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3100000016

第16章 打银杏打下来一条蛇

串场河里的鱼好像变傻了,接连要往打鱼人的网子里跳。薛先生第二天又派宝良来送鱼,这回是一条小鲢鱼。鲢鱼的刺更多,也更细小,思玉头昏眼花地拣完鱼刺后,把克俭和宝良召过去,手指头用劲儿点着两个人的脑门:“都给我听着啊,你们当中谁再把鱼弄进门,我一脚踢翻你们!”

克俭吐吐舌头,庆幸娘没有把这个麻烦的活儿交给他。

宝良却不知趣地搬出后台:“我爹说了,夹克这几天最需要营养,你不给他吃鱼,难不成你能够变出更好吃的东西?”

宝良不像克俭,宝良的嘴巴也厉害,在思玉面前不是软柿子。

思玉眼睛一瞪:“你当我说着玩?”

宝良笑嘻嘻地:“反正,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我爹和你娘说了才算。”

“那好。”思玉左右开弓,在克俭和宝良脑袋上一拍。“跟我走,我让你们见识我的办法。”

思玉领头疾走,后面两个男孩子一溜小跑地跟着,出飨堂,过串场河,走对角线穿过上埝镇,不一会儿到了觉慧寺。时局紧张,百姓贫穷,镇上各业都清淡,倒是寺庙门口卖香火蜡烛和算命打卦的小贩不见少。贩子们远远见三个孩子来,料想不是烧香拜佛的客,也就不理睬他们,自顾自地理货,聊天,扯东家长李家短的八卦经。思玉昂着头,摆出凛凛然的架势,目不斜视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香火摊,然后从寺庙大门口折过去,顺着围墙,绕到庙后的一片树林中。

方圆不过两三亩的地,小小的一片杂树林,众星拱月般地簇拥起当中一棵枝虬叶茂颇带点仙风道骨的树。这是一棵银杏树。时令刚刚入秋,银杏树披着一层浅浅的黄,黄中带绿,使老树显出小姑娘般的鲜亮和轻盈。它的树身不算很高,树干却粗得令人咂舌,像克俭这样的小孩子,总要四五个才能抱得拢它。离地一人高的树干处,有一个脸盆大的洞,洞口的树皮疤疤癞癞,环洞一圈都是大大小小的树瘤。有人踮脚往那洞里看过,说是阴风飕飕,深不见底。传说从前有和尚在树下打坐,一个炸雷劈来,和尚带着耀眼的火光腾空飞起,呼隆一下子飞入洞中,从此就不见了踪影。人都传那和尚是修行修得好,被菩萨点化成仙了。从那之后,银杏树就成了觉慧寺的庙树,树上结的银杏果年年落一地青绿,别人都不敢捡,让庙里的小沙弥们喜滋滋地收了,剥出银杏,炒菜,煨汤,或者在香炉上烤得焦黄,一冬一春有了零嘴。

思玉站在树下,仰头看满树的银杏果。树叶是浅黄色的,果实是浅绿色的,阳光一照,浅黄和浅绿都变得光灿灿透明,不像是树上长出来的,像捏糖人儿的师傅用糖稀浇出来,再一片片一个个粘到树枝上去的。

宝良跟着仰头看银杏果,再扭头看思玉的神情,自作聪明地叫起来:“啊唷!我懂了,你要带我们偷银杏果去卖钱,卖到了钱再买肉!”

思玉愤怒地白他一眼:“你懂个屁!什么叫偷?讲得好听点行不行?”

宝良一缩脖子,嘀咕:“拿人家的东西不是偷啊?”

“拿谁的?拿谁的?”思玉一连声地逼问,“你问问这棵树,姓王还是姓李?”

宝良答不出,脖子梗梗的,不服气。

克俭在一旁小声提醒说:“庙里的东西不能够拿,菩萨看见了要天打雷劈。”

“谁说的?”思玉斜着眼睛看他。

克俭搬出分量很重的人:“娘。娘上回带我来烧香,娘说过的。”

思玉轻蔑地笑:“你都上学堂念书了,还迷信!你说说,银杏果是给那些小和尚吃进肚里好,还是换了钱,给打下日本飞机的英雄增加营养好?”

