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800000007

第7章 “爱”味(2)

张恨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爱国与爱家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作为长子的张恨水毅然牺牲自己的求学前途,靠一支笔,只身在外打拼,奔波操劳,甚至忍辱负重。特别是在抗战非常时期,肩负民族大义,以笔弯弓,坚主抗战,不敢懈怠。重庆八年,从未与母亲见面,虽然如此,可思念之情从未间断。话说那一年中秋前夕,张恨水思念如潮。要是在佳节将至的时刻得到母亲的消息那该多好啊!张恨水在下班途中,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走到一棵桐花树下,桐花纷纷扬扬地开得正旺,张恨水不经意地靠在那桐花树下呆呆地想着心事,想着故乡的那一年中秋节,母亲带自己赏月,教唱“月亮婆婆跟我走”的童谣……想着想着眼前出现了幻觉。一位过马路的阿婆正像自己的母亲,而且张恨水仿佛听到了“母亲”正唤着自己的“小名”寻找桐花树下的自己哩。这时张恨水眼睛发亮,禁不住喊了一声“妈——”。那阿婆回过头来,轻轻地摇一摇头,又对他微微一笑,张恨水这才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回来后,张恨水思亲尤炽,写了一首新诗《花瓣儿洒了一身》:花瓣儿洒了我一身/我没感觉到一点痛痒/呆站在一棵桐花树下/靠着树儿发呆/路上过去一位老太太/她后影儿有点像我老娘/像我那在战区里的老娘。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当张恨水回到故乡安庆见到母亲时,双膝一跪,“孩儿不孝,八年没有侍奉您老人家……”说着,喉咙就哽住了,张母把恨水拉起来,含着泪水说“呆儿,呆儿,我的呆儿回来了!……妈不怪你,都是小日本造的孽!好了,小日本赶走了,我们母子也团圆了!这八年你吃了不少苦哇……娘听说政府还发了块‘银桃子’(指国民政府发给张恨水的“抗日勋章”),快起来拿给娘看看……”张母一席话让张恨水一颗负疚的心得到一丝慰藉。张恨水曾以诗记述了当时的情形,诗云:“八载回来喜欲狂,夕阳楼下置归装;凭栏遥见慈亲立,拜倒风沙大道旁。”“飞步登楼一笑盈,樽前再叙别离情。八年辛苦吾何恨?又听慈亲唤小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949年,张恨水不幸中风,卧床不起,此时,张母告别了人世,享年73岁。家里人怕张恨水受刺激,一直瞒着尚未康复的他。事后,当得知噩耗时,张恨水责问家里人当时为什么不告诉他,让他为母亲送老归山,尽人子之责?!……尔后,每逢除夕,张恨水总要把母亲的遗像挂到客厅的正面墙上,点上红烛,放挂小鞭,叩拜再三,然后再吃年夜饭。大年初一,祭母仪式更是庄重。那时,蜡烛台,属于“四旧”,市面上买不到,便用两个大白萝卜,斩头去尾,用红纸包装一番,俨然高脚烛台。在此之上,插上红烛,置于张母遗像之下,烛台之畔,放盆兰花、梅花,再点上檀香,放入香炉。然后,张恨水先行磕头大礼,接着妻儿孙子们一一叩首敬礼。张恨水说“向母亲跪拜辞岁,是我的习惯,不这样,我心不安。我不强求孩子们,但要你们知道,这不是迷信,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孩子们哪,啥时都不要忘了祖宗啊!敬祖才能爱国家,不敬祖先,谈何爱国,不孝之人,何以言忠!”

张恨水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无孝无以立家,无家无以全国。孝,是根本,大儒者,推己得人,由孝而忠乃至以天下苍生为念,为人民谋取幸福,可以说不孝者不可能有忠。张恨水把“孝”与“忠”,把爱自己母亲和爱祖国母亲结合得相当完美,可师可范!

手足情

父亲早逝,“长兄当父”,张恨水作为长兄没有辜负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用一支笔养活了一大家人,帮助兄弟姐妹们一个个成家立业。

张恨水兄弟姐妹六人,大弟心恒,又名啸空,1899年生,小恨水4岁;二弟朴野三弟牧野是孪生弟兄,生于1906年;大妹其范,生于1904年;小妹其伟,生于1910年。

