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6000000009

第9章 秋分(8)

“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惯了的,平时有个门洞就能睡觉,哪知道什么是辛苦!”雄阔海咧嘴笑了笑,不愿意从王二毛身边离开。

张猪皮也发现此人是个实在汉子,笑着走上前,低声解释,“王都尉习惯了一个人溜达。他一边溜达,一边在心里算计别人。你不用跟着他了,免得打乱了他的思路!”

雄阔海这才明白自己原来是妨碍了上司,傻笑着挠了挠后脑勺,讪讪地走开了。待他的背影去得稍远,张猪皮又靠近了王二毛一些,小声跟对方商量,“王兄弟,看样子你又琢磨上人了。想收拾谁,咱们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

闻听此言,王二毛轻轻点头,“还是张大哥知道我,一句话就说到我心里头去了。我记得春天时,窦建德等人就是刚一进入武阳郡,就在博望附近受到了魏征的偷袭。眼看着咱们也要进入武阳郡了,恐怕路上更不会消停。”

张猪皮立刻皱起了眉头,脸上布满了担忧之色。“你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咱们就千把号人,却带着这么多牲口和粮食,无论谁见了都会眼馋。不过魏征和魏德深两个带着郡兵在汤阴附近,一时半会儿未必有力气追上来!”

“咱们想回老家,就必须插过繁水和魏县!”王二毛捡起一根枯树枝,在雪地里随便画了几下,大概有了地图的意思。魏征距离魏县比咱们还近,如果他回头来追,很容易就能堵在咱们前面。即便他不亲自来追,武阳郡其他人听说咱们人少,会不会过来捡便宜也很难讲!”

“那,那可怎么办?”在程名振没入泽之前,张家军打仗向来是临时起意,很少做周密谋划。张猪皮也过惯了不操心的日子,一时无法改变过去的积习,此刻遇到麻烦,唯一能做的便是嘬着牙花子犯愁。

王二毛想了想,郑重说道:“我建议咱们两个分兵。你带着所有骡马,辎重,跟在后边。我带五百弟兄,给你开路。无论谁碍了咱们的事,我都给你趟出条血路来!”

“你,你的意思是,先,先下手为强?”张猪皮虽然不太懂得排兵布阵,反应速度倒是一流。听王二毛一说,立刻猜出他想主动去找魏征的麻烦。只惊得瞪大双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半晌,见王二毛不回答,他吸了口冰冷的雪沫,吐着白雾提醒,“据斥候汇报,魏征他们可是带着五、六千人马。你就带五百弟兄去,行么?”

“就你知道我带了五百弟兄,旁人哪猜得到?”王二毛笑着反问,然后低声解释,“他们人多,但走了好几天雪路,人困马乏。另外,他们未必会想到咱们主动放弃黎阳,估计眼下正盘算着如何跟朝廷的兵马一道攻城呢。趁着没人注意,我让雄阔海帮忙找条近道,插到魏征的背后去。然后用骑兵狠狠给他来一下子,保准把他打懵了!”

“那你多带点牲口。宁可卸下点儿粮食丢在道上,也比你丢了命强!”张猪皮胆子也不小,听王二毛说得果决,立刻帮忙给他出主意。

王二毛点头,“多卸一千匹马出来。把粮食往其他牲口背上匀匀。只要我把魏征和魏德深两个打残废了,武阳郡的其他人肯定不敢再招惹咱们。那样,你和弟兄就可以慢慢赶路,不用再担惊受怕!”

“那,那你小心着点儿。魏征可是个有名的硬茬!”张猪皮也轻轻点头,郑重叮嘱。他明白王二毛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巨鹿泽考虑。眼下泽地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批粮食能否平安运回,对泽地的未来及生存至关重要。

江湖汉子,无须太婆婆妈妈。王二毛笑着点头,算是致谢。随即仰天吐了口气,大步向正在休息的弟兄们走过去。魏征,这个传说中的硬茬不得不碰。此人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深不可测么?他不确信,他迫切地想去试试。