克俭脸一红,一下子就没了立场。给杰克买好吃的,他没有意见。能不能打觉慧寺的银杏果,他心里忐忑。

思玉手一挥,大包大揽地说:“行,我上树,你们两个胆小鬼等着捡果子。菩萨要打雷,那也是劈我,不劈你们。”

宝良赶快上前,一拍胸脯:“我不迷信,要上树我上。”

思玉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把他扯到旁边:“少来啊,你不要说你是男的我是女的,我不要听这种话。”

宝良很没趣,两手抓着裤腰带,用劲儿地往上提,嘴里嘟囔道:“等下在树上看见蛇,有本事别叫。”

思玉根本就没耳朵听他的话,顺手在林子里掰根槐树枝,折去枝头,捋光树叶,做成一根木棍掂在手里,又指派宝良和克俭两个到银杏树跟前蹲下来,等她一边一个踩到他们肩上之后,慢慢起身,把她送上树。

思玉个头高,却没发育,细溜溜的,比宝良和克俭重不了多少。两个小子牙一咬,两张脸憋成两块红猪肝,手搭着树身,颤颤巍巍的,居然就把一张“人梯”搭起来。思玉果真是胆大,脚踩着两个小孩子的肩膀,胳膊拼命地往上够,够到一根横树枝,赶快抱住,屁股一耸,人已经搭到了树枝上。树枝虽然粗,思玉翻身坐上去的时候,还是惊动了枝上的几个银杏果,果子噼里啪啦地掉下来,有一个砸在克俭仰着的额头上,噗的一声响,克俭额头上火辣辣地疼,伸手一摸,还好,没破皮。

思玉坐在树上,提醒宝良和克俭不要拿手剥果壳,要用脚碾,免得有毒的果皮烂了手。然后她叫道:“闪开呀,果子下来啦!”

话才说完,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挥舞起那根槐树枝。只听见噼噼啪啪地一阵响,青绿色的核桃大小的果子雨点一样地往下砸,落在沙土地上,溅起一团又一团的灰尘。克俭和宝良两个立时就开心起来,手抱着脑袋,在树下来来回回地跑,争抢着追逐四处蹦跳的果子。追上一个,脚尖轻轻踩住,一压,“噗”的一声闷响,果壳爆开,滚出里面乳白色的果仁。跟着,一股又苦又涩的微微发臭的气味漾开来,很不好闻。那是银杏特有的苦腥气。才碾了十来个,鞋底就绿了。绿鞋底粘上了黄泥巴和烂果壳,像不小心踩住一团狗屎,看着挺恶心。克俭把一只鞋子脱下来,单脚跳到树根下,想蹭去鞋底的污秽物。宝良催命鬼似的在后面叫起来:“还管什么鞋子啊?赶快捡,别等小和尚过来抓我们!”克俭只好把脱下来的鞋子又套上,一只脚轻一只脚重地,跟着宝良去撵那些满地乱滚的银杏果。

思玉手里的树棍子短,手能够着的范围小,打不几下,就要起身,小心攀爬到另外的树枝上。思玉每移动一回,就要虚张声势一次:“下面的让开啊!别等我掉下树砸死你们谁啊!”

宝良手痒难熬地要求她:“你下来,换我上去打一会儿。”

思玉脚踩着一根树干,手抱着另一根树干,从茂密的树叶间探出脸,笑眯眯地说:“好啊,你想上来就上来啊。”

嘴说着,手里噼里啪啦地打着,丝毫也没有让开位置的意思。

宝良生了气,抬脚把一个银杏果“啪”地踢出好远:“果子都被你一个人打光了,我还上什么上?”

克俭帮着宝良说话:“姐你让让嘛,你让宝良打一会儿嘛!”

宝良则是威胁加恐吓:“你不让开,我就回家!”

奇怪的是,威胁一发出,树上没了声音,连果子也不再掉落,一片寂静。

克俭心里有点怕,试探着喊:“二姐!”

好半天之后,头顶上响起思玉哆哆嗦嗦的声音:“宝良,你看看这是什么?”

