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4400000012

第12章 钟鼓楼(9)

薛师傅是当过喇嘛。他不明白有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为什么把当喇嘛这件事看得那么神秘。他出生在哈德门(即崇文门)外虎背口胡同一个城市贫民家庭,起名薛永全,排行老五。父亲是拉排子车给人运货的,母亲是为绢花行剪花瓣的。对于他们那样一个家庭来说,凡能糊口的事由都是一种职业。他的大哥给人养马,那些马是专为了东便门外蟠桃宫赶会时租给人跑圈的;他的二哥自小便瞎了一只眼,是个“独眼龙”,后来成了乞丐,在乞丐帮的“杆头”[12]指派下每天敲着牛胯骨,沿街唱着数来宝:“那边要了这边要,掌柜的吃饭我来到……唉,掌柜的,您别生气,早给一个早早地去!”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靠耍“顸胳膊根儿”在庙会上混的人物;另一个嫁给了专往乡下收猪鬃然后再进城倒卖给刷子行的小掮客。这些兄长所做的事,在薛永全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层次中,人们并不以为有多大的贵贱差别,包括二哥的乞讨,既然纳入了“杆头”的管辖之下,当然也算一种正经职业。因此,当薛永全学徒的那家绢花行在竞争中倒闭后,大姐夫给他走门子,使隆福寺的住持喇嘛奥金巴收容了他时,不仅全家为之庆贺,周围的邻居们也只有艳羡与嫉妒:在隆福寺这样的大寺庙中当喇嘛,该是多么好的一种职业啊!真没想到,几十年后,依然是那类家庭的后裔,却全然不能理解那时他们祖辈父辈的价值观念了。薛纪跃就一直不许父亲把当过喇嘛的事讲出去,包括即将娶进门来的这位新娘子,薛纪跃也一再叮嘱父亲不要同她提起这一段——然而,她并不是偶尔一来的客人,她将长期同公婆一起生活,纵使薛永全两口子和薛纪跃绝口不提,大儿子薛纪徽是并不避讳父亲这段历史的,孟昭英更难免在妯娌闲话中提及,又何况还有知根知底的邻居,更何况邻居中又有詹丽颖那号没心没肺而又出言无忌的人物。看起来,薛永全当过喇嘛这段历史,早晚有可能引出点家庭的风波哩!

回忆起当喇嘛时的往事,薛师傅并不感到屈辱,只是觉得悲凉。说实在的,隆福寺里的喇嘛,当年并不受到社会的歧视,只是像他那样的小喇嘛,生活实在清苦。新中国成立后,当他由一个喇嘛变为一个摊贩,最后又进而变为公私合营和国营商场的售货员后,有一回商场的领导找他谈话。那位领导全然不了解喇嘛是怎样生活的,提出的问题,似乎全是从一种简单化的猜想出发,使薛永全感到惊讶;而薛永全那老老实实的回答,反过来又引起了对方更强烈的惊奇。他们之间的谈话有一段是这样的:“老喇嘛奥金巴是不是常常欺压你们小喇嘛?他打你打得厉害吗?”

“奥金巴从不打我们。他就是教我们念经,带着我们外出念经去。”

“念经的时候他是不是坐一边歇着,主要让你们小喇嘛站着念去?”

“他跟我们一块儿念。那时候阔人家办丧事,一般都要请两三棚经。再阔点的请四棚,和尚一棚、喇嘛一棚、道士一棚、尼姑一棚。最阔的请五棚,和尚加一棚。念经全是坐着念。上午八点多钟一到就念,念一个来钟头,上午三遍,下午一点以后,再来两遍。”

“主家给的钱,你们小喇嘛能得着吗?都让那奥金巴独吞了吧?”

“我们能得着。奥金巴领着念,他叫‘正座’,他多拿半份钱。比如我们得三块,他得四块五。”

“你不觉得那是剥削吗?他为什么拿那么多呢?”

“倒没觉得他剥削了咱。咱的经是他教的呀。《归一经》《白度母》《绿度母》《心经》他都给教会了。还有《供师经》,特长,他也给教会了。他还教会了我吹‘刚咚’[13]。那是从西藏传来的喇叭,两米多长,只能发两个音,一个高音,一个低音。没点力气还吹不响哩!”

“听你这么一说,你们当年过得倒挺不错哩!”