一道白雾凝在他的背后,经久不散,经久不散。

枯坐于军帐中,听着外面呼啸的北风,武阳郡长史魏征度日如年。

已经在雪地中逗留了六天了,弟兄们忍耐力和怒火都到了极限。每早上醒来,魏征都能在军帐门口看见冻死的乌鸦。今天早晨最甚,密密麻麻地绕着军帐围了整整三匝,少说也有七百多只。乌黑的僵尸与外面的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

到底是谁干的好事,魏征没有打算追究。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便将此事搁在了身后。黎阳城已经近在咫尺了,他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再横生枝节。此外,魏征也明白是自己坚持要配合朝廷收复黎阳的举动引发了众怒,不仅仅是普通士卒存心要他这位长史大人好看。即便是一些平素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低级军官,此刻恐怕也恨不得他像帐外的寒鸦一样,今天晚上就被风雪冻死。

的确,魏征什么都明白,他理解士卒们肚子里的怨气,也理解军官肚子里的恐慌与绝望,但他却无路可退。他这个长史是武阳郡守元宝藏重金礼聘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元宝藏相当于他魏征的主公,他相当于元郡守的家臣。士为知己者死,此乃为大丈夫立于世间的准则。既然受了元宝藏的礼聘,就要替对方分忧。所以无论不管能不能把黎阳夺回来,是不是流贼的对手,他都必须全力一搏。

如果不幸战死于阵前,他便等于用性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从此之后不必看着元宝藏被朝廷捉拿下狱而心中愧疚,也不必再为大隋朝的未来和前途而感到懊恼。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某些特定的人而言,死永远比活着容易。死亡是一种解脱方式,一种无任何责任的存在。而活着,则注定要背负职责。

如今在军营中,怀着拼死一搏心思的,不仅仅是魏征一个。繁水县丞包文升、司库吴彦祖等人都抱着类似的想法。贼军在大伙眼皮底下溜了,溜到汲郡,然后兵不血刃地打下了黎阳仓。这个罪责太大,恐怕最后谁也逃不到以死相赎的宿命。如果能轰轰烈烈地跟流寇们打一仗,无论胜负,大伙也都算尽了力。若是侥幸没有战死,在朝廷前来问罪的使节面前,还能理直气壮地呼一声“冤枉”。毕竟大伙主动追杀了过来,比起周围那些按兵不动的家伙强得许多!况且了,在天气这么差的情况下,武阳郡的官吏们还都想着为国尽忠,没躲回城中取暖。这种克尽职守的精神至少值得朝廷嘉许!即便不表彰大伙的忠心,看在没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散了吧,反正再走一天,咱们也就到了黎阳城下了!”不想看着满座同僚如丧考妣般的嘴脸,贵乡县丞魏德深伸了个懒腰,低声建议。

“还是大伙先去睡,我再看一遍舆图!”听到魏德深的提议,魏征点点头,低声回应。发现流寇“失踪”的当天晚上,光初主簿储万钧到邻近县城区去征集犒军物资,一去不归。自那时起,魏征便成了这支郡兵唯一的核心。大伙做任何事情都唯其马首是瞻。

“睡吧,玄成,你若是再看出一支奇兵来,咱们就都不用活了!”繁水县丞包文升耸耸肩膀,没深没浅地开了句玩笑。如果前几天魏征没识破流寇们的金蝉脱壳之计,说不定大伙现在还跟一群空营耗着呢。那样虽然会被追究罪责,至少祸事临头前,还能图个乐呵。不像现在,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前途根本看不到任何光亮。

魏征笑了笑,非常耐心地跟大伙解释,“我是怕敌军玩什么花样,自从左今天下午在咱们面前出现了几名探子之后,弟兄们就再没发现敌军的任何动静。而黎阳城到此地已经不足五十里,对于用兵者而言,两军即将交手却把斥候全部撤了回去,绝对不符合常理!”

他不去睡,众人谁也不好意思先行安歇。硬着头皮向舆图上瞟了几眼,打着哈欠说道,“那还不简单,他们人少,准备死守待援了呗!反正黎阳仓的粮食,那千把个蟊贼敞开肚皮吃,也够吃上二百年的!”