20世纪20年代初,读了几年私塾而弃学经商的心恒,不愿再“走江湖”,而先后携家随哥哥张恨水迁至芜湖、北平。到北平后,张恨水立马介绍大弟到《世界日报》从事编校与记者工作。及至抗战前夕,寇氛日炽,《世界日报》在风雨飘摇中撑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世界日报》被迫停刊。而此时,张恨水因上了敌伪的“黑名单”,由上海转赴南京创办《南京人报》去了,张家其他成员也大多转至南方。而与《世界日报》结下情缘的啸空,则坚持自己留下来负责该报的善后工作。一天,日伪军包围了《世界日报》报社,逼迫啸空等报社同仁立即复刊,宣传“*****”,借《世界日报》的影响为日本侵华效力。啸空,铮铮武门之后岂肯干此卖国勾当,在与敌伪军的周旋与抗争中,忧劳成疾,口吐鲜血。报社同人四处求药,日本人竟切断药源,啸空不治而殁,年仅39岁。啸空的妻子含泪将啸空葬于北平扬州义地,便带着孩子避难安徽潜山。其时,炮火纷飞,战事日紧,音信不畅,张恨水正苦苦支撑着《南京人报》,可谓心力交瘁。当他得悉大弟噩耗时,止不住痛哭不已,对着北平的方向呼唤着“老二,老二,你的妻儿都安全回家了,你怎么不回,你到哪儿去了哇?!”他想起啸空学业未竟就弃学经商,心中常常愧疚,如今大弟为自己介绍进去的《世界日报》凄怆殉职,更是痛心疾首。由于悲伤过度,张恨水一下子就病倒了,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此后,每值佳节,张恨水都按照家乡的风俗,为大弟燃一炷心香以寄哀思。1952年,因北京城市扩建,扬州义地的坟墓必须迁至西郊公墓。迁墓的那天,张恨水早早地就起床了,他顾不得大病初愈,亲自主持了迁坟仪式,非要亲自送上大弟一程不可。1962年,啸空之子张国威先生专程赴京,想把西郊公墓的父亲骨灰取回到安徽潜山黄土岭老家安葬,张恨水当即表示反对,他说:“孩子们哪,大伯也已经日薄西山来日不多了!你还是让你爸留在北京陪陪我,没事儿一块唠唠嗑、说说话吧!我死后,你再来北京取回吧!”张国威感念恨水大伯的手足情深,便依了张恨水的意见。张恨水带着侄儿来到啸空的坟前,喊道:“老二,小初子(张国威小名)看你来了!”“本来,小初子要接你回老家去的,我留住你莫急着回吧!你在这儿我们常见见面说说话儿,等我百年之后一道回吧!”一席话如泣如诉,啸空如在目前,感动得张国威泪如雨下。1997年10月,在张恨水逝世卅年后,啸空的遗骨才迁葬故里。

二弟张朴野,于1925年考入北平国立大学预科班,并升入政法系学习,也得益于张恨水的鼎力帮助。毕业后,张恨水又出面介绍,先后让二弟进入北平《晨报》、南京《南京人报》、北平《新民报》等报社任编辑记者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张朴野赴河南先后任中学和专科学校的文科教员,多次荣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1988年病逝前夕,张朴野还常常念叨着恨水大哥给予自己的手足深情。

张恨水最喜欢三弟张牧野那股活泼劲儿。那是1931年,张恨水三弟张牧野在京华美专毕业后,一心想办一所美术学校。可一想到资金问题就犯难了!他把这青春的苦闷告诉了兄长张恨水,张恨水感念三弟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便一口应承下来,答应以自己的稿费作为投资。在张恨水的运作和各界朋友的帮助下,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成功创办,校址是光绪年间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权贵裕禄私人住宅。齐白石、于非、李苦禅、许翔阶、王梦白先后应聘到该校任教。学校的具体事务由三弟张牧野负责,张恨水出任校长兼任国文课教员。张恨水不仅创办了“北华美专”,而且还帮助弟弟出版了美术专著。同时,三弟喜欢弄枪舞棒,颇具武门之后的豪侠之气,尤其得张恨水的疼爱。张恨水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中原豪侠传》,就是受着三弟的鼓动和提供的素材而催生出来的;小说《巷战之夜》中参加天津保卫战的男主人公“张竞存”的原型就是三弟张牧野;小说《疯狂》更是源于他们弟兄二人的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那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南京人报》被迫停刊。张恨水把家人迁入故乡安徽潜山后,又只身前往武汉,准备继续办报。适逢三弟张牧野也在武汉,二人在武汉听到南京大屠杀的消息非常震惊。义愤填膺之余,兄弟二人想,在风雨飘摇民族存亡之秋,继续办报以笔弯弓,不如投笔从戎亲手杀敌来得痛快!张牧野说:“我们家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柱山,那儿,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关隘重重,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武汉的许多家乡人都想回大别山打游击呢!大哥,你人缘好,威望高,你出个面,大伙一定买你的账,拉支队伍回家乡打游击,狠狠揍那狗日的日本!”张恨水说“老弟说的是!这个主意好!只是……”“只是什么?”张恨水沉吟半晌说“现在的情况复杂,怕只怕名不正言不顺,我们的一番好心难免遭人误解呀!”“对,还是大哥想的全,我们得先向国民政府要个名分!”张牧野说。二人一番计议决定以张恨水名义亲笔写个呈文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第六部,言明不要钱,也不要枪支,只要第六部认可这种作法,承认这是合法组织,免得遭人误会就行了。二人满怀信心地将呈文送到第六部,可竟然没被批准!张恨水非常愤慨,爱国有心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真令人疯狂!国民政府竟不允许老百姓成立抗日组织,岂有此理!