“倒是不挨打受骂。可后来那票子不值钱,棒子面都一天涨好几回价,甭说我们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奥金巴也不宽绰,所以他那大儿子跑出城去,参加了解放军……”

“这是真的吗?奥金巴倒也这么跟我们说过,可他那大儿子怎么不回来找他?也没封信来?”

“假不了。有人跟天津见过奥老大,穿着咱解放军的军装,听说还当了个排长哩!”

“你掏心里话,究竟是新中国成立前好呢还是现在好?”

“还用说吗?当然解放了好哇!最起码的,提着粮食口袋往粮店去,这心里踏实了不是?”

薛永全的这种认识,听起来是肤浅的,然而却是稳定而坚实的。在以后充任国家售货员的工作中,他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心满意足,无所奢求。为了让薛纪跃“顶替”,他在两年前办了退休手续,后来便到一所仓库充任看守挣“补差”。

在那看守的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那样一种心境和工作态度,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应当知足。因此,即使在最易于沉入冥想的时间里,他意识的潜流中,也很少浮现出往昔喇嘛生涯中的那些斑驳陆离的画面,而更多的是为将来真正退休后的生活,做出多种色彩丰富的揣想,比如一大缸带斑马纹的热带“神仙鱼”在悠悠游动,一只开了嘴的画眉在装妥铜钩的圆笼中嘤嘤鸣啭,一对油褐饱满的核桃在手掌中咯咯打转,等等。

此刻薛师傅在门口等着那迎亲的小轿车来,心中毕竟不免小有感慨。坚持要小轿车的是老伴。他理解她的心情。直到这几年还总有人问他:“嘿,喇嘛跟和尚不一样,许娶媳妇,对不?”他只是和蔼地点头肯定着,心里却觉得问话的人少见多怪,岂止当了喇嘛许娶媳妇,娶了媳妇的人也可以当喇嘛啊。他自己不就是这样吗?还没到隆福寺,正在那绢花行里当徒弟时,才17岁,他就娶媳妇了。

媳妇是父亲给说定的——岳父原是跟父亲一样拉排子车的,后来换了个好点的事由,在中南海里头给当官的推火车——这事说起来怕如今的人们都不信了:民国初年中南海里还保留着晚清修建的一箍节铁路,上头有火车车厢,但并无火车头,怎么让它开动呢?就靠人力来推。薛师傅的岳父当年就推过一段那火车,其待遇在一般城市贫民眼中简直是“得儿蜜”[14]了。娶进这样一位“火车司机”的女儿,自然不能草率从事。在家里头搭“喜棚”宴请“五服”固然做不到,烦“跑海的”到“冷庄子”[15]去订席也力不从心,最后还是决定就在屋里摆三桌自馔菜肴意思意思。婚宴可以从简,迎娶仪式却万不能马虎。于是薛家尽其所有,从轿行租了一套轿子。如今电影上演旧时北京娶媳妇,往往只有一顶轿子出现,其实一顶哪儿够!新娘子得有一顶八抬或四抬的红轿自不待说,娶亲太太(男方的姨、姑、嫂一类人物)和送亲太太(女方的姨、姑、嫂一类人物)还得有一顶四抬或二抬的绿轿。随轿而行的,还有各色执事:打伞的、打扇的各两人,打旗的四人,打锣的、打鼓的、吹唢呐的、吹号的若干人,哪一样不得花钱?一场婚事完毕,薛家捅了好大一个窟窿。薛永全母亲本来就有病,天天得煎一砂锅中药吃。为及早补上这个窟窿,她自从媳妇进门就断了药,结果薛永全进隆福寺不久,她便病逝了。

当媳妇的呢,每当看见别人娶亲的花轿和执事队伍喧嚣而过,却总要比出几项自己当年过门时的不足,如那打出的凤尾扇,别人用的是真孔雀毛的,所镶的小镜子闪闪发光,而自己当年所用的只是野雉毛的,所镶的小镜子则像长出“萝卜花”的眼睛珠,够多窝心!你也不能说她的叨唠都毫无道理,同样是活在世上的人,凭什么她所享受到的就该比别人少?本以为时过境迁,这种心理状态,薛大娘不该再有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老大薛纪徽和孟昭英结婚时,小两口可真是做到了“移风易俗,勤俭办婚事”,什么小轿车,连想都没想过,散了一点喜糖完事。

