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700000006

第6章 一生中来不及说出的那些话(2)

虽然找到了不耽误继续做英雄梦的办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梦也渐渐地就醒来了。举国上下,已到处都是“向科学进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标语口号。老师们也成天跟我们大讲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结果让我又有了新的崇拜偶像:华罗庚、陈景润、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伟人的传记,期期不拉地翻看着《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奥秘》等杂志,痴迷于各种发明实验;梦想着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终究也会成为爱迪生抑或牛顿那样的人物。

尽管那时的数学成绩明显不如语文,学起来也远不及语文省力,况且自己的作文每次都要受到老师的格外夸赞,但就是铁了心将来要吃科学这碗饭。

科学家的理想一直维持到了初一,随着转学去了黑龙江,不知不觉,又一发不可收地迷恋上了文学,算是转到了自己的学科强项上来。或许是那里的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触发了自己的审美情思吧,一天到晚,创作的冲动将心灵燃烧得久久无法平静。上学放学的路上就是构思,坐到桌前就是写作,听课的时间里也常常神游于自己的想象世界。数学成绩因此开始落花流水,已不仅仅是不再喜欢数学,简直就是恨透了它,把它称作“魔鬼的课程”。

一有时间,便往县图书馆里跑。读名著,读各种文学期刊,还要做大量的摘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正式的投稿生涯;谈不上广种薄收,基本就是颗粒无收。但是,希望之火依然在心里熊熊燃烧。初二那一年,在自己淡蓝色的物理课本封面上,用圆珠笔写下这样一行豪言壮语:我一定要让我的作品遍布全球!

心目中的偶像早已换成巴金、杨朔、高尔基、狄更斯等这样的人物,不过,又一个现实目标也提早来到了我的面前:这便是高考。一方面想着通过高考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在想着像高尔基那样去流浪。那时的我一直以为,成为一个作家的关键就是生活,而非文化。一个文盲也不妨能当上作家,可你让一个学究来试试?习得的这种莫大偏见,害得我在高考和流浪的抉择中困顿了许久。

但,最终还是决定先把高考放在第一位,因为想到了大学里还有中文系,也想到了流浪在当时那个社会确实不太合乎情理。那么,既然想上大学,偏科自然是无法继续了,至少数学是一门必考的课程呀。所以,只好极不情愿地把目光多往数学课本上放放了,并不时地安慰着自己,魔鬼曾经也是天使啊。

因为要考中文系,一心盼着学校能早分文理科。可那时仍是一个重理轻文的年代,我所就读的高中虽属市级重点,但却没有丝毫的人文情怀。别的学校一到高中就分了科,而我这所学校到了高二还迟迟不分,且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完全是冲着理科去的。为此,我向班主任和校领导提出了抗议,而他们给予我的答复竟是,除了我,没有哪个学生想学文科,不可能只为我一个人开设个文科班。我无语,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不过我知道,那个校园里的我的确很孤独,我的理想和目标也都很孤独。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命运感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萌生出来的吧:别无选择,你所能依靠和信赖的只有你自己啦。

从此,不再指望老师,只知逼着自己勤奋,只从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些大师身上汲取温暖和力量。可是,单枪匹马的我反而从未觉得自己是在孤军作战。

一直以来,自己抱定的就是一个无人喝彩的理想,但未曾想到的是,这一理想却再也没有同我分离过。由此,我终于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理想,是一个能够让你找到自己,从而成就自我本质的理想。理想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的崇高,只在于它是否有能力唤醒你沉睡的内心。

大学毕业工作后,一次去同事家拜访,偶然看到了他女儿的小学毕业纪念册,上面有全班同学自己填写的个人信息。其中,“理想”一栏上写的多是医生、律师、空姐、歌星以及老板之类。这让我不禁慨叹,时代竟如此之快地又变了,且变得都叫我感觉有些陌生了。