随着话音,从淡黄色的树叶间,窸窸窣窣垂下来一根两三尺长的带子,灰白色,侧面隐约有一些浅黑的环纹,薄得像蚊帐纱,轻飘飘地在半空荡着,没有丝毫分量。

“宝良,是什么呀?”思玉趴在树干上,脑袋钩下来,神色很紧张。

“蛇蜕。”宝良用了一个中医学上的文绉绉的词。

“你别骗我。”思玉惊慌得像是要哭。

宝良不屑道:“这又不是什么稀奇东西,蛇脱了皮就喜欢挂在树上。蛇蜕能入药,我家里就有。”

思玉不再说话,手钩住树干,身子挂下来,挂成很长的一条之后,松手,“砰”地落下,没站住,一屁股坐倒。被她顺手扯下来的那条灰带子,轻飘飘地盘落在她胸口,吓得她一声尖叫,抓起来用劲儿甩出去。

“宝良!宝良!”她叫,“我们走吧,树上肯定有大蛇!”

宝良用脚尖把蛇蜕钩起来,看一眼,嘻嘻地笑:“怕什么?菜花蛇呀。”

思玉白着一张脸:“什么蛇我都怕。”

克俭跟着说:“我也怕。我们回去吧。”

宝良却来了劲,说:“不如我们把蛇抓回去煮肉给夹克吃。蛇肉没有刺,煨成汤的话,雪白雪白的,可鲜了!”

思玉责骂他:“找死啊?万一是毒蛇呢?”

宝良信誓旦旦:“我保证不是。”

“那好吧。”思玉说,“你不走,我和克俭走。”

满地的银杏果,克俭才捡了半口袋,就这么丢弃不要了,他心里很可惜。可是想到头顶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哧溜”窜下来一条蛇,灰白色的,或者黑白色的,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吐出火焰一样的信子,凶神恶煞地跟人对峙,马上就觉得头皮发麻,嘴巴发干,一分一秒也不敢待下去。

回到家,娘看到克俭鞋子上的绿痕,问他疯到哪儿去了?怎么把好好一双鞋子弄成这样?又吸着鼻子问:“什么怪味儿啊?是踩到狗屎啦?”

思玉和克俭都不敢交代打银杏果子的事,更不敢讲树上的那条蛇。娘只要听说他们动过那棵银杏树的心思,吓也要吓死。娘可是个敬畏菩萨的人。

找一个空,克俭溜进竹园里,用脚尖踢个小坑,把半口袋银杏果倒进去,埋掉了。反正一把果子也卖不出什么钱,若被娘发现,扯谎都扯不清。

第二天宝良来找克俭,神头鬼脑地说,好在他们听了思玉的话,没有去逮那条蛇。宝良说,你猜猜那是什么蛇?

克俭心跳起来:“什么蛇?”

“毒蛇!乌鞘蛇!啊呜咬人一口,用不了一顿饭的工夫——”宝良舌头一伸,两眼一翻,作势往后一倒。

克俭头皮一炸,脑门上唰地冒出一层汗,冰凉冰凉。

宝良又是怎么知道蛇是毒蛇的呢?原来他们回家后,宝良想想不服气,琢磨着银杏树上的那个深洞肯定是蛇窝,说不定里面住着不止一条,是一家子。宝良美滋滋地想,要是一家伙逮到三条四条蛇,那得煮出多大一锅肉!给杰克吃个两顿三顿,还能剩下不少,他和克俭两家人都能尝着荤。他就扛一把锄头,夹了一捆麦草,带一盒火柴返回去,要点火熏树,引蛇出洞,拿锄头一条一条砸死它们。结果火把子扔下洞,嗖地窜出一条扁担那么长的乌鞘蛇,腰身几乎有小孩子胳膊那么粗,嘴巴一张喷出一股腥臭。万幸那蛇没有窜下地,顺着树身窜到树头上去了。“好险好险!”宝良拍着胸口,“你猜那条蛇有几岁?肯定不止一百岁了!蛇皮都老得皱起来了。啊哈,差一点点,我就成死人了呢,你今天就见不着我了呢!”