那时候薛大娘也确乎心平气和,一句抱怨的话没有。可如今轮到薛纪跃办事,她内心里的那种意识,却又浓浓地浮到了上面来。可见把一个人的意识压抑下去并不困难,而要把它改造过来,却是相当困难,而且是很难考察清楚的一件事情。

薛大娘把小轿车的到来,当作这天婚事中的头一桩大事。她在屋里催促着孟昭英梳头整装,并亲自用一把崭新的棕丝炕笤帚,给孟昭英的棉袄掸土,其实孟昭英那织锦面的丝棉袄和外头的紫红提花纺绸罩衫都并无尘土可掸。薛大娘耸起耳朵捕捉着胡同里的汽车喇叭声,那声音始终没有出现,但她却忽然判断出:“来了!”真不知她是怎么听出小轿车开拢院门的声音的。她撇下炕笤帚,一边催着孟昭英出门,一边扭头嘱咐薛纪跃:“你再拾掇拾掇吧,一会儿人家可就真来啦!”

薛纪跃也不知是出于无聊还是出于惶惑,坐在一把闪闪发光的镀铬折椅上,手里拿着一盘新买的录音带,低头研究那封套上的曲目。他已经穿妥了新得扎眼的藏青色西装,打好艳红底子带金龙图案的领带,脚上是一双锃光发亮的三接头黑皮鞋。对于母亲的叮嘱,他不屑于作出反应,他还有什么好拾掇的?他盼着该经受的一切早一点结束,就像录音带在录音机里快速卷动一样——何必慢悠悠地走上一遍?

薛大娘和孟昭英一并出了屋。她让孟昭英快几步先到院门外去,她自己则要去澹台智珠家请澹台智珠出马。

这时薛师傅在大门口迎住了那辆停靠过来的出租汽车。他弯下腰朝里一看,大吃一惊:怎么车里坐满了人呢?

9.京剧女演员只好从迎亲行列中退出。

从出租汽车里出来了三个神色仓皇的男人。他们一下车便直奔院内,对薛师傅和迎出门来的孟昭英连斜眼一瞥的兴趣也没有。薛师傅和孟昭英都不禁愕然。

薛师傅正想凑拢车窗问问司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司机却开动车子,显然是要掉头离去。薛师傅一时间懵了,呆呆地站在了大门口,活像一尊石雕。孟昭英总算及时恍然,忙过去对公公说:“爸,这不是咱们要的那辆车。”

那三人原来是澹台智珠的同事。为首的一个长着一张马脸,但皮肤白皙,头发墨黑(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是用染发水染过的),鬓角留得很长,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穿着一件织有古钱图案的赭色绸面对襟皮袄,领口没有系拢,露出里面的一条绸子围巾,那绸子围巾是蓝底子的,上面似乎印满白色的书法作品。他便是将同澹台智珠合演《卓文君》的小生演员濮阳荪。另外两个,矮胖的一位是拉二胡的,干瘦的一位是弹阮的。他们急匆匆奔向澹台智珠的家门,恰巧澹台智珠穿好了衣服,正同薛大娘准备同到院门之外,双方劈面遇上。

澹台智珠一望见这三个人,便觉是不祥之兆。她请乐队的五位主力来吃饭,为何只来了两位?而且最主要的两位——拉京胡的老赵和打板鼓的老佟,竟然都没有来,弹琵琶的小秦也不见影儿。而她并没有邀请的濮阳荪,偏出乎意料地飘然而至,这不是乱了板眼吗?

濮阳荪一见澹台智珠,先耸眉惊叫起来:“哟,智珠,你这是意欲何往呀?”

澹台智珠恨不能一下子把对方问个明白,但薛大娘就在自己身边,已允诺承担的迎亲任务怎好就此推托,便对三位来客笑笑说:“真不巧,我得出去一趟,你们先进屋坐吧,我去去就回来!”

濮阳荪并不放过她,依然表情丰富地盯问:“你究竟哪儿去呀?有什么事比咱们的事更火烧眉毛呀?”

澹台智珠只好望望身边的薛大娘,解释说:“我帮邻居点忙,给迎迎新娘子去。”

濮阳荪连瞥薛大娘一眼的兴致也没有,只是双手一拍,又伸出右手食指一转一指,指定澹台智珠说:“你呀,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澹台智珠一惊,心情更加慌乱,不由得连问:“究竟出什么事了?你们光瞎咋呼,能不能说个明白,到底是怎么啦?”