我的夜

小时候,夜是恐怖的,无边的黑暗里似乎随处潜伏着威胁。人生最初想象的活跃,总与这可怕的黑夜有关。长大了,现实愈来愈发地清晰了,想象则淡成了似有似无的背景;而我,倒却依恋起这背景来,每次等来黑夜便再也舍不得离开。我属于黑夜,黑夜同样属于我。我始终把自己看成大地孤独的守夜人,因为这个时代的黑夜时刻面临着被盗走的威胁。唉,这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是太偏爱白昼、太偏爱行动了。

对于我,白昼俨然就是一种侵犯,它掠走了我的宁静,窒息了我的孤独。所以,我更情愿与这个世界在夜晚相会。我让白昼沉默,让它变成对于夜晚的深情等待。当夜晚终于姗姗来临时,正像布朗肖所说的那样:“‘一切都消失了’出现了。”而我,也开始通过消失显现出了自身。的确,我是我的另一面。

这是休憩的时刻,更是梦呓的时刻。死亡在这一时刻恢复了生机,一切皆在这一时刻清晰起来。清晰的不只有影像,更有声音。夜晚使得黑暗成为明亮的存在,富恩特斯说得对:“这是对抗黑暗和死亡的创造的时间。”

所有的生命都回到了被言说的本质,梦呓已不是唱歌而是歌唱。哦,不是我要歌唱黑夜,是黑夜点燃了我的激情。我不能不放开歌喉,然而我,只有一副歌喉,根本无法胜任这整个世界声音的同时释放。于是,我的歌注定是无声的歌。

但,属于黑夜的无声之歌才是真正的歌。白天没有歌唱,歌唱只发生在夜晚。歌的价值永远不在于吟唱,它的价值仅仅在于谛听。我坚信,奥尔菲斯的琴音唯在夜晚的时候才最动听。我渴望倾听的正是那无声之声,是声音点点滴滴消逝的方向。

其实,白天本无声音,有的仅是喧嚣;喧嚣是声音的一种假象,从来就领会不了倾听的真谛。夜晚的声音丰富而深沉,那正是由于听觉的诞生。我首先是个听者,然后才是个歌者。歌唱难道不是一种召唤吗?但如果我无法聆听,那又如何能不错过他人的应和?

知音总在夜晚悄然向我走来,我同知音的长谈总是彻夜的。白天,知音便消失了,我也消失了。这是为了重逢的告别,是对话必须拥有的一段沉默和空白。

黄昏时分,我又开始等待她的到来。此刻,身体已恹恹欲睡,灵魂则进入了梦呓。梦呓是灵魂清醒的时刻,也是它认证自由的时刻。

灵魂不需要装扮,它向来就是赤裸的;赤裸的灵魂是羞怯的,因而只能选择在暗夜里出场。它不在乎获得,它只在乎失去。黑夜孕育了它,所以黑夜不属于它的获得,它的珍惜不过是为了让黑夜永不失去。它本也可以获得白昼,但要想不失去黑夜,它宁愿将其放弃。为了无所失去,当然可以无所获得。

灵魂的梦呓在声声低诉:我不要失去、我不要失去……灵魂的歌,始终就是这样一曲坚守的歌——一种难免有些单调的旋律。没错,灵魂不寻求多样,它只爱单纯,那所有同它一样的灵魂。

事实上,所有的灵魂无不是相似的。灵魂本身即是爱,所有的爱必然一致。就像孤独,只有一种。获得抑或索取,进而多样,那常常属于难以禁受的搅扰或者负担。“把它们留给眼睛吧。”灵魂的耳朵总是这么说。毕竟,最害怕单调的就是眼睛了。

因为热爱单纯,所以灵魂也热爱着寂寞和重复。我的等待便是这样的寂寞和重复,然而等待并不意味着我不会行动。我的行动同样属于等待的一部分,于是,某个夜晚,我出发了;走了很长的路,我来到了她的窗前。

无需预约,也无需通知,灵魂的等待是时时刻刻的。甚至不用言语,我只是执著地伫立于她的窗前。

终于,她走出了房间。

“我知道你在这里,我听见了你的心跳。”她说。

“我是循着你的呼吸声找来的。”我说。

“我们去哪儿?”她问。

“去找我们的孩子。”