“王辩将军的人马已经开始探索河面上的冰层!”魏征抬头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继续解释道,“流寇不怕咱们,却未必敢跟府兵硬顶。千把人困守孤城,即使孙吴复生,也未必守得住。我要是他们,就干脆放上一把火,然后弃城而走。反正目的已经达到,守不守黎阳没什么分别!”

“真够狠的,好在你魏玄成不是蟊贼的军师!”武阳郡司库主簿吴彦祖咧了一下嘴,苦笑着点评。此刻大伙心里都明白,黎阳仓一失,冯孝慈老将军的性命已经断送了九成九。武阳、清河、汲郡、魏郡这四个地方的官员和属吏,也几乎彻底被断送了前程。如果贼军再来一手火烧粮仓的毒计,则大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会跟着灰飞烟灭。到时候不管有多无辜,都难免被当做顶缸者抛出来平息圣怒。

魏征亦笑,脸上露出了几分凄凉,“不是我狠。两军交手,自然所有招数无不用其极。当年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在后人眼里,当然是心狠手黑,该遭天谴。但对于当时的秦国,却是彻底断绝了敌人的东山再起希望。”

“可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此刻黎阳仓毕竟在贼人手上!他要走要留,都是自己做主的事儿。要我说,还是养足了精神,见招拆招为好!”

“是啊,咱们犯愁有个屁用啊。贼人又不肯看咱们可怜!”

众同僚七嘴八舌,每句话都透着股子晦气。

魏征不愿让大伙继续陪着自己受苦,笑着起身,“有道理,睡吧,睡吧,养足精神,明天见招拆招!反正等我们到了黎阳城下,王辩将军也该到了。届时合兵一处,王将军自有他的精妙安排!”

想到还可能从王辩手中分一些军功以赎疏忽大意之罪,众官吏心情多少又好了些。一个个叹息着,缓缓向军帐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贵乡县丞魏德深犹豫了一下,又寻个由头停住了脚步,“我还有份公文没处理完,玄成今夜若是有空,能不能帮忙看看?”

“放我桌上便是!”正送大伙出门的魏征心不在焉,顺口答应。

目送着同僚们的背影消失在墨一般的夜色中,武阳郡长史魏征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继续去研究敌军的动向。也就是最后一晚上安生觉了,且遂了他们的意吧。明日见了黄河南岸过来的人,还不知道对方身上揣没揣着降罪的圣旨呢?

回过头,却看见贵乡县丞魏德深还站在军帐门口,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魏征被看得心里发堵,耸了耸肩膀,带着几分搡掇的口吻问道,“德深还有什见教么?还是必须我今晚就将你的公文给看完了?记得这几天来,你是睡得最踏实的一个!”

“困劲过了,一不小心又来了精神。”魏德深能听出话语中的恼火之意,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咱们进军帐说吧!趁着我现在还想说话!”

闻此言,魏征微微一愣。主动挑开军帐门帘,做了个请的手势。魏德深也不推让,大咧咧地走在了魏征的前头。目光四下逡巡了一圈,又大咧咧地走到了帅案后的主座上坐好,将脏兮兮的靴子径自抬上了帅案。

他的行为越是反常,魏征越是不敢发作。平心静气地陪在一边,看对方葫芦里边到底准备卖什么野药。考验了一会儿魏征的耐性,贵乡县丞魏德深终于心满意足。笑着从帅案上收起了靴子,低声调侃,“玄成果然好涵养啊。居然一点儿也不生气!你刚才不是很不耐烦么?因何前倨而后恭?”

魏征心思转得快,早认定了魏德深行为越是反常,越有什么后招等着自己。非常谦逊地笑了笑,自我解嘲道:“如果你魏德深把靴子脱下来扔到帐外去,我也能帮你捡回来。但如果你过后没黄石公的妙策给我做酬谢……”

“果然是魏玄成,我没看错你!”魏德深哈哈大笑,从摔案后一跃而起,伸手去拍魏征的肩膀。“我倒是没什么妙计给你,但我可以保证,无论咱们打得下打不下黎阳,你我都有功无过!”

