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700000007

第7章 一生中来不及说出的那些话(3)

与别尔嘉耶夫的相会,使得我的思想使命再度回到了个体、自由、反抗以及责任的维度上来。幸福也许是重要的,但却始终不及痛苦更为真实。善唯有在与恶的永恒征战之中,才能唱出真理之歌那最为完美的悲剧声部。

我这十年

最近,央视一直在盘点中国这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试图用一个个数字例示出民生从物质到精神所呈现出的腾飞过程;看了,叫人欣慰,同时也更催人深思。恰巧,《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杨阳女士提议我也来写篇小文,说说自己作为学者的这十年。个人觉得这实在是个美意,于是欣然应允,且算凑个热闹吧。虽说国家的变化是动态而显著的,个人的变化则是静态又细微的,但也恰恰是这无数个人的变化,却有如蝴蝶效应般地呈现出来了整个国家的力量,难道不是吗?

想起十年前,我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还没有多久,刚刚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北语为我提供的生活条件让我倍觉安心。相比于北大,它是那样的恬静,漫步在校园里,随时便可找到一处供你思考的角落。我喜欢这里,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望着那些青春的脸庞,我回忆着自己的过去,期待着自己的未来。在课堂上,我总是像诗朗诵一般地激励着我的学生们:亲爱的同学们,努力啊!其实,在课堂下,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地激励着自己呢?

然而,毕竟不再是单纯的求学时光了,各种琐事难免会随同工作出其不意地纷至沓来。所以,要想继续从前三天一本的阅读量,可以说是难有可能。不过,我也还是勉力督促着自己至少一周要读完一本书。读书丰富着我的人生,维持着我同这个世界之间的亲密联系。当大家都在抱怨这个世界太浮躁的时候,我的书本却始终在告诉我:你的世界很安静。

放下书本,就是写作。正式的学术生涯,即意味着更多创造的时刻。那时的基本目标是一年二十万字,也就是一本书的成果量。除了写论文,还写小说,写随笔,还有翻译,等等。我的专业界限一向模糊,因为学术兴趣实在过于广泛。要是强行限定自己专业方向的边界,总感觉那是在割裂自己的人生。专业可不是宗教,它没有理由苛求我的绝对忠诚。我只愿为爱和自由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写作,这就是我活着的理想和信仰。所以,尽管创作在高校里得不到工作成绩上的认可,我也还是执意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创作上,并于二〇〇二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流萤》。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它的出版可是我生活里的一件大事。

这时,在学术上,我开始注意将自己的学术兴趣与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惑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又把自己的专业拓展向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宗教哲学等学科,并为此撰写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这样的研究令我受益匪浅,并对自己的书斋生活充满了感激。自得其乐的我,甚至很想像康德那样终身不娶了。可是就在这一年,好心的丘比特还是把一个贤良的妻子给我送上了门来。

第二年,我的博士论文《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经友人资助得以出版,它所获得的好评更加坚定了我的学术雄心。而婚姻生活却也并没有如事先想象的那样影响我的研究和写作,精力向柴米油盐的部分转移,只是磨平了不少自己当初那生涩的棱角而已,但心态倒是由此变得更为宽和了。写作的速度一如既往,可文章的热度自己却感觉明显高于了从前。这时我才意识到,做点儿家务原来对于研究和写作还是相当有利的。既然我没有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不能照他老人家那样,写作之余拉上牲口去田间地头干他个满头大汗;那就索性把家务干得热火朝天,从中寻找别样的乐趣吧。这期间,我又完成并出版了一本论著、一部长篇小说和两本译著;当然,学术论文的写作一直也没有间断过。

四年后,我又有了人生中的另一重大收获,宝贝女儿降生了。她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我对这个世界既有的看法,亦完善了我对于工作和事业的重新认识。从此,家庭在我的心目中牢牢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我几乎放弃了一切社交生活,不再参加那些无聊的学术会议,不再轻易接受外界邀请的讲座,拒绝掉所有出国机会,一心只想陪伴在女儿的身边。看着她一天天长大,那让我不胜惊诧的神奇变化,赋予了我从未有过的美妙人生体验。但也不得不承认,女儿和家务的确花费了我更多的时间,读书和写作的速度都显著缓慢了下来。不过,自以为是个懂得如何同时间相处的人,耗费于女儿与家务的时间,我觉得之于自己的读书及写作绝对不是一种剥夺,相反,那倒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收获,只是鲜有谁能够幸运地捕捉住它罢了。一次,有位朋友告诉我:现在读你的文章感觉多出了某种东西。我问那是什么。他说:浓浓的父性。这个回答让我极其满足,我把它看做是这么多年以来我所能够得到的最高肯定。