克俭嘴唇木了半天,才嗫嚅出一句话:“宝良,你可不能告诉我娘啊。”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三百千千:三字经

    三百千千:三字经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我要去旅行

    我要去旅行

    穿越大陆,横渡大洋,飞过万水千山,完成这些壮举的不是旅行家,而是各种各样的动物。为了生存,无数动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漂泊。哪种鸟的飞行路线最长?哪种哺乳动物的迁徙距离最远?什么动物的队伍最庞大?它们在旅途中又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本书里有你想知道的全部答案。
  •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天啊,妈妈!羊驼是啥?

    天啊,妈妈!羊驼是啥?

    你有没有可能放弃你所有的一切,去做一些这辈子都没做过事情?如果最后一切都变得一团糟,你会放弃这件事,回老家去吗?《天啊!妈妈》系列第一部《羊驼是啥?》讲述了一对勇敢的英国夫妻抛弃优渥的生活,搬到西班牙养羊驼的故事。这里记录了他们初次迎接羊驼诞生的紧张心情,迷路在犹如迷宫般的西班牙郊野,遇到怪怪的西班牙邻居,跟当地的房地产商、地头蛇、流氓建筑商周旋,还要应付安达卢西亚百年难遇的糟糕天气。辛苦比开心多,这对疯狂的英国夫妇能适应吗?是不是困难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法承受了?
热门推荐
  • 刑从

    刑从

    东风与花海,骄阳与明月,我所向往之前方。(一章是全部,不是太监了)
  • 爱情向右你向左

    爱情向右你向左

    女:“你为什么要亲我?”男:“因为想亲你!”女:“你以为我是亲亲食品。这一天尽乱来,被别人看到了,我还要不要交男朋友…”他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李落,我的女人。”“余平,你把话说清楚,我什么时候成你的女人了?”他在李落耳边说“要不我把刚才的细节给大家讲述讲述?”
  • 绝世天尊

    绝世天尊

    少年李丰重生神龙大陆,偶获无上传承。从此横空出世,逆天崛起!天骄圣子,吾翻手可灭!诸天神明,吾亦敢争锋!一枚混沌九龙镯,扫尽八荒六合,荡平诸天万界!吾为天尊,绝世无敌!
  •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被捅伤的声音

    未被捅伤的声音

    陈小印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他爹。聚集在校门口的家长很多,但他总能一眼就看见他爹,陈大印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而且脸皮最黑,黑得像他脚上脏兮兮皱巴巴的皮鞋。小印,陈大印叫了一声,同时举起手朝儿子摇了摇。他的叫声和动作完全是多余的。陈小印默默地走到他跟前,把自己的小手交到他粗糙的大手里,说,大印,我们走吧。陈小印习惯这么叫,他说,大印,我们走吧。陈大印领着儿子穿过人群,沿着杨桥路的人行道往东走。他的租屋在东边,而他的工作单位在北边样说别人可能会误会,还以为他真的在什么单位上班,就跟儿子同学的父母亲一样。
  • 轻,短,散

    轻,短,散

    各种各样的狂想,短篇小说。周更,遇事最迟一个月内必更。半科幻,脑洞向。轻小说、短篇、散文。无尽的铁轨,悠长的旅途。唯有思绪,让你不再孤单。
  • 关风月

    关风月

    初到洛城,出手阔绰的樱姑娘,在酒楼结识了如画般美男杨末语,一见钟情。想着在死前若能有段刻骨爱情也是极好,便死皮赖脸的跟着美男。无奈美男心中已有无人可比的佳人,油盐不进,甜酸不吃。之后樱姑娘突然发现不仅不死,还能活很久。“以前想着命短,便没有矜持,现在不比以前,不晓得要活到什么时候呢,可不得要点儿脸。”
  • 黄泉阴镖

    黄泉阴镖

    你知道鬼节烧去的祭物去哪了吗?我们所认知的这些冥物,又真的能在阴曹地府流通吗?刀口舔血,苍莽一生!我受生人之托,为亡人走镖!
  • 神奇宝贝之雨夜

    神奇宝贝之雨夜

    搞同人。想着一本搞定我曾经所有的想法,但是估计八成要有变数,咳咳咳,离题了。这本小说以神奇宝贝为平台主要写倒霉学生完成穿越梦。目标是神奇宝贝大师!!!!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