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老赵、老佟另攀高枝啦!”

弹阮的那位也在濮阳荪一旁说:“快想辙吧,要不咱们可就散摊啦!”

澹台智珠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沉落并断裂在那里。啊,她曾有过的最坏估计,果然在今天成了现实!

薛大娘从三个陌生人一出现便感到不安,及至听见看见他们跟澹台智珠这么一说,澹台智珠那么一皱眉、一发愣,心里不由得比澹台智珠更其慌乱。迎亲的小汽车已经停在门口了,这可怎么是好?她巴不得澹台智珠撂下那头暂且不管,及时同昭英出发往女家去迎亲。可眼下的形势显然容不得澹台智珠跺脚走人。她只得赔出个笑脸对澹台智珠说:“智珠呀,那你就先把这几位师傅让进家坐吧。我们在大门口等你一会儿。你安顿好赶紧来吧!”又对那三位陌生人说:“让您三位师傅受屈啦,我们求智珠帮个忙,不一会儿就能回来。”

澹台智珠同那三位来客进了她家以后,薛大娘赶紧走出院外,使她大吃一惊的是院门口并没有停着小轿车,只有薛师傅和孟昭英翁媳二人呆立在那里,引颈朝胡同口外眺望。她眼前不由得一暗,心想今儿个是冲撞了谁呢?怎么就没有一档子事儿顺心?……

澹台智珠让三位客人落座以后,顾不得沏茶招待,忙让他们“细细道来”。

同类推荐
  • 现场

    现场

    出租车开到了家门口,三浦付过车费后走下了车。有些日子没有这么痛快地喝过了。发烫的面颊被夹杂着新绿的夜风一吹,心情格外舒服。于是,他便站在院子里,领略了好一阵子清风后,才迈步朝家门走去。房子被夜色笼罩着,妻子悠子去开同窗会好像还没有回来。这是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46岁的大学教授不得不自己掏出钥匙开门,他苦笑了一下,但绝没有不快的感觉。三浦打开房门,走进了有六张芦席大小的起居室,开了灯开始换衣服。这是他的一套习惯动作。他又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表,刚过10点。
  • 回不去的北京(南瓜屋故事)

    回不去的北京(南瓜屋故事)

    85后北漂寻亲记。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女人,写就的一部关于自己,关于家庭成员,与这个城市爱恨纠葛的故事。我曾以为自己的出生就是个历史错误,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北京。18岁那年进京的火车上,妈妈拿出一份简陋的“家史”,从此翻开了两代人失落的过往,和我茫然的未来。从代母寻亲,到家族重聚,找回历史的同时,也发现历史不过是一汪水中月,人且尚在,回忆尚在,北京却是那个回不去的北京。无论是我、妈妈、还是外公外婆,我们说着普通话,却早已成为异乡人。如果无法回到北京,那我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 人世间

    人世间

    主人公王阿海,自幼失去父母,在贫困中长大。他刻苦好学,习文习武,不但知书达理,还练就一身武功和枪法。他当过保镖,砍过柴,抬过轿。他为人忠厚,急公好义,既深受穷哥们的爱戴,也博得正直乡绅的赏识。他暗中资助共产党游击队,却得罪了土匪、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诬为"汉奸",但无证据,后以"共产党"的罪名,惨遭杀害。
  • 我只养你到18岁

    我只养你到18岁

    一个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进入中学之后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就变成了差等生、坏学生,这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学校的错?按说家长是教育的消费者,该交的费用都交了,可孩子成绩上不去,做家长的反成了替罪羊,任老师传唤和训斥,这让身为家长的老周心里直搓火!儿子13岁那年,他让儿子退学,说:“回去吧,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儿子18岁生日那天,他对儿子说:“我只养你到18岁,从明天起,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吧。”而且一个子儿也不给。周建湘和儿子子轩虽然同在一座城市,却有一年多没见面了。
  • 将星陨落

    将星陨落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士兵称为“常胜将军”。为纪念英年早逝的常遇春,朱元璋给了他最高荣誉,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就在中华大地农民起义的烽烟四起时,窝憋在明落山刘聚处的常遇春苦闷极了。因为,年已二十多岁的他,实在看不惯刘聚。他想回家,又怕乡官里正查出他打死小鞑子的事;他想离开刘聚,但没有投奔的目标,不敢轻易下山。同屋的小青年蓝玉很看中他的人品。蓝玉,定远人,比遇春小两三岁,也是因为在家受不了鞑子和地主的气,才来投奔刘聚的。
热门推荐
  • 不要记得我哦