女儿也给我带来了灵感及好运,在她的陪伴下,我又顺利完成和出版了四部论著、一部长篇小说、一本随笔集和多部译著。因为她,我对于学生们的关怀,也平添了几许父性的情感。我开始关注的再也不是他们的成绩,而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我对于自己的教学要求,也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还有自己做人以及教育他们做人的能力。我终于明晓,单单告诉他们真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点燃他们热爱真理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能够和我的学生们一道为真理燃烧。时不时地,我总会收到学生们那一封封火热的来信,这使我看到,我点燃了他们,他们却反过来温暖了我。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回报吗?我爱我的学生们,我爱教师这个职业;为此,这一工作的意义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

说起来,十年的时间真的算不上漫长,但当我回首细数其间所经历的这一切时,多少还是感到了些许惊讶。原来,十年竟然可以发生那么多的事情,而每一件事情的意义皆又可以无尽地放大,以至于那十年根本就是容纳不下的。作为回忆也好,作为总结也罢,按照常理,这个时刻似乎必该归纳一下得失吧;然而我发现,对于自己的这十年,我只能道出收获的喜悦和感激。至于损失,那不过就是收获的另一种计算方式罢了。

永远的异乡人

不知不觉,已在北京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的时间却一直未能让我融入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空间实在过于庞大,庞大得你待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只会有一种消失的感觉;这座城市的居民实在过于众多,众多到一不小心你便迷失于了人潮之中;还有它的实在过于喧嚣,对于一个如此喧嚣的地方,你是无法用心灵去贴近它的。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和书信,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感情、家庭中的心路历程,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有音乐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身体里的故乡

    身体里的故乡

    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出现规模空前的南下和北上打工潮,其中从外地到北京的务工者被称为“北漂族”。印子君便是“北漂”中的一员。约略记得1997年深秋,川南富顺一老作家到京造访,陪同前来的一小伙,正是印子君。于是知道印子君是四川富顺人,其时,他在北京亚运村一家餐馆打工,负责后勤采购工作。每天,印子君骑着三轮车不断往返于餐馆和菜市场之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常有诗歌作品在报刊发表。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北京不少媒体对他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成了引人注目的“民工诗人”或“打工诗人”。印子君上街或到菜市场买菜,许多并不认识的当地居民都主动向他打招呼,投来钦羡的目光。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十里春风不如你,柔柔暖暖的元曲

    十里春风不如你,柔柔暖暖的元曲

    对于这个时代,元朝的文人倾诉着一切:有离开故国的悲伤,与往日的浮生盛世告别的不甘;有羁旅在外、离愁别绪的难抑;有对人生和恋爱的情殇;有对生不逢时的愤恨;也有对整个时代灰暗背景的不满;亦有不断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可怜人。他们之中不乏潇洒之人,但满腹牢骚却总是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一生苦苦寻觅,苦苦把握,苦苦追求,把义愤难纾的情感捧在掌心,终日凝望,他们直言不讳对统治者的不满,却并没有因此获罪。由于元王朝的专制性并不如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文化政策上,蒙古人无意间摧毁了宋代以前的文化硕果,而其无意识的包容令文人们敢于倾吐不满,这也间接造就了元曲文化的繁盛。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热门推荐
  • 老麦的秋天

    老麦的秋天

    早上九点多钟,变天了。先是太阳变黄了,光线薄薄的,再就是起风了,风从郊外过来,一路攻城掠地。马路两边的行道树,全往一个方向狂摆。树叶死鸟一般哗哗坠地,又和着地上的灰尘扬起来,一起直扑过来。老麦正上坎,因此他感受到了双重的压力。老麦的三轮车,堆得满满的。先是一张板,两张桌面那么大,横盖在车厢上。板下面码了一车厢的书报杂志。板上面压着两条钢筋焊的支架,担板用的。一张小马扎,一把靠背椅。另外还有一把硕大的“可口可乐”遮阳伞,颜色已经发白,撑开了能罩住一张床。除此而外,老麦的三轮车把上,还挂了另外两样物事:一把旧二胡,和一把崭新的,装在琴盒里的小提琴。
  • 凤染九天