无奈之下,三弟张牧野在武汉与张恨水只好分手。张恨水去重庆,重新走上了“以笔弯弓”的书生报国之路。张恨水入川以后写的第一篇小说《疯狂》,就是以此为素材的;而三弟张牧野呢,仍然没有放弃武装抗日的追求。他与武汉农工民主党主要负责人商定后,毅然返回家乡潜山,自行组织了抗日游击支队。他任支队长,张凯任副支队长,三弟张朴野任总务。游击支队坚持斗争,有力牵制和打击了进犯安徽潜山怀宁太湖一带的日军,战绩显著。当时,国民党二十六军徐源泉部因与张家有素交,曾多次给予张牧野以枪支弹药等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张牧野组建的游击队,未通过安徽省第一专员公署的批准,国民党当局担心“异党”势力和民众自发武装形成的第三势力在抗日高潮中壮大,于是,勒令缴械解散,张牧野被关押。1939年2月,张恨水闻讯后,赶忙从中斡旋,请安徽第九专员公署专员邓昊明上书省府,争取省主席批准同意才放关押达4个月之久的三弟返乡。建国后,张牧野任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工委秘书、宣传处副处长、处长。1976年5月,在武汉病故。

大妹张其范6岁那年,母亲要按照当时习俗,给她裹脚。张恨水坚决反对,“你不要妹妹裹脚,将来嫁不出去怎么办?”妈妈责怪道。“嫁不了人,我负责养她一辈子!”张恨水说。在张恨水的坚持下,大妹免受了裹脚之苦。不仅如此,张恨水还帮助她进入了芜湖第二师范学堂,学习文化知识。1925年,在张恨水的鼓励与支持下,张其范又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读书,与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成了同窗好友。毕业后,大妹先后在北平、安徽等地终身从教,1992年去世。

小妹张其伟,从北平女师大附中毕业后,刚念了几天专科,就认识了一位男友,希望尽快结婚。有一天,她向大哥张恨水袒露了心迹。张恨水对小妹这么早就中止学业,颇为遗憾,但对她的终身大事,又不持反对。于是,张恨水把他们找来,很严肃说,“我是希望其伟上大学的,我建议等其伟大学毕业后再结婚。如果你们真心想爱,现在就要结婚,我也不反对。但不要后悔,不要说做大哥的没有让你上大学……生活的路由自己选择,请三思而行!考虑好后,告诉我你们的最后决定。”然而,张其伟还是选择了婚姻。张恨水尊重小妹的选择,便在经济上给予了不少帮助。张其伟后来定居江西,1996年10月去世,临终前,仍然珍藏着长兄张恨水当年为她购买的婚纱。“大哥,您可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啊……”小妹常常抚摸着大哥的遗像,喃喃自语道。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张恨水不仅对自己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这样,对族叔如张楚平等,对家族中的“九野”——张恨水的兄弟和堂兄弟姐妹中有9个人名中都带有“野”字,除自己同胞的孪生兄弟张朴野、张牧野外,还有张东野、张农野、张云野(女)、张樵野、张田野、张陶野、张林野等,都情深义重,关键时刻,均能相互提携,相互砥砺。其手足情深,感人肺腑。

舐犊

20世纪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恨水娶有三房妻室,生有七子六女。

长子张晓水、三子庆儿和长女慰儿(大宝)、次女康儿、小女张正,胡秋霞是他们的母亲。只有长子与小女长大成人,其余几个孩子都相继在10岁前夭折。

次子张二水、四子张全、五子张伍、六子张仝和三女张明明、四女张蓉蓉,周南是他们的母亲。

而徐文淑,1919年在家乡生有一女,谱名“胎梅”,夭折;1926年在北平生有一子,谱名“祖干”,夭折。因这两个孩子留世短暂,张家兄弟姐妹的排行榜中未予列入。

张恨水是一个儿女心重的父亲。

同类推荐
  • 毛丰美的故事

    毛丰美的故事

    毛丰美,男,汉族,1949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凤城人,生前系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9月26日凌晨3时55分,毛丰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大梨树村与世长辞,享年66岁。2015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丁道尔的故事