“德深又在安慰我!”魏征脸色先是一僵,然后迅速变为苦笑,“魏某身为长史,自然熟读国法。按照大隋律例,你我……”

“大隋律例,乃盛世时定的,眼下却是乱世!”魏德深收起笑容,长声叹气,“其实从咱们开始行军的第二天,我就想明白了。朝廷不会追究咱们的罪责,元郡守那边也有足够的办法让咱们脱罪。只是不跟流贼真刀真枪地较量上一场,魏某心里实在不甘,实在不甘啊!”

魏征被这话说得更是一头雾水,瞪大了眼睛,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如果一点责任都不用承担,岂不是鼓励官员们各扫门前雪么?但隐隐的,他又觉得魏德深的话好像有道理,具体道理在哪,偏偏他又说不清楚。

此时的魏征,不过是刚刚走入仕途的新丁,怎可能了解大隋官场上的那些玄妙道理。魏德深看到他满脸迷茫,不想再逗弄他,又叹了口气,低声询问,“你没发现么,储主簿自从去筹集犒军物资,就没再回来过?而祸事已经发生了这么多天了,元郡守居然连封追问的信都没有?”

这几点的确令人生疑,但联想到最近天气状况,魏征又主动替武阳郡守元宝藏和主簿储万钧两人辩解道:“雪这么大,元郡守即便有话叮嘱我等,信使也很难赶过来。至于储主簿,如果不是他将犒军物资运到和黄河南岸,王将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出兵!”

“呵呵!”魏德深笑着摇头,“玄成老弟,若说谋划正事,你的确让魏某佩服。但论及官场历练,你真的差得太远了。同样是顶风冒雪,储主簿押着辎重,怎可能比我们走得还快?能比我们走得快的,只可能是郡守大人的家奴。而王将军之所以主动杀过黄河,恐怕不是接受了储主簿的贿赂,而是被朝廷上某些人扎了屁股?”

“这话什么意思?”魏征瞬间站直身体,皱着眉头追问。他是元宝藏一手提拔起来的,心中容不得别人对恩公的半点儿不敬。而魏德深的话里话外,分明是在暗示元宝藏勾结朝臣,一手遮天。

同类推荐
  • 1976年的母亲

    1976年的母亲

    那天下午,学校里早早地就放了学。我回到家,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母亲不在家,妹妹也不在家。大门是敞开着的,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厅堂里没有人,厨房里没有人,房间里也没有人。我大着声音叫:“妈妈,妈妈!”没有人回答我。家里没有人,我抬头看了一眼正墙上头的毛主席像。毛主席非常严肃地看着我。我心里感到了害怕。家里实在是太静了,静得有些怕人。我从家里冲出来,在大门口那儿差点摔了一跤。我跑到菜园里,在那里也没有找到妈妈。妹妹也不在。妹妹还小,她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妈妈无论到哪里都把妹妹带在身边。我又从菜园往家里赶。
  • 告别香巴拉

    告别香巴拉

    上世纪70年代,下放在青海的经济学家方以民被迫害,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藏无人区,误入香巴拉,一个不可思议的乌托邦式的世界。在这里,有一个电气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喇嘛兼医师、一个猎手和他的女儿,连同大量的宝藏,形成了一个超然于世的独立世界。方以民扎根下来,并生下了儿子方明觉,所有人都把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他。方明觉长大后,人们决定让他回归正常的社会。曾经迫害方以民的人依靠90年代的资本狂飙,雄霸一方。方明觉担负着报仇和惩恶扬善的重任。他是一个人单独和一个权势群体在作战,能帮助他的,是香巴拉那群逐渐老去的人们的智慧,以及那巨大的财富……
  • 同志时代

    同志时代

    《同志时代》是作家韩少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同志时代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描写的是南方某县“左撇子”刘克服从一个县中学物理教师被借调县政府后怎样一波三折却始终心系百姓在县、乡、村各个阶层不断磨练,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正义,与各种官场“潜规则”对抗,在官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艰难地行走,历经苦难、甚至丧失爱妻,最后担任县委书记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县长应远、县委书记方文章、办公室主任林渠、办公室副主任苏心慧等几位官员的曲折经历。故事穿插了刘克服和其他几位官员的个人情感经历,包括县长应远与县政府副主任苏心慧也就是刘克服后来的妻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精彩。
  • 吉拉德的幻象