言罢,我们手拉着手,向夜的深处走去。在夜的边缘,我们听见了那个孩子的哭泣。随即,那个孩子蹒跚着朝我们走来。

“你是谁?”我们问。

那个孩子顿时绽开了笑颜:“我是你们前方的道路呀。”

别尔嘉耶夫和我

十余年前初次与别尔嘉耶夫遭逢,当时翻开的是他的一本思想自传——这正是我有意在未来可能为自己选择的一种自传写作方式;刚一进入别氏的心灵深处,泪雨便开始纵横。我仿佛在一个遥远的时空邂逅了另一个我,忽然,周遭的一切在我面前开始变得如此清朗;存在的根柢自此终于生长出它不屈的苗芽,我从孤独和忧郁的焦灼中彻底解脱了出来。确切点儿说,我被从人群当中完全解放了出来。一个囚徒的死亡,换得一个隐者的新生。

别了,当下!别了,狂欢!别尔嘉耶夫告诉我,必须回到过去——这也是克尔凯郭尔曾经告诉过我的,我必须重新对自己说一声:嗨,你好吗?

是的,原谅我吧,那些我深爱着的人们,我不能以这个尘世过于急切而又视觉的方式热爱着你们。所以,我只能选择暂时离开你们。哦,是暂时吗?也许就是永恒。

我把一个沉重的背影交付给现在,而一个纯真的面庞却在过去向我靠近。此时此刻,别尔嘉耶夫饱含深情的词语之于我已不只是一种召唤,那更是一种呼吸……

我一直没有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的感觉,永远也没有觉得双亲是生我之人。对于整个血缘关系的冷漠是我突出的特性。

我一直不喜欢与同龄男孩子之间的交往,尽力回避这种交往,我和女孩子及小姐们却有着很好的关系。

买书是我的一大乐趣。至今我还记得,我是如何徜徉在克列夏季克的奥格洛勃列大书店里的。我几乎每天都去浏览新书。喜爱书店我是保持至今的嗜好。

我是个多疑的人,这不仅是对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其他人。

我喜欢布置自己的房间,让它显得与众不同,我不能容忍对我的东西的任何侵犯,我从童年起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图书室。我想,利己主义是我一直所固有的,但这利己主义主要是防御性的。我不是自我中心论者,即不是极端自我的吞食者,不是把一切都归于自己的人。

我首先是个有洁癖的人,我的洁癖既是精神上的,又是肉体上的。我努力去克服它,但是却很少成功。

我不喜欢“生活”先于和大于“意义”,我喜欢“意义”更甚于“生活”,喜欢精神更甚于世界。

任何时候我也不能同意把自己归入任何类别之中。

我经常听到关于我的反映,这些反映令我惊讶得不敢相信。在外表上我过多地不是我实际上的样子,我戴上了假面具,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世界。

我在内心对许多东西都感到冷漠,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冷漠的人。

我总是不善于趋炎附势和见风使舵。因而一直处在对抗和冲突之中。

比起男人来,我更喜欢女人,不过,这种对于女人的爱使我的青年时代很是忧郁。

我从童年起就有很强的使命感,从来不知道反省我在生活中选择了怎样的道路。

我有不可抑制地在世界上实现我的使命的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在世界上印出来。如果不能经常在写作中实现自我的话,大概我会割断自己的血管。

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又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可能是,我的多血质气质特点较多地被抛在外面,很容易血气冲头;对一切的反应都特别快;发脾气很暴躁,而性格忧郁的气质特点则存在于深处。当外在表现是高兴的、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时候,我同时又是忧郁和具有悲观主义情绪的。

我总是害怕幸福、快乐的时刻,在这种时刻我总是特别强烈地回想起生活的艰辛。几乎每当宏大的节日到来之时,我总会感到深深的忧郁,这可能是因为期待着日常生活的奇迹般改变,然而它却并没有出现。

经常的忧郁削弱了我在生活中的积极性,我过多地逃避时间,正如很多人努力去获得时间一样。

我诞生于自由,自由是我的母亲。

我终生都是一名反抗者,在我最大限度地努力顺从和谦卑的时候,我仍然是一名反抗者。

我很少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同情心,很少去帮助受苦的人,很少去减轻他们的苦难,我的同情心被封闭在自我之内。