    丁道尔的故事

    威廉·丁道尔是16世纪英国翻译家,他的工作给暮气沉沉的中世纪生活敲响了丧钟,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旧势力的疯狂迫害,英勇献身。本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他本人貌不惊人,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他在逆境之下坚持理想,献身于人民思想解放的事业,毫不妥协,宁死不屈。在危险重重的流亡之中,他从一地逃到另一地,其间始终不忘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笔耕不辍,树立了一道不朽的丰碑。
热门推荐
  • 总裁爹地送上门

    总裁爹地送上门

    五年前,她未婚先孕,声名狼藉地被退婚,五年后,她携宝归来,摇身一变成了邢夫人。所有人都知道神秘的上京第一少不近女色,都觉得霍桑是撞大运了被他看上。对此,小包子有话要说,“明明是爹地一步一个坑,把妈咪死死埋坑里了!”更过分的是!爹地虐起狗来亲儿子都不放过!不过看在爹地宠妻如命的份上,他就原谅爹地啦!
  • 泉兰街情事

    泉兰街情事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那“海坛子”热切而痛苦的目光很快被四叔捕获了,四叔的心好像被人剜去了一块似的,自己珍爱的宝贝被人惦记着,那种感觉,就像母鸡在面对老鹰袭击孩子时,翅膀张开,脖子上的毛都竖起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四叔觉得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这天,风有点静下来,正是网鱼的好时候。四叔带着我哥哥到滩涂上网鱼,就是用一根根竹竿把一条长网撑开来,竹竿插在滩涂上,落潮后,再去把来不及逃出去的鱼拣回来。没想那个喜欢二婶的“海坛子”趁着风静,把船掉了头,不小心就把四叔张的网撞破了,四叔要他赔,大概是没有谈妥,四叔把他的船锚给扛了回来。二婶知道后,对四叔说,船无锚人无命,快还回去吧!四叔把头扭向一边,倔犟地说:他活该!
  • 彩虹雨

    彩虹雨

    这本书是8年卷首语的第二本集子,第一本叫作《旷野的鸟》,这本就叫作《彩虹雨》。有雨的时候,是不应该有虹的,而有虹的时候也不应该是有雨的,这是一种矛盾。但是,雨与虹又是紧密关联的。如果说旷野的鸟,是希望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像大鸟那样飞翔;那么彩虹雨,是渴望生活和事业的滋润和美好。这是一种矛盾后的期盼,人生如斯。
  • 快穿之:神秘boos强势宠

    快穿之:神秘boos强势宠

    本文无肉,介意请勿入坑!本文清汤寡水,属实对不起读者,不过不虐。女主:简穆双男主:顾墨璃
  • 若有人待你如初

    若有人待你如初

    从遇见他的那一天起,我的人生注定不平凡,没有多惊天动地,但也使自己走上意想不到的路没有偶像剧的桥段,但这也是我最青涩的青春,很普通正因为是记录事件,所以文笔若不好,还请见谅,如果到家喜欢读,那这就是我的最大动力希望经历了这么多的我们,可以走到最后 PS:书里都不是真名,怕遇熟人,现在我也只是个学生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所以不可能天天更(哼有人看就不错了你想人家追书?)如果真的有人喜欢看我的故事那我真是很感动!
  • 崩溃

    崩溃

    菲茨杰拉德撰写的一系列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散文。1936年分为三篇发表在二、三、四月刊的《时尚先生》(Esquire)上。开篇即写道:Of course all life is a process of breaking down.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美国小说家、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作品主要探讨青春、绝望与时代等主题。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以凰为尊

    以凰为尊

    七界中,以尊界为首。尊界长公主与她的挚友携手并进,遇到一个个有趣的人,一件件有趣的事,不知,她,是否会动了凡心……
  • 玄皇道主

    玄皇道主

    玄黄道秘三年,金乌国毁于万雷轰顶之下,亿万国民死伤殆尽,天地大劫自此而降。此后百年,劫祸殃及一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然而,就在所有目光无暇顾及的金乌国废墟里,一个异界生灵茫然穿越而来,附身到最后一位阳神血裔身上,开始了他的逆天救世之旅。
  • 穿越之废材逆天丑女无敌

    穿越之废材逆天丑女无敌

    她是冷家的千金,是全家最不宠爱的女儿,她是现代神医,因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药被同行嫉妒设计将她害死,一觉醒来居然穿越了,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她玩得一手好医术,替原主人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