    不要记得我哦

    小时候那个女人为了她的私生女抛弃了她,她苦练数年,只为回来复仇,却遇上温柔的他,到底该选择什么
  •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类使徒

    人类使徒

    是神是鬼都在秀,只有人类在挨揍!这是最坏的时代,诸天神降。也是最好的时代,英雄齐聚。李岚修看着被自己干翻的洪荒神裔和混沌神选。幽幽叹息:“我真的只是路过!找人而已!”倒地的神裔挣扎回应:“你是不是人类?”“当然!”“太艹了!人类已经这么强了?”题外话:最近小半月了收藏一直卡在1000每天掉一点...自闭了
  • 狂谬传

    狂谬传

    《狂谬传》正式为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神弈》第一部《银河系》的前半部,《银河系》的后半部为《育神之路》。《银河系》约两百万字。《神弈》第二部名为《源系》,《源系》约五十万字。《神弈》的第三部名为《双生系》,《双生系》是墨曲自己想到的,所以故事剧情将会十分有趣,透露一下《双生系》中的人都有两种样貌,《双生系》约五十万字。《神弈》的第四部名为《天主系》,《天主系》中的人都是身穿机甲的哦,而且说个秘密墨曲是个模型迷,我的家中有许多模型哦,《天主系》约六十万字。《神弈》的第五部名为《多朵系》,《多朵系》中的都是精灵哦,《多朵系》约五十万字。《神弈》的第六部名为《午马系》,《午马系》中的都是兽人哦,《午马系》约五十万字。《神弈》的第七部名为《暗潜系》,《暗潜系》中的都是灵体哦,《暗潜系》约五十万字。同时,《银河系》中的神的容貌都是会改变的,但当他们年满一百后容貌就不在改变,同时也可以随意改变容貌。
  • 无限淘宝店

    无限淘宝店

    一个被人误解,却整天与流氓混,但为人善良,好学多思,常常劫富济贫的高中生龙战君,意外在娃娃机中抓到了一台不知名的手表,里面有一个应用:无限淘宝。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离奇的人生。
  • 乔·吉拉德推销10诫

    乔·吉拉德推销10诫

    本书通过302篇小文章介绍了乔·吉拉德多年的推销经验,分为“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每一个人都当成有价值的客户”等10部分的内容。
  • 重生之逆天邪后

    重生之逆天邪后

    真爱十年,换一朝挖心剖骨、灭满门,复仇不能。生生世世,此恨不灭,苍天有眼,还我十年重生。既然还我天下,便只能由我掌控,岂能容你再腥风血雨。他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为了你,不得不放弃这大好江山,你却在别人怀抱里取暖痴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赵氏孤儿传

    赵氏孤儿传

    赵武重生到春秋时期,晋国刚刚经历过下宫之难,那个历史上赵氏孤儿赵武的身上。看他如何带领赵氏族人,克服艰难险阻,让赵氏重新崛起。
  • 老公大人早上好呀

    老公大人早上好呀

    “唔……不要了……”苏笙欢抱着肚子,头摇的像拨浪鼓。男人端着精致的瓷碗,不为所动,一步步朝女孩逼近。“喝药的时候知道不要,刚才吃冰激的时候怎么不知道不要?”“可是老公,真的好苦啊……”男人用勺子舀了些,凑在女孩嘴边,“乖,你这么不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生出小笙欢来?”车祸昏迷后意外醒来,更是得知保命的关键就是要和她老公一辈子保持亲密的婚姻关系,苏笙欢立马抱紧自家老公大腿。可是说好的走肾不走心呢?为什么最后又走肾又走心!
  • 带着峡谷办学院

    带着峡谷办学院

    145个峡谷英雄,725种传承技能。无穷无尽的组合变化。“你最想拥有哪个英雄的技能传承?”赛内思表示,我全都要。携带着一座残破的英雄峡谷,来到超凡秩序建立并未多久的世界……“星期一,‘发明’”“星期二,‘秩序’”“星期三,‘礼仪’”“星期四,‘战伐’”“星期五,‘自然’”“星期六,‘信仰’”…………他们试图把你埋了,你要记得你是种子。直至巅峰,横扫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