我一直比较同情受压迫者、受迫害者和穷苦人,但也一直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

我一生都坚信道德是独特的——个体性的,是和一般的、人人尊奉的道德相对立的。

特殊之处是我从来都不会醉酒,我能够喝很多,但却从来不会醉,众人皆醉独我清醒。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并不愿意与世隔绝。

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我和人们交往的能力很弱,交往问题一直使我苦恼。我是一个平易近人的、社会中的人,但在交往时却感到相当的困难。

我肯定不属于爱好权力和荣誉的人,这些东西无法迷惑住我。或许,自负和冷漠(不好的一面)与对独立和自由的热爱(好的一面)在这里起了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对于关乎自己思想的评价完全冷漠,但我的确不十分看重自己的名气,甚至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有着多高名望的人。我绝不能也不想有自己是一个受人景仰的大人物的感觉。当我被看成大人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被冒犯,甚至是被侮辱了。崇拜不符合我的本性,在崇拜中有着某种强制的普遍有效的东西,而在我身上则很少有这种东西。

对我来说,创造的思想和写作是我生活中不变的内容。我简直无法想象,我如何能够没有新书的构思。我只能那样生活,对我而言,这是灵魂的净化。

……

同类推荐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季羡林1946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前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这一人生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以及数十篇随笔,不仅有展示作者个人生活情趣的散文,也有多篇记录出国访问及与外国友人友谊的文章。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你似骄阳路过盛夏

    你似骄阳路过盛夏

    【1V1.女强虐渣爽文】颜汐:“小琛子,本宫要吃葡萄。”墨琛:“……”剥皮去籽递到嘴边。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才女们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名门天价弃妇

    名门天价弃妇

    只是带着私生子被扫地出门的下堂妇,斗过小三也打过流氓,蹲过牢狱还爬过红墙。
  • 诸天狂蟒进化

    诸天狂蟒进化

    重生成蟒,为了滋润的活下去,张尘只能踏上未知的旅途。狂蟒世界:吞噬血兰,基因进化。侏罗纪世界:搏杀沧龙。霍比特人世界:史矛革,有翅膀就了不起?吃我一发黑蛇的咆哮……[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

    他开车过河,上了湘江二桥。此刻,正慢悠悠地跟在一台红色东风小康货车后面,像是牵着一条名贵猎犬在散步,引得他后面的大众、现代、比亚迪、马自达、奇瑞、雪佛兰、斯柯达等纷纷换道,一边很不耐烦地摁着喇叭。转道后从他边上擦身而过的时候,每辆车的司机都要先慢下来,狠狠地朝他这边抛来一个白眼,恼怒于他竟然可以把一台雷克萨斯RX越野车开得像头蜗牛,甚至嘴里丢出一两句国骂,然后一脚油门,没影儿了。你们都是过客!一掠而过的影子!连张在风中飘飞的纸屑都算不上!他用无情的蔑视来包容他们。
  • 单程末日

    单程末日

    变异狂犬病爆发,感染的人都成了咬人的怪物。白夜觉醒了名为【意识微观管控】的能力,但是......他喵的为什么一直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絮絮叨叨个没完啊!!!医生:“你这是人格分裂,得治。”白夜:......“原来我是这么啰嗦的人吗......?!”
  • 未等故人归

    未等故人归

    当他凯旋归来,却看到一个孤冢,里面埋葬着他爱的人。
  • 我被成语绑票后

    我被成语绑票后

    天下成语出我嘴一入江湖岁月催微量灵气,缓慢复苏三十年。这个故事,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复,先复带动后复,最终实现共同复苏开始讲……
  •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五年级专用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五年级专用

    在作文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没有注意它们。在这本书里,用8个专题,分别告诉你“如何写好童年趣事”“如何抓典型事例写好人物”“如何写好景物”“如何写好话题作文”,等等。方法实用,范文经典,点评中肯,还有推荐给你看的课外书,帮你全方面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它,作文提分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