~人物有ooc
  • 大唐第一村

    大唐第一村

    渭水之盟前夕,席云飞魂穿为席君买胞弟。为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乡村建设。主角智商平平,不装逼,不上战场,不理朝政。没事就喜欢整点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当然,毕竟是主角,总是要为这个时代做出一点贡献的,喜欢这类网文的朋友,欢迎光临!!!
  • 百味物语

    百味物语

    生活中,可有一种味道让你念念不忘?或许念念不忘的是一个人,一段往事,一件物品?当香味传出,那些封存已久的故事,就会一点一滴重现。一起品尝吧,这正是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交织的百味人生。
  • 斗罗之皮卡丘

    斗罗之皮卡丘

    一只皮卡丘的斗罗大陆之旅。男主待定,看情况。
  •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白桦林中的两座坟茔

    天上沉重着大块大块的雨云。云压在大野上,翻腾起伏着。在云天与大野之间,一条白色大道伸向远方,由南向北,像一条银灰色的河,无声无息泻着。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辆白色的尼桑停在路边。石兰走出小车,站在大开的车门内侧,直了直腰,这才把目光投向路边的白桦林。白桦树棵棵笔直着身材,像一群穿白连衣裙的少女准备登上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舞台。这让石兰想到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次演出,禁不住心头升起一缕惆怅,淡淡的。弯腰,她用左手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两束鲜花,又用右手提起裙摆,走下大道,朝白桦林走去。白桦林外,靠近大道的这一边,有两座坟茔。
  • 个人魅力完美私密教程

    个人魅力完美私密教程

    本书通过对个人吸引力的研究,精细地剖析了“魅力”的各种因素及其具体表达形式,并对应现实为其找出了各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而且还为这些方法、技巧设计出一系列适用于日常生活的练习,当你通过简单的日常练习掌握这些方法、技巧,你几乎能立即看到效果——很明显的感觉到个人吸引力的提升以及周围人目光的变化。
  • 大栅栏

    大栅栏

    故事以老北京的商业区大栅栏为背景,以罗仇两家的世代恩怨为线索,展现了上至光绪皇帝下至妓女车夫的一段沧桑历史。
  • 若我从你身边经过

    若我从你身边经过

    “那你为什么叫如初?”“没听说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吗?”若我从你身边经过,只是经过,拜托让我成为你的陌生人。从此以后,你要快乐。以真实的校园生活为原型,揭露青春密语。
  •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林公子是一个出身下层的孩子,不过一向来都志向远大,并且决然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他一方面反抗着不公平的命运,一方面不停地修炼魂力术,幸运地得到了魂力术秘籍里面的最上乘功法《新月真经》,却不知不觉之间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特别是存身之地龙炎城的小霸王龙傲天,狗仗人势,欺负弱小,与林公子之间上演一场励志之战。后败于林公子手上。此时女神祝若依姑娘出现,但祝若依的爹爹是苍穹大陆的族长,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的交往,处处阻挠,而且决不允许当然女儿与门户不匹配的林公子来往。但两个年青人始终心心相印,经过重重苦难之后,终于修炼成了正果,从此一飞冲天,与祝若依姑娘一起上演一曲绝世之恋。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