    吉拉德的幻象

    《吉拉德的幻象》是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展现了他在“垮掉派之王”标签下不为人知的温情一面。书中讲述了他年幼夭折的哥哥吉拉德生前身后的往事。之所以题做“幻象”,是因为作者把对童年场景的回忆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刻画了一个圣洁而敏锐的吉拉德形象:他短暂的生命中虽然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巨大苦痛,但他的智慧和品德却始终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一形象对凯鲁亚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他对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
热门推荐
  • 阴长生

    阴长生

    周朝末年,周武王与阴长生之争开启乱世序幕,民不聊生。姜尚推算数千年后破军下沉,广厦将倾,时必狼烟四起,妖魔鬼怪尽出,乱世再度来临。一山村小子拜道士为师,行走人间,经历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件,领略跨时代的尘封诡事。
  • 重生贵女:摄政皇妃

    重生贵女:摄政皇妃

    “灭族之仇,我护你生生世世。”如此誓言最终却在彼此的利用之中消失殆尽。“地狱天堂,我保你平平安安。”如此承诺最终却在两人的伤害之中不见踪迹。“天长地久,我给你天下荣耀。”如此深爱最终却在宫墙之中变成彼此的手段。一生三个男人,不同的誓言,不用的承诺,不同的爱护,最终变成一曲哀伤,消失在这四方的天际。究竟爱过谁?谁又曾真心爱我?我不得而知,迷茫一世。回忆一生,恍如隔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唱彻盛唐

    唱彻盛唐

    一处清辉玉阁寒,半面敛容妆;相逢天涯闲话处,冷月寂如霜。此中人论,当时纷扰,黄昏黯后,离人独伤。流光已逝莫复问,点点滴滴是大唐。
  • 饮马河的原风景

    饮马河的原风景

    父亲翻开小红皮地日记本某日,老师家访,说我上课拽前桌小青的辫子、还顶嘴,被罚跪半日某日,往茅坑扔石头,不知金贵叔正蹲茅房,见(溅)了他一......,被用扫帚打胳膊和手......某日,拔公鸡毛做毽踢,翠春奶奶抱鸡来告状,被用擀面杖打后背三下......父亲笑了:翠春奶奶家的公鸡都快拔秃噜成肉鸡了,老子能不打你吗?还有,你金贵叔蹲茅房你往里扔石头块干嘛?老子要不打你,都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听父亲在那里念着,自己蒙头躲在被单底下快笑抽了,被单一个劲地抖.........被表扬只有二次吗?不止吧?一次是踢毽第一名?一次考上高中?不会吧,我记得你妈说过,你刚出生那会儿,我看你哭得响亮表扬你说:咳!多棒的一个劳动力!这算不算是表扬?............父亲去世了,他在墓碑上刻上了一行字:在我蹒跚学步的时候,您时刻在旁边注视着我,当我大步向前时,您却及时地离开了......
  • 锦衣御明

    锦衣御明

    魂穿越到大明,成为一名驻辽东锦衣卫暗旗,在这个不曾记载过的神秘组织中,背后暗藏着无尽杀机,稍有动作就能影响到辽东的局势。赵宗武看着自己所处的时代,这对于汉家儿郎来说,是一段极其不堪回首的历程。在这中间有着太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建奴、汉奸、族群;东林党、阉党、党争;灾荒、流寇、瘟疫……每一段经历的背后,皆是汉家儿郎的血泪。诚然这朱明皇帝尚存几分骨气,可如果不能改变汉家命运,那要之又有何用?既然世道不公,那我辈当奋起而争,且看赵宗武如何掌兵权,树权威,诛建奴,震朝堂,灭东林,钳阉党,杀奴奸,拯华夏!一步,一步,走向令人仰望的巅峰!……锦衣御明书友群:938.887.68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octor Thorne

    Doctor Thor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笑忘

    青春笑忘

    富家公子罗大左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意识,抢救过来的时候脱胎换骨,他凭借自己拥有的能力获得美人归。
  • 快穿之化仙

    快穿之化仙

    她选择投入忘川,舍弃身体,去往不知名之界,为想要的一切。我们何以知晓,我是我?不谈情不说爱无CP
  • 散文(2017年第2期)

    散文(2017年第2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