    凤染九天

    在这世界上,凤柒最爱的就是墨夜了,她以为墨夜也爱她,可最后也只是她以为而已。当凤柒看到墨夜娶别人的时候,当凤柒被一剑穿心的时候,她才知道她最不该的就是爱上墨夜。
  • 30岁时你是谁·男人版

    30岁时你是谁·男人版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20岁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到了30岁,肯定已经功成名就,至少也是“五子登科”一票子、车子、房子、妻子及孩子一应俱全。然而,真正到了30岁,却往往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于是,有人戏说30岁的人看书时开始注意名人的年表,喜欢将名人成名的年份,减去自己出生的年份。如果小于30,就很扫兴;如果超过30,就很开心;如果碰到那种40多岁才干出点事的例子,就觉得来日方长。
  • 道家少年

    道家少年

    人最容易变的时候,就是踏足江湖,接触的人多啦,心也就活啦,对于一些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在意。有些事情,常常会出乎你的意料,无论你愿不愿意,都是一个结果……
  • Ideaship

    Ideaship

    Ideaship flips traditional leadership on its head and shows how simple acts of compassion, trust, and generosity of spirit, as well as some seemingly zany actions, can unleash unexpected, vital bursts of creativity.
  • The Scenery of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 湖光山色

    The Scenery of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通过楚暖暖和旷开田从贫穷到富裕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欲望的寓言。小说以曾进城打工的乡村女青年楚暖暖为主人公,讲述了她回到家乡楚王庄之后不断开拓进取、进而带领全村创业的故事。暖暖是一个“公主”式的乡村姑娘,她几乎是楚王庄所有男青年的共同梦想。村主任詹石磴的弟弟詹石梯自认为暖暖非他莫属,但暖暖却以决绝的方式嫁给了贫穷的青年旷开田,并因此与横行乡里的村主任詹石磴结下仇怨。从此,这个见过世面、性格倔强、心气甚高的女性,开始了她漫长艰辛的人生道路……
  • 晚风只影向君来

    晚风只影向君来

    年少轻狂,夏晚风离因爱情伤,本应是的一国公主她,又该在这别国宫中何去何从?一个约定,夏晚风成为一国丞相,与某个邪魅无比的皇子来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一场大火,从此快意江湖,刀光剑影,梦里梦外,谁又成了谁的劫数?
  • 狮心

    狮心

    有一头名叫罗苟斯的巨龙,被矮人称作冬怒。他在哪里定居,那里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冷的地狱。不久后世界将再无其他三季,所有生灵都将在白色冬日中灭亡。一支宣誓阻止冬怒的远征队因此而成立。但他们在世人眼中却并非伟大的英雄。远征的发起者是被所有矮人憎恨的通缉犯。为了加入远征,有人抛弃了被战火燃烧的家乡,有人背负着同族恶行的罪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动漫游戏斗技场

    动漫游戏斗技场

    新书《我是真的不想死啊》已发……未来,虚拟世界覆盖全球,直播和电竞成为了主流行业之一,在虚拟世界中,主播和UP主们都有自己的店铺,在店铺中进行着自己的直播和视频,而虚拟世界最核心的游戏便是星幻斗技场,这里你可以使用各种动漫、小说、游戏、电影里面的角色。萧炎大战辉夜姬、无极剑圣和黑崎一护拼刀、奥特曼和卡卡罗特对拳、柯南在野外森林中奔跑……穿越了99次的李昱瑾带着98个世界的能力成为了一个音乐与技术的主播,每天打打游戏直直播,没事的时候还能打打职业比赛,揍揍外星人……“瑾子哥,你到底什么时候教我们那些技术啊。”直播间里面的观众们望眼欲穿。“我这是独门记忆,啊呸,独门技艺,概不外传!”李昱瑾躺在虚拟世界的庄园内,惬意的晒着虚拟的太阳,左边一位穿着洋裙的碧翠丝,右边一只闪着电光的黄皮耗子……q:69817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